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到底高明在哪儿?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道家到底高明在哪儿?为何能流传千年,虽然时有衰败却不断复兴?余亦读过道德经几遍,可能是悟性不够,确实未看出其高明之处,望各位方家指点迷津,余不胜感激。注意,不要在此混淆道教。

  老子发现的不是科学的规律,也不只是哲学的哲理,而是关于过程的逻辑,这个阴阳逻辑与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同一逻辑是并驾齐驱的,老子的发现要高于科学和哲学,老学将成为物理学的形而上学,这才是道家的高明之处。请阅下文对《道德经》的逻辑解析、哲理撮要和章节重排,收获将超出你的预期。

  《道德经》行文次序错乱已是共识,在栏目《老子道德经解析》中,将意义明显不相属的9章区分为上下,将第19章与第20章上合为1章后,原81章的篇幅区分为89个新章节。

  运用新提出的阴阳逻辑概念,通畅地解析了全部新89章,说明老子在创作时,阴阳逻辑的思维模式是贯彻始终的。

  用阴阳逻辑解析了《道德经》,实现了对老子意旨的初步理解,整理出的成果如下。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具有散开性,阴具有聚合性,两者是对立的,老子认为阴阳耦合构成了存在。“抟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概念中的存在是周期性的,阴阳在每一周期内完成一次交互循环,例如一次呼吸。周期之内的过程,阴阳的相对关系是无为而无不为,或无不为而无为;周期之外的过程,阴阳有4种相对关系-不为、无为、无不为、有为,其中的无为和无不为也可以构成高层次的循环周期,例如呼吸之上的每日的作息。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在阴阳之间区分出主辅,在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的对称转化周期中,阴主阳辅是无为,阳主阴辅是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阴性的,无不为而无为是阳性的。阴阳之间的交互转化失去了对称性,就沦为了不为或有为,阴势比阳势持续增大是不为,阳势比阴势持续增大是有为。对称性的无为或无不为是阴阳的和合或和谐,失去对称性的不为或有为是阴阳的失和或离乖;当阴阳离乖越过了极限,变成阴阳离决,事物就灭亡了。“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脆是阴阳和合的表象,枯槁是阴阳离决的表象。

  在阴阳两对立元素中,老子是站在阳的一方来描述阴阳间的4种相对关系的。鉴于在处理自我与环境的阴阳关系中,自我是灵动的一方,所以老子所持的立场,可以直接转化为主体的立场。

  老子在经文中大量描述了阴阳关系的有为,描述不为的地方不多。“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退回到结绳记事的蒙昧状态,是智识上的退化,智识上的退化是显意识不为造成的。民众的不为是被强制的,这样,阴阳相对的君主就是有为的了。

  “道法自然”是全经的纲领,道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或无不为而无为。因为,阴阳有4种基本关系,所以老子所谓的自然只包括自然界中的阴阳和合的那部分过程。鱼跳出了渊、飘风骤雨、水攻坚强者,这些自然界中的过程都属于有为,导致阴阳离决,都是不自然的。老子的自然概念,用来描述人的神态最恰当不过,因为人的潜意识与显意识是一对阴阳,当一个人神态自然时,其潜、显意识是和合的,当一个神态做作时,其潜、显意识是离乖的。

  道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或无不为而无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的法则是无不为而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地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用水来喻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而普通的人,摇摆在有为和不为之间,须要修炼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和合境界。阴阳之间从离乖转为和合之前要先相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一个普通的主体,首先是使显意识与潜意识相合。在显意识与潜意识的阴阳关系中,松是无为,紧是无不为,懈是不为,僵是有为。

  天能够持续地无不为而无为,地能够持续地无为而无不为,达到阴阳和合之境的修道者,处于天和地之间,不能持久在一个态之中,所以在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不为而无为两个态之间转换。在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的阴阳关系中,老师和父母都要无不为而无为;但是在自主主体间的阴阳交互中,无为而无不为是有优势的策略。因此,基于自主主体间的阴阳交互,无为而无不为原则并不是老子的个人倾向。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态的无为而无不为是阴阳细微到无从分辨的虚无,已经不能辨明究竟是无为而无不为,还是无不为而无为了。

  “无为而无不为”中的“而”字很关键,有了这个起转折作用的“而”字,无为和无不为就处于不同的时间段,说明阴阳之间持续的转化是非同时性的。如果将“而”换为“且”字,“无为且无不为”说明对立性的阴阳关系是同时性的,则构成了逻辑矛盾,亚里士多德指出,“任何事物在同一时间是不能既为是又为非的”[1]。

