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馆长凯先生 责编 / 陈力ID:ZhiYunView
原标题:为什么人不能太多善良?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你好,我是馆长凯先生。本书名 《十年顿悟-如何实现认知的自我突破》 ,是我为公众号100万读书人而写,将在本公众号首发连载。
本书特点:
● 30个改变你的认知,以及改变人生的秘密!
● 涉及8个领域:自我、他人、异性、财富、社交、管理、时代、人生态度。
● 人人可读,人人都可认知突破,什么时候都不晚。
在第4章的第4节里,我曾讲过我借钱给好朋友,对方不仅不还钱,还对我恶语相向的事情。
刚开始我非常愤怒悲伤,想不通为什么这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怪自己遇人不淑。
后来我看了三毛的故事,陡然惊醒,原来真应了那句老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那年三毛远
赴西班牙留学,临行前父母殷殷嘱咐:在外待人处事,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忍让,吃亏就是占便宜。
所以三毛奉行这个原则,对人善良热情,经常帮室友的忙。
渐渐的室友把她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铺床、打扫卫生、打水成了她一个人的事情,连衣柜也成了室友免费的“时装店”。
按她父母的说法“吃亏就是占便宜”,她真成了个便宜人。
直到一天晚上,室友们在她的床上喝酒打闹,院长发现后,把责任都归咎到她头上,三毛顿时决定丢掉无用的忍让和善良,开始反抗。
奇怪的是,当她任着性子做事后,别人反倒对她客客气气的。
用了她的东西,会及时归还,会给她打水,吃饭的时候也会帮她买一份。
三毛待人一味地真诚热烈,所以对方敢肆无忌惮地无视她的需求;正如我对朋友毫无保留的善,成了他欺负我的资本。
那次别人借款不还事件发生后,我就当花钱买了一个教训。
以后别人找我借钱,必要打借条。
天然的良知、后天的规训,都在引导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本是一件好事;
但毫无原则的退让,却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
就像董卿说的那句话: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
别做滥好人 在中,我们提到过“利他主义思维”,利他的前提,其实是利己。
曾有记者问李泽楷,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他什么赚钱秘诀,李泽楷说父亲从没有教过赚钱秘诀,只教过为人处世的道理,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难道李嘉诚是为了帮合作方创造财富才这么做的吗? 当然不是,让别人多赚两分,这样每个人都知道和他合作会占便宜,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如此一来,他虽然只赚了6分,生意却多了一百个,假如拿8分利的话,生意也许只有二十个,你们觉得哪个更划算呢?
所以,与人为善的前提,是要与己为善,在保全自身的基础上,再去善待他人。
人们常说“你的善良要有锋芒”,也即是说,你在付出善意时要有原则。
一是要有选择性地对别人好,二是别对一个人太好,第三就是对恶意的人不要沉默。
什么叫有选择性?就是别做个滥好人,对谁都同情。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施特略夫就是一个滥好人,即便别人嘲讽讥笑他,他也愿意借钱给对方。
有个画家经常羞辱他,但是他在得知画家病了之后,不顾妻子反对将画家接回家耐心照料,结果画家身体恢复健康之后,竟带着他妻子跑了。
所以好心一定要用在对的人身上,对忘恩负义、不讲诚信、丧失良知的人,实在没有必要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
什么叫别对一个人太好?“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乞丐到一户人家去乞讨,主人给了乞丐十块钱,乞丐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第二天乞丐又来乞讨,主人依旧给了他十块钱。 就这样,持续了大半年。半年后的一天,乞丐照常去那家人乞讨,而主人只给了五块钱。乞丐脸色大变:“你以前每天都给我十块钱,现在怎么只给五块了?”主人痛苦地说:“我最近得了一场重病,看病需要很多钱,我的钱也不多了。”乞丐顿时大怒:“你竟然拿我的钱给自己看病?”
人际交往中有个“适度定律”,意思是:和人交往时,对别人的好要把握尺度,一旦超过这个度,关系反而可能破裂。
至于为什么对恶意的人不要沉默?接下来我告诉你原因。
以直报怨,对恶意之人不再沉默 我们都知道“以德报怨”,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什么意思呢?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反问道:“如果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又该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所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报还一报的原则,更利于人和人的和谐相处。
刘润在他的书《五分钟商学院》中讲过一个话题:打破“重复囚徒困境”的最佳策略,是一报还一报。
什么是“囚徒困境”?指的是两个囚犯被关押在不同的地方,检察官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跟两个犯人提出交易,谁先出卖对方就能获得减刑,如果囚犯A和囚犯B都背叛了对方,他们会在监狱服刑两年,如果A背叛了但B保持沉默,A会被无罪释放而B会服刑三年。如果A保持沉默但B背叛了,A会服刑三年而B会无罪释放。如果A和B都保持沉默,他们就只用服刑一年。
我们站在上帝角度,当然知道都保持沉默对双方有利,但是囚徒们不能相互沟通,又彼此不信任,会倾向于互相揭发。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做过一个实验。
他写信给不同背景的学员,请他们把自己应对“囚徒困境”的博弈策略,写成电脑程序。罗伯特收到了14个程序。然后他让这些程序捉对厮杀,最后按总得分排名。在后来10几万次“重复博弈”的“囚徒困境”中,“一报还一报”策略获得了冠军!什么是“一报还一报”,就是在第一轮如果双方都选择了沉默,那在第二轮、第三轮,之后的每一轮都会选择沉默,彼此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在第一轮A背叛了,B沉默了,那在第二轮,B就会选择背叛。也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无限次的重复中,最后双方可能会选择合作。
后来罗伯特又举行了第二次比赛,收到了62个程序。其中有不少还专门针对“一报还一报”做了改进,其中包括多次合作后突然背叛的“狡猾策略”,总是选择合作的“老好人策略”等等,但最终仍是“一报还一报”获胜。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善良,但对向你显露出恶意的人,绝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反击,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同样的道理,李嘉诚曾教育给自己的子孙:“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慈的狮子”。什么意思?仁慈是本性,但单单只有仁慈,你不一定能获得成功。就像一只绵羊仁慈,猎人动手的时候你只能束手就擒,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做人也应如此,你的本性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小结本文我们讲述了为什么善良应该带点锋芒,善良本是一件好事,但毫无原则的退让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所以与人为善的前提是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在付出善意的时候要坚守三个原则。一是有选择性地对人好,二是别对一个人太好,三是遇到恶意之人不要沉默,要敢于反击,做一个仁慈的狮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创大瓜!王宝强带儿子和女友同游香港 伊能静 电影扫毒3首支预告.
下一篇:特斯拉财报公布,Model 3或继续降价!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