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杭州)艺术品投资收藏论坛即将举办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2-11-22
手机版

  

  

  |前言

  2021年,后疫情时代艺术品市场该如何破圈?

  转眼,已12月。新冠疫情这四个字围绕了我们一整年,甚至还将持续。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并面临经济衰退的局面。而中国,悄然之间,各行各业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受疫情影响,线下拍卖市场几乎停滞,国家拍卖规模陷入2010年以来最低点,但从侧面看中国市场更显平稳趋势,反而推进了艺术品市场的线上发展。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震荡与分化已成新常态,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普通人该如何做出投资决策?

  如何进行合理的艺术品投资?

  长线投资和短线投资又该如何取舍?

  什么样的艺术品才有衡量价值?

  艺术品企业又该如何依托产业链和创新链重新布局?

  2020年12月23日,中国(杭州)艺术品投资收藏论坛将在杭州拉开帷幕。届时,众多嘉宾大腕们相聚一堂,以“2021年 ,后疫情时代艺术品市场该如何破圈”为主题,对艺术品未来市场展开讨论,发表前沿观点,分享真知灼见,共同展望市场发展,助力投资者穿越迷雾。

  2021年,后疫情时代,艺术品市场新机遇在哪里?12月23日,”中国(杭州)艺术品投资收藏论坛“,我们不见不散!

  同时,我们也拿出了部分珍贵的名家作品给大家饱饱眼福,赶紧一睹为快吧

  齐白石

  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

  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贫寒农家,早年以木匠为业,20岁以《芥子园画谱》自学绘画,50多岁北上后毅然“衰年变法”,开创了“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成为一代中国画大师。

  

  ▲齐白石 三多图

  尺寸:115×47cm,约5.0平尺

  材质: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三多。借山老人白石。

  钤印:借山翁、齐璜之印、人长寿

  著录:

  1.《齐白石绘画精萃》,图编134,吉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2.《齐白石全集·第六卷》图编97,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展览:“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镜像”,长沙美术馆,2020年9月12日至2020年12月12日。

  作品从书法和笔墨上看,应归属于齐白石40年代中期作品。“三多”为篆字款,笔力遒劲。这个时期,齐白石的作品创作已趋于成熟。桃子的造型夸张,以没骨法写成,色彩饱满,朱红色的大桃,配以藤黄表现出具体形貌,鲜艳欲滴。运笔以桃尖为起点,大笔侧锋向桃蒂方向扫去,因之边缘出现浅色的洇晕,更显娇嫩水灵。竹篮纯以水墨,笔力雄肆,与桃实形成线与面、墨与色的强烈对比,将桃实的丰硕结实之感淋漓尽致地突显出来。佛手较早点佛手画法,采用没骨法写成,用藤黄染佛手果。三个石榴石榴,呼应得体,自然随意。作者正是通过用笔的使转中侧,用色的浓淡干湿,构图的协调统一,使整幅作品显得非常舒服。

  

  ▲ 齐白石 多子

  创作年代:约20世纪30年代中晚期作

  尺寸:130.5×33.5cm,约4.0平尺

  材质:镜心 设色纸本

  印章:白石翁

  题跋:多子。三百石印富翁。

  出版:

  《白石——须磨旧藏,美国旧金山、日本东京展》图45,1960年。

  《中国书画之美——从明清至现代》P28,中国艺术株式会社出版。

  展览:

  1.《须磨旧藏齐白石作品展》,美国旧金山、日本东京,1960年。

  2. “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镜像”,长沙美术馆,2020年9月12 日至2020年12月12日。

  此作为须磨弥吉郎的旧藏,他先后被派驻英国、德国、中国、美国及西班牙等地。他是日本最著名的齐白石作品收藏家,同时也是毕加索作品的重要收藏家。据日本学者西上实统计,其所藏齐白石总量一百件有余,在私人收藏中颇具规模。

  

  ▲ 齐白石 湖光帆影

  创作年代:1934年作

  尺寸:138×34.5cm,约4.4平尺

  材质: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伯言先生清属。甲戌秋八月,清凉北地正好挥毫欣然成之。白石齐璜时居旧京第十八年。

