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最火爆地方”之一,被质疑名字不合适,你觉得要改吗?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徐家汇书院 大家去过了吗?

  这家图书馆

  着实可以算今年

  “上海最火爆的地方”之一!

  (点击图片查看此前报道↓)

  

  徐家汇书院位于漕溪北路158号,上海首个4a级开放型都市旅游景区——被誉为“海派文化之源”的徐家汇源的核心区域,这里是中国第一家博物院“徐家汇博物院”的所在地。

  

  从年初开馆起的两个多月,

  徐家汇书院接待了20万人次读者!

  着实人气飙升!

  

  

  不过小编要问问大家,

  徐家汇的“徐”上海话读啥音吗,

  你知道吗?

  xu? xi?zi?

  其实正确答案就在

  中文标志下的

  英文名拼写“zikawei”

  大家念对了吗?

  

  不过这个发音此前

  一直引发热议

  据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介绍,“zikawei”,是法文和上海话的结合,zi是上海方言中的尖音。其中“徐家汇”这三个字的发音其实是当时上海话的“徐家汇”的发音。当年西方传教士来了上海之后,也要了解我们的当地话,所以用法语的音标来标了“徐家汇”的发音。

  

  

  徐家汇书院”的匾额是来自于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的手迹,而它下面的英文翻译叫“zikawei library”,徐家汇的读音并不是我们汉语拼音的“xujiahui”,尤其是这个“徐”字 标为“zi”,有点像带尖团音的上海话。

  一张拍摄于1937年的老照片显示,肇嘉浜北岸及徐家汇路路牌上标有法语字样“route de zikawei”。其中route,是“路”的意思。de,作介词。可见,近百年前就已经有人称呼“徐家汇”为“zikawei”。

  

  不过近日有人提出

  这个英文翻译

  最好还是按汉语拼音读法

  进行修改

  有网友提出,类似徐家汇书院这类公共机构,标牌中应该采用普通话发音的拼音字母,如可写成xu jia hui。他还称,最好剔除沪语中受曲艺影响的尖团音,如尖音zi,以保证原汁原味。

  根据该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录音显示,

  徐汇区文化旅游局办公室

  已收到他的想法,

  并给予反馈:

  徐家汇书院有可能会采纳这一观点,

  目前仍在综合专家意见。

  

  对此,沪语专家、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迪蒙表示:并不认同方言来自于曲艺的观点。zi尖音发音本来就有,只是随着时间发展渐渐消失在日常表达中,反而曲艺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了这个发音。

  丁迪蒙强调,“zikawei”代表了沪语和上海过往的一段发展历史。上海有来自于各地甚至各国的移民,最终都被吸收为上海海派文化一部分,而海派文化的根脉就是上海方言,我们应该尊重、保留它,而不是去破坏它。“书院可以考虑在保留‘zikawei’的基础上,在标牌中增加拼音形式,方便来自于各地的人辨识,也传播海派文化。”

  

  “zikawei”是否应该修改

  有不少网友表示:

  没必要修改

  每个地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有历史、有传承!蛮好!

  

  

  也有网友觉得应该改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来源:新闻坊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消保委

上一篇:“双瞳孔”(重瞳)天选?历史仅有8人拥有,不是圣人就是帝王
下一篇:导筒现场 · 西安 | 顾桃导演纪录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