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皇帝——明景帝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在香港武侠电影史中,有两部经典作品,讲述了明朝中期的武林侠士与东厂势力(原型为太监曹吉祥)激烈拼杀的故事。一部是1967年胡金铨导演的《龙门客栈》,另一部是1992年徐克监制,李惠民导演的《新龙门客栈》,两部作品的故事背景都是源于明景帝时的夺门之变。

  前面我们讲过,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兵败,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464年)被俘,成为了瓦剌的阶下囚。国不能一日无君,在于谦等大臣的拥戴下,劝服了孙太后,拥立当时在京师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为帝,是为明景帝(明代宗),遥尊其兄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幸运皇帝朱祁钰

  朱祁钰是个幸运的人。说他幸运,是因为在国家危变之时,他捡了个皇帝之位,而且还碰到了忠勇俱全的大臣于谦,帮助他挽救了大明的江山。众所周知,于谦是明景帝统治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土木之变后,表现出色,力挽狂澜,俨然成为“救时宰相”,权位威望日隆,并于是年八月二十一日升任兵部尚书。在明景帝登基后,于谦就力主抗击,保卫京师,拒绝南迁,其在景泰年间的表现,所执行的各项政策基本代表了明景帝的施政意图。

  随着北方边境政局渐稳,擒获了明朝皇帝的瓦剌,此后没能从大明帝国身上再捞得了什么油水。到了明景泰元年,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在被瓦剌关押一年之后,被释放回朝。据《明史》记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环顾四周,谁会是他的皇位最大威胁呢?此时的朱祁钰心情是极其纠结的,因为英宗朱祁镇和他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兄弟如手足。然而,在皇权阴影笼罩下,兄弟关系开始扭曲,手足之情发生变异,从正常走向了不正常。作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非嫡长子身份被大臣劝进称帝的朱祁钰,尽管经过他和于谦的力主抗战,打退了瓦剌的多次进攻,使江山社稷转危为安。但一旦民族矛盾缓解,加上自己的前任又成功回归,那种皇位危机感肯定是在内心难以隐去。

  无能皇帝朱祁钰

  可以说,朱祁钰是个无能的人,意外获得的皇位,在于谦等人的帮助下,得以暂时稳固。可当将太上皇英宗迎回来,他又害怕丢掉权力,不愿意将皇位归还给英宗朱祁镇,于是把朱祁镇安置并囚禁于南宫,并采取了各项措施,使得比自己只大一岁的太上皇朱祁镇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以防止复辟。

  不仅如此,朱祁钰在迎回英宗之后,还产生了将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太子的念头,多次试探大臣的反应,寻找机会改立皇储。据载,朱祁钰为此事是不择手段,甚至向臣下行贿,以堵众大臣之嘴。大臣们收了钱,事情自然好办多了。到了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以“父有天下必传于子”为借口,废除了明英宗之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册封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皇太子。然而不到一年,朱见济早夭,太子再次出现了空缺。这一下子让明景帝朱祁钰尴尬起来,当初是自己亲自废了侄子朱见深,这下自己的亲生儿子夭折,就面临着再立储的问题。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朱祁钰对复立太子一事,保持着高度警惕。这件事上也显现出,朱祁钰内心中一直想要理顺帝系,以其子孙世代继承皇统,断绝英宗的皇统,造成既成的事实,为自己奠定世世代代的根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学文在《略论于谦的悲剧历史命运》一文中分析认为“大权在握的于谦在易储问题上态度暖昧,此亦为后授人以口实,……明人对于谦在易储问题上已有二种不同看法。……于谦倒是较接近于代宗,自此又酿成英宗从感情上憎恨于谦的根由。总之,于谦在皇位道统继承和选择拥立二帝世系之间是有失误的,这也为后来石、徐之辈在英宗面前低毁构罪于谦的口实之一。”

  夺门之变与皇位更迭

  明英宗朱祁镇回朝被软禁于南宫,朱祁钰也不许群臣朝见他,但实际上明英宗在朝中仍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并且正值英年的明英宗也很不甘心一辈子做这个“太上皇”。在易储风波之后,名分不正的朱祁钰,更是为封建守正大臣们所不容。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景帝朱祁钰病重, 由于太子未定,宫廷内外及文武官员都十分忧惧,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盘算。后来有学界研究观点认为,夺门之前,朝中大臣分为“复立沂王(原太子朱见深)派”“另立襄王世子派”“奉迎上皇复辟派”三股势力。

  而发动夺门之变的即是“奉迎上皇复辟派”所为,其中,石亨、徐有贞及太监曹吉祥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当时石亨为武清侯,身为武将,功勋卓著又野心勃勃,徐有贞虽学识渊博,善于钻营,后升任左副都御使,曾经主张南迁为人所不齿,太监曹吉祥则是前大太监王振的门下。就这样,一群善于窥测形势的朝臣太监相互勾结,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轨、太监曹吉祥、太常卿许彬和徐有贞密谋,商定正月十六日晚发动“夺门之变’。据《明通鉴》记载,徐有贞当时告别家人曰:“事成,社极之利;不成,门族之祸。归,人;不归,鬼矣。”十七日黎明,正当众大臣在朝房等待景帝朱祁钰临朝宣布皇储问题时,忽听徐有贞大声喊道“上皇帝复位矣”,就这样,明英宗在石、徐等人拥簇下重返奉天殿宝座,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皇帝宝座,这就是“南宫之变”。

  此时,身患重病的景帝朱祁钰无可奈何只能退位,被废为郕王,一个月后撒手归天(对于明景帝的死因, 明人多有避讳,一说被毒害死去,一说病死。),一场兄弟皇位之争在权臣、宦官的共同导演下终于落下帷幕。二十一日,明英宗朱祁镇下诏改元天顺。一朝天子一朝臣,景帝时期的内阁成员五人全部清理出去,六部及都察院的九个一号人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理,于谦等当初支持景帝的骨干力量皆被处死。而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因迎立英宗有功封官晋爵,整个朝堂之上大小官员“为之一新”。

  十三陵的缺席者

  明景帝朱祁钰,应该说是早就注定了失败。首先是自身的身体问题,已无力掌控朝局。太子早夭后,因为后继无人,精神打击巨大,行事偏激,忙于再添皇嗣,搞垮了身体,这种状况自然给了复辟分子以极大信心。其次,为了易储,明景帝朱祁钰付出的代价不轻,易储风波中,朱祁钰的这种一意孤行的行为,让一批饱受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熏陶的文臣极为不满,丧失了“群众基础”。这些也给了不甘心做“囚徒太上皇”的朱祁镇以信心。最后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孙太后给予朱祁镇的支持(史学界对朱祁镇身世存争议,其与孙太后的母子关系待商榷)。

  据记载,明景帝本来已在昌平祖陵(十三陵)区域营造了自己的陵寝,但由于太上皇朱祁镇通过政变重新登位后,并未以皇帝规格把他葬此陵寝,而是以王礼葬于京郊西山。

  (本文作者:史说新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上一篇:腻了,国产剧里的好男人
下一篇:全家一起追的家庭伦理剧开播!速戳厘清人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