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团餐劳动者!你们是团餐最美的“后浪”新势力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3
手机版

  原创|团餐谋

  自古诚实劳动就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品格,也由此凝结成了中华民族的底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唐诗就有借辛勤劳动的蜜蜂,赞美 诚实劳动的品格,以及暗喻对不劳而获者的痛恨和不满。

  “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则是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对劳动光荣、懒惰耻辱的生动诠释。

  今天更是如此,生命里的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批批医务工作者英勇无畏,义无反顾奋战在战疫一线;无数的志愿者敢于担当,不畏艰险为小区撑起了防疫城墙;一个个社区联防人员日夜坚守,保障疫情期间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

  无数普通的劳动者用用责任、担当、奉献,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英雄。

  而这当中还有朴实、默默无闻的团餐人的身影。

  今天,值此“五一劳动节”之际,让我们用崇敬的目光认识他们中的一些人,并向这些先进个人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你们,守护着中国奋斗者的“背后”。

  吴芬 湖北华鼎团膳长江存储项目组餐厅经理

  2019年,吴芬刚成为了一名母亲,孩子尚在哺乳期。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疫情变得非常严峻。彼时,吴芬毅然请命:“我马上给孩子断奶,安排我上吧!”

  将孩子交托于父母,今年大年初二,便搬回了宿舍楼,奔赴服务最前线。

  吴芬说:“大‘家’有事,小家怎能安康,疫情时刻,做好武汉工作人员后勤保障工作义不容辞。”

  王兴泉 健力源餐饮某医院食堂厨师

  今年年前,王兴泉刚返回河北沧州的老家,便得知他服务的医院成为了北京首个 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但他所在的村子已经封路了。

  村子被封,交通车被禁运,却困不住他返程的决心。

  骑上自家的摩托,绕过村口重重“阻碍”,顶着冬日里凛冽的寒风,历经8个小时,在骑行近300公里后,这位勇士终于返回到自己熟悉的岗位。

  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和同事们一道,夜以继日的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营养安全的餐食。

  周小毡 麦金地中日友好医院项目 营养配餐经理

  她平时话不多,温暖的笑容常挂在脸上,但具有20多年的医院营养配膳经验,熟知各种患者饮食及治疗膳食的种类,并擅长配膳服务及治疗膳食的培训工作。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尽管工作中交叉感染几率较平时增大许多,但是经历过抗击非典的周小毡二话不说,戴起口罩,主动将发热门诊的送餐工作认领过来。

  医院很多科主任手术、开会、加班误了饭点,不管多晚,给她打个电话,不多会儿,热气腾腾的套餐准能送到眼前。

  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不算什么,临床各位大夫太辛苦了!吃好才有力气继续治病救人。”

  王银娟 振达餐饮集团项目经理

  家住河北燕郊的王银娟是一名七岁孩子的母亲,因工作需要已经三年未能回家与家人一起团聚。

  “疫情就是命令,再危险我都得上!”接到通知的王银娟说。

  而后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中的王银娟不辞辛劳,组织带领同事出色的完成了该局用餐保障任务,得到工商总局领导的好评和嘉奖。

  这正是当代“战疫英雄逆行,巾帼不让须眉”。

  汪秀英 四川顺心餐饮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负责人

  汪秀英今年39岁,工作8年,因工作需要,已有7个年头未能回家过年了。

  在今年疫情突发的情境下,她依旧舍弃小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从疫情开始,她终日处于时刻待命的紧急状态,每日从睁眼到闭眼都是工作。

  作为医院后勤主力保障的食堂项目负责人,从员工的个人防护、安全消毒、稳定供应链采购等各个环节都坚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在人员排班紧张的情况下,她主动将每日隔离区送餐的工作重担扛在自己肩上,不惧危险,不辞辛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周小翠 大连玖福团膳保税区第一高级中学餐厅厨师

  2013年周小翠加入了玖福这个大家庭,一开始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勤杂工,但经过自己虚心好学、不懈的努力,8年后她成长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团餐厨师。

  2018年,由于工作需要,她接到公司通知需要去河北支援,当时家里人劝她说:“别去了,你一个女同志去了能干嘛?少你一个还不能开餐了啊。”

  但是她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因为她知道,这是领导对我个人能力的认可与信任,更是玖福这个大家庭现在需要她的时候。

  很多人都说她傻,好好在家多好啊,为什么要去异乡奔波。其实她知道,这对于她来说不单单是工作,更是一种锻炼与提升。果不其然,当她再次回到出发的地方,她实现了蜕变。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所以它才能坚硬无比”。

  周思雨 中膳团餐产业集团武汉西藏中学食堂白案班长

  周思雨从事白案工作20多年,技术全面过硬,工作兢兢业业,另外她还热心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白案师傅。

  而由于西藏中学食堂服务的特殊性,她在西藏中学食堂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春节也很少回家。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时,原本打算回家探望的周思雨,当她看到城市封城,学校封闭的消息后,她心想食堂的工作不能耽误,为此她毅然放弃了这次回家探亲的休假,而这一干,就是持续两个多月的时间,中途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同时为了克服食堂人手不足,她身先士卒,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在菜品上她的班组则保持着创新,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各类需求。正是因为有她在,所属食堂供餐才有了有力保障。

