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学校泡水、锤砸手机的道路能走多远?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刷新你三观
学生热衷于玩手机玩游戏,一直是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话题。最近贵阳某中学采取锤砸、泡水等方式禁止学生玩手机,引发网友热议。
10日,该校老师表示,这些都是真手机,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管得比较严,开班会说过这个事,这种方式已经征得学生家长同意。家长表示,把手机摔了都可以,但是摔手机影响不好,就采用了水泡的方式。
![]()
其实,此类手段并非首次出现,在陕西、河南等地,均有学校采取“销毁”方式管理学生的手机。当时也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
网友的意见有以下几点:
一、可以采取“迂回包抄”的方式。也就是说直接把手机给家长,对孩子说手机没收毁掉了。这样能够及时阻止学生玩手机,至少校内不能玩。
但笔者认为,这样做的缺点是,学生会恨老师太残忍。说不定一时冲动,就拒绝学习该门老师的课程。甚至会私下做出辱骂老师的事情,或者发生其他报复性事件。
二、手机没收,老师保存到学生毕业,再还给学生。这样既阻止了学生玩手机,学生也没有任何财产损失。
事实证明这一手段相对温和,但是效果不好。因为学生玩手机的不在少数。不“下猛药”,根本治不了玩手机的“顽疾”。
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学生绝大多数都有手机。网课期间,孩子理直气壮地索要手机,加重了这一“手机顽疾”。
而且很多时候,家长没空或者临时改变计划,还需要通知联系孩子。孩子外出时,家长也是希望能有“手机傍身”。
况且,如果每次遇到学生的手机,老师都给没收保存,估计老师的抽屉会严重“超载”。而且还得长期看管,防止财物丢失,这又是老师头疼的另一话题。
网络上公开的视频显示,贵州某学校的做法并不能得到社会的理解。一张办公桌上摆放着装了水的塑料盆,水盆里有手机,还有学生正在将手机往水盆里面放。
从学生的动作来看,显得十分难过和不情愿。此时他的心里一定非常心疼,毕竟这是毁掉他的“私有财产”。
作为学校来说,强行收缴手机并泡水,其实是无奈之举。现在的中学生,如果不强化管理,“玩废”的孩子不在少数。但采用泡水的方式的确存在争议。
如果你深入了解学生,就会知道孩子的手机来源很多:偷拿父母的废旧手机,和同学合租手机,合买手机,自己的压岁钱购买手机……
你有多少政策,他就有多少对策。你没收了一个,他还有第二个。晚上回家也不会带回家,而是放在手机店充电或保存。
学校附近的超市、手机店、冷饮店、冰城、咖啡店,都是孩子手机的“避难所”,他们十分配合学生的行为,跟学校和家长“打游击”。
![]()
为了杜绝学生玩手机,学校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进入校园的时候搜书包、查寝室,鼓励学生干部打小报告,但各种方法用尽还是有漏网之鱼,在学生中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融入当今社会的角角落落。由于未成年人自制力不强,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为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引导工作,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曾下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要求各地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带手机,归纳起来是“一利多弊”。一利是方便了家长与子女的联系。多弊如下:
一、频繁用机,影响身心健康。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很多身体机能还不健全,手机辐射危害学生发育,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的明显下降。
还容易诱发青春期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对视力听力也会造成极大危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这一数据实在令人担忧。
二、考试作弊,冲击考风学风。由于手机软件可迅速搜出试题答案,学生使用微信或QQ群发布答案,多人因手机作弊受“益”,提分加快。以此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老师,真是百害无益。
三、黄色泛滥,不利成人成才。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动期,加上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机色情的诱惑,进而沉迷其中,危害极大。
四、亲情疏远,教育虚无缥缈。学生拥有手机往往组建多个群组,每个群里都有好多同学在线,乱七八糟聊得不亦乐乎。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整日沉迷在网络虚幻世界,精神迷迷糊糊。
沉迷于手机的孩子,会对学校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懒得跟父母交流,手机会沦为“亲情杀手”。
五、乱交朋友,情感纠纷不断。学生用手机在校内建群立派,一旦与同学产生纠纷,一呼百应,极易打群架。
而且拥有手机也方便了结交男女朋友,容易产生感情纠纷,导致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而且性质恶劣。
个别学生还利用手机纠集同学和社会闲散人员打架,严重违法违纪,危害极大。
六、手机消费,加重家庭负担。中学生配带手机十分普遍,玩手机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打电话、发短信、发红包和玩游戏,甚至加入欺骗性购物群,大大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助长了享乐思想和攀比之风,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培养。
七、分散精力,成绩直线下降。调查发现,配有手机的学生,大多数有玩手机的习惯。他们要么经不起不健康的内容诱惑,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学习。
学生玩手机危害多多。要么深夜玩手机,导致睡眠不足,上课昏昏欲睡没有精神,降低学习效率;要么加速中学生社会化,成为男女生“早恋”的帮凶;要么凭借“作业帮”等软件抄袭作业,不再动脑思考,严重影响学业成绩。
由此可见,“手机不尘封,学子终变蠢。”这个问题已不容忽视,刻不容缓!
国内外很多学校早已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包括绝大多数家长也都支持这种做法。
“疏大于堵”,实践证明是最好的办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一定配合学校做好下面工作:
1、一定要态度坚决地理解、支持学校禁止手机进入校园的做法,积极做好学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2、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配合学校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
3、家长自己以身作则,下班回家少玩手机,做到自我克制,做好自我管理。给孩子营造一个学习读书的有益家庭环境。
只有家长和学校携起手来,才能更好应对学生玩手机的“顽疾”,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我是海灵草,坚持写有温度的文字。感谢你的阅读,关注我,下期再见!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