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在北京图博会现场,听湖南文学大咖们畅谈“时代的回音”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6-17
手机版

  原标题:直播预告|在北京图博会现场,听湖南文学大咖们畅谈“时代的回音”

  以冷静敏悟的心想和话语,传递文学艺术里强劲的辨析力量和饱满的情绪共鸣。

  6月15日下午13:30-15:30,由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时代的回音”对谈活动,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二十九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举行。著名评论家贺绍俊、龚旭东与著名作家王跃文、水运宪、阎真、彭东明将齐聚一起,围绕湘味浓郁的中国故事、文学与时代、文学之变与作家的自我超越以及第三只眼中的湖南文学四个方面内容进行一场精彩的文学对谈。

  

  届时,中国作家网、红网、时刻新闻、芙蓉视频号、湖南文艺、新湖南、晨视频将全程进行视频直播。历史的脚步与时代的回音交汇,文学与现代就此碰撞出灿烂火花,让我们一起期待并聆听这场“时代的回音”吧!

  作品介绍:

  王跃文:《家山》

  

  长篇小说《家山》以南方乡村沙湾自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为叙事线索,着眼中国上世纪百年变局时代背景,通过对若干家庭和几代人的命运讲述,勾勒现代以来中国历史演进轨迹及规律,特别是对中国乡村新旧交替之际社会形态、经济关系、伦理秩序、生活方式、风物风情等景象和嬗变作了细致描述,真实刻画中国乡村不断变幻、日新月异的世俗图景,生动表达几代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风貌,塑造了中共地下党员、革命干部、旧式官吏、乡村知识分子、乡村贤达、乡村妇女、新旧农民等众多各有时代印迹、地域特点和文化象征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文学人物画廊,呈现一部社会生活史、社会风俗史和社会变迁史,传递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

  水运宪:《戴花》

  

  长篇小说《戴花》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末,以主人公“我”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生来到德华电机制造工厂,进入生产一线学习实践、成长蜕变的故事。“我”与师傅莫胡子是师徒,亦是对手,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无处不在,但矛盾之下展现的,正是二人对平凡职业的敬畏,对极致的追求,对梦想的执着,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戴花》以工厂两代炉工劳模的奋斗史,写出了两代技术工人身上不同的时代印记、相同的精神传承,是一部工业题材小说佳作。

  阎真:《如何是好》

  

  长篇小说《如何是好》透过女主人公许晶晶的视角,回忆了她在南方小镇的贫寒童年、省城的求学生涯,进而讲述了她进入社会后所遭遇的职场、感情、婚姻等方面的种种现实问题。该小说以丰富的细节刻画、生动的人物对话、细腻的心理活动推进情节发展,真实、直接地反映社会现实,也将主人公这一代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所面临的人生挑战展示在读者面前。

  彭东明:《坪上村传》

  

  坪上村是作者的老家,作者16岁离开这片村庄,村庄成了他整个人生的背景。在外漂泊三十八年后,他又回来修缮老屋。老屋是一座村庄的记忆,在浓郁的乡愁里,坪上村的故事氤氲穿行于村庄百年的时空之中,叙说村庄上一代又一代人命运的起落、社会的变迁以及正在消逝的风情风俗……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责任编辑:

上一篇:被戏称“烂片王”的尼古拉斯·凯奇票房最高的 10 部电影
下一篇:诺奖创新论坛丨天津英华实验学校国际高中校长徐春阳:英华少年科学院与科研素养培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