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红两优”风采② | 青春弄潮,科技争先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27
手机版

  原文刊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8期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日,共青团中央作出表彰决定,授予296个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授予389个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授予481名同志(含追授1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授予342名同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团干部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摸爬滚打,在实践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他们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勇攀登,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他们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哨位威武守护,用实际行动践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们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全团树立了标杆榜样。受表彰的对象中,81个集体、151名个人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62个集体和个人在科技攻关、创新创造中挺膺担当,19名驻村第一书记、西部计划志愿者、近百个集体和个人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一线挥洒汗水,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围绕乡村振兴、科技攻关、抢险救灾、疫情防控、保卫祖国、改革攻坚、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生态环保、体育强国等方面,《中国青年》选取其中的部分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代表进行了专访,望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团组织、团员、团干部比学赶超、创先争优,自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策划-皮钧 蔺玉红执行-《中国青年》编辑部 网络编辑部统筹-本刊记者 张斯絮 董铁莹“两红两优”系列报道②青春弄潮,科技争先整理-本刊记者 曹珊珊有这样一批人,他们默默无闻,却又好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庞大的奥运会场馆里、在平稳的高铁车厢里、在翱翔蓝天的战机上、在遥远的月球上……这群中国青年心怀科技报国梦想,在研发与制造一线,克服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书写出令世界瞩目的青春华章。近日,共青团中央作出表彰决定,授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航空维修有限公司团委等多个团委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波光子学实验室团支部、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团支部等多个团支部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授予李子禹等多名共青团员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表彰他们在科技攻关中作出的奉献,他们是共青团组织和共青团员在建设科技强国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冬奥场馆里的“黑科技”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团支部参与北京冬奥会活动对于置身大型场馆中的观众来说,找座位、洗手间或商超,往往需要反复查找和问询,免不了走很多弯路。受限于空间和信号的限制,室内导航的技术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如何找到一种低成本、全离线、简单易用的室内视觉定位方式,成为负责北京冬奥会场馆室内导航工作的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团队面前的难题。来自研究院、市场部、产品业务部门、支撑体系骨干等部门的青年团员参与到旷视公司为北京冬奥专门组建的专项项目组中。在公司内部的一次Hackathon大赛中,旷视冬奥专项项目组成员中的算法研究员受到自家机器人产品上的视觉重定位技术启发,萌生在手机上使用摄像头进行视觉定位寻找会议室的创意。经过持续打磨和升级,旷视冬奥专项项目组将这种基于手机 AR 技术,结合路径规划算法与 VIO 技术实现室内的实时 AR 导航应用在了鸟巢和冰丝带。在室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观众通过手机随手拍方式可轻松找到目的地;在人流密度较大,5G/4G无法完全覆盖的场所,该技术还支持离线识别定位;传统蓝牙、Wi-Fi技术与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AI+AR视觉导航,通过AI技术实现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大户,该技术增强了用户体验;支持多源融合导航,基于蓝牙、Wi-Fi、GPS等融合算法,因地制宜,实现定位精准不漂移。除了AR导航,旷视团队还研发了“区间智能防疫系统”,以无感测温与健康核验、区域人数智能实时统计、跨区域预警、密接搜索分析等,全方位助力北京冬奥会期间的闭环区域科学防疫。从一场与咖啡冲调机器人的“邂逅”开始李子禹于2022年5月正在组织青年突击队与工友们研讨地铁项目车体轮廓度1999年出生的李子禹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上学时的一次实训课上,他被实验室里的咖啡冲调机器人所吸引——机器人拟人的造型,取料、搅拌、加糖等一系列精准的动作,让李子禹找到了他的职业发展方向。他迫不及待地找老师、查资料,如饥似渴地投入机器人知识的学习中。次年,作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他代表学院参加了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参加工作后,李子禹负责机器人侧墙焊缝自动打磨工作,为了能更快地掌握操作本领,李子禹很快就和智能设备“较上劲”。