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19
手机版

  原标题:2023年上(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

  1.题目:中国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情感交流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创编环节。

  答辩题目

  1.简单介绍你知道的速度记号。

  2.本节课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案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表达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入课题——《中国梦》。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张也演唱的《中国梦》。

  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中速、欢快,描绘了一幅天下大同、和谐社会的展望情景。

  2.复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主要表达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坚定强烈的节奏感,仿佛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繁荣昌盛的场景,给人一种自豪感。

  (三)探究学习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例如:1 2 | 3 2| 1 - |。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感受旋律的流动。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注意连音记号及速度的转换。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演唱,边唱歌边打拍子,帮助学生掌握速度的变化,并提问学生:“不同的速度变化,对于音乐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刚开始速度为中速,优美抒情;中间速度转为稍快,将歌曲情绪逐渐推强,情绪高涨;最后速度由快速转为中速稍快,首尾呼应的同时,更好的强调情感。

  5.完整有感情地演唱乐谱。

  6.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谱之后,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提问学生:“歌曲表达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歌曲通过对于中国人们的描述和文化的传承,表达对于祖国的赞美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传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7.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演唱,并进行鼓励性评价。

  (四)巩固提高

  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祖国的热爱及赞美之情,并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中国梦》,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逐渐具有传承发展意识。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关于祖国的作品,下节课互相分享。

  【板书设计】

  中国梦 连音线

  第一部分:中速、稍慢;优美抒情

  第二部分:快速;情绪高涨

  第三部分:中速、稍快;强调情绪

  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祖国

  1.题目:《丑末寅初》(欣赏课)

  2.内容:

  【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师生共同讨论环节

  3、试讲需要有适当的板书

  【答案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先播放一首歌曲《我的滑板鞋》,并请同学们谈一下听完这首作品的看法。

  同学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个其实是一种说唱音乐的体裁,其实这种当今普遍流行的说唱音乐,是从西方传入到我们中国的一种音乐文化。当然,我们国家也有着自己的说唱艺术,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一种属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说唱音乐,是用京韵大鼓的形式来演唱的作品叫做《丑末寅初》。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乐曲《丑末寅初》,并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本首曲子的速度是中速的,颇具中国特色。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同样的思考为本首曲子伴奏的乐器有哪些?乐曲播放完毕后,同学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本首作品除了演唱者自持的书鼓、节板,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琵琶、二胡等。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整首乐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整首乐曲的主要唱腔特点是什么?乐曲聆听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京韵大鼓是用北京方言演唱,并运用北京音系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京白、唱京韵,演唱短段曲目,吸收各种戏曲、杂曲的曲调,借用京剧的表演,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并采用了大量的“子弟书”的曲本。

  2.教师将同学们进行分组,分别来讨论本首作品当中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乐曲播放完毕后,小组讨论,由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总结:该作品主要描绘了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乐曲中描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并富上人物特点,既生动又形象。

  3.教师再为同学们播放完整的乐曲,并请学生尝试着用京韵大鼓的形式来演唱部分片段。

  (四)巩固提高

  《丑末寅初》欣赏完了,教师接下来为同学们播放同一体裁的京韵大鼓的著名作品《重整山河待后生》,并请同学们思考对我国传统说唱音乐的理解。乐曲播放完毕后,同学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其实不仅国外有说唱音乐的流行,在我国的古代也有着说唱音乐的发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小结作业

  小结:课堂的尾声,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来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的传统说唱音乐京韵大鼓的作品《丑末寅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唤醒同学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宣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以及培养我们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热爱之情。

  作业:最后,要求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歌曲或者乐曲选段,下节课同学之间相互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略

  1.试讲题目:在太行山上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完整演唱并弹唱歌曲;

  (3)教学过程中须体现师生互动。

  【答案解析】

  【教学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其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图强的信念。

  2.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等过程,提升学生对歌曲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情绪饱满地演唱歌曲《在太行山上》,并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难点:歌曲的处理和情感的升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视频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历史纪录片,学生观看,教师设问:视频中呈现的是什么内容?同学们看完视频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时所留下的罪证,八年间,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无数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我们绝不能忘了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中,很多人拿起了刀和枪跟敌人决斗来保卫我们的家园,也有人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一首首催人奋进的歌曲,鼓舞人们奋起杀敌,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歌曲一《在太行山上》 。多媒体播放歌曲《在太行山上》,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是几几拍的?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2/4 拍;速度稍慢。)

