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纵横谈丨特稿:大国外交何以涌动“春之潮”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特稿:大国外交何以涌动“春之潮”
新华社记者张远 刘健 常天童
仲春时节草木新。北京长安街上,人们近来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大街两侧的华灯上,多国国旗依次挂起,和五星红旗一起迎风招展,有段时间还出现几个国家国旗同时挂起的情况。
全国两会闭幕后,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以及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纷纷访华。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在这个播撒希望的春季迎来又一个外交热潮,书写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
密切交流,共迎全球挑战
北京又一次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会客厅”。
不到一周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连会晤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再次印证了“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在埃及阿拉伯研究院国际关系教授哈迪尔·赛义德看来,各国当前面临着疫后经济复苏乏力、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等一系列共同挑战,很多国家希望能和中国携手应对这些问题,并通过开展合作,从中国的治理经验中寻求启迪。
西班牙《国家报》刊登的评论文章写道,当今国际关系“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动荡和危险的时刻之一”。西班牙即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此时与中国进行最高级别的对话,商讨应对世界的紧张态势,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德国、古巴、蒙古国和老挝等多国领导人就曾密集访华。这些领导人访华各有侧重和关切,但均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愿与中国加强沟通交流,为未来全球和地区发展开拓合作空间,为当下全球挑战与困境寻找解决方案。
去年9月以来,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出访: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并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印尼巴厘岛峰会,出席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出席在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深度战略沟通。
紧凑的外交日程,丰富的外交成果,展现出大国外交的新气象、新作为与新担当,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
“中国的外交热潮表明,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正不断增强。”法国新闻电台在报道中说,除亚洲、欧洲国家外,不少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政要也表达了访问中国的意愿。
寻求合作,开拓发展机遇
在本次访华期间,与马克龙随行的庞大企业代表团引起媒体关注。来自空中客车公司、法国电力集团、阿尔斯通等众多法国企业的60多位高管一同来华,找寻新的合作机会。
与习近平主席会见时,“合作”“发展”是外国领导人口中的高频词。“西班牙愿与中方保持坦诚沟通和对话,不断增强互信,深化双边互利合作”“马方愿同中方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和‘两国双园’建设,借鉴中方减贫经验,加强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合作”“相信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发展,新加坡等周边国家都期待同中方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中国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多个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超过三分之一,将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机遇。
哈迪尔·赛义德说,目前全球增长率下降,世界贸易持续低迷,经济复苏难题困扰着许多国家。中国是少数几个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自信包容,共赢共享。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相继举行。“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两个年会的主题,无不反映出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心声,也表达了中国愿与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开创发展新机遇的诚意与决心。
在同马克龙总统共同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时,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将加快开拓国内市场,同时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新机遇。
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新机遇。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各国政要密集访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始终被视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者和稳定器。新加坡时政评论员翁德生认为,中国用自身发展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这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
守护安宁,瞩望解决之道
4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并排站立,三双手紧紧叠放在一起。在中方见证下,沙特和伊朗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翻开了沙伊关系新的一页。
两个中东地区大国在北京“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缔造和平的能力与魄力。
眼下,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社会普遍担忧世界再次陷入分裂和对抗,甚至形成“新冷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抉择与行动,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乌克兰危机和全球安全问题是来访政要们普遍谈及的议题。习近平主席以坚定有力的话语阐述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乌克兰危机成因复杂,延宕下去对各方都不利,尽快停火止战符合有关各方和整个世界利益,政治解决是唯一正确出路。”“中方立场一以贯之、清晰明确,就是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化解危机没有灵丹妙药,需要各方从自身做起,通过积累互信创造止战和谈条件”……探求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之道,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坚决反对霸道霸凌”“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放弃极限制裁施压”“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寻求政治解决,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旗帜鲜明反对一些国家为霸权私利践踏和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在6日同习近平主席会谈时,马克龙表示,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法国不会选边站队,而是主张团结合作,大国关系保持稳定。法方愿同中方保持坦诚深入沟通,增进互信,求同存异,开放合作。
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要文件,到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再到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的一系列抉择与行动,彰显了中国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得到各方认同和高度评价。
德国籍欧洲议会议员赫尔穆特·朔尔茨说,他赞同习近平主席关于全球安全的系列主张,欧洲与中国需要共同努力,为欧亚大陆的人民带来持久和平,为打造公正合理的多边主义世界秩序作出贡献。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面对深刻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新时代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开放包容,始终不渝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以长远眼光、广阔胸怀和扎实行动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共同追求更美好的未来,让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更加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上一篇:原创英闻独家摘选:侏罗纪公园可能错了,暴龙或许没暴牙!
下一篇:苏小玎北京豪宅曝光,被扒身份不简单,爸爸职位比安长林还高两级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