各种复杂的操作指令,他一个个查阅、试验、记忆,手上的小本子记满了各种数据。这股“倔劲”被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张雪松看中,李子禹拜张雪松为技能导师。在导师精心指导下,李子禹的操作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先后荣获了“唐山工匠”“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1年10月,李子禹被河北省选派参加号称技术工人“全运会”的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包括他在内的三人代表河北省到四川成都参加国赛。国赛之前,李子禹从来没有接触过广州数控机器人。相信天道酬勤的他立即苦学广州数控机器人知识,克服了机器人跨平台编程的困难,在来自全国各地的529名选手激烈角逐中,取得了“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赛项第五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载誉归来的李子禹毫无保留地把参加全国竞赛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工友们,还将自己潜心钻研技术的学习收获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攻克了车体侧墙焊缝全自动打磨等20余项技术难题,创造价值达300多万元。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李子禹在生产现场操作工业机器人,验证复兴号高速动车组智能产线生产程序“我庆幸生活在这个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复兴时代,我将不断地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笃定前行,为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李子禹说。“罗阳”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使命2022年9月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团委举办罗阳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罗阳同志因公殉职作出重要批示。对航空青年来说,“罗阳”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使命。在吉航军机维修的主战场,吉航团委带领587名团员青年弘扬“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在型号试修、技术提升、质量管控的各条战线上克难攻坚,完成海陆空三军4型新机试修工作、托举132架各型战机优质高效重返蓝天、攻克1500余项维修难题,把青春融入战机的钢筋铁骨,以青春为战鹰重铸羽翼,护卫祖国的蓝天。2000年出生的李晓轩是航空工业吉航某型武装直升机新机试修的项目组组长,他所负责的新机试修项目在启动伊始,就组建了罗阳青年突击队,在新机试修的关键时刻,他带领突击队12名青年,采取24小时两班倒的分班工作制,把一天当成两天干,仅用14天就完成了正常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攻克了40余道新机试修难关。在吉航,像李晓轩这样的青年员工还有很多——26岁的年轻技术人员杨泽,被评为吉航“劳动模范”;94名青年在吉航“领先杯”职工技能大赛上脱颖而出,获得状元、标兵、能手等荣誉称号;12个青年“创客”项目成功在公司众筹资金32.3万元,在企业各个领域内创新创效……吉航团委书记明会森介绍,吉航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数量已达全体职工的47%。为调动青年主动投身攻坚克难的“主战场”,公司党委和团委通过技能大赛、创客大赛、公开招聘、挂职锻炼、揭榜挂帅、擂台比武、新星计划、龙腾计划等方式,持续为青年搭建成长平台,打通成才通道。这个支部,85%以上的毕业生投身国防事业微波光子学是国外封锁的世界科技前沿交叉技术。南航微波光子学实验室团支部始终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战场,以党建带团建夯实思想建设、以科研促创新培育青年担当、以团建创品牌提升服务动能,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航空强国、科技强国而矢志奋斗。曾参加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科学家座谈会”,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强国青年科学家获得者潘时龙教授既是南航微波光子学实验室导师,同时也是团建指导员。他将思政育人同科研育人紧密结合,牵头成立学院首个纵向团支部,给支部团员讲党史、上团课,带领支部与中国电科14所、55所等国防单位展开交流,以自立自强的信念引领青年成长。支部青年积极响应号召,85%以上的毕业生投身国防事业。面向国防科技需求,南航微波光子学实验室团支部组建青年突击队,参与研制了国际首款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达,助力探月工程、子午工程、海底观测网等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攻关,为华为、中航光电、中国电科等14所单位核心光器件的研制生产和突破创新作出重要贡献。参与承办了“首届全国微波光子雷达技术研讨会”等学术论坛,搭建了微波光子学领域前沿技术交流平台。支部成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作报告,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青年声音,讲好中国创新故事。团结奋进、争先创优成为南航微波光子学实验室团支部成员的行动共识。近两年,支部成员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02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创奖项20余项,其中包括“挑战杯”全国特等奖1项、“创青春”全国金奖1项、中国“互联网+”总决赛金奖2项。20余名成员获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教育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支部还成立“硕博讲师团”指导本科生科创,组织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优秀青年分享会50余场,参与人数2600余人次。2021年10月,微波光子学实验室讲解团为本科生进行科普讲解购买《中国青年》2023年第8期

  监制:皮钧终审:蔺玉红审核:刘晓 刘博文编辑:黄莲蕊(实习)

上一篇:「社论」年轻的心灵轻盈易折,请备加呵护
下一篇:吊打王一博?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