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称大陆大熊猫是鬼,却哭丧台湾狒狒,双标嘴脸引痛批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想必很多人知道龙应台,都是从她当年写给儿子的那本书《目送》了解到这个台湾作家。她的文风细腻,情感充沛,不仅吸引了很多台湾读者,当年就是在大陆也风靡一时。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朋友圈中,我们都能够看到龙应台书中的一些名句。

  

  除了作家身份以外,她还担任着台湾文化部部长一职,

  她本应该为两岸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可她做出的一系列事件却败坏了所有人的好感。也让人们意识到她不过是一个伪君子。

  龙应台的成名史

  1952年龙应台出生于中国台湾的高雄,他的父亲曾经是国民政府的一名军人,在一次偶然情况下遇到了浙江女子美君,二人情投意合很快就喜结连理。

  但由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失败,被逼退到台湾,龙应台的父母不得不追大部队一同退居台湾。

  而他们的大儿子由于不肯离开大陆,至此父子分离长达38年。

  

  不过龙应台确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直到长大之后,为了将自己的父亲安葬在大陆,才回去过湖南。

  龙应台的父母在台湾的日子并不好过,

  毕竟当时的台湾并不发达,又由于国民政府的到来而更加拮据。

  龙应台上小学的钱都是父亲龙槐生东拼西凑才搞来的。

  

  不过好在这个女儿天资聪颖,从龙应台上小学开始,她的成绩就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读书习字什么几乎不用他人督促,每逢闲暇的时候,时常能够看到她坐在树下静静看书。

  由于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性,在别的孩子还只能读懂一些简单的儿童读物的时候,龙应台早已经阅读过大量书籍,其中还包括一些中外名著。

  

  1974年,她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受此专业的影响,在那个年代她一人赴美留学也没有丝毫问题。

  八年之后,她成功获得了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的博士学位,并继续留在美国工作。

  这个时候她写下了她的第一部成名作《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这部作品文风犀利,并且在当时的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都称其为女愤青。而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却是《野火集》,

  该作品1985年出版之后,短短一个月内就被印刷了24次,对当时的台湾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秉承其之前的犀利文风,在作品更是切合现实,并且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普遍意愿,因此被称作“龙卷风”。

  

  离开台湾将近十年,龙应台终于同自己的德国丈夫回到了台湾。

  她与丈夫在美国结识,对方是一名外交家,两人在思想上十分契合,因此很快就结婚并生下下儿子安德烈。

  1988年龙应台迁居到德国,并且入了德国的国籍。之后她就长期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教授,同时还兼任着《中国时报》的特派员。

  

  去到德国之后,虽然丈夫能够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但龙应台毕竟不是本土人,更何况,

  长期做一名家庭主妇并不是她的梦想。

  因此在马英九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并邀请其出任文化部部长之后,她果断离开了家人的身边,投入自己心爱的事业。

  

  而此时她的作品也逐渐被引入中国大陆,1995年上海《文汇报》开辟了专栏用来发表龙应台的文章,这也让很多大陆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龙应台的文字。

  由于其文风和观念在当时的一派文人中十分独特,因此许多大陆读者都对其十分有好感。

  

  是作家还是政客?

  70年代,台湾独特的氛围和历史环境塑造出了龙应台与众不同的文风,

  而且鲁迅与梁启超更是她写作上的引路人,受这两位作家的影响,其文字中也隐隐有一些比较犀利且褒贬时事的部分。

  不过通常这一种批判风格会被大众认为是叛逆精神和追求自由的态度,往往会更加得到读者的青睐。

  而她写给儿子安德烈的那本书《亲爱的安德烈》直接让其在大陆人民的心中又升了一个等级。

  书中有关于亲情部分的描写感人且细腻,娓娓道来的文风同其之前的犀利尖锐仿佛是两个人。因此,许多有孩子的读者纷纷在朋友圈中转发,并且还顺带爱上了她其它书籍。

  

  本来她文化名人的头衔足以让她和大陆一些知名作家相提并论,但之后,她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人败光了好感。

  2017年,她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

  ,作为台湾文化部部长,她的发言可以说是代表了一部分台湾文化,但从此话中却能隐隐了解到龙应台对于大陆的态度。

  

  不过由于她当时在大陆仍然是一位炙手可热的知名作家,因此这番话并没有太多人在意其背后的含义。

  真正挑起大陆民众的愤怒时间是2019年,她为香港暴徒洗白事件。

  2019年,香港修订《逃犯条例》试图维护和巩固当地法治,但这一做法却引发了当地反中乱港势力的暴起,他们先是通过发布文章引发国际舆论,接着更是在各地搞破坏发动暴乱。

  

  那些暴乱分子在街头袭击无辜路人,并且肆意打砸周边店铺,引发了香港治安危机。就练香港中文大学那也发动了校园暴乱,

  他们自制投石机,并随手拿起可以攻击的武器袭击警方

  。在香港特区警察进行制止,想要尽快拘捕这些人的时候,龙应台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篇文章。

  

  在该文中,她表示这些香港暴徒应当得到尊重,他们就像花园地上的鸡蛋,应当要注意不能摔破。并且她要求大陆要认真反省,思考一下香港暴徒走上街头的真正原因是否同大陆的治理不当有关。

  甚至他还说,这些暴徒是在表达一种“现代价值”,是在替香港平民呐喊,大陆人民应当感谢他们。

  

  这个荒谬的发言,很快让大陆的读者了解到了这位台湾部文化部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早在李敖当年的节目中他就谈过,很多人将他同龙应台相提并论,但他认为,龙应台的文章就像是

