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话剧《大宅门》焕新登台 田沁鑫:打磨精品 常演常新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刘微)五一将至,来剧场看场好戏!4月26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大宅门》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这也是话剧《大宅门》十周年演出的首场,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感叹这部经典之作历久弥新,情怀依旧。本轮演出将持续至5月4日,8场演出铺展开一部气势恢宏的家族画卷,重现荡气回肠的名门风情。
十年经典常演常新
电视剧《大宅门》是由著名导演郭宝昌根据真实经历改编创作的作品,于2001年与世人见面。2013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大宅门》诞生,由刘深编剧、郭宝昌、李欣凌执导。
话剧《大宅门》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大宅门》故事曲折复杂,如何让看过电视剧的观众不觉得单薄,又能让没看过电视剧的观众看懂剧情和人物关系,话剧主创团队下了很多功夫:在结构上加以创新,以老年白景琦巡夜时与少年白景琦的一段“穿越式”对话为引子,反映出一个大家族随着国家、民族发展而渐变的过程。剧中加入了不少京剧元素,剧中白玉婷结婚一场戏,便是让乐队现场演奏戏曲曲牌,所有演员的换装也沿袭早年间戏曲舞台的做法,在台上完成。
话剧《大宅门》剧照。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本轮演出前,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来到剧组给演员们鼓劲儿。她说:“感谢郭宝昌导演对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支持和信任,把凝聚了半生心血的《大宅门》话剧版交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让这部经典之作陪伴了观众十年。《大宅门》是中国故事的典范,希望全体主创和演员,能够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呵护该剧,并做到守正创新,不断打磨提升,把十周年演出作为下一个十年的起步,祝福话剧《大宅门》常演常新。”
宅门焕新喜迎宾客
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审美在进步,《大宅门》的演出也要随之创新进步。复排导演白皓天、李任表示,在十年的演出历练中,主创们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兴趣点和审美风格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每轮演出后,剧组都会根据观众的反馈进行实时调整,力求常改、常演、常新,让观众每一次走进剧场都能收获惊喜。这次十周年的演出,主创针对原有的版本再一次进行了调整,舞美灯光有了新的变化,也吸纳了新演员的加入,力图在维持郭宝昌导演版本艺术水准的基础上,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演体验。
在演员阵容方面,除了观众熟悉的吴樾担纲白景琦,常玉红“一饰三”的香秀、杨九红、黄春,张岩饰演二奶奶,刘佩琦饰演白颖宇,还新增了优秀演员王新饰演的白景琦,赵芮饰演的二奶奶,期待新老阵容的搭配合作给《大宅门》的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主演吴樾说:“多年来演好白景琦的唯一方法只有不断学习和反复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鲜活生动的人物立起来。”主演常玉红也表示,《大宅门》的每个人物都非常饱满,热爱舞台的她每次演出都不敢懈怠,所以哪怕演了七年,但是只要一靠近一接触,还是依然有新鲜感。新加入的演员王新和赵芮也表示,对话剧《大宅门》心存敬畏之心,将努力饰演好角色,为十周年经典演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本轮演出前,演员刘佩琦从外地赶回参加排练,与年轻人一起默词、对戏,对重点片段一遍又一遍反复推敲。他说:“宅门里的老辈人一直秉持着带新人进家门的传统,我要为年轻人把场助阵,他们心里才有底。”
为了营造《大宅门》十周年的演出氛围,国家话剧院剧场前厅布置了《大宅门》十周年打卡点,推出了主题咖啡和养生特饮,观众纷纷在留言墙写下自己对这部剧目的喜爱,拍照合影人群更是络绎不绝,很多观众购买了《大宅门》精美文创产品留作纪念。
(来源:人民网)
举报/反馈
上一篇:谈一个“心碎的男人”还能拿奥斯卡,一部压抑又治愈的电影《鲸》
下一篇:原创再见了,大导演时代,电影进入了演员自导自演的新时代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