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跛聋哑瞎!黎熙寰咏残疾五首解读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31
手机版

  一、《驼》

  

  四肢不缺亦徒然,即此身驼亦可嫌。

  身欠似弓难屈膝,顽强面地不朝天。

  肩何曾压形恒重,足未临门嘴入先。

  仰卧匡床高迭枕,死时棺椁应如船。

  〔迭〕同“叠”。堆积;重叠。如:迭罗汉;重峦迭翠。

  四肢齐全不缺又能怎样呢?

  就这驼背也真的遭人嫌弃。

  身子弯得像张弓难以跪倒,

  顽强面向大地不能朝天空。

  肩头未受压身形总像负重,

  足没跨到门口嘴就先到了。

  躺在舒适床上须叠高枕头,

  死后所用棺材得做成船形。

  二、《跛》

  

  足跛扶持仗短筇,逢人便拜礼原恭。

  要人杀妾心何忍,笑尔情姬命亦穷。

  尸位谁知非好后,徐行始觉不从容。

  坦途犹恐时颠踬,切莫贪从小径通。

  〔杀妾〕赵国平原君养门客三千,一个瘸子门客受到平原君庞妾的嘲笑,要求平原君处死她。平原君认为太过分,没有理会,门客们认为平原君看重女色,轻薄贤士,纷纷离去。平原君得知后,毅然杀掉了那个笑躄之妾,门客们才陆陆续续地回来。

  〔尸位〕空占职位。这里指站在原地不动。

  跛脚的人要靠拐杖扶持,

  逢人便拜礼数实在恭敬。

  跛子要求杀妾于心何忍?

  可笑你这宠姬也丧了命。

  站着不动并非甘居人后,

  小心慢走才觉不够从容。

  平坦路途尚怕时而跌倒,

  千万莫贪便捷而走小径。

  三、《聋》

  

  人间万事不关心,雷到当头不少惊。

  音近巧圆增妙趣,语乖议论亦风生。

  任人笑骂常心泰,对客言谈盛气凌。

  即是忠言如药石,褒而充耳几曾听。

  人间万千事务用不着关心,

  五雷轰顶未必使他受点惊。

  听音不清自圆其说添笑柄,

  对话不顺议论纵横仍风生。

  任人玩笑毀骂心态永和平,

  对客说话声高气盛若欺凌。

  即使忠言一如良药能治病,

  或者褒奖满耳多少被收听。

  四、《哑》

  

  容貌庄严似认真,任劳任怨自吞声。

  无仇何事偏吞炭,有口居然守若瓶。

  口不能言心敢怒,手堪比划意中情。

  满腔忠愤无由诉,独立苍茫仰上清。

  〔吞炭〕《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晋国智伯的家臣豫让为了报主人之仇,“漆身为癞,吞炭为哑”,变形装疯,最后自刎身死。方孝孺《豫让论》:“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

  〔上清〕上天。或指月亮。

  容貌庄严不动声色似认真,

  任劳任怨逆来顺受不作声。

  没有仇恨谁像豫让吞火炭,

  空生一口居然如盖塞银瓶。

  嘴虽不说难免心中含怒气,

  以手比划尚可达意表感情。

  满腔忠诚义愤无门可诉说,

  独立苍茫大地脉脉望苍穹。

  五、《瞎》

  

  不识泰山不识丁,蒙蒙漠漠过平生。

  夜骑瞎马临深井,昼曝阳乌误大钲。

  孤负明月灯市夜,空怜春到杏花村。

  谁知几许明眸子,有眼无珠合断魂。

  印本作“濛濛膜膜”,校为“蒙蒙漠漠”。濛濛:水雾迷蒙貌。蒙蒙:糊涂不明貌。

  〔不识泰山〕唐 徐灵府《文子·九守》:“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金玉之音者,目不见太山之形。”后引申出“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不识丁〕后晋·刘昫《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不识字的文盲,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不识丁字”“不识一丁”。

  〔阳乌误大钲〕误以为铜钲是太阳。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孤负〕同“辜负”。

  〔夜骑瞎马临深井〕《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不认识泰山也不认识一个字,

  稀里糊涂不明不白过一辈子。

  夜里骑瞎马临深池也不知觉,

  晒过太阳后误把日头当铜钲。

  辜负了天上明月和夜市花灯,

  徒然欢喜那春风吹拂杏花村。

  谁知世上有多少双明亮眸子,

  只是有眼无珠让人魂断伤心。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锦衣之下》八大男神,古装造型个个惊艳,换回现代装谁更帅
下一篇:——记全椒水文勘测队队长、工程师徐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