琼瑶: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书,父母怒骂“写风流自传,出卖父母”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6-22
手机版

  1963年7月,琼瑶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窗外》在皇冠杂志发表,两个月后,单行本出版,琼瑶的书第一次出现在街头的书摊。

  《窗外》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迅速再版,又被抢购一空,继续加印第三版……

  

  写《窗外》之前,琼瑶已经写作四五年了,时不时地在杂志发表一些中短篇,没什么名气,只能说是在写作的路上艰难地跋涉着。

  《窗外》的爆火,让琼瑶的写作之路豁然开朗,让她既兴奋又感动,多年坚持不懈地写作,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果。

  

  而让琼瑶没想到的是,她以为《窗外》终于向人证明了她的写作才华,但是她的父母完全没有这样看。

  他们在看过《窗外》后,双双语气严厉写信给琼瑶:

  父亲说:你以为大家是喜欢这部作品吗?大家不过是想看看你的风流自传而已!

  母亲说:原来这就是你的写作才华?你是等不及要赚钱吗?除了“出卖”你的父母外,你还有没有别的本事?我生你养你育你,竟换得你用这种方式来报答我——你写一本书来骂父母!

  为什么《窗外》会让琼瑶的父母这么生气?父亲信中提到的“风流自传”和母亲信中提到的“骂父母”,又是怎么回事?

  事情还得从琼瑶上高中时说起。

  

  18岁,琼瑶在台北第二女中念高三,每天被考大学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她的父亲当时已是知名教授,母亲曾经是中学教师,后来辞职做她父亲的助理工作,在他们这样的家庭,是绝对不允许子女考不上大学的。

  琼瑶和弟弟是双胞胎,他们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妹妹们成绩都很好,只有作为姐姐的琼瑶,学习差得离谱。

  父母常常不解,他们怎么会生出这么“笨”的女儿,但这个“笨”女儿却在写作上颇有天分,时不时地就有文章在报纸上登出来,因此父母认定,琼瑶不是笨,是她不够努力。

  

  母亲要求琼瑶一定要考上大学,她对琼瑶说的原话是:“你一定要拼出你全部的力量去考上大学,万一考不上,不是你一个人的失败,是全家人的失败。你好自为之,千万不要让父母失望!”

  但琼瑶真的不是学习的料,除了写作,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想努力,但完全学不进去,她太害怕了,害怕到恐惧,要是她考不上大学,父母会多么失望。

  母亲每天都会在她的耳边念叨:要是考不上大学,将来怎么办?一个高中毕业生,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

  琼瑶害怕考试,怕到做噩梦,梦里的人都在嘲笑她,她既自卑又害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爱上了自己的国文老师。

  

  老师比琼瑶大25岁,结过婚,妻子已经去世,在琼瑶眼里,他学问渊博,满腹诗书,有着书生的儒雅气质,最重要的是,他对琼瑶,充满了怜惜。

  他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嫌弃她学习不好,也不像她父母那样,总是给她施加压力,两个相互吸引的孤独的人,渐渐靠近,走到了一起。

  在琼瑶的回忆里,两个人因为身份年龄的差距,都有过痛苦的挣扎,老师经常喝醉,喝醉了就说:“为什么让我们中间,差了二十年!我根本没有40岁,不然我怎么会为你这个小女孩疯疯癫癫!”

  

  老师要琼瑶努力为他考上大学,因为只有琼瑶考上大学,他们未来才有可能走到一起。

  琼瑶努力了,可还是落榜了,她觉得很绝望,躺在床上,拒绝吃饭,拒绝见人。

  琼瑶的母亲虽然失望,但她并没有责怪琼瑶,她鼓励琼瑶:没关系,大学联考年年都有,今年失败了,明年再来!

  听到母亲说明年还要考大学,琼瑶完全没信心,她觉得自己只会继续失败,继续让母亲和家人失望。

  对父母的愧疚,加上与老师之间无助的爱情,让琼瑶走向了极端,她一口气吃下了大量安眠药。

  

  琼瑶被救了回来,但她与老师的恋情却曝光了。

  琼瑶的母亲爆发出强烈的愤怒,她把琼瑶的“落榜”“厌世”“悲观”都怪罪到老师身上,认为是老师“迷惑”了琼瑶,“害”了琼瑶。

  琼瑶见事已至此,索性向母亲说:“我不上大学了,你就当我死了,让我跟老师结婚去吧。”

  母亲见琼瑶这样说,更加怒不可遏。她先是到警察局告老师“引诱未成年少女”,然后又到教育部告老师“诱拐学生”,她跑遍了各个单位和机构……

  

  琼瑶和老师的这段感情,一时间闹到人尽皆知,老师声名尽毁,工作也丢了,在台北再也待不下去。

  因为台湾法律规定,二十岁才算成年,琼瑶那时19岁,还不是成年人,父母对她还有监护权,所以对于母亲对老师做的一切,她无能为力,只能哭着哀求她,放老师一条生路。

  后来,老师去了台湾南部的乡下,他跟琼瑶约定,琼瑶二十岁生日那天,他会在嘉义火车站等她,如果她没去,他会等一个星期,琼瑶答应一年后去嘉义与他相聚。

  在琼瑶20岁那天,母亲为她和双胞胎弟弟举办了盛大的生日会,邀请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场。

