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赴银江挂青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清明赴银江挂青

  每逢除夕与清明,常向君之故里行。

  几柱青香来点上,无边思念总催生。

  清明赴银江挂青

  至今年的农历九月十三,慈祥的外公离开我们就已经三十年了。

  因舅舅去世太早,外公留在世上的最亲最爱的亲人就只有我们了。每逢过年和清明,我们都会到他的坟前上亮,挂青,近三十年了从未落下。因哥哥和弟弟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年事已高,给外公挂青的事就落在了我的头上。

  母亲在早些时候就一直催问我什么时候去给外公、外婆挂青,因要组织家族的清明祭祖活动而一直未能抽出时间到银江。在忙完家族的清明祭祖活动后,终于赶在清明节前的最后一天来到了银江,来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烧上烧纸挂上青,以表达对外公的思念之情。

  

  外公的坟墓没有碑记,曾想过立块碑的,可我老表们说,他们谢家有个规矩,是不能立碑的,问其为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只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所以立碑的事就这样只是提了一下而并没有实施。

  对外公的思念,并不是在逢年过节的那段特殊的日子,就算是在平时,偶尔也会梦到那已经去世多年的,满脸慈祥的外公。这么多年过去,有时候感觉外公还活在我们身边。每次去银江,都要去外公的坟头看看,去外公生前生活的地方去走走,走过那些熟悉的地方,往日的情景又会浮现在眼前。

  

  儿时的大部分假期,都在银江这片土地上和外公一起生活,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是牵动着我的心。自外公离世后,去银江的时间虽然少了,但我却并没有忘记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小就相识的人们。儿时的往事,总是悄然忆立在心中。当我走过罗家庙时,经过风雨洗礼,早已倒塌的罗家庙又不知不觉将我带进了儿时的记忆里。

  1988年冬天,为陪伴年迈的外公,我转学到了银江小学,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时光。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儿时的学堂早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只有残垣,要不是在这里上过学,又怎么能知道这里曾经繁华一时呢?

  罗家庙旧址前,树着一块纪念红军路过罗家庙的历史的丰碑,这又让我想起了前几年,为挖掘银江红色历史而奔走的事。

  

  成立于2020年4月1日的新民镇红色文化与古文化工作组虽早已不存在,但对于银江红色文的关注并没有减退,每次到银江,都希望能找到新的证据来证明这一段红色历史的存在。可应了生活的压力的人事的繁琐,直到今天,都无法全身心投入进去,只有期待有朝一日,这段红色的历史得到世人的认可,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了却存在于心中多年的愿望。

  畅游天地之间,乐享山水之美,用手机摄下影像,用拙笔谱写诗章,在山水之间感受时光流淌,在文字之中留住已逝时光。

  

上一篇:《惊叹俱乐部》开启财商挑战 尼古拉赵四街头热舞引围观
下一篇:改版后的Winamp播放器功能细节和发布日期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