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曾写五万字亲笔信寄亲友,寻求“活路”,称不会要父母遗产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14
手机版

  父母对孩子成长有莫大的影响,我们也不止一次的提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21年8月26日,吴谢宇弑母案一审宣判后,他提起上诉,因不可抗力,二审时间定在2023年5月19日9点, 整个过程采取公开审理。

  该案件一直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尤其是牵动了许多家长的心,从家长的角度,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光明的前途。

  

  吴谢宇案件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家庭的悲剧,从吴谢宇亲友处得知, 一审结束后,吴谢宇写下至少3份手写信,最多达到一万八千多字,总字数接近五万字。

  对于这五万字信件,是真如吴谢宇所说还是高智商的他为求“活路”做辩解,一度引发广泛热议和质疑。

  著名大学教授李玫瑾曾指出,吴谢宇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确实是一个足够聪明的人。

  

  吴谢宇曾写五万字亲笔信寄亲友,寻求“活路”,称不会要父母遗产

  通过看吴谢宇写给亲友的信件内容,他从五个方面剖析了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

  第一方面:他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好学生,而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很严重的“被嘲笑妄想症”。

  

  第二方面:吴谢宇有优越的家庭环境,父亲在国企工作,还是领导,母亲是中学老师,他自己也足够争气,平时成绩优异,获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

  不过,他表示自己对妈妈唯一的意义就是考第一名,即便自己被保送北大,但高考考砸了,总觉得妈妈对自己很失望。

  

  第三方面:父亲的离世给吴谢宇很大的打击,一度认为父亲的离开是亲友们的见死不救,产生了帮母亲“解脱”的想法,作案后通过骗取亲友钱款挥霍逃亡,用来“报复”当初亲友们的袖手旁观。

  第四方面:吴谢宇认为自己犯罪的根源是虚构的小说和影视世界,还提到了自己高中和大学期间看的电影和小说。

  

  第五方面:吴谢宇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责深感后悔,他希望亲友能给自己一个“弥补”的机会,不想让自己以最可耻的罪人划上句号。

  同时,他还表示自己愿意放弃父母所有遗产,让亲人和长辈处理。

  

  笔者分析

  不可否认,吴谢宇是一位高材生,他当初能被保送到北大,也足以证明家长在培养他成才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学霸,家长的精心栽培,加上他后天的努力,让吴谢宇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只知道学习也不够,还要懂得感恩,吴谢宇算是在高知家庭长大的,但最后却得到一个悲剧结局,除去他自身原因之外,家庭教育缺失也是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它有多个部分组成,有学生熟知的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除去学校教育之外,后两者常常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一身轻了,什么都不用管。

  还有些家长把过多的关注度放到学生学习成绩上,成绩好就证明学生好好学习了,成绩差就说明学生没有努力。

  

  评价学生的好坏也只看成绩,无关其他,在这样极端的评价方式中,最容易受伤的是学生。

  所以,家长一定要把家庭教育重视起来,这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忽视哪个都不能教育好学生。

  而且,学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要等到上小学前,而他们自出生的那一刻其实就在接受家庭教育。

  

  家长不能忽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现在的中小学生心理负担不比成年人小,当家长的,也不要给学生施加过多压力。

  评判一名学生好与坏,也不能只看文化课成绩,现在已经是素质教育时代了,要求看学生整体发展,家长也该改改自己的老观念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有时候家长也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如何如何,提出要求前,先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

  教育是要用心的,而不是直接对学生下命令,让他们拼命学习,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所适合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有好发展,就要彻底了解自己的孩子。

  话题讨论:你如何看吴谢宇这5万字信件?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派出所来电,31025元全部到账!
下一篇:成人高考专升本科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