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子来中国寻亲,面对中国群众她说:我父亲是开国元帅聂荣臻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3
手机版

  01引言

  图 | 聂荣臻与美穗子1980年7月,一位叫加藤美穗子的日本女子来到中国,聂荣臻在北京接见了她。

  她见到聂荣臻时候,情绪激动,紧紧握着聂荣臻的手,眼泪情不自禁地留下来,口中喊着:“爸爸。”

  聂荣臻像久别重逢的慈父一样看着她,这一幕感动了许多人。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聂荣臻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日本女儿?她和聂荣臻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02半生戎马报家国

  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出生于重庆江津区一户普通人家。

  少年的聂荣臻是个有名的学霸。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赫胥黎的《天演论》,他 都在努力学习。知识对他的改变是巨大的,慢慢地,他从一个学习少年变为具有爱国责任感的热血青年。

  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影响了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启蒙。而聂荣臻也成为它的忠实读者。

  受到《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影响,聂荣臻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年时期的聂荣臻,常常因为时局的动荡,深感自身任务的艰巨。作为新一代爱国青年,他积极参加救亡图存活动。每遇到国家突发大事件,聂荣臻总是慷慨陈词,爱国之情跃然而上。

  那时,他常常说:“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那时他的老师也曾数次夸赞:“资赋不凡,终非池中之物。”

  图 | 青年聂荣臻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聂荣臻积极参与家乡的学生运动。同年11月,他与邓小平等爱国青年一起到法国勤工俭学。

  1923年3月,年仅24岁的聂荣臻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前往苏联学习。1925年,聂荣臻回到祖国,到黄埔军校任教。

  这个时候,聂荣臻的世界观发生根本改变,已经由一个进步青年变身成一个勇敢积极的革命者。

  后来,在周恩来的领导与安排下,聂荣臻正式开启了他戎马半生的救国之路。

  03战场相遇,温柔相待

  时间来到1940年,为打破日军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及政治诱降等,八路军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对日军开启了“反扫荡战役”。

  图 | 聂荣臻检阅八路军战士聂荣臻身为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及政委,奋斗在前线,为守护家国而战。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聂荣臻遇到了自己的“女儿”美穗子,也与她结下了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图 | 战争中聂荣臻根据八路军总部的部署,聂荣臻所部负责的是正太路石家庄到平定段的突袭任务。其中娘子关至井陉煤矿路段是属于重点攻击区域。

  这里除了地势险要之外,最出名的就是煤矿资源。而日本属于岛国,物资匮乏,在日军占领这个区域后,专门派遣侨民来开采。

  而美穗子的父母就属于侨民。

  图 | 幼时美穗子与母亲负责攻打井陉的是晋察冀中央纵队的三团,这个团的长官便是杨成武。

  在杨成武的指挥下,我军和矿工里外配合,关掉厂区电源,攻下了井陉煤矿,还破坏了日军的交通战线,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这场战斗中,美穗子的父母死在炮火之下。

  在拿下井陉煤矿后,八路军战士不顾危险救下了两个小女孩。大一点的就是美穗子,小一点是硫美子。

  当时还有仗要打,八路军所处的地方是前线,如何安置照顾这两个年幼的孩子成了难题。战士们只能把这件事报告给杨成武。杨成武也有些为难,不知怎么选择,只能给聂荣臻打电话,请示两个孩子该怎么办。

  图 | 聂荣臻在司令部门前当天,身为总指挥的聂荣臻得知我军拿下井陉煤矿,觉得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下点了。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随后就有战士来找聂荣臻:“聂司令员,前线杨成武首长找您。”

  一听是杨成武的电话,聂荣臻认为前线肯定出事了,就急忙接过电话,刚接起来,电话那头就传来急切的声音:“聂司令员吗?我们遇到了大问题,不知怎么解决,只能向您请示。”

  聂荣臻听完,心里一惊,难道是敌人重新占领了阵地,想到这里只能先定定神,问道:“敌人不是都解决了,煤矿也占领了,还能有什么难题?难道是敌人反攻上来了......”

  还没说完,电话那头说道:“三团的战士在攻打煤矿时,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一点还在吃奶。我们前线部队没办法照顾他们,司令员,您看怎么办?”

  聂荣臻听完,心里也算放心了,觉得救了两个孩子,帮他们找到父母或者交给后方照顾就好,他立刻说道:“这好办,你派几个人帮忙找下两个孩子的父母,交给他们就行。”

  电话那头的杨成武听完愣了,感觉聂荣臻完全没听懂,就大声喊道:“聂司令,这两个孩子是日本人的种,是井陉火车站日本副站长的,她们的父母都死了,那个吃奶的娃娃还受伤了.....”

