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了!最帅的战舰,最靓的城市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27
手机版

  同心向党共奋进? 鱼水相依启新程

  ——新时代“战舰与城市”双拥共建暨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主题活动座谈会交流发言摘登

  

  向上滑动阅览

  扛牢政治责任 书写双拥新篇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 赵豪志

  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特有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就双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岛与驻青部队一道,共同扛牢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政治责任,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取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的殊荣。

  坚持系统推进,把双拥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抓紧抓实。将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规划,强化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应急应战响应等重大制度,建立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强化拥军支前服务,建成全国首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五有”和服务中心市、区、街道、社区“全覆盖”。

  坚持军地“一盘棋”,共同做好重大活动和任务保障。长期以来,军地双方相互支持、密切协同,成功保障了中俄联演、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特别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多国海军活动期间,军地双方一体联动,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重大保障任务,得到习主席的充分肯定。

  坚持服务大局,统筹国防军队建设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全力服务备战打仗,积极支持部队建设,有力保障军事设施建设需要,驻青部队无私支持地方建设,推动胶州湾第二隧道、青岛地铁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解决了一批城市建设等领域遗留问题。

  坚持融合互动,汇聚军地团结强大力量。地方党委政府满腔热忱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每年拿出1000余个行政事业和国企岗位用于退役安置;组建“荣军联盟”,动员万家商户为军人提供优待。驻青部队深入践行人民军队宗旨,在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工作中,主动担当、冲锋在前;海军博物馆等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向社会开放,为提高地方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向上滑动阅览

  城舰携手同行 增进民族团结

  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周长青

  近年来,我们与广西舰官兵一道牢记使命、携手并进,努力打造双拥共建标杆、民族团结典范。一是高站位推进结对共建。广西素有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积累了军民同守边防、共建边疆的宝贵经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广西舰的双拥共建工作,将结对共建列入全区双拥工作要点,全力推动落实。二是真感情搭建同心之桥。广西舰入列后的首个春节,自治区党政代表团便前往广西舰慰问官兵;广西舰官兵先后2次前往广西,学习广西民歌、民族美食制作,与壮乡人民建立了深厚情谊。三是硬举措支持备战打仗。广西舰担负海上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广西始终坚定不移支持海军建设发展,建立南海方向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推动建成广西海上民兵训练基地。

  推进双拥共建、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滋养。广西有丰富红色资源,我们邀请著名雕塑家为广西舰创作了百色起义、湘江战役主题铜雕,邀请广西舰官兵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园。广西舰聘请广西英模担任“专家讲师团”,组织“广西红色之旅”实践活动,引导官兵传承壮乡子弟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我们注重将广西民族文化与舰艇文化融合,组织广西艺术家参与舰艇文化创作,将广西铜鼓、壮锦、壮刀等特有民族元素融入舰徽、舰标、舰帽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官兵与壮乡人民的情感共鸣。

  广西各族人民与广西舰官兵始终同泽同袍、守望相助,团结得像“一块坚硬的钢铁”。广西积极帮助广西舰及驻桂部队官兵解决实际问题,2018年以来全区转业军官安置进行政机关和参公单位比例达92%以上,定向招录862名随军家属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广西舰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定向采购罗城仫佬族野葡萄汁、都安瑶族牛肉、龙胜干菜等民族地区农副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教育帮扶机制,与南宁市庆乐小学30余名学生结成对子,安排优秀舰员担任编外辅导员,促进壮乡儿童健康成长。

  向上滑动阅览

  擦亮金字招牌 建设水兵故乡

  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刘霞

  泰州是水兵母亲城,74年前,人民海军在泰州白马庙成立,从那时候起,“人民海军诞生地”就是泰州最光荣的城市名片;泰州有着深厚的双拥传统,地级市设立27年来,5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是泰州最亮眼的城市荣誉。

