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贵妃只是个家庭妇女
《妖猫传》是一部让我感觉莫名其妙的电影,只有一点我觉得不错,就是片中对杨玉环的形象处理。张榕容足够漂亮,而且编剧是用一种怀疑的态度去表现李隆基对她的感情,这一点总算走在了正道上。
是的,我不欣赏这一对,我第一次读《长恨歌》就毫不感动,而且我有一个很不平和的论断:但凡对正史有最基本的了解,就没法想象这一对之间存在爱情。
因为杨贵妃是李隆基的儿媳。
当然,李隆基有30个儿子,但杨玉环是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寿王李瑁的媳妇。
而且杨贵妃入宫时,李隆基已经57岁,而杨玉环才23岁。他不久前刚刚死了当时最心爱的老婆,就是寿王的妈,杨贵妃的婆婆——武惠妃。你能想象寿王刚死了妈紧接着又被老爹夺走了媳妇的心情吗?所有歌颂李杨爱情的朋友,都该给寿王道个歉。
杨玉环十八岁明媒正娶与寿王成婚,是寿王的正妃,两个人年貌相当,天生一对。而且当时寿王因为母亲的关系,在诸王之中最为受宠,夺嫡计划一直在急锣密鼓进行中。如果夺嫡顺利,寿王登了基,不出意外的话,杨就是正宫皇后。这样光明的未来,杨玉环为什么要想不开,要舍弃风华正茂的王子去陪伴年过半百的公公,最后以一个红颜祸水的标签留在史册上?
答案很显然,她不是自愿的。这件事儿从头到尾就是李隆基没节操,因为自己的晚年私欲,硬生生拆散了一对小儿女。
虽然他采取了一种迂回战术,让杨玉环先和寿王离婚,“自愿”出家成为女道士(这就是太真道号的由来),再由女道士封为贵妃。但是这一系列操作都被史书记载得清清楚楚,用心显而易见,纯属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杨玉环不是傻子,她绝不可能对李隆基有爱情。因为这位君王的情史已经明明白白写在史册上。当皇帝就这一点不好,隐私没有保障,有过几个女人全天下都清清楚楚。
李隆基最开始的结发妻子是王皇后,两人是在一起度过患难的,李隆基最开始做临淄郡王兼潞州别驾时,王氏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最艰难的时候,有一年李隆基过生日,小两口没有钱,王氏托父亲卖了一件衣服买来面粉,给李隆基做了一顿热汤面。她出身名门,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诛灭韦氏,王氏曾在其中出谋划策。据情理推测,当年一定有过苟富贵勿相忘的诺言,但皇位面前什么诺言都会失效——李隆基登基之后,很快就变了心。
王皇后没什么过错,这从一点就能看出来,皇帝骂她,后宫都没有人跟着煽风点火。可是皇帝铁了心要废后,再贤良淑德也没啥用,李隆基很快找了个理由把她废为庶人,移置别宫安置,不久她就忧惧而卒。
在潞州时,李隆基还宠幸过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这三个女子都长得不错,每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丽妃生太子李瑛,德仪生鄂王李瑶,才人生光王李琚。因为王皇后无子,李瑛居长,很早就立为太子。
但登基之后,李隆基开始宠爱武惠妃,武氏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攸止的女儿。之前诸妃,一齐失宠。李隆基废王皇后,就是想把武氏扶上后位,但因为出身的关系遭到大臣反对,才不得已中止。但“宫中礼仪,一同皇后”。武惠妃又给他生了四子三女,其中活下来最大的儿子,就是寿王李瑁。
武惠妃这段时间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在杨妃出现之前,就是一个小型的杨妃。她有心为自己的儿子夺嫡,积极活动。太子李瑛如同芒刺在背。他无权无势,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两个难兄难弟走得挺近,三人境遇差不多,母亲都不受宠。平时聚会,难免有些酒后怨言。于是有人诬告太子和二王谋反,这时候考验李隆基人品的时候又到了,他以雷霆手段对亲生儿子搞了一场大清洗活动,三个儿子一起处死,坐流贬者数十人。
武惠妃眼看就要胜利了,不料竟死于曙光到来的前夕,三子案不久,她就暴病去世了(据说是被冤鬼索命)。死时三十八岁。此时寿王刚刚与杨玉环成婚不久,杨氏还是武惠妃亲自给儿子挑的。接下来,就是度女道士太真入宫事件了。
这就是这件事最让人膈应的地方。但凡李隆基换个其他不受宠的受气包儿子的媳妇,这件事也没这么惊世骇俗。想想看,一生挚爱就要去世了,临终前拉着你的手:“陛下,照顾好我们的儿子!”“放心吧,儿媳妇我都接进宫来了。”再比如,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粉雕玉琢的小儿子在地上骑竹马嬉戏,皇帝一把抱起来:“乖儿子,等你长大了,阿耶给你找个最漂亮的媳妇。”“要媳妇干什么呀?”“好进宫伺候公公呀。”
…….(白眼)
