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31
手机版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走进秀山丽水的乡村,处处生机勃勃,物丰人和。

  有国民经济血脉之称的金融业,在丽水乡村振兴中主作为,特别是普惠金融全方位融入乡村、服务乡村、发展乡村,全力驱动浙西南革命老区“红绿金”协调发展,精准滴灌域内外“地瓜经济”,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十四连冠”、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七连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证监会和乡村振兴局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丽水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将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任务郑重地交予丽水。

  点绿成“金” 十年磨一剑

  丽水的金融改革始于“一棵树”的华丽转身。早在2006年,丽水便以林权抵押贷款为突破口,拉开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序幕。

  

  十多年来,丽水始终以“行省共建”模式,围绕“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的“两大两难”问题,持续改革创新。

  在这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不断创新,实现了林权、农房、农地、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等农村基本产权可抵押。

  在这里,开发建成全国首个集个人和企业于一体的丽水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农户信用贷款余额从2012年的0.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8亿元,“信用生金”已深入丽水人心。

  在这里,村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送到了家门口。

  此外,市、县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有力“担”起小微、“三农”融资重任;“政银保”服务模式的创立,实现对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造血式”扶贫。

  一系列金融改革润泽乡土、硕果累累,为开启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新征程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心为“农” 创新结硕果

  2019年6月,浙江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在丽水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的请示。在试验区获批之前,丽水的金融改革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边申边建、深入创新。

  这些年,丽水将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与金融改革协同推进。创新“生态抵质押贷”,实现“生态产品”变“生态资本”;创新“生态信用贷”,实现生态信用“积分”变“财富”;创新建立“两山”银行评定机制,实现信贷创新成效变银行考评荣誉;创新“国家公园+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这些年,丽水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科技赋能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2022年4月,丽水上线“两小”创业通平台,通过实现结算数据的共建共享,为走出丽水开小超市、小宾馆的创业者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融资对接服务,以家乡的金融活水浇灌大批外出创业的山区“小地瓜”,平台成功入选全省数字经济系统地方特色应用。在松阳,创新推出了“生态区块链贷”;在遂昌、庆元,先后上线了“智慧茶城”“智慧菇城”金融运用。一项项交易数据为“农户”“商户”精准画像,实现贷款业务线上办理、秒批秒贷、随借随还。

  

  这些年,丽水市各金融机构立足自身优势,深耕农村一线,以服务乡村振兴建设为己任,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制度——“浙丽保”,有效防止农户因病致贫返贫,先后荣获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2022年度最受欢迎惠民保等荣誉;水稻完全成本保额补充保险,提升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守护丽水“米袋子”安全;“人才工匠”贷,助力“丽水三宝”产业人才创业创新;“浙里基财”“浙农经管”系统应用,数字技术开发“治村宝”项目,赋能乡村治理;金融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助力农民创业增收;开展食安金融联手信用信息运用,实现食品、金融行业无缝衔接,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等等。

  在各类创新实践的基础上,2022年6月,浙江省首个金融领域标准化战略重大试点项目——丽水市金融标准化创新项目高分通过验收。围绕普惠金融工作,丽水在全国率先编制金融标准16项,其中《林权抵(质)押贷款管理规范》成为浙江省金融学会1号标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标准从市级地方标准上升为省级地方标准,实现了从区域金融改革“试点经验”走向“创新标准”。

  筑梦“普惠” 启航新时代

  试验区获批以来,丽水市根据试验区总体方案,立足区域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各部门、各金融机构联动谋改革,一幅围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破题的画卷缓缓展开……

  3月10日,丽水市发放全市首批取水权质押贷款,景宁农商银行、莲都农商银行、浙商银行丽水分行分别与峡桥电站、开潭电站等市场主体签约,满足企业融资需求1.16亿元。

  丽水市水资源总量、水质指数均居全省第一,拥有农村小水电站152座,总装机34.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亿千瓦时,产值5亿元。取水权质押贷款的推出,有效帮助绿色水电等市场主体盘活无形资产权益,进一步拓宽水经济发展融资渠道。

  缙云县舒洪镇仁岸村毗邻缙云县国家5A级风景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缙云县历史上投资额最大的农旅项目——2.1亿元的大佑山农旅融合项目。3月15日,缙云农商银行在不动产抵押价值评估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附加生态价值,给予缙云县大佑山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综合授信3000万元,推动丽水“不动产+生态价值”金融赋值模式的探索。

