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4岁,伺候80岁大姐15天明白:子女不孝,多半是老人做了三件事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前言

  农村有句古话:老人长寿,会克子孙。

  这句话听着让人心凉,实则分析一下,也挺有道理:

  人过了60岁,自己退休了,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父母一般都过了80岁,还需要人照顾。

  

  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基本都会怀有感恩之心;

  排除有些人天生没有孝心;

  子女的不孝,也是有迹可循的,多半是老人有些事做得不对,这才导致子女远离父母。

  案例分析:

  (64岁大妈自述)

  我今年64岁了,我是家中老小,我上面有一个80岁的大姐,还有一个75岁的哥哥;

  大姐自小身体就不好,几年前做过一场大手术,花了几十万;

  之后我去看了大姐一回,大姐拉着我说了很多话,都是埋怨外甥的话;

  

  之后我还训斥了外甥一顿,我说:“羊羔跪母恩,乌鸦还懂反哺,你还不如个动物有孝心!”

  但自从我照顾大姐15天,我才知道:子女不会无缘无故不孝,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那是一个月之前吧,大姐自从动了手术,下半身就不能动,吃喝拉撒都得有人照料,外甥媳妇不伺候,外甥就给她雇保姆;

  也不知道为啥,大姐的保姆总是待不长,每一任保姆都坚持不了半年;

  那段时间,大姐的上一个保姆刚辞职,外甥媳妇又不伺候,外甥要上班,他没了办法,所以就来求我:先照顾大姐几天。

  

  反正我已经退休在家,我不用带孙子,很清闲,再加上我是个重情的人,我也心疼大姐,所以我就没有拒绝;

  我第一天到,外甥为了迎接我的到来,特意准备了一桌子菜,这么一大桌子,我们肯定是吃不完的;

  外甥安顿好我,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家了,我独自收拾碗筷,大姐是个特别会过日子的人,为人特别勤俭;

  那些剩菜剩饭大姐让我放好,明天早上继续吃,我同意了,毕竟老百姓家,谁不吃剩饭?

  

  第二天,我将剩饭热了热,我本想挑着吃一点,剩下的干脆扔掉就算了,谁知道大姐不同意,非要将这些都吃完才行;

  第三天,我不顾大姐的反对,趁她不注意,将不新鲜的剩饭都拿出去倒掉了。

  这一件小事,大姐知道之后一直唠叨,我听得很烦,但我又不好意思直接顶撞她,于是赶紧去菜市场自掏腰包买了些吃的;

  大姐看到我买的东西,终于闭了嘴。

  大姐退休金每月3400块钱,她都自己放着,从来不给别人花;

  每逢过年过节,大姐从没给过她孙子红包,也难怪大姐婆媳关系不好。

  

  之前,大姐那会没做手术,总是拿出不穿的衣服,用缝纫机改小,然后寄给小孙子穿;

  可是现在的小孩子,谁还穿这种衣服?儿媳妇不止一次说过:不用费力修改大人衣服了,小孩子穿不舒服。

  可是大姐一直不听,硬是逼着小孙子去穿,说是儿子儿媳浪费了自己的心意,最后,这些衣服还是被儿媳妇给扔了;

  就这么一件事,大姐每年过年都要说一遍,将儿媳妇再数落一遍,什么不会过日子,小姐身子丫鬟命,我听得都心烦。

  

  大姐自从下肢瘫痪、坐上轮椅,一直都是雇保姆照顾的,一个月大约6000左右,这个钱一直都是外甥在出;

  大姐一分钱也不拿,她已经80岁了,什么都不用管,所以也没啥花钱的地方,可就是捂着钱谁也不给。

  为此,我特地劝过大姐,我说:“你就这一个儿子,你现在瘫痪,什么也不用操心,不如就把钱补贴孩子,反正医药费也是孩子拿,你留着钱有什么用?”

  对此,大姐却说:“我为什么要给他们,他们照顾我不是应该的吗?不给钱也应该孝顺,用钱买的孝顺,我不稀罕!”

  

  见大姐劝不动,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了,毕竟这是她的自由,可我真的不赞同大姐的做法:

  把钱看得太紧,一分都不补贴子女,还总变着法儿的跟儿子要钱。

  老年人,尤其是瘫痪的老人,心中一般都有怨气,所以就会变得“作天作地”;

  脾气不好,还总是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怪不得老话总说:老人长寿克子孙,会消磨子孙的福气。

  这种说法比较封建,通俗一点讲,就是老人的一些做法导致了子女的远离;

  

  子女不孝,多半是老人做了三件事

  第1件事:心中有埋怨,作天作地

  都说人老了,就没有了脾气;

  而有的老人恰恰相反,身体越差,脾气越差,这就说明老人心中有怨气。

  而老人的怨气是来自哪里呢?

  或许是对子女的不满;或许是对生活不满;或者身体不舒服,脾气很差。

  总之,不管是哪种原因,老人都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由内而外做出改变,才能改变现状。

  

  第2件事:思想古板,对子女的要求很过分

  这件事我也说过很多遍:两代人之间,必然会存在“代沟”;

  “代沟”是很正常的,且没有办法去消除,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并尊重。

  周总理曾提出过“求同存异”思想,对老人来说也同样适用;

  看不惯年轻人的行事风格,没必要强迫他们改变,时代不同了;

  老人不用管这么多,整个时代都是属于年轻人的,老人不必过多追究。

  看不惯,那就不看、不管,老人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自己无关的,不用去关注。

  

  第3件事:把钱财看得太重,一分也不给别人

  很多老人都是这样想:谁有钱,都不如自己有钱;

  所以,老人就捂住存款,从不主动把钱交给子女。

  自己有钱是底气,但我不提倡老人“一毛不拔”;

  尤其是已经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照料的老人。

  反正老人去世后,存款财产早晚都是子女的,老人何不早拿点出来,这样哄得子女开心,家庭和气,难道不好吗?

  不用管子女的孝顺是不是“买”来的,老人晚年过得舒坦,这才最重要。

  对此,您同意吗?

  在您的想法里,老人长寿,会克子孙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经验之谈!

上一篇:华为智慧屏 S3 Pro发布,超级投屏让电视体验更上一层楼
下一篇:保山 | 旧城:春天的第一波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