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第197集丨袁素芬:用自己身体实验药剂的护理员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25
手机版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丹东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以“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重点采访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和支前模范等,通过经历者的亲口讲述,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

  《铭记》第197集

  袁素芬:用自己身体实验药剂的护理员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袁素芬是野战医院的一名护理员。在炮火纷飞中,她带病参加医院建设,不顾危险转运伤员,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实验药剂。今天就请90岁的袁素芬老英雄讲述她的抗美援朝故事。

  袁素芬,1933年2月生于四川省合川县。1950年3月,正在立信会计学校上高二的袁素芬报名参军,成为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卫生所看护训练班的一名学员。

  袁素芬:我在学校也是参加了好多进步组织,参加过反饥饿、要民主、要自由的游行,在游行队伍我们也高呼口号,唱国民党不允许我们唱的新歌,唱《我们山那边有好地方》,向往着光明,正是有这些进步思想,我们有地下党的同志,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所以我就毅然地参加解放军。

  1951年3月,在看护训练班学习了一年的袁素芬,跟随志愿军第12军野战医院二分院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行军途中,她得了回归热。

  袁素芬:飘飘忽忽,(大脑)不做主了,腿抽筋,拼命地疼、抽筋疼,鼻子淌血,我们还继续行军,后来以后部队的医生一给我们量体温都40度以上高烧。有经验就知道了叫回归热,也叫战壕热,它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大家我们整个部队12军都是往前赶,要到前方去集结参加五次战役,所以就没有后运往回的车基本上。

  没有药品治疗,它的特效药就青霉素,那个时候我们的伤病员都没有,还能用于我们啊,即使有也不可能用在我们身上,所以全靠年轻免疫力强,就硬生生地把它扛过来了。

  到达任务集结地,备受疾病折磨的袁素芬和战友们立刻投入到野战医院的建设中。

  袁素芬:我们是野战医院,军队的野战医院,所谓医院,哪叫个医院呐,紧跟着前方的部队,打仗的部队,不能超过二十里,十里和二十里之间的距离。在指定一个大山上,我们提前到,把那地开平,搭帐篷、挖掩体,给他修简易的防空洞、打草棚,那就是我们的医院,我们建设我们的医院,我们那几个姑娘虽然刚刚生病。我们都积极投入战斗。

  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战斗打响后,伤员不断从前线送来,全院100多人进入满负荷状态。

  袁素芬:这个时候,医院院长很有经验,全部打破编制,有后勤、有担架排,不管你是机关文化教员、文书也好,院长书记、文工团也来帮助,全部都到第一线,力所能及分配到那里,还得帮着做饭,简单的饭也得给病人做,保证病人,吃好喝好。我们就负责给病人送水送药喂饭,但是绝对不乱。

  病人来的太多太多,根本就顾不上休息,不知道每天到什么时候了,不知道白天还是黑夜。院长好多天没休息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三天三夜没合过眼,院长眼睛熬红了劝我们多休息,你们轮流休息一会儿去吧。晚上快天亮的时候可能好一点,前方打仗都能听见,炮声隆隆的,转运来的伤员。我们不敢休息,我们站起来都得定一下神,咬一下嘴唇,咬嘴唇,不是咬舌头,掐自己的腿,要不然都走不了路,站着都会睡着,使劲掐,坚持坚持,鼓励自己。

  几天时间,二分院收容伤员已过千人。当时药品匮乏,护理组每人备有一壶汽油一壶盐水,用于冲洗伤员发炎感染的伤口。

  袁素芬:每个人必须背上至少三个水壶,一个是病人清洗伤口的盐水,还有一个什么汽油,汽油是干什么的呀,就杀蛆的,蛆就来回跑,你都没见过。我把那个蛆一个个弄了下去。那还是很刺激,伤员很可爱不喊疼不喊叫。

  每天夜里,二分院转运组的同志都要将伤员运到山下的公路上,用卡车运回后方,但有的伤员非要坚持自己走。

  袁素芬:有一个伤员,上位截肢,这个腿没有了就剩这里,就看到一个屁股蛋,我们要扶着他他不让,就靠一个屁股蛋,就在地上用手撑,这么撑,从山上到山下二里地啊,可爱不可爱这样的人,就是这样,我永远记住这个人,真坚强。

  第五次战役进入转移阶段,我军主力后撤,敌军分四路向我后方进攻,情况十分危急。

  袁素芬:敌人组织了一个叫先遣队,他是什么,就是敌人的摩托化部队,再配上他的步兵,上面有飞机,封锁我们,还有远程炮弹打过来,要截断我们的后路,要把志愿军掐死,我们一个伤员不能留下,院长说,即使敌人来了,我们走不了,那我们就上山打游击,一边打游击,一边找我们自己的部队,他就抽调了七个战士,每人发上枪,原来是通讯员背枪,他自己也背上,就做了这一种艰难的准备。

  与此同时,二分院快速向山下运送伤员转移。

  袁素芬:最后一次运到什么程度,就两台汽车八十多个伤员,我们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转运任务。

  第五次战役之后,袁素芬随二分院来到金城地区建设防空洞战地医院,担任药房调剂员。她配制注射药液,都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没有不良反应才会给伤员使用。

  袁素芬:挖上个坑,把它架上,装上水,点上柴火烧,里边有接蒸馏水,就跟咱们蒸馒头似的,把蒸汽水接上就蒸馏水,那整整要弄一天,早上起来洗涮,那个东西,天很冷,那个铁它冻手,一弄就粘住了,把你手粘住了,要硬拽把你皮都会拽掉的,所以他们有经验老战士告诉,先浇点水,然后才把它拿得开,我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整整烧一天,才能烧那么几瓶蒸馏水,国内给运的药品的粉剂,要用液体的话得有多大的运输量啊,所以我们就自己配药,自己配注射药水,不要叫病人受痛苦,我就先在自己身上先做试验,注射到我身体里,没有反应然后才能发出去,才发给医生他们。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袁素芬荣立三等功一次,并于1953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0月回国后,辗转多地参加铁路建设,并于1958年6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铁道兵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袁素芬:为人民立功,不是为自己,我们要为人民立功,就是我们要必胜,我们就是要为祖国争光。

  近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纪录片《铭记》微信扫码收看平台正式上线。广大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铭记》全部节目。

  具体操作方法是:点击或识别《铭记》二维码(附后),进入“百度网盘”,进入文件夹后,可预览每集节目;观看完整节目可以保存至个人百度网盘(具体流程进入小程序码后可见“观看须知”)。

  据了解,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以“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重点采访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和支前模范等,通过经历者的亲口讲述,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摄制组成员历时3年多,辗转9个省(区)、23个市、70余个县区,行程逾10万公里,采访志愿军老战士近380多名。目前,线上线下累计播出节目197期。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采访线索热线

  电话:0415-2124331

  邮箱:ddxwb@126.com

  作者/门庆金

  原标题:《【铭记】第197集丨袁素芬:用自己身体实验药剂的护理员》

  阅读原文

上一篇:周深·深音速递|星光落进深海 相遇酿着花开
下一篇:2017年30岁男子好色,5天强奸3人曾2次入狱,再次被抓想早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