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万年前的“临淄人”如何“干饭”出圈?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凭借烧烤“火”了一把的淄博

  近日又“火”了

  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遗址成功入选

  说起赵家徐姚遗址为何能“火”

  还待从万年前的“一把火”说起

  

  2021年在临淄汉墓挖掘过程中

  意外发现了距今万年的“红烧土”

  随着发掘的深入

  大量的人类遗存被发现

  赵家徐姚遗址得以与世人见面

  

  赵家徐姚遗址位于临淄东部

  南距淄河1.2公里

  东距后李遗址4.2公里

  属于鲁中泰沂山地向鲁北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遗址距今1.1万-1.5万年

  

  遗址其中一处

  为距今1.32万年的保存完整的古人类活动营地

  该营地总面积约400平方米

  有火塘3处

  呈品字形分布

  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赵家徐姚遗址发掘领队赵益超介绍

  目前可以推断

  这些火塘在当时主要是用炊器煮食物的

  类似今天的灶

  

  围绕火塘发现遗物1000余件

  其中就包括陶片

  赵益超说

  这些陶器在当时已经运用到日常饮食生活中

  

  从出土的陶片中发现

  陶器口沿出现了花边 方唇 圆唇的花样

  据赵益超介绍

  当时的制陶技艺水平高超

  最显著的特征是陶片中夹杂着植物的茎秆

  陶片均匀

  内外壁磨光

  从功能和形制上出现炊器和容器的组合

  

  这里出土的石器工具

  根据使用痕迹

  赵益超及队员们认为

  主要是用来加工动物等食物的工具

  

  出土的陶塑均为泥制陶

  塑形比较随意 抽象

  但也有心脏 耳朵 人物形态

  展现出当时的人对客观世界以及自身的认知

  这也是目前国内最早的陶塑群

  总的来说

  赵家徐姚遗址能“火”出圈

  不仅源于

  遗址发现了人类用火管理景观的

  最早的 直接的考古证据

  也源于

  遗址出土的陶片

  刷新了人们对该阶段制陶水平的认知

  遗址揭露了

  鲁北地区最完整的山前冲积扇底层序列

  遗址为理解

  农业起源过程中的

  人类行为 技术选择 生态位构建等的复杂关系

  提供了全新视角

  ……

  可以说

  这是华北地区乃至国内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重大考古发现

  出品人:刘健

  策划:钱彤 周红军

  监制:郝桂尧 万方

  统筹:吕放

  执行策划:袁晗

  文案:江昆 陈硕 李嘉欣(实习)

  海报设计:耿晓涵

  包装:康薇

  鸣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淄区委宣传部、临淄区委网信办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山东频道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陈硕 】

上一篇:爷爷奶奶我想你们了!《海蒂和爷爷》谢谢你让我找回了那段时光!
下一篇:蒋勤勤吐槽陈建斌:除了戒指从不买礼物,连结婚纪念日都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