  从人民海军诞生的那一刻起,泰州城就与人民海军同呼吸、共命运。这些年来,我们与人民海军一道建设水兵故乡,改扩建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组建海娃艺术团,建设以退役舰艇水上展示为特色的海军主题公园,全力建设好人民海军的精神家园;传承海军薪火,建立人才培养协作机制,东部战区海军、海军指挥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等单位在泰州设立教育基地,泰州先后为海军输送近万名优秀子弟兵,泰州中学成为海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讲好海军故事,成功举办首届“战舰与城市”论坛,每年组织人民海军诞生日庆祝活动,营造关心海洋、维护海权、热爱海军的浓厚氛围。

  长期以来,城舰亲如一家,互为坚强后盾。最近几年,我们共同推出新闻专题片,创新实施“情系海防”项目,城舰共建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坚决贯彻习主席关于“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双拥工作抓在手上,组织140多家军工产品企业,为包括海军在内的多个军种服务;率先将教育优待政策拓宽到泰州籍现役军人子女,开展“致敬英烈、烈士寻亲”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泰州被誉为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老百姓曾冒着炮火、划着小船运送解放军渡江,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作出了突出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还有许多“长江天堑”要跨,还有许多“渡江战役”要打,必须坚持军民同心、军地合力。泰州将全面落实习主席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坚决做到双拥议题优先议定、双拥经费优先保障、军队发展优先支持、涉军问题优先解决,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向上滑动阅览

  弘扬延安精神 赓续革命传统

  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严汉平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双拥运动的发祥地。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生动局面更加巩固。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用习主席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工作,坚持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高标准建成市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延安故事”等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我们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军之大事,把服务部队备战打仗作为新时代双拥工作主线,坚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规划,市财政先后投入29.2亿元支持部队建设,建成军民两用南泥湾机场和延安民兵训练基地,完成全部县(市、区)部队营房新建改建,部队官兵工作、生活、训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广大部队官兵视延安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倾力支持延安建设,真情回报老区人民。海军参谋部连续28年对口援建陕西省第一所希望小学延安希望小学,并命名为“八一爱民学校”,驻延各部队主动承担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部队官兵援建助农惠农项目50余个,403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助力乡村振兴,有力支援了延安经济社会发展。

  延安舰是传承弘扬延安精神、深化军地情谊的重要纽带,延安市和延安舰扎实开展“城舰共建”,全力打造双拥特色品牌。我市组织近百名艺术家创作剪纸、书画等作品372幅(张),协助建成舰艇“延安历史文化长廊”,与延安舰互授“荣誉市民”“荣誉舰员”,延安舰积极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援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充分发挥“流动名片”作用,全方位宣传延安、推介延安,奏响了革命老区与青春之舰共建共鸣的“双拥赞歌”。

  向上滑动阅览

  军民同步发力 奏响天山赞歌

  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 牙合甫·排都拉

  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主席关于双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顶层设计、工作运行等方面统筹谋划,助力改革强军、服务练兵备战、破解“三后”难题、巩固军政军民团结。1992年以来,乌鲁木齐连续9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人民海军高歌猛进、阔步前行。2015年底,喜讯传来,乌鲁木齐舰成为海军首艘以新疆城市命名的军舰。我们深深感到,这寄托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群众的深情厚爱和特殊关怀,是中央军委给予新疆各族群众的无上荣光。从此,由黄海之滨至天山脚下,架起了一座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开展共建以来,我市积极支持乌鲁木齐舰建设,心系全舰官兵,每逢重要时间节点,都会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新疆各族人民的关心和特色慰问品,切实让全舰官兵感受到“第二故乡”的牵挂与温暖。北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乌鲁木齐舰援建我市“八一爱民学校”“双拥学校”;今年3月,海军指挥学院为我市近10万名党员干部和中学生带来生动的国防教育讲座。乌鲁木齐舰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援建,充分体现了海军领导对我市双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踏上新征程、面临新挑战,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主席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以“城舰共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军政军民团结的显著政治优势,发扬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的优良传统,在推进双拥宣传教育、服务备战打仗、军地军民共建等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军地交流,推动我市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启“城舰共建”新征程,共同谱写新时代军地双拥共建新篇章,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作出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矢志追求卓越 争做时代先锋