  林业碳汇“未来收益权+保险单”质押贷款,充分撬动丽水先天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

  

  搭建集“云收储、云交易、云招商、云服务”于一体的丽水市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让砂石料、林权、林业碳汇、闲置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权等各类生态资源交易走向更大市场。

  创新推出“低收入农户统筹保险”,有效阻隔低收入农户因病因残返贫现象,让健康保障成为阻断返贫致贫的首道防线。

  实施“新农人增信计划”,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家乐民宿、农创客等“新农人”为金融服务对象,助力“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等乡村产业振兴。

  一项项创新案例,一个个努力目标,将见证丽水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跑出新的加速度。

  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的先手棋 ——访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行长顾锦杰

  “国字号”试验区为何花落丽水?丽水将如何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本期采访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行长顾锦杰,聚焦丽水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等问题,以飨读者。

  

  ●记者:您好,顾行长。丽水获批国家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这个试验区缘何落地丽水?

  顾锦杰: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落户丽水,既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也有基于地方自身禀赋优势的考虑,更是对丽水前期开展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成绩的肯定,也彰显了国家对丽水进一步提档升级农村金融改革,为金融支持共同富裕蹚出新路的期望。

  从2006年开始,丽水以林权抵押贷款为突破口拉开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序幕,2012年获批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在这10多年时间里,丽水一直在探索并实践如何用金融的力量助力农户增收、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先后形成了农村产权融资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典型实践,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开创性的经验。

  新时代如何在共同富裕上先行?如何建设浙西南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迫切要求我们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做出更多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丽水方案、丽水标准、丽水经验。

  ●记者:请您介绍下丽水多年来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亮点做法。

  顾锦杰:主要有六大亮点。一是推进农村产权融资创新,实现了林权、农房、农地、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茶园、农副产品仓单等农村基本产权可抵押;二是开发建成全国首个个人、企业一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信用县四信建设,截至2022年12月,丽水涉农贷款余额2163.01亿元、农户信用贷款余额278.34亿元,分别是11年前的3.87倍,302.54倍;三是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打通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帮助村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四是推进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推出“生态抵质押贷”“生态信用贷”以及“两山”银行评定等“丽水金融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金融通道;五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比如“两小”创业通平台、生态区块链贷等,实现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六是推进金融标准创新,实现丽水金融改革经验惠及全省、全国。

  ●记者:我们看到与丽水一起获批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还有陕西铜川、四川成都,相比于其他两地,改革试验区将赋予丽水怎样的发展使命?

  顾锦杰:三地同时获批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但是改革方案各具特色,发展使命不尽相同。

  对于丽水而言,改革的使命有两方面。一是需要立足农业大市区域特点,紧紧围绕浙江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总方向,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探索过程中,如何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上做出“金融探索”;二是需要立足生态大市地方特色,更加注重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为生态绿色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记者: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改革举措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其中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内容?

  顾锦杰:有利于普惠民生的改革,才是好的改革。首先,我们将深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帮助广大老百姓共享数字化改革成果。我们将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多样化的“数字信贷”,推出更多线上化、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产品和服务,让百姓“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其次,将深入推进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重点的绿色金融模式创新,比如探索推广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将沉睡的生态资源变为生态资本,让广大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第三,将深入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比如通过信用评价、贷款产品、担保机制、保险产品等多渠道创新,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让更多创业者、企业家、老百姓共享普惠金融改革成果。

  ●记者:下一步,丽水将如何结合区域实际,推动哪些创新项目,形成具有区域标识性的改革成果?

  顾锦杰:我们将继续按照“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基层创新双向联动方式,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结合丽水实际,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高质量融合发展,在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构建农村保险体系、助力碳汇金融创新、推动气候投融资改革、支持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浙西南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形成更多制度、机制创新经验,为助力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积累“丽水经验”,提供“丽水方案”。

  

  文章来源:源新闻 阮春生 刘淑芳 吴沁沁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上一篇:九成人不懂蚊子的“天敌”是啥?学会这1招,仅仅5分钟蚊子消失了
下一篇:“浙”里有大咖丨濮院针织产业“不一样”的领路人吴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