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导致“毁容”!这个部位感染应该怎么办?|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例报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23
手机版

  近年来,打耳洞在喜欢时尚的年轻人中愈发流行,不过与此同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耳廓软骨膜炎也越来越常见。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教授和陈兵医生团队的临床病例报道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该文介绍了一名15岁女孩因打耳洞而发生感染后未及时规范治疗,最终导致软骨坏死、耳廓畸形的严重并发症。

    背景介绍

  一名15岁女孩在右耳廓打耳洞后出现持续性耳痛。穿刺5天后,她不仅存在穿刺邻近区域耳痛,且右侧颈部也出现疼痛。这例患者在就诊前曾接受了1个疗程的抗生素静脉注射,并接受了切口引流,但症状持续存在。

  查体结果显示:患者耳廓肿胀,轻度波动。此外,患者的体温、心率和呼吸率均正常。全血细胞计数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2.63×109/L(正常范围:4.0~10.0×109/L)。

    诊断

  最终诊断为:耳廓软骨膜炎。

  耳廓软骨膜炎是一种由耳廓软骨膜(通常为软骨)感染引起的症状,通常由创伤(如经软骨穿孔)发展而来。

  耳廓软骨膜炎呈现的症状包括发红、肿胀和疼痛,伴或不伴耳廓波动。耳廓软骨膜与耳廓软骨紧密粘连,当耳廓软骨膜与耳廓软骨之间发生炎症或积液时,耳廓软骨的血流供应(正常情况下来自耳廓软骨膜)将遭到破坏。

  耳廓软骨膜炎的治疗

  耳廓软骨膜炎是耳鼻喉科急症。

  患有该症状的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以避免软骨坏死和耳廓畸形。耳部穿刺很少在医学无菌环境中进行,因此感染率相对较高。一项调查研究(共纳入586例18~28岁沙特阿拉伯女性)显示,经软骨穿刺后的感染率高达41.4%。其中最主要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类症状并不需要进行影像学诊断,因为并不影响临床治疗。

  目前针对耳廓软骨膜炎的治疗尚无专家共识或临床治疗指南,药敏试验指导的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文献建议的治疗策略之一。在缺乏药敏试验的情况下,或在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前,推荐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经验性治疗。若患者出现耳廓波动,则需要进行切口引流和常规伤口填塞(或引流放置),伴或不伴局部抗生素冲洗。

  进一步的外科手术治疗则可能包括:进一步引流或切除坏死软骨以消除继发感染病灶。因耳廓软骨膜炎引起的耳廓畸形可通过适当的整形手术进一步处理。

  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菜花耳”(下层无血管软骨坏死伴耳廓畸形),这可能会导致永久毁容,并需要接受整形手术治疗。此外,感染可蔓延至外耳道(外耳道炎)。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感染还可能扩散并导致颅底骨髓炎。

  患者结局

  患者开始接受广谱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就诊当天重复切开引流,并进一步取细菌培养。培养结果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菌株对磷霉素和头孢他啶敏感,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患者抗生素治疗方案。每天重新填塞伤口,并在重新填塞之前每天使用庆大霉素冲洗伤口腔洞。

  治疗两周后,患者耳廓感染临床痊愈,并不再发热或疼痛。感染导致了患者耳廓外观变形,但该例患者选择不再进行再造手术。

  学习要点

  耳廓软骨膜炎是内科急症,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

  在缺乏药敏试验的情况下,建议给予抗假单胞菌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需对脓肿进行切口引流,并用抗生素冲洗伤口。

  参考资料

  [1] Cheng XT, Peng KA, Chen B, et al. A teenager with auricular infection secondary to piercing. BMJ. doi: 10.1136/bmj-2022-071715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上一篇:彰显江苏文化特质、厚植家国情怀!2023年度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精品展
下一篇:成人高考专升本法学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