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秋天邂逅熊希龄,梨花、海棠与慈善
沿福山支路蜿蜒而行,望着路旁一些老楼门口的标牌,如同走在历史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其中,福山支路12号是熊希龄故居。
这座小楼典雅精致、温润庄严,别有一番气度。对于这里,熊希龄夫妇情有独钟,妻子毛彦文写道:“该宅面临东海、蓝天碧水、红瓦绿树,为居家之胜地。”
熊希龄,字秉三,1870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他25岁中进士,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被迫辞职。退出政界后,他全心致力于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著名爱国慈善家和平民教育家。
熊希龄与沈从文同为湘西凤凰人,可谓“亲老乡”,他们在青岛的故居距离仅数百米。但遗憾的是,因留青时间不同,二人未做过邻居。而且,熊比沈大了32岁,已属于两代人。
不过,熊希龄的妻子毛彦文足足比他小了28岁,按说也属于“下一代”。熊希龄一生娶了三位夫人,第一位是廖氏,早期染肺病而亡。第二位夫人朱其慧是他的贤内助,全力协助他办教育,积劳成疾,于1931年不幸去世,两人育有一子二女。
毛彦文本就是一位才女,曾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任教。她16岁时就为了表兄逃婚,教书供其留学,谁知惨遭抛弃。此后,她对爱情失去信心,一直独身到36岁。毛彦文与熊希龄的侄女读师范时是同学,一度称熊为伯父。1934年,熊希龄到上海再次见到毛彦文。钱钟书有一句名言:“老年人谈恋爱,像老房子着了火。”以此来形容熊希龄并不为过。很快,他侄女和女儿先后代其向毛彦文求婚,他自己也亲自邀约,写信填词表达爱意。这轮攻势下,一向有主见的毛彦文六神无主,两个月后终于答应下来。1935年2月,这对老夫少妻在上海结婚,轰动一时。
婚后第二年夏天,中华慈善协会在青岛举行年会,熊希龄夫妇从北平来青参会,受到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的热情款待,会后留在青岛避暑。夫妇二人拜会了客居青岛的老朋友孔祥榕,到其崂山别墅做客。熊希龄非常喜欢孔家的别墅,想请孔祥榕依样再为自己建一座。
就在熊希龄夫妇对青岛留下美好印象的同时,沈鸿烈也有意请其来青推行慈幼教育事业。于是,1937年4月底,熊氏夫妇再次来青,选赁住宅,做好了长住青岛的打算。他们选的房子就是福山支路12号,毛彦文对此非常喜爱。这对老夫少妻非常恩爱,这座老楼中也留下了“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爱情佳话。毛彦文晚年回忆时说:“(我们)整天厮守在一起,要是没有看见我,便要呼唤,非要我在他身旁不可,终日缱绻不腻,彼此有说不完的话,此种浓情蜜意少年夫妻亦不过如此”“令我陶醉,令我庆幸”。熊希龄还作《莲湖双鹭图》并题词,“一生花下,朝朝暮暮相守。”
然而,人生中的快乐总是容易消逝。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熊希龄夫妇只好离青,辗转赴香港,为抗战募捐资金。熊希龄突然中风,救治不及,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不得不提的,还有青岛红万字会旧址,就是如今的青岛市美术馆,也与熊希龄息息相关。初来青岛,他看到当时的青岛红万字会在新泰路上,规模太小,于是建议再建一座新的,沈鸿烈当即在青岛河畔批地。1936年,熊希龄在青岛又帮助筹集建设经费,这座标志建筑才得以完成。
人们说,建筑是有温度和记忆的,而我们也应该记住熊希龄,连同他的爱情与爱心。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