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94岁老人隐姓埋名,普查时掏出一张报纸,解开隐藏71年的身份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5-09
手机版

  2019年,正值建国70周年,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我国各地开始核查老兵们的身份信息,就在4月19日,鞍山市的军人退役事务局,像往常一样,办公室的老兵络绎不绝,都是前来登记资料的,就在快下班的时候,走进来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在儿女的搀扶下,走向了登记退伍老兵的地方,向工作人员报上了自己的身份信息,但是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却没有找到老人相关的信息,老人有些疑惑,为什么带着退伍证来还不行呢,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不仅需要退伍证,还需要带上能证明身份的所有证件,包括立功证书,才能进行录入,录入后才能办理相关手续。

  

  而且老人的退伍证已经泛黄了,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并且这位老人,已经有57年没登记信息了,于是老人无奈下只能暂且离开。

  第二天这位老人又来了,走到工作人员旁边,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包裹,交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打开这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里面是一张“破纸”,准确来说是一张已经泛黄,看起来仿佛一碰就会碎的报纸,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人,当年在塔山阻击战中,立功的全过程。

  

  这位看起来十分普通的老人竟然是一位大功臣,就连老人的子女看到后都十分惊讶,因为老人从未提及过自己立功的事情,子女只知道自己的父亲曾经上过战场,不知道竟然还立过功,这次身份普查揭开了老人隐藏71年的秘密。

  1925年的鞍山市一个小村庄中,一户姓张的人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儿,取名为张贵斌,这户人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母都是积极向上的人,不会整日抱怨,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张贵斌也成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小孩。

  

  张贵斌还有一个哥哥,他们两兄弟都十分懂事,会帮忙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有这样懂事的孩子,一家人虽然贫穷,但也其乐融融。

  可是好景不长,张贵斌的父亲一直在地主家打工,本来一直相安无事,但是有一天张贵斌的父亲将地主家的驴弄丢了,地主得知后非常生气,一气之下赶着马车从张贵斌父亲身上压了过去,张贵斌的父亲当场身受重伤,可是张贵斌又不能怎么样,上门寻仇碰不到地主就会被护院打出来,于是张贵斌只能按下心中的愤怒,将父亲好好安葬。

  

  之后便是他们母子三人相依为命,得益于他们的勤奋工作,三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兄弟两个都娶了媳妇,大概是上天总是看不得人好过,就在他们一切都走上正轨的时候,张贵斌的哥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看到这一幕的张贵斌不禁一股怒气涌上心头,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如果继续自欺欺人的话,那以后可能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命运,于是张贵斌决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改变现状。

  

  但是当时张贵斌的妻子已经怀孕,母亲也就剩下他这一个儿子,于是他当兵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一直反对,在战场上枪林弹雨,大多数时候都是九死一生,如果他真的牺牲了,这一家人怎么办,但是张贵斌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参军,所有人都有顾虑,如果每个人都因为顾虑而不参军,那谁来保家卫国呢?

  张贵斌刚参军没多久,就遇上了人生中最艰险的一仗,塔山阻击战。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正式打响,一个月后解放军已经对国民党在锦州的守军形成了合围之势,锦州就是辽沈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国民党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派兵前往救援,我军若想获胜,不仅要拿下锦州,还要阻断国民党的支援部队。

  而国民党若想要支援锦州,那就必定会从塔山经过,塔山其实根本不是一座山,只是一个小山村,塔山的周围都是开阔地,只有塔山略微适合打阻击战。

  

  随后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就接到命令,要严守塔山阵地,不能让国民党越过塔山,接到命令后,第四纵队便开始急行军,先于国民党的救援部队到达塔山,在仔细观察了村子周围的地势后,第四纵队的34团一营便开始修建防御工事,就在工事刚刚修建好,国民党的支援部队也来到了塔山附近,当时张贵斌仅仅参军不到半年,是个没什么经验的新兵,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的战士。

  

  10月10日,就在天刚亮的时候,国民党就开始向解放军阵地投放炸弹,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国民党就低空投弹5000枚,紧接着国民党就开始冲锋,这还是张贵斌自参军以来,第一次直面残酷的战争,并且那时候解放军的武器远远不如国民党,张贵斌上战场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枪,只有两个手榴弹,并且国民党支援部队的人数远远多于我军,这场战争注定惨烈。