  武汉舰上校舰长 李均

  武汉市,红色的土地、英雄的城市,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在这里打响。武汉舰,红色的血脉、英雄的战舰,创下首次远洋护航、首次连续发射某型导弹全命中等纪录。2019年以来,城舰携手奋进,在长江汉水与远海大洋的交融合奏中,绘就出新时代双拥工作绚丽画卷。

  城市因党的领导而兴,战舰因党的领导而强,城舰深刻感知共同的红色血脉,深入用好共同的政治资源,积极搭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云课堂”,千里连线、共学共研。2019年,武汉舰参加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武汉市及时跟进学习,并组织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大篇幅宣传报道。2020年,习主席亲自指挥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并亲临一线视察慰问,武汉舰第一时间组织官兵与故乡人民共同感悟党的英明领导、感恩领袖关怀厚爱。

  武汉市聚力打造“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品牌,每年“八一”、春节前后都专程慰问武汉舰官兵,助力改善舰员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积极建立人才培养协作机制,江汉大学在武汉舰开设“甲板分校”,为官兵免费提供学历升级。武汉舰坚持航迹延伸到哪里,就将“江城”名片播撒到哪里,在执行亚丁湾护航、出访他国等任务前,每次都会精心制作武汉市宣传展板,向世界传递武汉“好声音”、介绍发展新成就,累计向外国友人、华人华侨发放2万余份武汉宣传册,打造武汉联通世界的流动窗口。

  故乡人民的关爱让武汉舰官兵鼓足纵横大洋的勇气。入列19年来,武汉舰先后圆满完成重大任务40余项,航迹遍布三大洲四大洋。近年来,武汉市邀请武汉舰官兵代表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围绕落实拥军优抚政策、深化人才共育和智能拥军等领域深入交流意见,同心协力为巩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淬炼胜战锋刃 锻造英雄战舰

  南昌舰大校政治委员 祁伟光

  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发源地,拥有光荣红色历史和深厚拥军传统。南昌舰,国产新型万吨驱逐舰首舰,是人民海军第3艘以“南昌”命名的战舰。组建以来,城舰大力发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创新开展新时代双拥共建工作,形成了同心向党、同舟共进的军民共建新格局。

  传承红色血脉,凝聚“高擎战旗、争当先锋”的强大意志。全舰官兵深刻感悟南昌市红色底蕴,深挖打响“第一枪”的精神富矿,在重大演训任务中争当“第一舰”,用实际行动捍卫“第一”的无上荣誉。特别是2019年4月23日,南昌舰作为水面舰艇编队“排头兵”,第一个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让全舰官兵备感振奋、深受鼓舞。

  打造英雄战舰,争当“驾舰驭涛、亮剑大洋”的转型先锋。城舰共同研究制定《英雄文化建设方案》,邀请南昌市书画名家登舰采风,创作《英雄的战舰》舰歌,打造《英雄快报》,“拼搏磨砺英雄、战场检验英雄、胜利成就英雄”成为全舰官兵思想共识。南昌市定期组织官兵疗养,安排地方优秀英模代表与舰员座谈交流,激励官兵刻苦训练、争当先锋。

  军民携手同心,共筑“为国为民、强军兴军”的真挚情怀。全舰官兵谨记家乡人民嘱托,不负英雄城美名,坚决扛起为国争光的使命责任。2021年10月和2022年9月,我舰连续两次参加中俄联演,均代表中方编队率先登场,对海目标射击首发命中靶船,对空抗击演习率先发现目标、率先完成抗击,为国家争了光、为家乡添了彩。同时,我们也时刻关注家乡发展建设,积极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帮扶生活困难群众。近年来,南昌市不断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出台利好政策,鼓励优秀大学生到一线部队服役,广大市民拥军热情不断高涨。我舰积极发动南昌籍官兵回家乡为海军代言宣传,军地媒体推出系列宣传报道,同心打造“城舰共建”的靓丽名片。