  钤印:白石翁、人长寿

  鉴藏印:成都张伯言珍藏金石书画印、张青莲

  题签:齐白石湖光帆影图精品。一九六〇年重装。钤印:张青莲

  著录:

  1.《中国画の至宝---齐白石展》图版22,日本西武百货展览画集,1987年。

  2.《齐白石全集》(第四卷)P51,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3.《齐白石绘画精粹》P25,吉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4.《翰海十周年纪念册.书画卷》P323,文物出版社,2004年。

  展览:

  1.“中国画の至宝---齐白石展”,日本西武美术馆,1987年。

  2.“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镜像”,长沙美术馆,2020年9月12日至2020年12月12日。

  来源:1.北京文物公司旧藏。2.张青莲旧藏。

  《湖光帆影》作于1934年,正是白石翁历经衰年变法,大器终成之时,可谓齐白石山水画的重要作品。本幅原由北京文物公司旧藏,曾于1987年参加日本西武美术馆之展览。1987年,日本西武美术馆、读卖新闻社在西武百货店举办了“齐白石画展”并出相关作品集。

  本幅上款人张伯言系“西康王”刘文辉之参谋长与私人顾问。张伯言(1893-1967)别名巽中,四川成都市人。西康王刘文辉参谋长,民革成员,1952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28年,33岁的刘文辉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省主席,拥兵十多万,盘踞川西,成为四川的主要统治者,而张伯言也以川康边防指挥部参谋长之身份辅弼左右。在刘文辉艺术与收藏的交流谱系中,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人均是他的座上宾。作为军师的张伯言自然也与他们相当熟稔,《湖光帆影》即是当时白石翁受其嘱托,专程于旧京绘制,惠赠张氏的佳制。

  张青莲(1908年7月31日—2006年12月14日),出生于江苏常熟,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 齐白石 石与蟹

  尺寸:165.5×46.5cm,7.1平尺

  材质:镜框 设色纸本

  题识:余寄萍堂后石侧有井,井上余地平铺秋苔。苍绿错杂,尝有肥蟹横行其上。余细观之,蟹行其足一举一践,其足虽多,不乱规矩,世之画此者不能知。陈师曾、郭保生最以余言之不妄。三百石印斋主者濒生记。

  钤印:阿芝、星塘老屋、寄萍精室、三百方石印富翁

  鉴藏印:蒙庐收藏章

  著录:

  1.《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图版46。

  2.《名家翰墨》,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70页。

  展览:“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镜像”,长沙美术馆,2020年9月12日至2020年12月12日。

  此作为齐白石“变法”之前所作,如对于蟹的长钳、长足的刻写,细腻有致,栩栩如生,让人深感“蟹行其足一举一践,其足虽多,不乱规矩”之言下不虚。此画在布局上近于八大山人画风,但与八大画作突出表现孤清气息不同,此画展现出来的,纯然一派恬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堪称齐白石早年画蟹的代表作。

  题识中提到的陈师曾、郭保生是齐白石交友圈的重要人物,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是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人。他中西融合、固本出新的画学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陈师曾到法源寺造访齐白石,观画赠诗,劝其自创风格,自此齐白石欣然接受后大变其法,创为红花墨叶一派,两人从此成为知己。陈师曾1922年携齐白石画作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并以高价销售一空,至此齐白石才开始在北京画坛声名大噪。

  郭人漳(?-1922),字葆生,又名郭五。湖南湘潭人。官至钦廉兵备道。民国后,退居北京,一度任安福国会议员。他与白石结识于1899年。1902年 至1909年在两广任官时,多次邀白石代笔作画。1917年齐白石定居北京时,首先 就住在郭葆生家,与他交往更密切。1922年,郭保生病逝,白石甚伤痛,谓“朋友之思,声名之始,余平生以郭五为最。”

  由此可见,此幅作品记录了齐白石与两位能够给予他在北京以画为生信心重要朋友的交往细节。故而拥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

  

  ▲齐白石 墨荷

  创作年代:1936年作

  尺寸:135×33.5cm 约4.15平尺

  材质:镜框 水墨纸本

  题识: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修到华岩清静福,有人三世梦如来。借昔人诗,时丙子(1936年作)春,吾将蜀游,冷庵友人先生法论,璜。