  (二)复听歌曲

  1.欣赏歌曲,感受旋律特点。

  2.歌曲背景简介:《在太行山上》创作于1938年7月,由冼星海作曲、桂涛声作词,是一首为在山西境内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歌词教学

  多媒体出示歌词,请同学朗读,了解歌词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2.旋律教学

  (1)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着音频轻声哼唱旋律。

  (2)加入旋律音进行演唱,找出演唱过程中比较难唱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多媒体播放歌曲第一乐段,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后总结这.一乐段的曲式结构。(非方整性乐段,由四句长度不等的乐句组成: 9+11+5+10。这一乐段中,弱拍起句为主的旋律进行,赋予

  音乐强大的推动力。)

  (2)教师弹琴带领学生逐句学唱,后学生集体演唱第一乐段。

  4.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引导学生总结该乐段的曲式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6+6+5+8,正拍进入,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对比,速度由慢而舒缓转为快而刚健,力度由跌宕起伏变为强劲、高涨。尤其该乐段的再次重复,不仅进一步发展了高潮的音乐情感,而且强化了太行军民敢打必胜的英雄形象。

  (2)跟随音频,演唱第二乐段旋律。

  5.伴随歌词,教师指挥学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进行情感升华。

  三、巩固环节

  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学生代表,有感情地带领组内成员用正确的感情演唱歌曲。

  四、音乐活动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运用课前准备的打击乐器(小镲、三角铁、碰铃等)为歌曲进行即兴伴奏创编,之后两组进行汇报表演。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点评、总结:歌声中我们重温了这段感人的历史,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心,把维护祖国安危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共同展望光明未来!

  板书设计(略)

  1.题目:初中《桃花红,杏花白》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教学过程中需体现教师范唱环节;

  (3)需体现本首歌曲曲式结构讲解的内容,管

  (4)呈现恰当的板书。

  【答案解析】

  一、游戏导入

  通过“我来唱,你来猜”的游戏导入本课。教师分别演唱山东民歌《包楞调》、陕北民歌《赶牲灵》。引发学生思考,并说出教师所唱歌曲是哪里的民歌?通过歌曲中的语言和旋律特点,大

  家都能够精准的猜出民歌的所属地区,那山西名歌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感受一下。

  二、新课教授

  1、初次聆听

  多媒体播放石占明演唱的方言版《桃花红,杏花白》,学生对照歌词,理解歌词含义,感受山西方言的独特魅力。说一说你对山西方言版歌曲的初次感受。(有鼻音、有甩腔)色

  2、再次聆听

  教师演唱普通话版《桃花红,杏花白》。引导学生结合两次听赏,说出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还是快速的? (中速 稍慢)

  结合乐谱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二乐句加结束句的一段体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曲式结构图。)

  3、细致感受

  (1)歌词探究

  通过观察歌词,说说这首歌曲演唱的是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桃花红,杏花白》它以一位姑娘的口吻唱出了对恋人的专一幽怨和思念。每段歌词的第- -句都以花起兴,有桃花、

  杏花、榆树花和金针花,第二句则为歌词的主题所在。引导学生谈谈这首歌曲歌词的特点。每一遍的最后一句都是以什么结尾的? (啊个呀呀呆) 引导同学们再找找歌曲中除了最后一句之外还有什么衬词?(你这、来我这我、引导学生通过有衬词和没有衬词的两次读词尝试,感受衬词的作用。

  (2)对比聆听,谈感受.

  分别播放男声独唱版、女声合唱版,引导学生从演唱形式、色、语言、歌曲表现等方面进行对比欣赏。

  (3)旋律感知

  教师带领学生采用“la” 模唱旋律,感受歌曲旋律特点,说一说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音乐处理?(颤音、甩音、倚音)

  聆听女生方言独唱第一段,用方言进行模唱,亲自感受方言

  引导学生加词演唱歌曲第一段,演唱时进行细节处理,引导

  学生体验歌者思念、哀怨的情感。

  王知识拓展

  可师

  1、讲授歌曲背景:《桃花红,杏花白》原名《刘梅躲婚》,唱的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刘梅,因被逼嫁给一一个老头而躲婚的故事,以哭唱为主。《桃花红,杏花白》保留了《刘梅躲婚》第- -段歌词,其余段落的歌词则是由人们即兴填词而传唱开来的。

  2、讲授开花调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谈- -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点评并作总结。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当地民歌,寻找当地民歌的传唱者,并进行录音。下节课一起分享。同规吧

  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上一篇:在上海情趣用品展,能看到人类性幻想的极限
下一篇:广州东大肛肠医院讲菊花瘙痒难耐,挠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