  这个时候的聂荣臻完全明白了,这两个孩子是日本人,而且她们的父母还是作恶累累的敌军小头目啊。

  就在明白的那一刻,聂荣臻愣住了。他打仗这么多年还没遇到过这种事情。一方面,是残害自己同胞的日本人;另一方面是两个小小的孩子。

  眼下,他该怎么办?但是容不得他去好好想,电话那头催促道:“怎么处理,聂司令,我们这里很多人都说不管,因为她们是敌人的孩子,而且她们的国家害了我们多少无辜百姓。”

  聂荣臻听完,果断说道:“我军提倡优待俘虏,何况是两个孩子,我们要保护她们。”

  杨成武听完,为难地说:“可是............”

  聂荣臻说道:“不要可是了,你派几个人把两个孩子送到我这里,路上注意安全,另外那个小的还受伤了,要照顾好。”

  就这样,美穗子和妹妹就被送到聂荣臻身边。

  图 | 聂荣臻与聂力此时的聂荣臻已经做了父亲,他也有一个女儿叫做聂力。

  为了革命事业,他和女儿总是聚少离多,他在梦里,也会经常梦到自己可爱的女儿。

  曾经在女儿身边为数不多的日子里,他也是从事地下工作,早出晚归,也没有好好陪伴女儿成长。

  因此当聂荣臻看到这两个小女孩时,他的父爱天性被彻底激发出来。

  一直担心那个受伤的小点的孩子,聂荣臻首先抱起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待他确定小女孩身上的包扎没有问题,也没有发烧之类的,他才放下心来。

  在抱起孩子的瞬间,聂荣臻的整个心都柔软了。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小声对身边的警卫说道:“一会你找个医生过来,再给孩子检查下身体,另外再去村里问问,给孩子找个奶妈。”

  把受伤的小女孩安顿好后,聂荣臻才细细地开始打量起那个大点的小女孩,也就是美穗子。

  美穗子长着一双大眼睛,可爱极了。她当天穿着一身条纹衣裤,眼神里也透着一丝丝不安。

  图 | 吃雪花梨的美穗子聂荣臻看见她的样子,又想到她刚刚失去父母,便心疼起来。他拿起身边的雪花梨递给美穗子吃,只是美穗子并没有接。过了一会,身边人提醒聂荣臻说道:“日本人可能爱干净,要看见洗干净才吃。”

  聂荣臻便去打水洗干净,重新递给美穗子。这个时候,美穗子才拿起梨子啃了起来。

  图 | 美穗子喝稀饭聂荣臻看着美穗子,陷入沉思,又想到小女孩一路过来,肯定饿了,就去让人熬了稀饭。

  稀饭做好,美穗子一勺一勺吃着,看向聂荣臻的眼神满是信任。

  就这样,美穗子和妹妹就在指挥部住下来了。

  图 | 聂荣臻与美穗子平时,美穗子就一步不离地跟着聂荣臻,完全把聂荣臻当做自己的亲人。而聂荣臻就一直照顾着。

  聂荣臻也非常喜欢这个孩子,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自己抚养。

  只是在战争时期,抚养两个孩子,谈何容易啊。而且两个孩子在部队,也没办法好好照顾。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聂荣臻作出决定:把两个孩子送回日本。

  只是现在正在和日军打仗,又怎么送回日本,这个问题着实难倒了聂荣臻。

  几天以后,聂荣臻想到了办法,直接送回日本不现实,可以送给日本军官,让日本人帮忙送走。

  想到这里,聂荣臻提笔给日本军官写了一封信:“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

  图 | 聂荣臻写到日军军官的信,手书情真意切,一气呵成,不多久信就写好了。信写好后,聂荣臻随后就找了个老乡,让他把孩子和信送到石家庄日本军营。

  在离开那天,聂荣臻先是抱了小一点的孩子,然后摸了摸美穗子的额头。他又让人拿了一袋雪花梨,一同放在箩筐里。

  出发前,老乡把两个孩子放到箩筐里。聂荣臻嘱咐美穗子要坐稳,渴了要喝水吃梨,又担心老乡会区别对待,又嘱咐老乡要好好照顾。

  当时的场景,完全就像是一个父亲在送自己年幼的两个女儿远行一样,令人感动,不胜唏嘘。

  最后看了一眼两个孩子,不舍地说道:“出发吧,要注意安全。”

