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真的看病都要等几周,康复全靠自愈么?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24
手机版

  很多人说国外看病要等待的时间特别夸张,随便一个头疼感冒,排队就要好几天,等看到预约的医生了,病都自愈了。

  那么实际的国外看病,结合小编我多年来在加拿大和美国留学、工作的亲身经历,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有些人说国外看病特别冷漠,而有些人却说国外看病特别贴心呢?难道是因为大家给的钱不一样多么?

  

  首先,北美看病最常见的就是要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并不是“属于”某个家庭的医生,它只是个头衔,就是最基层的医生。

  什么病都可以去约家庭医生,他们能帮你开一些简单的药物,提出一些基本的治疗方案,他们解决不了的,会把你推给大型综合医院或者专科医院。

  一般人诟病的“北美看病慢”,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预约“家庭医生”的过程,毕竟很多家庭医生不接受“随到随看”,预约一般要几天。普通的头疼肚子疼,如果你想要去看医生,那基本上就是要快自愈了才能见到医生。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你有自己觉得比较着急,但是又不至于去急诊的问题,就只能去那些接受“随到随看”的家庭医生。

  在他们的小诊所里等候,等待时间就很难说了,你前面没人的话等几分钟就可以,前面人多的话就要等大几个小时。而见到这些别人的家庭医生后,其实和见到你自己的家庭医生是一样的,还是只能解决小问题,大问题会给你推荐走。

  

  然后,如果你遇到比较紧急的问题,注意,是你自己觉得自己比较紧急,而不是医生专业角度的“比较紧急”,那你就可以直接去大医院看急诊。

  这时候国外大医院前台的护士,就会立即问清楚你来急诊的原因,然后做一个初步分类。如果她从专业的角度,觉得你很紧急、有危险,那你就会排名很靠前,如果她觉得你只是自己很慌张,暂时没有什么恶化风险,那你就会排名很靠后。

  这个排名是个玄学,而且不会给你看,但它决定了你被急诊医生诊断的顺序。如果医院类的美剧你看过,那你其实已经比较了解国外医院现实的样子了,跟美剧里非常像。

  总之同样症状的两个同学,一个比较会哭惨,一个比较能忍耐,那有时候会哭惨的同学就是能提前几个小时见到医生。

  比较具体的例子,就是当年有一次我食物中毒上吐下泻,自己觉得很严重跑去看急诊,结果让我在等候区等了八个多小时,其他人都走差不多了,最后才轮到我。但同一个医院,后来我打球疑似骨折,一到地方就给我插队优先送进去见医生,虽然我觉得问题不大,但是整个流程却一直在享受优待,好在最后虚惊一场。

  

  这个预约流程一说完,想必你也明白了为什么无数人吐槽国外看病慢、等候时间被冷落、见不到医生。那我们再来说为什么也有很多人说国外看病很贴心。

  可能让你没想到的是,那些好的在国外期间的就医体验居然不是因为给钱多了......例如加拿大是全民免费看病,本来就不给,谈不上给多给少。

  有人夸他们看病体贴是因为一旦你经过了预约制度,见到了医生,那你的体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因为北美的医生和护士虽然不会去解决等待时长的问题,但是真真会全身心对当前见到的这个人好。

  以一次同学外伤出血看病为例,医生会先叫来护士,帮你调整更舒服的躺卧姿势,同时医生会仔细询问情况,帮你提供治疗方案,护士会全程安慰你,端茶倒水,甚至会帮你提供一次性的衣物,帮你把带血的衣服收进衣物袋,方便离开时舒适体面。医生还会叫来一两个同行专家大佬,提供不同的验证意见,让你放心他的诊断不是个人见解,甚至还会帮你寻找多语言翻译,然后帮你联络各个相关诊所、预约后续快速检查、复诊。

  总之就是无微不至、耐心周到,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要先排队见到医生。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就算是个流浪汉,在加拿大只要进了合法医疗体系,也是完整“贵宾”待遇。美国残忍一些,要先买得起基础医保。

  而这都还没完,回家后你基本还会当天接到回访电话,需要的情况下还会隔几天收到一次回访,直到康复。如果身上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伤,或者在你的描述中医生觉得你有需求,或者被认为行动力有障碍,甚至还会有志愿者和人权组织来登门调查,护工更会免费上门服务。

  不过国外医院对语言和肢体暴力完全是零容忍,各种反暴力告示也都清清楚楚。一旦有人敢怼医生护士,甚至冷嘲热讽阴阳怪气了一句,他们可是会直接按铃,武装保安保证给你一秒拉走,所以大家在医院都很乖巧温顺。

  至于到底国外看病快还是慢,温暖还是冷漠,总之就是你看到医生前抱怨得越狠,人家这一套流程砸过来,你多多少少都会越不好意思。难怪有些人先是一阵骂,事后又感叹真香。但这个事儿一般都是默默知道就好,一拿出来说就有人说这都是假的,那不抬杠,谁杠就是他对。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大胸 or 平胸的女生夏天怎么穿?这几点一定要注意了!
下一篇:1979年,邓公让许世友挂帅出征,为何不选刘伯承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