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贝蒂长篇小说《换挡》的诠释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25
手机版

  

  文|胡叁叔

  前言

  安·贝蒂是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也是美国知名期刊《纽约客》的作家。她对美国短篇故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查尔斯·梅在他主编的《新短篇小说理论》中认为,安·贝蒂和雷蒙德·卡佛、鲍比·安·梅森是美国短篇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重新焕发生机的主要原因。

  

  对于安·贝蒂的创作,学者们往往把她和雷蒙德·卡佛这位“极简主义”的代表性人物相提并论。

  本文认为,虽然安·贝蒂的文风具有简单明了的一面,许多批评家都以“极简主义”为叙述特征来解释她的文风,但是应当注意到,安·贝蒂的短篇文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她的晚期文风,感情丰富,叙述流畅,因此,她的文风决不局限于“极简主义”。

  恰恰相反,安·贝蒂在《纽约客》中的特色风格,受到了中产阶层的欢迎。另外,她的很多小说都着重于对那个时代,特别是对妇女的生存环境与心态的描写,因此,有些批评家和读者将安·贝蒂称作“时代的声音”,因为她的作品真实而与“生育高峰期”的生活保持着零距离。

  

  本文以安·贝蒂的长篇小说《换挡》为研究对象,对其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试图揭示安·贝蒂对“生育高峰”时期妇女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境遇的深刻影响。

  《换挡》是安·贝蒂最早的一部著作,它被多次收录在安·贝蒂的自选集中,其中包括《公园城:新作品以及自选集》和《纽约客故事集》。

  

  《换挡》这本书既是作家引以为荣的作品,又是批评界与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例如,德博拉·德祖雷在《安·贝蒂小说(换挡)当中的空虚形象》一书中,对娜塔莉向读者展现的这种空虚形象进行了重点论述。

  

  一、生存的空洞与妇女地位的危机

  《换挡》的故事很简单,开头就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故事,女主角是娜塔莉,男主角是拉里,娜塔莉与拉里是儿时的玩伴,虽然拉里的父母一直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但两人却还是非常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婚后,娜塔莉与拉里的感情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融洽,拉里的日子过得很繁忙,他一边攻读硕士学位,一边在闲暇之余还会去看一看在越南战争中受伤的好友安迪,照顾他的伤势。

  娜塔莉则过着平静而孤独的日子,她每天都会带着拉里去学校,然后就是逛街,偶尔一个人在画廊闲逛。

  

  这本书叫做《换挡》,是因为它隐藏了一个很大的线索,那就是汽车,拉里自己有一台车,他十分爱护这台车,常常亲自对车进行清洗和保养。

  娜塔莉则是从她舅舅那里,买下了一部手动挡的车子,拉里以不会用手动档位为由,要求太太把那部汽车出售,然而,妻子娜塔莉并没有听从丈夫的要求,把汽车出售,反而向那个为邻居老奶奶送报的年轻人学习了驾驶技术。

  在学习驾驶技术的过程中,娜塔莉跟那个年轻人发生了暧昧关系。

  

  故事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叙述平淡,并未产生激烈的矛盾和高潮,然而,安·贝蒂却用她朴实无华的语言,形象的描绘出了娜塔莉在婚姻中的生活境遇与心态。

  从她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的内心是空虚的、是迷茫的,在美国文学史上,人物的空虚和迷惘一向是个很普遍的话题,但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作家的作品中,由于种种不同的理由,使其产生了不同的空虚和迷惘。

  

  一类是专注于表现工业化社会给小说角色造成的无所适从与不适应的影响,比如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中出现的几个“市民。”

  另一些则是被战火摧残过的,比如那些被战火摧残过的“迷失的一代”,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远大的梦想,来到了欧洲。最终,他亲眼目睹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相残杀,给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中,他都有一种深深的空虚感觉,比如《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主角。《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主人公都沉浸在花花世界里,在财富与荣耀的诱惑下,“美国梦”破灭后,他们陷入了一种无助的状态。

  在《换挡》里,娜塔莉所表达的迷茫与空虚,更多的是由于她对自己的不能认识与不能建立起一种独立的自觉。

  在作品的前期,娜塔莉很少进行自我认同的探究,她不愿意也不能去探究“我是谁”的哲理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娜塔莉处于一种游移不定,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

  

  在家族生活方面,娜塔莉继承了女子完全依赖男人的传统,这主要是因为她深受父权制社会思想的束缚。

  她的生命就像一株缠绕在树上的藤蔓,永远都是以拉里为中心的。“当拉里晚上学习很迟的时候,娜塔莉总是来“打扰”他,让他上床休息。拉里每星期都要上一节化学课,而她常常对他说,“准备得太多和没准备好一样危险。”

