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本来很优秀,后来得了抑郁、双相!很可能源于父母的盲目鸡娃
本文字数约:3650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有些孩子明明赢在起跑线,为何后劲不足?
02、父母一开始不要盯成绩,而要盯这几点
03、在升学、择校上,要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01、有些孩子明明赢在起跑线,为何后劲不足?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父母存在的执念。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升学、择校就是父母眼中的头等大事,父母想尽办法把孩子尽量安排在最好的班级、最好的学校,希望孩子跑得比同龄人更快。
好班级、好学校的教育资源在整体上更好,这是事实。这部分父母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背后,父母不懂得真正科学、有智慧的教育方式的话,孩子不但可能无法成人成才,还可能遭受心理伤害,甚至罹患精神心理障碍!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在临床中接诊了大量的青少年患者,并发现一个现象:部分一开始赢在起跑线上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升上重点初中、高中后却“后劲不足”。
比如很多青少年患者小时候确实很聪慧,学东西很快,再加上父母努力“鸡娃”,他们一开始学习成绩优异,还在班里担任班干部,让其他家长都很羡慕,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在优秀的背后,他们内心一直压力山大,没有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观念,甚至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当学习的知识难度加大,竞争变得更激烈时,这部分孩子可能就很难脱颖而出了。
可是父母还是不断施压,甚至指责孩子不努力。孩子自己也很想变得优秀,找回以前被老师夸奖、被同学羡慕的感觉,他们自己也会给自己施压。
在长期的焦虑下,孩子很容易出现学习障碍、情绪问题,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孩子一直无法得到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压力无法减小,情绪问题就会发展到情绪症状,然后罹患强迫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
有的孩子病情严重,还不得不休学在家,甚至几次复学后失败,最后辍学,脱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他们的父母非常痛苦,甚至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从小那么优秀的孩子,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过的青少年患者俊辰就是典型的例子。俊辰在小学时成绩非常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是学校里的大队委,周围的大人都夸他,属于“别人家的孩子”。
但到了初中,俊辰的学习状态就有所下滑,导致中考都没考好。而到了高中后,俊辰不仅学习状态持续低迷,还出现呕吐、腹泻等躯体化症状,后续还被诊断为抑郁症。
02、父母一开始不要盯成绩,而要盯这几点
父母要意识到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并非100米短跑。我们要具备时间思维,从一生的高度去看待孩子升学、择校的问题。
第一,父母的最大关注点最好不是一开始就让孩子跑得比同龄人更快,而是养精蓄锐、储存足够的力量,调整出“跑步”的科学方式,为后面持续的奔跑及最后冲刺作准备。
比如,在孩子年幼的阶段,父母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这非常重要。虽然这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但它能让孩子更有可能保持心身健康。心身更健康的孩子,往往会跑得更稳、更远。
又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小学低年级时,父母不应该总是盯着分数,反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塑造出高效学习的状态。
如果孩子的学习方法好,既喜欢学习,又懂得高效学习,还用担心孩子以后不能成人成才吗?
