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战名将那些绰号,曼施坦因为何叫曼不群,隆美尔为何叫隆不在?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原标题:二战名将那些绰号,曼施坦因为何叫曼不群,隆美尔为何叫隆不在?

  导读:中国有句古话叫“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一场浩劫,老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二战时期涌现了无数名将,这些名将往往也有独特称号,比如不败军神朱可夫、沙漠之狐隆美尔,这些称号听上去好响亮啊。

  如今很多军迷根据这些名将战绩、短板、性格,相貌、体型,给他们起了一些绰号,比如隆美尔“隆不在”。

  隆美尔(ErwinJohannesEugenRommel)为何叫“隆不在”?

  作为德军三大名将之一,隆美尔在北非可谓让英军闻风丧胆,作为一位进攻型将领,其战术能力高超,擅长欺骗战术,被盟军称为“沙漠之狐”。他曾说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隆美尔曾指挥过阿拉曼战役、突尼斯战役、西西里战役、萨勒诺战役、诺曼底登陆、莱茵河战役。

  1941年,隆美尔率军救援“猪队友”意大利军队。他利用英军轻敌整合德军和意军,统一归他领导。随后如闪电般挺进前线,突袭毫无防备的英军。英军节节败退,处处受制,奥康诺将军成为他的阶下囚。

  隆美尔为何叫“隆不在”?

  因为隆美尔每次关键时刻都不在前线,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时期,他因黄疸在后方养病。

  10月23日,英军发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盟军以23万兵力向10万北非德意联军进攻。面对如此紧张战局,得到消息后的隆美尔于10月25日迅速飞回非洲,但面对兵力和装备都在德军之上的盟军部队,隆美尔也无力回天,11月4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以盟军胜利宣告结束。

  1944年,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军B集团军司令,负责法国西部防守,他认为盟军雨季不会进攻,向柏林申请休假,去庆祝妻子的生日。

  隆美尔和妻子感情很深,隆美尔表面看似严肃认真,内心却十分温柔。隆美尔每次离家都会给妻子露西写信,不管战士多匆忙,隆美尔每天都会抽空写信给妻子露西,碰巧的是,盟军于第二天1944年6月6日开始诺曼底登陆,使隆美尔不能直接指挥诺曼底作战,所以被军迷叫“隆不在”。

  曼施坦因(ErichvonManstein)为何叫“曼不群”?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被称为“闪电伯爵”,军迷则称他为“曼不群”。曼施坦因是战略天才,二战名将,德国陆军元帅,指挥过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巴巴罗萨行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哈尔科夫反击战、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战役。

  曼施坦因被誉为战略天才,与隆美尔、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西方军事历史公认的二战中最优秀的德国军事家、战略指挥家。

  曼施坦因为何叫“曼不群”?

  那是因为他非常不合群,战争结束后,他写了一篇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也可以叫《我的战友都是蠢货》。

  书里大部分都把战役失败责任推给希特勒,以及其他一些将领,认为是他们不愿采纳自己意见,自己指挥权太少,自己队友太弱等“甩锅”行为,被军迷称为“曼不群”,他这部回忆录也被军迷称为“甩锅的艺术”。

  其中具体章节翻译成当今流行话语为《元首整天叨叨指挥我作战》、《怂炮美国来单挑啊》、《我不想和只会人海战术的苏联作战》。

  不得不承认,曼施坦因的确是一名出色将领,不仅是军事家认为,连敌人和军迷也都这么认为,也算是人生赢家。

  古德里安(HeinzWilhelmGuderian)为何叫“古不帅”?

  海因茨·古德里安,德国装甲兵之父,被军迷称为“古不帅”。二战时期,他的装甲部队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

  在法国战役期间,古德里安大显神威,仅用两天时间就翻越阿登山区,冲过马斯河,不到6天时间,装甲军长驱直入400多公里横贯法国,将坦克开到大西洋岸边。

  他一生出征奥地利,闪击波兰、黄色行动、基辅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堡垒行动等。他的战术、战略并不比其他两位差,能力和战功也可以晋升为元帅,因与希特勒在战略上产生分歧,曾被停职一年。

  古德里安为何叫“古不帅”?