  钤印:白石

  著录:

  1.《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图版120。

  2.《名家翰墨》,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版,第69页。

  《墨荷》是齐白石赠予胡佩衡的作品,画中的上款人“冷盦先生”,即指胡佩衡。胡氏在《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中写道:“他(齐白石)给我画过一幅墨荷(此画),使人看着仿佛是绿色荷叶、粉白色的花,上题古诗‘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来说明用墨的恰到好处,能把各种颜色画出来,也能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老人作画,用墨和用水是极其有分寸的。”在此幅作品中,齐白石以浓墨写出荷叶、荷茎、荷花,荷叶墨气氤氲,荷茎苍劲挺拔,荷花悄然盛开;复以枯润有别、浓淡有致的笔墨写杂草,整体上布局合理,既富有凝聚感,又杂而不乱。用笔大气磅礴、浑朴老练,富含金石味。虽没有赋彩填色,却深得墨分五彩之神趣,显示出画家举重若轻的笔墨功力。

  《墨荷》著录于1959年出版的胡佩衡、胡橐所著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中。该书是第一部记述齐白石画法的作品,囊括了白石老人的生平和艺术,叙述上完全以第一手资料为主,为后世了解齐白石留下了许多难得的珍贵材料。对于齐白石画作的鉴定,更是极为权威的佐证。

  

  ▲ 齐白石 群蟹图

  创作年代:1950年作

  尺寸:102×34.5cm 约3.2平尺

  材质: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立藩二兄清属,庚寅九十白石。

  钤印:白石、寄萍堂

  鉴藏印:杨启霖所藏书画

  著录:《袖海遗珠》P37,新加坡1974年8月。

  展览:“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镜像”,长沙美术馆,2020年9月12日至2020年12月12日。

  鉴藏印的袖海楼杨启霖先生收藏40年,藏品数量逾千,精品甚多,多巨幛连屏,保存认真,藏品往往非常干净,没有在上面题字的习惯。“袖海楼”书画藏品范围甚广,自明清书画、至近代海派、京津、岭南,甚至当代年青画家,皆兼收并蓄,颇有海纳百川之势,精品不少,如徐悲鸿在马来西亚所画巨作《六朝人诗意图》等。中国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启功、杨仁恺等均曾在80年代间先后观赏过其藏品,均给予很高评价,徐邦达更评以“不虚此行”之誉。

  吴昌硕

  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

  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贫寒农家,早年以木匠为业,20岁以《芥子园画谱》自学绘画,50多岁北上后毅然“衰年变法”,开创了“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成为一代中国画大师。

  

  ▲ 吴昌硕 千年桃实

  创作年代:1914年作

  尺寸:176×46cm 约7.4平尺

  材质: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千年桃实大如斗,点色成之吾好手。仙人馋涎挂满口,东王父与西王母。甲寅四月维夏,拟赵无闷设色法,自视又似张孟皋老年之作,安吉吴昌硕。

  钤印:仓硕、聋

  鉴藏印:济民珍秘

  著录:

  1、《吴昌硕书画集》P40,中华民国国立历史博物馆,1985年1月。

  2、《吴昌硕书画选》P33,倦勤斋艺术有限公司,2000年9月。

  3、《中国近现代水墨画名家特展》P24,国立历史博物馆,2010年11月。

  4、《中国近现代水墨画名家展》P24,首尔大学校博物馆,启明大学校行李博物馆,2009年10月。

  故善画者青绿斑斓,而愈见墨彩之腾发。吴昌硕正是这墨彩之腾发的实践者和成功者。他虽主张作画不可太着意于色相之间,但他始终都在实践着画中色彩的裂变与生发。自古画家皆知用色易俗不易古之理。在清代之前,文人水墨画家居多,而施彩者甚少,重彩泼墨者则更少。至清末,西方色彩传入我国,其艳丽浑厚的红色则略胜胭脂而受到中国画家的喜爱,故名西洋红。先生慧眼识色,画作中大量的运用西洋红于他的大块泼墨写意蟠桃之中,开创了一片古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新篇章。另一方面,绘画中的线条一直是画家引以为豪传统书法功力的体现。画家强调了画面中枝干书法线条的挺拔劲健,正是笔力的厚重支撑住色彩的艳丽夺目,使得全画生机盎然,韵味十足。