  图 | 聂荣臻送美穗子姐妹离开这些天的相处,聂荣臻已经习惯了两个孩子的存在。只是他担心两个孩子的安全与未来。

  战争,让两个孩子失去父母,如果生活在这里,对两个小孩子来说,又是何等艰难。可能回到日本,对她们是最好的。

  而老乡不负所望,将两个孩子和信平安送到了日本军营。

  当这封信被日军翻译看到时,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日本军官看到,也是极受震撼。

  日本军官非常感激聂荣臻,同时写了一封回信,表示他一定会善待两个孩子,并找到她们的亲人。

  图 | 战争中的聂荣臻后来美穗子被送回日本,交给她的大伯抚养。而美穗子的妹妹硫妹子则病情恶化,在日军医院不幸夭折。

  除了日本军官的那封回信之外,聂荣臻之后就再也没有美穗子姐妹的消息,而聂荣臻的心里也一直惦记着美穗子。

  04寻亲路漫漫,终有梦圆时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聂荣臻的内心也燃起了寻找美穗子的希望。

  就这样,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这篇文章在国内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而日本的《读卖新闻》也进行转载,并发动国内的人一起寻找。

  经历千辛万苦,聂荣臻所找的那个日本小姑娘终于找到了。

  她生活在日本九州,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和丈夫经营着一家小商店。

  这些年,美穗子也在思念着聂荣臻。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美穗子才9岁。再加上后来我国相继又爆发了内战,美穗子并没有条件去寻找聂荣臻。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又对新中国实施外交封锁,美穗子也没办法得到聂荣臻的消息。

  1972年,中美联合公告发表。而中日外交也开始提上日程。美穗子想找自己在中国的亲人,却毫无途径,连亲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直到《读卖新闻》的记者找到她,她才知道她牵挂的人同样也惦记着她。

  当她看着报纸上自己幼年时的照片,她顿时泪流满面。隔着40年,她还是认出了当年温柔照顾自己的亲人。

  图 | 聂荣臻与美穗子也就是在这一年,美穗子决定去中国,去寻找自己的亲人,她立刻联系了中国方面。

  不久后,美穗子和丈夫带着3个孩子前往中国,开始了认亲之路。

  聂荣臻知道美穗子要来看他,也是激动无比。

  此时聂荣臻已是80岁的老人,但是身姿依旧挺拔,他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来接待自己多年未见的“女儿”。

  接下来就是文章开头的一幕,聂荣臻接见了美穗子。

  再次见到美穗子,聂荣臻感慨万千。

  图 | 美穗子时光荏苒,当年喜欢抓着自己裤脚的小姑娘,如今已是不惑之年,是有着3个孩子的母亲。

  美穗子见到聂荣臻,也是一眼就认出了昔日救自己的那位将军。面对聂荣臻,美穗子激动地不知道从何说起,她喊出了,那个她经常在梦里喊出的话:“爸爸,谢谢你!”

  在场的很多人,都感动地留下了眼泪。

  这次见面,美穗子带来了一幅字画:中日友好,万古长青。美穗子说道,这句话代表着她的心意,也代表着很多日本民众的心意。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缓和中日两国的关系。

  聂荣臻对美穗子说道:“希望中日人民可以友好地相处下去,不再有战争。”

  聂荣臻和美穗子是不幸的,相遇于战争的炮火之下;他们又是幸运的,可以在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年代重逢。

  临别之际,聂荣臻送给美穗子一副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他希望中日关系像岁寒三友一样,不管是在逆境还是顺境,都能有着勃勃生机。

  对于这副画,美穗子很是珍惜。回到日本后,她就将这幅画挂到屋子里。

  此后美穗子便多次来到中国,为推动中日的关系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 | 美穗子中日外交关系,还在努力,便有噩耗传来。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与世长辞。当时美穗子因为丈夫的身体原因没办法来到中国吊唁。

  她至今都在遗憾:“我把聂荣臻元帅视为父亲,我的心里依托,忽然听到父亲去世噩耗,但因路途遥远,不能前去,深表遗憾。”

  聂荣臻虽然去世,但是中日关系友好事业还在继续。

  1999年,聂荣臻诞辰100周年,在经过美穗子及两国政府的推动下,终于促成了江津市与美穗子家乡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2005年,美穗子再次来到中国,她深情地说道:“如果没有聂荣臻爸爸,就没有我的今天。”

  如今,美穗子已经成为中日友谊的交流使者,继续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而奔走........

  她说:“我要完成爸爸的遗愿。”

  举报/反馈

上一篇:《梦幻花园》四周年庆典 10月1日和你相约成都AIG漫展
下一篇:震惊日本的弑母案!为何背后隐情却让法官表示同情而且一再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