所以李杨故事本质上就是一出狗血家庭伦理剧。它最让人感到被冒犯的地方,就是对传统家庭伦常的颠覆,这个剧本里所有角色的关系都乱了套。可它原本是架构在一段几十年相濡以沫感情之上的,这就让人不免怀疑是皇帝压根就没有感情?还是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说到底,李隆基是个彻底的政治动物。他对后宫管理心思极其缜密。王皇后被废的导火索,是皇后兄长给她求了个护身符,据说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这刚好触着李隆基心中最大的忌讳,他绝不允许他的后宫再出现武瞾那样的女人。武惠妃虽然宫中礼仪一如皇后,但他就是不给她皇后的位置。包括杨玉环,他后期对她宠昏了头,也只是封个贵妃,而不是皇后。妃者,女官也,跟与皇帝并尊的一国之母是两码事。
武惠妃也算是个政治女性,虽然比起叔祖母武瞾差得远。而杨玉环,她实实在在只是个家庭妇女,没什么政治野心。史学家虽然责怪她红颜祸水,但也说不出她在天宝年间有什么实际干预朝政的事实,坏事基本都是杨国忠、以及虢国夫人那一伙做的。
是的,虢国、韩国这几个见识短浅的女人,攀着她的裙带关系,鸡犬升天,嚣张得的确不像话。但这是势利小人的常态,一旦得意忘形,谁还记得祸患常积于轻微?杨玉环也管束不了她们。
她自己让玄宗倾心的点,一是艺术才华,李隆基是个文艺青年,老了也有极高的艺术品位;二是安全。人很老实,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手腕,也没有什么野心和远见。
李隆基就喜欢这样的。他一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安全。从小的生存环境太险恶了,在他九岁的时候,生母窦氏,就因为宫女诬告被武则天诛杀,父亲李旦,武则天称帝之后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
他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原本与皇位无缘,全靠自身苦心忍志,历经多次喋血的宫廷政变,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成长经历对他人格的改变就是,他给自己的心套上了一层厚厚的盔甲。
在安史之乱之前,他几乎没有流露过脆弱的一面。而且他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不眷恋亲情。一家人闲坐、灯火相亲的温馨画面,对他没有触动。他把所有软弱都憋着,用奢华放纵去发泄。一旦感觉不安全,伤害他人绝不手软。对兄弟、对儿子,都是这样。
李世民因为儿子造反,还会当着大臣的面崩溃大哭,而他仅仅是听了别人的诬告就轻描淡写地处死了三个儿子。一日内三子并诛,这样的大手笔,即便在皇子命如草芥的唐朝,也不多见。
他的这种性格特征,越到老年越是明显。说起来我替杨玉环感觉挺冤枉。她对皇帝自然是没什么感情的,而皇帝对她有多深的眷恋,这种说法也是鬼扯。在我看来,那些所谓宠溺的夸张表现,什么千里送荔枝啦,什么宫中为贵妃做衣服的工匠就有七百人啦,这些都是老年人谈恋爱的正常表现。
俗话说老年人谈恋爱就像是老房子着火,一烧起就没个完。这种用力过度,其实不过是在某些方面做补偿的心理安慰。而安史之乱,更不该由她来负责,那些症结早就摆在那儿了,役法、军政、边将、宦官、奢靡无度,这是多年来欠下的债,早就还不清了。安史之乱不过是矛盾的总爆发,马嵬兵变,宛转蛾眉马前死,杨贵妃只是不幸刚好撞到了点儿上。
为什么诗人总爱对马嵬津津乐道?大概出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诗歌要表达美好的情绪,而现实实在是不堪入诗。另一方面,马嵬驿杨妃死了,之前的恩怨缠绕就算是了结了。时间过去,这件事情开始有了新的意义。最美的贵妃代表最美的大唐,当大唐已经日渐日落西山的时候,人们更容易沉湎于对于过去黄金时代的追忆。
那时候一切都显得很美好。
当然,是剔除了父夺子妻这些不和谐的情节之后。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从唐宋到明清,历代的马嵬诗,为杨妃鸣不平的越来越多。唐广明元年(880),距离安史之乱一百多年的时候,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往四川,这时候诗人罗隐,作为当时有名的毒舌大V,阴梭梭地写了一首《帝幸蜀》:
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文章出处:公众号 周粥文史
原创文字,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授权
上一篇:原创“结婚不要彩礼,只让在房产证上加名字,这个要求过分吗?”
下一篇:提醒:睡觉时总是流口水,或许被7种病“盯上”,要引起重视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