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兵马俑、丝绸之路、宋韵文化……杭州今天这场论坛太精彩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27
手机版

  今天,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数智文创“让文物活起来”文博创新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成功举办。论坛都有哪些具体内容?一起了解。

  今天下午,数智文创“让文物活起来”文博创新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本次数智文创“让文物活起来”文博创新高峰论坛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协办,浙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杭州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论坛以“数智文创‘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着眼科技力量革命和文化产业变革互动演进新趋势,聚焦文化与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助力杭州市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国内知名文博文物专家深入进行了探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三级研究员、考古部副主任容波,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分别围绕“让文物活起来”主题作了精彩的主旨分享。

  刘斌教授围绕“让文物活起来”主题分享了他的思考,他从良渚文化出发,阐释了考古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与物质文化史及自然环境史的重要贡献,提出了文物遗产与文明符号之于“活”起来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中的精彩呈现。他认为,让文物活起来,是要让文化活起来;坚持文化自信,是根基、是灵魂。

  容波老师以“观多彩秦俑,品艺术科技”为题,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地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的保护与管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资源优势十分突出,经过近五十年的奋进努力,在大遗址保护、考古发掘、科技保护、陈列展览等多方面工作卓有成效,并以稳健的步伐不断提升。他认为,让文物“活”起来,要让文物“火”起来,特别是要让展览办起来、故事讲起来、观众动起来。

  李建华先生围绕丝绸的起源、西方丝巾的百年历史与中国丝巾现代进程等,讲述了《百年丝绸,向新而生》的故事。文化赋能与科技进步,让中国丝巾也具有了时代烙印。万事利丝绸运用AI技术,生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国潮新风尚。

  

  在“科技与考古”“中国历代绘画大系”2个专场圆桌论坛中,10余位知名学者、领域专家、优秀文创企业代表等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体验、新场景、新路径。

  近年来,杭州市坚持把文化力量深深融入经济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充分植入现代文化创意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强劲韧性,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按国家统计口径测算,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42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9%。

  

  

  特别在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方面,涌现了咪咕数媒、网易云音乐、万事利、电魂网络等一批具有较强发展实力、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文创企业,打造了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等一批国家级平台,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次活动现场精心布置了数智文创专题展区,集中展示了网易区块链、易现科技、相芯科技、浙大文创、晚峰文化、青壹坊、一礼文化、有九文化等一批聚焦“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创企业,以及这些企业带来的“文化+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和文创精品,充分体现了杭州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为论坛配套的重要活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放了“百代标程——悦读宋韵”专题展,让大家在宋画、书法、刻本、碑帖中,品读融合宋代艺术之风韵、人文气象之意韵,时代精神之气韵。

  

  下一步,杭州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围绕高水平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的目标,进一步构建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持续做强数字内容、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文化产业优势行业,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着力打造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地、文化数字融合创新示范地、新时代文化先行精神富有实践引领地。

  资料/市委宣传部

  编辑/邹亦橙、王艳颖

  版式/邹亦橙

上一篇:土旦次旺:西藏普兰中尼边境线上的“翻译官”
下一篇:故事:暗恋男神和闺蜜出国10年,我找一替身陪着我,替身:你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