  

  和娜塔莉完全不同,拉里是个典型的传统型男人,有着支配型男人的阳刚之气,以自己为中心,整天忙于打球,交朋友,学习和其他事情。

  而且还会对女人提出各种条件:“他可不想让她怀孕。”他想让她打扫一下他们的屋子,让她在这样一间小屋子里呆着,免得妨碍他读书。

  这样的不平衡的依赖让娜塔莉感到迷惘,沮丧,从而产生了疏远与矛盾。

  娜塔莉与拉里的双亲早就不合,拉里的双亲讨厌娜塔莉,不想让她与拉里的双亲联姻,娜塔莉认为拉里的妈妈是个低级趣味,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的人。如今,娜塔莉与拉里两人的关系越发疏远,两人更是闹得不可开交。

  

  二、妇女的身体与妇女的思想

  在《换挡》一书中,安·贝蒂通过对娜塔莉的描写,揭示了70年代美国虽然科技、工业和商业都很繁荣,但“婴儿潮”的青年妇女们,她们的心灵却是一片空白和迷惘,她们还在被男性统治的社会束缚着。

  但是,安·贝蒂也清楚地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他们不会墨守成规,他们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员,为自己的伟大生活而奋斗。

  

  在第二章中,娜塔莉并非总是陷入迷茫与颓废之中,而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矛盾之后,寻找到了一种正面的变化,并在对自身的认识中,产生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娜塔莉对自己的认识始于对自己的肉体的注视。

  对于“身体”与“自身认同”之间的联系,很多学者都有着很好的讨论。其中以雅克·拉康的“镜象说”最为有名,它的核心思想是:幼儿对着镜中的自己,会逐步产生“自我”与“他者”的观念。

  

  简而言之,娜塔莉在对自己肉体的注视和思考,以及对他人肉体的观察和想象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更加清晰和完整的自我认识。

  在长篇小说的末尾,以建立起的自觉为前提,娜塔莉更进一步,反叛地向社会规范发起了挑战。在此有必要着重指出,娜塔莉在作品中逐渐走向独立与自主,首先是她对自己肉体的认知与控制。

  

  米歇尔·福柯曾经对“身体”与“力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一反西方思想界重心灵轻肉体的传统,强调了身体的重要性:

  “身体直接卷人某种政治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身体基本上是作为一种生产力而受到权力支配关系的干预。”

  根据“身体政治”的学说,女权主义者认为,男权社会首先要掌握女人的肉体,而玛丽·伊格尔顿则认为,女人的肉体和心灵都是男人为主导的。

  

  她认为:“女人的肉体,女人的需要,在这个以男人为主导的社会里,女人的肉体被极度压抑和扭曲,而对这种肉体的表征,就是为了摆脱这种肉体的支配。她的肉体被破坏,被控制,但她并不认识她。”

  在这本书里,娜塔莉背着自己的老公,不顾老公的反对,跑到外面跟一个年轻人学习开车。从某种程度上说,她正在逐步掌握自己的肉体,并尝试从与她老公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获得属于自己的天地。

  德博拉·德祖雷说:“她在朝着独立自主的方向前进。这一点从她开始学会开一辆有档位的车就可以看得出来,她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知觉的人,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德祖雷认为学习驾驶汽车是娜塔莉获得独立的一个机会,然而他却不知道,学习驾驶汽车才是娜塔莉获得独立的唯一机会,她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这让她走上了一条违反社会制度的道路。在那本书里,她终于学会开车,两人到一家酒吧喝酒,然后就有了私情。

  结语

  安·贝蒂自1970年代出道后,便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棵常青树,她的作品时至今日仍在活动,曾多次被选入年度主要作品,如《欧·亨利奖短篇小说集》和《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

  

  在外国学术界,安·贝蒂的著作一向是批评家们的最爱,与她的著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中国学术界,关于她的著作却是一片空白。

  安·贝蒂的代表作《换挡》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展现了娜塔莉在孤独和空虚中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同时也折射出了她所处时代“生育高峰”妇女的痛苦、空虚和孤独。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谁,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性,在家里依靠男人。

  参考文献

  1.《换挡》

  2.《国内安·贝蒂研究述评》

  3.《名作欣赏》

上一篇:原创TVB视帝直言警匪剧是港剧特色,曾和陈奕迅同台却伤害极大
下一篇:宫崎骏全集下载:《红猪》:飞行员的战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