  潘天寿

  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号寿者,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

  

  ▲ 潘天寿 朝霞

  创作年代:1960年作

  尺寸:102×45.5cm,约4.3平尺

  材质: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朝霞。文伯同志属正。一九六零年梅花开候,雷婆头峰寿者于止止堂。

  钤印:潘天寿、阿寿

  著录:

  1.《中国画》,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1973年。

  2.《潘天寿画集》封面,台湾中华书画出版社,1981年。

  3.《劲松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

  4.《海上绘画》P115,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5.《苦乐斋藏画选》(上)P45,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备注:上款人魏文伯(1905-1987)先生是著名老领导,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委书记,华东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长等职。

  文革期间,四人帮开展“批黑画”的运动,由江青亲自挂帅,扩大到全国追查“黑画”。指发表于1973年出版的《中国画》是一本“复礼”,称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野、乱、怪、黑”的典型代表。潘天寿也成为这次运动的重点打击对象,被批判为“文化特务”,这场“黑画”闹剧致使美术界百花凋零,艺术家备受摧残。直到1975年夏,四人帮倒台,毛泽东一言:“国画,大泼墨嘛,怎么能不黑呢?”于是,禁锢的时代一去不返,对“黑画”的大批判也就戛然而止。如潘天寿《朝霞》这些被贬斥批判的作品和艺术家们,如遇春风,增辉增艳。终于在1984年出版的《劲松画集》中重新亮相,被郑重地向世界推荐。

  此幅《朝霞》为潘天寿先生1960年所创作。是年,潘天寿当选为浙江美协筹委会主任,并重游雁荡山和天台山,在京开会期间,与康生会面。康老认为其在接受传统方面有基础,对于创新方面,也有些苗头,故特别建议开一个展,鼓励创作以求进步。此时潘天寿创作技法到达高潮,艺术风格强烈鲜明,艺术语言已具深厚功底,是先生苦心探索,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

  张大千

  1899—1983,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

  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上世纪30年代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

  

  ▲ 张大千 峨嵋金顶

  尺寸:46×38.5cm,1.59平尺

  材质:镜框 设色纸本

  题识:千重雪岭栖灵鹫,一片云涛下宝航,五岳归来恣坐卧,忽惊神秀在西方。峨眉金顶。爰。

  钤印:张爰唯印、大千居士

  此作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与夫人沈性元的藏品,钱昌照是民国风云人物,曾追随蒋介石十余年,交游极广,和夫人皆出身书香门第,学养深厚。钱昌照与徐悲鸿情如兄弟,伉俪皆不擅饮却常邀傅抱石到家中畅饮,齐白石常为伉俪免费作画,赵朴初对沈性元十分尊重,常为其写字。作为民国政府要员,钱昌照与张大千的交往也甚为密切。

  钱昌照伉俪的收藏丰富,此帧为他们张大千藏画中的小精品。

  

  ▲ 张大千 荷花世界梦俱香

  创作年代:1968年作

  尺寸:136.8×70cm,约8.6平尺

  材质: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荷花世界梦俱香。戊申嘉平月,大千居士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世界

  来源:谢冠方旧藏。

  《荷花世界梦俱香》作于1969年,呈现张大千晚年纯熟的大写意荷花面貌,画中宽硕的荷叶亭亭如盖,枝梗柔韧长展,白荷一朵傲然绽放,一朵才露尖角,迎风摇曳。全画构图大开大合,笔墨纵放淋漓,气度豪迈,发挥书法笔力,“花如今隶茎如籀,叶是分书草草书”,墨笔挥洒出荷叶,并以花青、赭石略染,淡墨勾出的素荷在枝叶的映衬下风姿尽现。全作清气满溢,如有暗香浮动。