  

  母亲亲手烹饪了美味佳肴,在开席前发表了一番深情的讲话,特别是对琼瑶,她说:我曾经用各种方式破坏你的恋爱,今天我当着所有亲友的面,向你道歉,请你相信我,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你和保护你……如今你总算满20岁了,我知道你全心全意就想离开我,你还记得你7岁就会背的《梁上双飞燕》吗……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去吧,如果你能做到“举翅不回顾”,去吧……

  琼瑶被母亲的话感动,回忆起过去一家人一路走过的日子,跪倒在母亲面前,哭着对母亲说:“我不走了,我发誓,我以后都听你的。”

  就这样,琼瑶放弃了她和老师的爱情,她没有去嘉义赴约。

  

  《窗外》写的就是琼瑶和老师的这段感情,琼瑶坦言,书中前面写到的她和老师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以及她的家庭背景,都是真实的。

  她站在自己的角度,写了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她的忽视,对弟弟妹妹的偏心,要她考大学给她造成的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后来母亲想方设法破坏她和老师的感情。

  写《窗外》的时候,琼瑶已经结婚,并且生了孩子,她的丈夫庆筠也是热爱写作的人,他们两个因为志趣相投而结婚。

  庆筠是孤儿,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婚后琼瑶一直在坚持写作,用稿费补贴家用,而庆筠为了养家,几乎放弃了写作。

  

  父母一直不看重琼瑶的写作才华,只当她写点小文章,自娱自乐,可没想到她会把自己的故事写进小说里,而那是一段让父母觉得甚为丢脸的过去。

  堂堂大学教授的女儿,不仅考不上大学,还跟大二十多岁的老师谈起了恋爱,这是让他们觉得十分丢面子和羞耻的事情。

  当年闹到人尽皆知也就罢了,如今事情过去了,女儿也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日子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却没想到,女儿为了写作,竟然一五一十将她那段感情写了出来。

  在父母看来,那是家族的丑事,让它沉寂遗忘是最好的安排,可如今,多少人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它,想到这里,父母心里的怒气值就飙升,于是直接写信毫不留情地责怪琼瑶。

  

  而庆筠,也难免被《窗外》影响,他说琼瑶向全世界宣布她的真爱是老师,将他置于何地?她何曾考虑过他的自尊他的感觉!

  他甚至写了一篇文章,杜撰了一些事,将琼瑶痛痛快快地骂了一场……两人的感情,逐渐走向毁灭的边缘。

  《窗外》的大火,让琼瑶和皇冠的老板平鑫涛见了面,之后平鑫涛便成为琼瑶写作路上和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伙伴。

  平鑫涛不断催促琼瑶推出新作品,在她的生活上帮助她,让琼瑶得以全心全意投入写作。

  《窗外》出版一年后,琼瑶一口气出版了4本书:《烟雨蒙蒙》、《六个梦》、《幸运草》和《几度夕阳红》,她终于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写作者,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作家。

  而这一年,琼瑶与庆筠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他们离婚了。

  

  婚姻破碎,琼瑶的事业却越来越红火,不仅频繁推出新的作品,且每一部都很畅销,电影公司也开始购买琼瑶作品的版权,要把琼瑶笔下的故事,搬上荧幕。

  在平鑫涛的推动下,琼瑶最先卖了《六个梦》的电影版权,电影推出的时候,电影院火爆异常,琼瑶看到自己笔下的人物“活”在荧幕中,也觉得很惊喜,此后便热衷上了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

  一出版就大受欢迎的《窗外》自然免不了被各个电影公司争相购买版权,琼瑶本以为父母已经接受了《窗外》的出版,且她近几年的写作成就,也已经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她也就大胆地将《窗外》改编成了电影。

  

  谁知道当父母看了《窗外》的电影后,依然暴怒异常。

  母亲大骂琼瑶:“我为什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女儿,你写了书骂父母还不够,还要拍成电影来骂父母!你这么有本事,为什么不把我杀了!”

  父亲目光严峻地盯着她:“你永远会为这件事后悔的!”

  光是骂琼瑶还不够,母亲还气到绝食。

  

  此后余生,无论琼瑶取得多大的成功,《窗外》都是父母心中永难拔出的一根刺。

  就算琼瑶给他们买了房子,在晚年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在他们心里,这根刺都一直插在心里。

  后来,琼瑶曾辗转与老师取得联系,但终究没有勇气再见面,1979年,老师去世,听闻消息的琼瑶,连哭了好几日。

  而她也在这一年,与纠缠了十多年的平鑫涛,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夫妻恩爱,共创事业上的辉煌。

  

  在琼瑶的笔下,她自己是可怜的柔弱的,需要被呵护的;而平鑫涛在跟原配林婉珍提离婚也说:琼瑶更柔弱,你更坚强。

  然而事实证明,琼瑶是表面柔弱,她有着最坚强的武器——她的笔,她通过她的作品,完成了对父母的控诉,也通过她的作品,替自己插足平鑫涛的婚姻做了辩解。

上一篇:李庚香:当代的精神处境
下一篇:报告:1/10法国儿童患心理病!“小孩不会抑郁”?错!7岁就有自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