  亚氏开创的逻辑明明有个同时性前提,奇怪的是,两千多年来的哲人们从不讨论这个问题,将亚氏逻辑看成是普适性的了。连亚里士多德本人也陷入了这个误区,亚氏认为,“与运动相对立的, 与其说是停留, 无宁说还是另一运动”[2]。运动的特征是变异,变异是非同时性的,而停留是同时性的,运动与停留相对并不构成矛盾,亚氏显然是为了规避这个并不存在的矛盾,将停留改为了运动;但是运动与另一运动是同一的,一种运动与另一种运动从概念上不能形成相对,改动后反而无法理解了。

  如果将老子的阴阳哲理提升到思维逻辑的高度,老子逻辑与亚氏逻辑就构成了相对和互补,如同非欧几何与欧氏几何之间是相对和互补。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名是将万物概念化的成果,知止是明了万物自身阴阳的统一性,因此老子逻辑恪守对立概念的统一性,而非亚氏逻辑单一概念的同一性。概念由反映性质和数量的内涵和外延构成,阴和阳概念的性质是不变的,但阴和阳概念的数量是相对连续变异的,由阴阳对立性质构成的物理实在不再是自我同一的,而是自我统一的。

  以同时性为前提的概念与过程相脱离,其性质是不变的,但过程性的现象是向对立面转化的,所以同一逻辑的现象与本质是不一致的;基于整体的统一性要求,以非同时性为前提的概念必须成对地出现,成对概念与过程相结合,其整体性质将随着阴阳消长而变化,所以阴阳逻辑的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

  同一逻辑是理性系统保持自身有序的内在规范,使概念思维免于悖乱,适用于概念推理;阴阳逻辑是理性系统兼容对象变化的外在规范,使概念思维免于僵化,适用于过程描述。

  同时性和非同时性前提,区分出两种思维逻辑,也区分了两类哲学。基于同时性前提的哲学不兼容概念的变异,是概念一元论哲学;基于非同时性前提的哲学不兼容概念的同一,是过程二元论哲学。按此分类,仅有老子的道学才是过程两元论哲学,那么老学与所有其他哲学的整体构成了相对。"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种相对性,打开了寻求智慧的方便之门。

  《道德经》包含了亚氏的同一逻辑和老子的阴阳逻辑,亚氏逻辑是静态的,只局限于人的理性系统,而老子逻辑是动态的,结合了人的理性系统和感性系统,理解老子逻辑必须有实践感悟。这才是《道德经》难以理解的根本原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认为存在是阴阳的耦合,存在的本原是阴阳耦合细微到无从分辨的似有若无状态,这种状态是对象以及概念的源头,也是宇宙的本原。

  概念一元论的思维模式,其逻辑推理需要依赖大前提,当探究存在的本原时,无法说清楚大前提的来源,亚里士多德将其称为“第一推动力”,牛顿将其称为“上帝”。这些缺乏因果关联的大前提假定,暴露了亚氏逻辑的局限性,超出其理性范围,需要一个逻辑上的“神”。也就是说,一个彻底理性的科学家,一定是信逻辑神的。

  老子阴阳哲理揭示了存在的本原是虚无,从无到有的过渡是平滑的,理性来自于感性,感性中有理性的因子。因为对立的概念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概念一元论的范围是不完备的,当其纳入了对立的概念时,类似于相反数之和等于零,其逻辑的大前提,即存在的本原,将变成绝对的无。基于概念的同一性,绝对的无不能演绎出存在。

  “空间不是宇宙,而是宇宙的一个与运动物体接触的静止的内限”[3]。亚氏的这段话,明确了宇宙具有运动和静止的对立性质,不仅与其运动与运动相对的说法形成了矛盾,而且使静止与运动在宇宙概念下直接构成了矛盾,对立的性质将使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概念化为绝对的无。

  鉴于老子哲理与亚氏逻辑下的所有哲学观点的整体构成了相对,可以将这些派别的哲学观点打包处理,这些对立的观点打包后,将相互抵消,只剩下绝对的无。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其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对立的,过程两元论的学者,只须识别出两者是对立的,就可以在理性思维的桌面上将两者摆到一起而归零,无需进一步判断谁是谁非。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恍或恍惚都是不确定的、随机的,象、物是确定的、必然的,宇宙的本原是随机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两者是非同时性的,随机性开启了必然的进程。过程二元论统一了随机性和必然性,构成了非绝对的因果关系,是随机性和必然性的共同决定论。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因为阴阳具有非同时的对称性,所以道演化为阳或阴是随机的。

  亚氏逻辑的对象是“任何事物”,任何事物指的是具有整体性的单一对象。基于同时性前提,单一对象的亚氏推理构成了不含随机性的因果链,不可避免地陷入决定论,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和相对论都属于决定论。大数量样本下的数学概率统计,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非决定论,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以数学概率为基本概念,使得量子力学变成了非决定论。