  “漂亮纸包裹的臭鸡蛋”

  ,看起来文风华丽、文笔优美,但仔细看过后却发现不过是夸夸其谈,没有实际的思想。

  

  而至于她所塑造出来的愤青形象也并不真实,毕竟在香港真正戒严的时候,她从未发表过一些抗议或是争取民主自由的文章。曾经担任过香港中央政治组高级研究主任的凌友诗也表示龙应台心中从未有过国家观点。

  

  从始至终她都同西方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我主义,却没有什么家国情怀。

  港独分子发生暴乱时,她要求大陆理解尊重。但美国发生黄背心占领华尔街事件时,她又装作没看见。

  在她心中,大陆就应当学习欧美国家,她以一种傲慢的姿势点评着中国的文明。

  

  在龙应台一次赴港演讲的时候,她向在座的所有师生提问他们的启蒙歌是哪一首?

  在场立马有人回答,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师兄带领着他们一起学唱《我的祖国》。

  在听到此话时,龙应台只是不在意的笑了笑,并且发问发言人所说的话是否属实,并要求其唱一句给她听听。

  

  无论是大陆人民还是台湾人民,对于此歌通常都有颇深的印象,因此当场立马就有几位头发斑白的老先生唱了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紧随其后,声音逐渐大了起来,在场的青年学子纷纷加入了歌唱队伍,独留龙应台一人尬坐在台上。

  

  该视频很快在网上流传起来,两岸人民都对在场学子及老先生的爱国情怀而赞扬不已,而龙应台的一系列操作,却终于让许多民众彻底失去了好感。

  不可否认,她确实写过许多打动人心,触及心灵的文章,但这些都很难改变她所做出的这一系列荒唐事件。

  恶劣行为伤害两岸友谊

  就在前几个月,大陆2006年赠送给台湾省的大熊猫团团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幸离世,这个代表了两岸人民友谊的小动物没能活的更久一些。

  大陆网友纷纷对此事感到惋惜,并且祈祷团团能够在天堂有更美好的生活。然而,龙应台却在此时发布了一段话。

  

  “我想台北动物园可以主动联系北京,让他们再送一只黑白胖无常来做和平大使”

  。该话中的胖无常,也就是指我们的国宝熊猫。

  通常,我国在同其他国家进行建交时,也会将国宝送去友好国家的动物园,来表示中国的诚心。

  而龙应台却公然将其称为妖魔鬼怪,无疑触犯了大陆人的逆鳞。

  

  

  而最为讽刺的是,就在今年的三月份,

  台湾动物园一只沸沸出逃,引发了当地工作人员的大肆抓捕,尽管动用了一切人手及武器,却仍未将狒狒活捉

  为了防止其危害到市民的安全,工作人员只好使用猎枪将其击射,最后,这只小动物因为救治无效而身亡。

  

  该事件遭到社会群体的责骂,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动物园没有合理的监管,以及他们后续所做出的不正确措施都是导致这场惨剧的原因。

  但龙应台女士却偏偏要将其上升到人类的道德层面,她发文称这只脆弱的柔软生命,用它蜷缩的身体警告了人类。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出一种上位者的俯视感,似乎自己已然成为人类的制裁者。

  

  同之前中国熊猫不幸离世那件事情对比之后,龙应台的双标态度更是让人愤怒。

  当然,这种态度并不只体现在此事上,2022年龙应台去意大利游玩的时候,她的钱包被当地的小偷给顺走了。

  她在社交媒体上“宽宏大量”地表示,这个小偷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也许他的家人或孩子正在面临着困境,既然钱包已经丢了,那不如笑对生活。

  

  但2014年龙应台去广州的时候也丢失过一次钱包,

  但当时的她却发文批评了中国人的劣根性才导致了此次偷盗事件。

  她以尖酸刻薄的语言贬低大陆人就是如此本性,再与意大利,事件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在双标行为的背后是一种崇洋媚外的态度。

  2020年,武汉发生了重大疫情,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我国立马采取了行动封城抗疫。

  而对于大陆这边的行动,龙应台不仅没有支持,还表示该行为是在“合理化极权体制”,是大陆政府想要凭借此次疫情危机来加强控制手段。

  不仅如此,就着日本捐献给武汉物资上的祝福语,龙应台也展开了一番比较。

  

  在日本援助中国的物资包装箱上,赫然写着一些中国古诗词,比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又或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她认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文化教育要远远高于大陆人民,毕竟当地的援助标语不过是一些“武汉加油”等俗气口号。

  可她却没有想到,日本捐献给武汉的那些援助箱上的标语,都是在日中国公民所写下的。这无疑狠狠打了她的脸。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到如今,龙应台在大陆人的心中早已不再是那个敢于抨击时事的愤青形象,而是成为了一个没有民族自豪感,一味向外的公知形象。

  

  总结

  在近些年经历了桩桩件件之后,台湾人民也逐渐认识到了某些政客的丑恶嘴脸,很多人开始来到大陆居住,并同大陆人民友好相处。很多台湾同胞开始在大陆寻找自己的祖籍根源,这足以表明,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事实无法改变。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当忘记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各地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对抗外敌的历史。

  当一个国家的子民都不再具有民族自豪感,而是被其他国家的文化所洗脑的时候,那么,这个民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上一篇:去女婿家小住,晚上睡沙发,她关灯三次女婿开灯三次,隔天回老家
下一篇:《师妹她只想当咸鱼》一作封神,这些小说同样好磕,看完贼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