  谢冠方,台湾企业家,系石化业巨子赵廷箴妹夫,与赵氏共同创办华夏海湾企业集团。赵廷箴,江苏苏州人,1946年迁台,曾与王永庆合作参与建立台塑集团,后另行创业,其石化、塑料网络遍布全球,2005年获美国化学传承基金会暨创办人俱乐部颁发“石化传承奖”。

  黄宾虹

  1865—1955,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平生遍游山川,注重写生。

  其技法得力于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

  

  ▲ 黄宾虹 秋山落日图

  创作年代:1934年作

  尺寸:109×44.5cm,约4.5平尺

  材质:镜框 设色纸本

  题识:一拂残烟暝不收,作成溪上十分秋。空林落日西风急,红叶无诗水自流。甲戌冬日,宾虹画。

  钤印:黄宾虹、朴居士、相赏有松石闲意

  来源:香港著名收藏家钱学文旧藏

  黄宾虹一生两度游香港。1928年夏天,黄宾虹赴桂林讲学,应老友香港蔡哲夫、谈月色夫妇之邀,过港小住,与邓尔雅等友人谈画论艺,结下深厚友谊。1935年七八月间,黄宾虹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之邀,赴南宁为该省举办的中等学校教职员讲习班讲授金石学史、书法发微、国画概论等课。他先到了香港,到港那天,邓尔雅、黄般若、黄居素、唐天如和黎公饮都到沪轮上接他,他在此停留了十日左右才去广西。

  香港亦是最早兴起黄宾虹收藏的地区。其中一位收藏家就是钱学文,钱学文的本职工作是香港名医,却利用业余时间成为了黄宾虹作品收藏家与研究者,《松筠高阁》即是他收藏的黄宾虹重要作品。早年深受其岳翁黄居素先生影响,酷好黄宾虹画。数十年间,节衣缩食,收藏宾翁各个时期画作颇丰,并身体力行,深刻研究宾翁画法源流,阐精叙妙。生前为黄宾虹研究会理事,与杭州王伯敏先生合著《黄宾虹画语录图释》(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又编印《黄宾虹题画墨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宾虹书信墨迹》(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将家藏宾翁题画、论画手迹公诸于世,为后世研究黄宾虹高华深邃之艺术境界开启门径,功莫大焉!

  《松筠高阁》作于黄宾虹晚年,1996年作为唯一一件来自民间的藏画入选一套7件的《黄宾虹作品选》特种邮票纪念册。钱学文先生于1960年于画中提到的挹翠阁主人——吴鸣处购得此画,奉为至宝。由此也足见钱学文先生收藏的品味之高。

  此作品由黄居素递藏钱学文,得自黄居素大女儿钱学文夫人。

  陆俨少

  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

  1927年考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次年师从冯超然学画,并结识吴湖帆,遍游南北胜地。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

  

  ▲ 陆俨少 雁荡云瀑泉石图

  创作年代:1979年作

  尺寸:137×67cm,约8.6平尺

  材质: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雁荡云瀑泉石之图。一九七九年十二月,陆俨少写。

  鉴藏印:虚怀斋收藏印

  钤印:陆俨少、宛若、嘉定、穆如馆

  著录:

  1.《虚怀斋藏陆俨少书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85页。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2011年,第309页。

  来源:佳士得(香港)拍卖公司1994年秋拍。

  诗书画三位一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身份识别符码,诗书画三绝也就成为评定文人画的标准。陆俨少以其丰厚的学识、修养和造诣,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成为现代唯一被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定位的中国最后一个文人画大家。1975年至1985年十多年间,陆俨少的艺术创作达到了巅峰,此图作于1979年,时年71岁,是典型的“陆家山水”。

  全图气势恢弘、笔墨雄劲,动静相合,极具意趣。所绘云水,映带呼应,具有极富生气的动态之美;所绘山崖丛树,更是行行相关,聚散结合,参差映带,葱茂苍翠,颇得自然之趣。作者在用水墨和颜色创作时留出了白色的空间,用以表现云雾,然后用浓墨积点成块,以反衬“留白”。他又用较细的拖笔中锋画云的阳面,以较淡而毛的环曲线条勾云的阴面。在灵变的意韵中,蕴含着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超凡脱俗的意趣。图中山峦树石与云海是动与静、柔与刚、疏与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气势磅礡又不失装饰味,更富内涵素养。

