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志愿军26万,入朝6天美军仅发现5万人,志愿军如何瞒天过海?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这是抗美援朝中,志愿军采用隐蔽战术的经典之战,百门火炮,万人静静地潜伏在美国人身边,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1950年12月20日,美军总司令李奇威仍然负责汉城附近的防御作战,之前担任过诺曼底登陆的这位将军丝毫没有松懈。中国军队的奋勇和顽强出乎他的意料!他拿起地图,仔细思考着如何进行兵力分配,毕竟自己手下的部队被打的一次又一次失去信心。

  李奇微

  很明显,这种散兵游勇组成的防线的确有点意思,当他的目光落在临津江上时,他没有过多考虑,他认为临津江是天险,一般没有人能突破这里。再加上已经有了强大的驻军,就没有必要加强防御。

  即使中国和朝鲜军队试图突破这里,同样可以被美军的侦察机看到,更别说悄悄集结足够的军队了。这个总是小心翼翼的将军有着这种乐观的态度,源于他已经熟悉了周围的地形,并进行了反复的调查。

  在报告中描述了他当时的感受:

  联军陷入一片混乱,如果要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则不应该让这些士兵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但他没想到的是,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思维使得他全军覆没,而他建立起来的防线也随之被击溃。因为就在他大意的地方,志愿军不动声色地集结了一万多人100多门火炮,准备进行突围,而美方对这一切却丝毫没有察觉。

  究竟是什么原因,在美军的重重监视下,志愿军可以集结一万余人。这就可以回看这场战役,志愿军用了哪些出奇制胜的手段了。

  1950年12月22日,随着志愿军指挥部作战任务的下达,30万军队投入战场,发起了朝鲜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朝联军以潜行攻势,准备对三八线以南处于防守的联合国军发动总攻,让其彻底退居至三八线之外,从而取下汉城。

  由于汉城是一座沿江而建的城市,在其北侧75公里有一条临津江,其江面之宽足以让美军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所以选择这里突围变得尤为困难,彼时的116师认为,这样的行动不适合大面积部队,我们一个师就足够了,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将117师作为预备队。

  临津江

  其116师所在的39军首长思索片刻后,认可这一方案便同意了,于是这场战役成了整个朝鲜战争中,极具典型的突破战之一

  116师的官兵们进入了突围地点,开始对周围地形进行侦察,之后他们把江面东侧作为突破点,这里是一个凹字形的地段,如果敌人发现响动,116师就会被两侧火力打击,正是因为这是兵家死地,对方一定会认为志愿军不敢从这里突破。

  那么好,就是要抓住对方忽略的地方,打它个措手不及

  制定好计划后,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志愿军火速构筑起出发阵地,夜色将至,3000多个防炮洞被隐蔽的挖掘完成,足以容下7000余人和近百门火炮。美军的侦察机一次又一次的飞过,但他们却毫无察觉。

  其实这正得益于志愿军对美军侦察机的长期观察,会发现,其侦察机经常在16:40离开,17:13又飞回来。于是在这个空档,大家就火速铆足了劲的挖掘,等其回来后又马上停下隐蔽。

  就这样,大范围的工事建立完成,士兵及武器都被转入进来,为了不让明火出现,前线战士的食物问题也由后方隐蔽的送过来。

  直到12月31日,三八线那边美军已经撤退,只剩下负责防守的韩军第6师。和之前预料的一样,他们丝毫没有把这里当成防御重点,这些人还在梦中酣畅,在美军侦察机如约似的在16:40落下地面的时候瞬间几百枚炮弹升空,袭向韩军阵地。

  

  韩军的士兵心里疑问重重,为什么志愿军的炮弹每一发都可以如此精准,几乎全部击中韩军的要害地点。

  其实我军的侦察兵早就渗透到了对岸,韩军的火力点和障碍物都一览无余,志愿军给他们标记好之后,总攻开始前的每一门火炮都有了相应的目标,再加上两方的直线距离都没有超过300米,这样就更加增大了火炮的命中率,原本几千发的炮弹被放大了几十倍,其杀伤程度直抵一个炮兵师。

  韩军倚仗的铁丝网和部署好的雷区全都被炮弹炸上了天,而那些处于暗处的地雷,早就被志愿军拆的稀零八碎,在韩军大乱之时,还有炮火的掩护下,整装待发的突击连战士们纷纷跳入冰冷的江水中。

  虽然这时的美军飞机投下了重重炸弹,炸碎了一块又一块冰面,志愿军战士依旧抵御着寒冷和炮火的袭击,拼命的向前。

  

  反观韩军已经完全处于崩溃状态中,在严寒的气温下,遭到如此凶猛的炮火打击,抬头便是一名又一名的志愿军战士靠近自己。他们绝望的开始逃跑,恐惧效应如多米诺骨牌,逐步传到战场每一个角落,韩军后方的支援部队看前线正在奋力溃逃,心里也是战意顿消。

  事实把美军部署的所谓防线变成了一层窗户纸,一击即溃而之后的战斗便是毫无悬念了。战斗持续了14个小时,我军杀伤敌人1,049名,缴获各类火炮32门,枪支289,汽车4辆。如此战绩实在是因为韩军溃散的速度太快,仿佛早就准备好了逃跑路线一般,我军甚至都追击不及。

  放眼整个战场,这里已经取得了突破,随后便可以有更多的志愿军入场。整个战斗中我军只发射了几千发炮弹,数百发炮弹被保存下来。这样的火力成本大大超出意料。

  这场战斗的胜利离不开志愿军们的精心策划和战前充分的准备,同样的,李奇微的所谓防线不复存在,只能向南侧转移,此后,抗美援朝开始了新的阶段。

上一篇:真讽刺!重金打造的好客山东,被1碗15元的凉皮打败
下一篇: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底蕴、理论品格和世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