  向上滑动阅览

  根植红色基因 共筑深蓝情怀

  临沂舰上校政治委员 罗代裕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临沂市的红色基因,“忠诚、精武、能战”是临沂舰的团队精神。多年来,临沂舰和临沂市围绕“红色基因+蓝色情怀”主旨,携手传承优良传统,共树时代新风新貌,临沂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临沂舰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践行宗旨弘扬传统,凝聚强国兴军的思想共识。临沂舰十分注重挖掘临沂这片红色沃土的精神富矿,大力传承发扬沂蒙精神,每年组织舰员到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见学,多次邀请“沂蒙新红嫂”朱呈镕送教上舰,不断强固官兵永远当好人民子弟兵的政治自觉。2021年,临沂舰对口援建蒙阴县“八一爱民学校”,完成援建试点项目,倾情打造国防教育基地品牌工程,把向海图强的“种子”播撒在蒙山沂水之间。

  服务中心盘活资源,锻造全面过硬的深蓝利剑。临沂舰注重把“第二故乡”奋斗史作为生动教材,常态开展向家乡英模学习活动,立功创模蔚然成风。每逢重要节日、重大任务,临沂市主要领导都率慰问团看望部队。青岛市临沂商会每年拿出部分工作岗位,为临沂舰退役士兵解决就业问题。这些暖心举措激发了官兵干好本职、练兵备战的内生动力。

  发挥优势建功大洋,打造守护安宁的流动国土。2015年,临沂舰紧急受命奔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外公民任务。全体舰员临危不乱,10天之内3进也门,将432名中外公民安全护送至吉布提港,受到国内外高度赞誉。靠泊外国港口期间,临沂舰向国际友人发放临沂市宣传册、知名企业介绍卡等累计3000余份,向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临沂的“窗口”。在历次中外联演任务中,临沂舰官兵以过硬的素养、果敢的作风和优异的成绩展示了人民海军良好形象,进一步把“临沂品牌”擦亮打响。

  向上滑动阅览

  合心合力合拍 共建共创共赢

  西宁舰上校政治委员 赵井冬

  近年来,西宁舰时刻牢记领袖嘱托,发扬双拥传统,始终与西宁市保持合心合力合拍,推进共建共创共赢,奋力为强国强军、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高举旗帜共筑思想根基。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领政治站位,把助力“西陲安宁”和维护海上安全,放在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全局来把握。战舰与城市虽远隔千里,但广大官兵时刻关注西宁市发展建设,从心里把西宁当成家乡。每逢重大节日,西宁市都组织走访慰问。近期,我们联合创作了《战舰与城市》双拥主题曲,一起把血脉相连、心手相牵的鱼水之情升华为精神文明产品。

  深挖内涵共蓄发展底气。我们紧紧围绕赢得人心谋布局、抓建设,不断丰富完善城舰双拥新内涵,努力在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我们推动地方拥军服务领域由解难帮困向人文关怀拓展,边破解“三后”难题,边提升城舰联动质效。近年来,军地携手稳妥解决40余名官兵大病救助、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困难问题,增强了官兵荣誉感。我们始终与“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同频共振,定期采购扶贫产品,将大通牦牛肉、藏羊肉等摆上餐桌,实现品味“舌尖上的西宁”和助力家乡群众增收双促进。

  聚焦备战共塑大洋利刃。我们持续叫响“做习主席的好战士、当备战打仗排头兵”光荣口号,不断推动军政军民团结政治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开展“红色资源上舰艇”活动,邀请西路军纪念馆工作人员到西宁舰送展授课,用英雄事迹激励舰员奋勇拼搏。紧抓形势战备教育,强化部队血性胆魄。全体舰员牢记家乡人民嘱托,英勇顽强、连续奋战,在护航210天归建后,立即投入编队实战化部署训练,以出色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回报父老乡亲信任,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主管:海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海政宣传文化中心报社

  监制:张庆宝? 编审:肖勇利

  编辑:高泽明

  图片:曹翰文 刘再耀

上一篇:“复制”小杨哥,一场疯狂生意
下一篇:「新秩序」:十年前的手机市场,如今的汽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