  徐悲鸿

  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毕业于巴黎国立美术学校,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他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与张书旗、柳子谷并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提出了《中国画改良论》,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 徐悲鸿 平安大吉

  创作年代:1946年作

  尺寸:107×39cm,约3.8平尺

  材质: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悲鸿。丙戌。

  钤印:徐

  题签:徐悲鸿竹鸡。钤印:吕斯百

  来源:吕斯百旧藏。

  四十年代初,徐悲鸿筹办的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筹备处设于重庆,工作所设于盘溪,并聘张大千、齐白石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包括张蒨英、费成武、张安冶、吕斯百、吴作人等。吕斯百则积极参与筹设国立中央美术馆。时代和艺术事业把当年的留法学子聚集在一起。在动荡的年月里,他们不畏艰苦,简单安顿了家室后,面对清苦的生活继续创作,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反映时代生活。吕斯百此时完成了几件经典之作《庭院》、《莴苣和花菜》表现出“和煦的阳光下恬静的农家情调”。

  徐悲鸿在创院理想实践之时写此赠得意门生,无疑有勉励之意。此时又正值徐悲鸿在思想和艺术风格最纯熟的时期。整幅画作洒脱大气、神采飞扬,生机勃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吕斯百,1905年10月15日生于江苏江阴,1973年1月14日卒于南京。初入东南大学艺术系,得徐悲鸿赏识,并于1928年被推荐赴法国留学,初在里昂高等美术专科学校,1931年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曾游历西欧各国,考察美术。1934年回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出任系主任。1949年后,先后任兰州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兼系主任,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

  林风眠

  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 林风眠 夏

  创作年代:1981年作

  尺寸:67.8×67.7cm,约4.2平尺

  材质:镜心 设色纸本

  印章:林风瞑印

  签名:林风眠。

  出版:《林风眠画集》图41,台北历史博物馆1989年10月出版。

  展览:“林风眠九十回顾展”,1989年10月5日至31日,台北历史博物馆。

  说明:冯叶女士旧藏。

  冯叶,河南开封人。出生于上海。父亲冯纪忠为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母席素华为画家。自小受家庭浓厚的学术与艺术气氛熏陶。中国绘画大师、杭州国立艺术院创办人林风眠与冯家交好,冯叶自小受到林风眠先生的艺术熏陶,并被收为义女及关门弟子。十几岁即拜国画大师林风眠习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监禁的林风眠也屡受冯家等人关照。1978年,义女冯叶跟随林风眠后,自上海迁居香港,照料其晚年生活。

  《夏》是林风眠仕女题材中甚为罕见的充满异域和热带风情之作,色彩明丽鲜亮,斑斓的阔叶花卉与成熟丰盛的水果,围绕一个散发着浓郁而大胆的野性之美的少女。林风眠的仕女多是静穆的、娴雅的和独自美丽的模样,尤其古装仕女更是温婉恬美,而《夏》中的少女,像是少数民族又像是南方热带地区的女子,那黝黑的皮肤,传情的大眼睛,异于中原传统样式的服饰妆扮,别有一种野性热烈的美感,令人不由得联想起高更笔下代表“原始、自然、生命”的大溪地女子。也许饱受苦难折磨和创作压抑的林风眠,在定居创作环境宽松的香港后,终于有了无拘无束的释放空间,而人到晚年也更向往青春和生命活力,所以《夏》的色彩比以往作品更明亮强烈,形式更任意恣肆,可谓画家内心对生命热情的呼唤。

  1977年林风眠移居香港,其创作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集大成阶段,而晚年的一些作品还显露了某种新的风格:那些熟悉的线条、色块、构成等,都呈现出粗简、豪放、激越和一定程度的不和谐,造型更为率意恣肆,形式更加大胆,细节处理减少,色调间微妙的平衡也被有意识的抛弃,代之以强烈的对比色。郎绍君把他的这种探索概括为“林风眠式的表现主义”的觉醒。《夏》正是创作于这个时期,代表了他晚年时装仕女题材的审美追求。画面有不少似曾相识的细节,如人物接近古装仕女的静态坐姿、静物画中多次出现过的芒果等,但在表现手段上却远较以前大胆。其用色之明艳响亮,运线之迅疾有力,前景黑色之沉郁与背景色块之激荡间的巨大冲突,都体现出一种无所顾忌淋漓酣畅的创作心态,也使他画中的表现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 林风眠 芦间双鹭