第二,“别人家的孩子”背后,更需要一个“别人家的家长”,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父母要求孩子努力、上进,但如果父母自身懒怠、不自律、不懂得自我提升,将来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父母就无法引导孩子,更无法为孩子指点迷津。
所以,如果父母想“鸡娃”,更要“鸡自己”,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认知层次,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
第三,父母不要盲目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也要引导孩子放平心态,不要盲目跟别人对比,如果一定要比,要学会正确地“比较”。
很多父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孩子能学习别人的优点,追赶别人,从而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但在孩子的自信还没有真正建立的时候,这样的对比很容易弊大于利。孩子理解不到父母的激励,反而觉得父母是贬低自己,指责自己。
他们觉得父母总是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而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不过别人。长期以往,他们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习惯性否定自己,遇到挫折就内归因,认为确实是自己太笨、太没用了。这种精神心理状态很容易导致抑郁症。
我们接诊过的抑郁症患者瑶瑶,她的母亲就非常爱拿她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总是说瑶瑶不如别人,并督促她向他人学习。
久而久之,瑶瑶既感到委屈,也逐渐失去了自信,认为自己总在模仿别人,毫无个性。而为了达到母亲的期待,瑶瑶内心积压了大量的负性情绪,经常在晚上独处时哭得停不下来,以此来释放压力。实际上,瑶瑶罹患了凶险的”微笑型抑郁症”。
有些父母可能说,我们拿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对比,一般是表扬他们的优点,说他们做得比别人好,这样是提高他们的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这不是没有道理,总是被夸奖的孩子,确实更有可能表现得越来越优秀。但是这里面也有隐患。如果孩子经常受到过度夸奖,很容易自视过高,认为自己必须维持优秀的形象,而且刻意追求外界的吹捧。
一方面这可能导致孩子自我施压,无法面对一时的落后和失败;另一方面他们容易形成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诱发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罹患双相障碍。
有些孩子自己也忍不住跟同学比较,尤其是优秀的孩子。他们从小成绩拔尖,常常受到夸奖,学习成绩是他们自信的重要来源。
可随着越往上走,他们身边的优秀同学越来越多,他们想继续拿到优异的成绩就更难了。
他们会不自觉地跟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比较,甚至把他们当成“假想敌”,拼尽全力都想超越他们,不断自我施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分孩子很可能已经心态失衡了,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学,而是为了超过别人而学。更何况,很多孩子其实没有积极、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只是埋头苦干。
即便在孩子的不断努力下,如愿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超越了自己大部分同学。可到了大学后,他们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发现身边的同学更难以超越了。他们很容易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陷入迷茫,出现了所谓的“空心病”。
所以,无论孩子是优秀的那一类,还是相对没那么优秀的那一类,父母最好不要拿孩子跟别人比较,而最好自己跟自己比,注意到自己的进步,注意到自己进步背后付出了哪些努力,使用了哪些方法,学会自我肯定。
对于优秀的孩子,父母可以认可他们的学习过程,还要引导他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不断反省自身、自我提升,要做好前路肯定有波折的心理准备。
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父母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和问题,逐个解决,实现提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令孩子意识到,暂时的落后和挫折并不可怕。
若是孩子总是忍不住与别人比较,父母要引导孩子具备时间思维,我们要“比一世,而非比一时”。就算目前我们暂时落后了一些,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将来仍旧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03、在升学、择校上,要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第四,在升学、择校的问题上,父母可以适当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
父母不要总想着为孩子安排好人生,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时候,孩子比父母知道得还多,想法更加理性。
父母可以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他们想去哪一所学校?为什么?
如果孩子的选择并没有太明显的弊端,即使出了一些问题,父母也有能力“兜底”的话,那不妨顺从孩子的意愿。而且,即使孩子选择的不是父母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也不见得是坏事。
因为这所学校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他更容易喜欢自己挑选的同学和老师,学习时可能更有动力和兴趣,汲取知识就更好。否则,如果孩子是迫于父母压力选择了其它学校,孩子心里郁闷,将来在学校遇到挫折、困难,甚至校园欺凌时,都很可能将责任归咎于父母身上。
但如果孩子的选择明显不够理性,父母可以为孩子分析背后的利与弊。有条件的话,父母还可以带着孩子去备选的学校实地考察,让孩子有更直观的感受,尽量作出更加理性、适合自己的决定。
无论孩子如何选择,父母都要让孩子意识到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并要做好心理准备去应对后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即使后续真的遇到了困难,孩子也要学会正确地应对,而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逆商(AQ)。
第五,还有,很多经济能力较好的父母想将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国际学校等等,甚至以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去了,孩子以后出国留学、学成归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如果想让孩子走这条教育路线,家长要注意的事情一点也不少,甚至要做好孩子有可能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应对准备。
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后续还会推出视频和文章详细分析。
总之,想要孩子能够成人成才,至少要做到以下3点:
父母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
父母要掌握学习障碍的知识,懂得为孩子塑造高效学习的状态,甚至还需要培养孩子具备跨学科思维;
父母要引导孩子培养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AQ),学会在挫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提升,才能实现螺旋式上升。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为人父母者,不要再一味地为孩子升学、择校的问题而焦虑,要掌握成人成才背后真正的规律,才能够帮助孩子“赢在终点”。
上一篇:R级恐怖片来袭,全程高能刺激,恐怖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一篇:2022成考录取时间一般需要多久?录取结果怎么查?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