  据说,古德里安失意时天天喝焖酒,也不会拿礼物给高层走关系,或与希特勒服软,只能升到陆军大将,不能晋升为元帅,再加上是平民出身,相貌和气质也一般,所以被军迷称为“古不帅”。

  莫得尔(OttoMoritzWalterModel)为何叫“莫不攻”?

  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防御之师,被军迷称为“莫不攻”。他最出名的防御是勒热夫突出部战役,令朱可夫吃瘪,莫德尔防守能力非常出色,盖过进攻才华,所以被军迷称为“莫不攻”。

  1944年12月16日,在突出部战役中,他的指挥和组织才华被淋漓尽致发挥出来。这一突如其来的进攻让西线盟军战线崩溃,但这场攻势并没有让德军获得翻盘机会。

  1945年4月21日,面对德军全线溃败,莫德尔在杜伊斯堡附近树林里开枪自杀。

  戈林(HermannWilhelmGring)为何叫“戈布林”?

  赫尔曼·戈林,德国空军元帅,被军迷称为“戈布林”。戈林曾是希特勒最狂热崇拜者,在希特勒上台前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希特勒让他担任空军司令,对德国空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不论是对内建设,还是对外战绩,他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尤其是在对英和对苏空战使德国空军力量大幅削弱。

  戈林每次和希特勒打包票,每次都夸下海口:

  敦刻尔克时说可以用空军消灭英法联军,结果英法联军成功撤退,伦敦空战时说只要空军就可以使英国投降,结果英国没有投降,德国还损失一大批优秀飞行员,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说可以用空投维持第6集团军补给,结果第6集团被苏军围困,最终投降。以上种种神奇操作,被军迷称为“戈布林”。

  山下奉文为何被称为“步兵炮”?

  马来之虎山下奉文,日本陆军大将,被军迷称为“步兵炮”。

  二战时期,山下奉文在马来半岛带领25军依靠自行车闪击作战,接连击败英军,军事实力不容小视。

  军迷更喜欢用“步兵炮”来形容他,原因他体型太胖,身子也宽,和一门步兵炮差不多。

  哈尔西(WilliamFrederickHalsey,Jr)为何叫“海上蛮牛”?

  小威廉·哈尔西是美国海军五星上将,被军迷称为“海上蛮牛”。他在莱特湾海战中,被日军小泽治三郎率领的航母机动部队和北方舰队吸引,导致正在莱特湾登陆的美军失去海空军掩护,险些被栗田健男率领的日军战列舰编队和中央舰队团灭。

  1944年12月,莱特湾海战后,美军出动第38特遣舰队,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480千米海域执行摧毁日军任务。

  该舰队由13艘航母、6艘护航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50艘驱逐舰组成,阵容强大。

  在行进过程中,因哈尔西误判,没有听从属下劝告改变航线,碰上百年难遇17级超级台风。不知情的美军还在进行海上补给,瞬间风力变强,巨浪滔天,毫无准备的美军舰队陷入一片混乱,直接穿越台风眼,他以上种种无脑做法,被军迷称为“海上蛮牛。

  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为何叫“口号将军”?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西点之父,日本太上皇,被军迷称为“口号将军”。麦克阿瑟曾指挥过菲律宾战役、新几内亚战役、莱特岛战役、莱特湾战役,是美国军事史上最杰出,最有争议的一位将领。因其获得勋章最多,被尊称为“最勇敢的人”。

  麦克阿瑟一生中各种名句屡出不穷,比如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老兵不死只是渐凋零,以及朝鲜战争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不久后狼狈不堪,被杜鲁门解职。

  结束语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对文章里的二战名将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往期文章链接:

  二战战犯们的临终遗言,他们死前都在干嘛,说了些什么话?

  责任编辑:

上一篇:美驱逐舰再闯南海示威,山东舰冲出第一岛链,满载战机亮剑西太
下一篇:巴顿将军向艾森豪威尔总司令借调真正的部队,为盟军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