  第一天战争结束后,张贵斌就已经负伤了,但是他不能休息,只能继续咬牙坚持,只要一天没有接收到撤退的命令,那他就要坚守阵地。

  

  战场上时间非常紧张,张贵斌的腿被炮弹炸伤了,但是因为没有时间包扎,只能草草地抹一把泥巴上去,用作止血之用,虽然我们人少武器装备差,但是我们却有着永不服输的精神,就是靠着这股顽强拼搏的精神,我军坚守了五天五夜,蒋介石十分愤怒,明明人数和武器装备都占优势,为何却迟迟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塔山,于是便以重金奖赏的方式组成敢死队,用以攻占塔山阵地,但是毫无疑问又被打退了。

  

  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了整整七天六夜 ,国民党为了能打开这个缺口支援锦州,什么方式都用上了,敌机一直在上空轰炸,舰炮也一直在扫射,但是最终我军取得了胜利,塔山阻击战也是解放战争中三大阻击战之一,是解放战争中最惨烈的阻击战,张贵斌所在的连队本来有120个人,战争过后包括他在内就只剩下了三个人,可见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

  

  这次阻击战也给张贵斌留下了永久性的创伤,但是正是因为他在阻击战中的表现,让他获得了“人民功臣”的荣誉,并且记大功一次,还破格成为了共产党员。

  据张贵斌老人回忆,他会永远记得那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那天是1949年2月6日。

  之后张贵斌随部队南下,参加了数次解放战役,但是最终在解放桂林时身受重伤,伤愈后的他已经不再适合上战场了,于是张贵斌便复原退伍。

  

  退伍前张贵斌一共立下3次大功4次小功,这些勋章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张贵斌的血与泪,他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让他能获得这些军功章。

  张贵斌退伍后本可以拥有更好的前景,当时组织上鉴于张贵斌的军功,给他安排了两个工作,一个是广州海关,一个是汉口公安局,张贵斌明白这样的工作肯定有很多人需要,这个机会应该留给更加需要的人。

  最终思念故乡的他,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张贵斌离家的这些年,他的妻子丁桂香与女儿相依为命,她只能靠自己做一点手艺活,赚取一点微薄的收入,来养活女儿,生活得十分艰难,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并且还要为张贵斌的安全担忧,战场上的子弹不长眼睛,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回来。

  

  张贵斌回来后响应国家政策,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当时村子里没钱,他就将自己的复原费拿出来,给社里买了三匹马和一辆轱辘车,用来搞生产,虽然已经退伍了,但是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就像是刻在张贵斌的心中。

  张贵斌的事迹被曝光后,有记者来到张贵斌所在的村子进行采访,村民们对张贵斌都赞不绝口,当年张贵斌是村子里的书记,经常帮助大家,谁家缺少劳动力张贵斌就会热心帮忙,并且在他担任农村信用社负责人时,有人贷款做生意,但是后来却赔了,于是张贵斌便自己掏钱把这五万块钱还了,在当时那个年代,五万块钱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张贵斌就这样拿出来帮助村民了,所以他在村民们口中,才会是一个大好人的形象。

  

  后来张贵斌被调到供电所工作,那时候才刚刚有电,为了能让村里人早点摆脱黑灯瞎火的情况,张贵斌跟工人们熬夜架线,每当这个时候,张贵斌的腿都会隐隐作痛,可他没有一句怨言,后来被调去接送器材,这不是个轻松的活,那些变压器和电线杆都非常重,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张贵斌的腿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了,张贵斌的妻子经常为此熬夜给他热敷,就这样一工作就是二十几年。

  

  他对谁都没说过曾经的功绩,对他来说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这些有什么可炫耀的呢。

  退休后的张贵斌因为年纪大,加上曾经从战场上带下来的伤,经常会有病痛,但是他却很少住院,因为像他这样的离休干部住院会全额报销,张贵斌觉得如果每个人都省下来一点,那就是剩下了很大一笔钱了,他不能光用国家的钱。

  

  张贵斌这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在军中浴血奋战,在村里为村民谋福利,在供电所兢兢业业,这一辈子都未曾忘记过那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上一篇:呼格吉勒图从判死刑到枪决就5天!冤案平反却要10年!赔偿才206W
下一篇:我省(甘肃)八大员考试报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