  尺寸:44×68cm,2.69平尺

  材质: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承宗同志正画。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说明:上款张承宗(1910-1996),上海市委老书记,与林风眠交情甚笃。此件作品原得自张老家属。

  林风眠喜爱临摹自己的作品,根据回忆作画。白鹭鸶就是他最擅长的题材之一,虽然相同的题材风格不断的重复,但是他的色感、手法、造型越发成熟。席德进曾说:“林风眠在表现手法上是单刀直入,绝不迟疑,以闪电般的速度,在纸上留下慑人心魄的动力,迫使你感受他个性化的风格。”这话用来形容这幅作品中的白鹭恰如其分,双鹭形象刻画寓繁于简,造形笔法以至设色,几以提炼到无法可循的境地。

  李可染

  1907-1989,室名师牛堂,江苏徐州人。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李可染自幼习画,曾在多所艺术院校任教。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 李可染 江南春雨

  尺寸:70×46.5,约3.0平尺

  材质:镜片 设色纸本

  题识:江南春雨图。一九六二年九月,阿兄可染画。

  钤印:可染

  备注:

  1、原藏家直接得自李畹女士家属。

  2、此帧作品已入选《李可染书画全集》,并入选2014年11月份由文化部、北京画院、李可染基金会主办的江山无尽—李可染山水画大展。(《李可染书画全集》李可染 著;李可染 绘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19-08 / 精装)此出版信息为购入时拍卖公司提供,此出版物我方未有,如要刊登,需贵方自行核实,展览信息与出版信息相同,未经核实。

  1920年生于江苏徐州的李畹,是一代大师李可染的胞妹。她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2013年春初李畹在南京过世,享年93岁。李畹笔耕一生,擅长山水、人物。受胞兄李可染影响,她的山水空灵奇拙,婉约华滋。晚年创作的达摩,禅意隽永,水墨淋漓,妙造自然,被识者誉为“神品”。

  解放后李可染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开拓与创新,两次深入大江南北写生、创作,出手的作品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里程碑。1962年李可染在北戴河疗养期间,以江南和桂林等地的写生素材,创作了《春雨江南》、《山静泉声喧》等名作。此时李畹和爱人李德传到二哥身边,一边看二哥作画,一边听二哥讲述山水画的运笔和用墨、章法和布局、提炼主题等等问题,受益良多。兴之所至,李可染从自己多件写生素材中以《江南春雨图》为题作画,送给四妹,此作是当年李可染先生精品之一。画面上的江南人家、拱桥、远山等等被蒙蒙春雨笼罩,苍润淋漓,湿气氤氲,空蒙透彻,给人以万般遐想。李可染作画时常常把书法、金石融入笔端,使其画作更具扑拙老辣,有人谓其画中有书,书中有画,其所作“翰墨缘”、“金铁烟云”等可见其端倪。作《春雨江南图》这幅画时,先生之子李小可适在身旁,他说父亲当时以淡墨一遍遍渲染这幅画的情景时时在眼前浮现,犹如昨日。(愚颖)

  任愚颖(李可染晚年入室弟子。香港《大公报》副刊、《中国书画报》副刊资深撰稿人。)

  请联系我们

  美术传媒拍卖,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C座24楼

  美术拍卖湖南分公司,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新湖南大厦产业楼24楼

  名课文化绍兴分公司,绍兴市越城区鉴湖水街2号楼3楼

  大河美术馆,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60号附1号

  -END-

  /艺术者专区/

  

  加入艺术爱好群寻找同伴

  -END-

  /艺术者专区/

  

  加入艺术爱好群寻找同伴

上一篇:崩坏3:千万别为冰卡抽鬼角,这两点足以证明它不一定比这武器好
下一篇:苍井空和老公合体亮相,中文正式宣布已经怀孕,曾经称怀孕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