  王法勇 世纪道和莱芜一中南餐厅预处理车间责任人

  在莱芜一中南餐厅。在一个18平米的车间里,一张操作台、一台汽锅、两张五层货架、两台蒸车,每个设备都有指定的位置摆放,看上去井井有条,甚至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此处便是莱南分部菜班的一个职能车间——预处理车间。

  车间的责任人王法勇今年45岁,身形高瘦却不孱弱,性格沉稳却不失灵活。2017年进入莱南分部的王法勇已不算新人,却依然保持着刚入职时的热情,每次卸货都冲在前面,抢着搬最重的货物,干最累的活,有时让他喝口水歇一下,他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他工作起来就像一道风景,由于人高腿长,不止走路快,上楼梯更是一步两个台阶,铆足的干劲像个20多岁的小伙子。3年的沉淀让王法勇对本职工作更加的熟稔,专注的工作态度总能俘获领导和同事的赞赏,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员工奖。

  廖真真 厦门禾堂餐饮项目经理

  没有家人聚餐,没有结伴旅行,没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对于95后的廖真真来说, 2020年春节的特别不止于此,还有连续120多天坚守岗位,带领团队在人流量大的机场项目高强度地工作。

  每天凌晨两点,在气温十度以下的夜晚里开始备餐,一个小时后,准时为加班人员熬煮暖汤送至现场......

  春节疫情爆发以来,廖真真带领团队已经连续奋战120多天,全体员工几乎没有一刻离开工作单位,也没有休息过一天,因为他们服务着一群特殊的人群——厦门机场全体安检后勤人员。

  而在疫情刚爆发之初,在没有专业N95口罩等防疫物品的保护下,廖真真没有退缩,没有害怕,戴着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带领团队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团结一致,而所做的一切,都是因肩上有着一份责任,与安检的家人们共战。

  疫情缓解后,廖真真多次得到甲方领导表扬,对廖真真带领的“铁人们”给予了高度赞许和肯定,还为其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

  赵吉海 山东松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经理

  2014年入职,2019年成为公司合伙人,他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奋踏实,勇于尝试创新,与同事相处融洽,乐于助人,对领导交代的任务能够不折不扣的完成;在市场业务拓展方面,积极发挥个人工作能力和优势,为公司洽谈多个优质团餐项目,并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成为员工团队中的优秀榜样。

  2020年新学期因疫情学校延迟开学,赵吉海积极与学校沟通配合,做好开学前餐厅防疫审验工作;同时,为做好开学后餐厅环境消毒工作,联系厂家定制臭氧消毒机,代表公司为多家学校餐厅免费捐赠消毒机100台。

  张朋勇 万喜集团高校事业部总经理兼供应链部经理

  新冠疫情考验着每个团餐公司的供应链能力。

  特别是因取消堂食,食品供应皆为配送式,一次性餐具用量加大等突发变化,让不少团餐公司供应链部的工作量急剧增加。

  疫情复工后,及时备货,准时送货的重任就落在了万喜集团高校事业部总经理 兼供应链部经理张朋勇身上,每天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成了张朋勇的工作常态。

  除了工作上“拼命”, 张朋勇工作认真负责也是有目共睹。

  从河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张朋勇已从事餐饮业营运工作5年,在此期间可谓兢兢业业。特别是面对耗时又烦琐的基层采购工作,也让他做的有条不紊。

  每天天不亮,他开车往返农贸市场与食堂之间运送食品、餐盒等货物,晚上再挨个核实明日所需订单,并与供货商及时沟通。有时因缺货,一个订单需要和多个供货商协调才能采购的到。

  不少问他,不辛苦吗?他说:“再苦再累,也要让食堂稳定运行!”

  刘龙 中快餐饮集团连云港中国矿业大学分店店长

  中国矿业大学分店为新单,工程量大,餐厅整体面积约2600平方米,一次可以容纳1000-1200人就餐,为了保证如期开业,为此刘龙主动留守值班,每天督促并配合装修团队保质保量赶工期。

  但开业不久,却迎来了新冠疫情。

  刘龙说,当时心里也很害怕,但还是要保持镇定,正常去工作。

  每天给员工测量体温两次,并严格检查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佩戴是否到位,另外,坚持场地每天消毒,吃饭采取单人分餐制,保证不聚集。

  时至今日,他所服务的餐厅无任何就餐安全问题发生,圆满的完成了疫情期间供餐保障任务。

  “人生坎坎坷坷的道路,都是对自己的历练,做一个对家庭、对公司有责任心的人,敢于承担一切事务,并把人生旅途中的酸甜苦辣当作一次分享与回味。”

  结语

  一部人类的演进发展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劳动史,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文明演进,也无不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心血。

  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怎么礼赞和褒扬都不为过。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天津天海即将完成准入,足协五一后公布三级联赛球队名单
下一篇:夏目友人帐将于女生节上映:只要有想见的人,就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