  物理学中熵的概念是无序的量度,采集自大数量样本,所以熵也是个数学概念,大数量的无序度以粒子的随机性为基础。如果将布朗运动的气体或液体看作一个整体性的事物,那些微观上的随机性都将不再显现,熵的概念就不存在了,数学统计就恢复为物理过程了。当将目光聚焦于布朗运动中的单个粒子后,随机性和必然性的结合就显现出来了,因为粒子在相互碰撞结束时随机的相位,转变为随后的惯性飞行中必然的方位了。所以,老子的过程两元论可以填平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间的鸿沟。

  自由意志的存在与否,取决于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的哲学理念,亚氏的同一逻辑是决定论,采取该思维模式的人否认自由意志,大数量样本的数学概率是非决定论,采取该思维模式的人赞同自由意志。老子的阴阳哲理否定了自由意志,但认同自主意志,自由是完全随机性的,而自主是随机与必然相结合的,人有3个自主的选项-阳、阴、中,老子选择了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随机性和必然性的结合演化出了生命和智慧,老子的阴阳哲理,能够为生命和意识起源的科学探索提供理念支持。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过程二元论解除了对立概念的共存禁忌,使人的理性能够兼容对立的两面,趋于中正。

  概念一元论识别出的本质-或阳或阴,是不可变的;过程二元论识别出存在的本质-或阴或阳或中,是可变的。

  概念一元论哲学必须将哲学家本人置于旁观者的位置,就像物理现象的观察者,否则就形成了逻辑悖论,形如理发师悖论,以及哥德尔悖论,将自我置于逻辑思维之外的哲学算不上智慧之学。

  过程二元论解除了对自我进行概念思考的禁忌,在成对存在的概念体系中,不会有单独的自我,自我总是与环境相对而存在的,自我与环境是阴阳耦合的一对,所以老子提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当去掉环境之后,剩下的自我也不会单独地存在,而是分解为心灵和身体,心身是一对耦合着的阴阳;心灵也不会单独地存在,而是分解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潜意识仍是一对耦合着的阴阳。从这种阴阳二元的关系中可以推理出,生命的基本意义就在于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和谐。

  物理学中将经典力学和相对论视为经典科学,将量子力学视为现代科学,在阴阳逻辑看来,应该以概念一元论和过程二元论来区分经典与现代,鉴于物理学的理念仍是概念一元论的,划分依据的是物理公式。物理公式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界,之前的物理公式只包含零速度限值,反映的是概念一元论哲理;自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以后,物理公式中包含了光速限值,同时具有了零速度和光速度的阴阳极限,反映的是过程二元论哲理。遗憾的是,麦克斯韦方程组之后,物理学概念与物理公式脱节了,而物理概念越来越数学化,使得物理学越来越难以理解。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道在阴阳对称转化的中间的虚无处;“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阴阳互不伤害则德归之,德为阴阳相得,阴阳对等交互才能相得,阴阳对等即为正。所以,道德即是中正。

  阴阳耦合构成了物理实在,物理实在的持续依赖于阴阳的对等交互,所以,中正是科学中的真。老子的中正整合了科学内部的概念分裂,老学将成为物理学的形而上学,物理学至今还没有形而上学。

  阴阳的对等交互就是阴阳和谐,阴阳和谐是善,德即是善,所以中正是伦理学中的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老学中的善是契合的,“德性是一种适度,因为它以选取中间为目的。……过度与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 ”[4]。但是亚氏逻辑是概念一元的,其德性的概念来自于现象认知;而老子的阴阳逻辑是过程两元的,其善的概念来自于阴阳概念外延量的对等转化。

  阴阳和谐是人的根本利益,阴阳乖离是人的根本损害;人使阴阳和谐是善,人使阴阳乖离是恶。因此,老学的哲理即是利害,利害即是善恶,它们之间是逻辑一致的。从明白道理,到晓得利害,再到识得善恶,之后的为善去恶就能坚定不移了。

  美是阴阳和谐的显现,中正为美,叶朗认为,“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5]。

  老学统一了真善美,老学将消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隔阂,心理学分为科学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不能研究自我,而人本心理学缺乏逻辑支撑,未来的老学心理学将既能研究自我又有逻辑支撑。

  现有的伦理学,善恶与利害是分离的,做好事往往吃亏,而未来的老学伦理学,做好事就能获得好报。每个个体最基本的善是自己的身心和谐,身心和谐了就是为善的好报。

  亚氏逻辑推理不兼容对立的概念,因此是单向度的认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老子逻辑推理基于对立的概念,因此是双向度的认知。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故以身观身,……。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通过自己的内部阴阳来认知自我,通过家庭的整体阴阳来认知家庭,等等。老子阴阳互耦的双向度认知,是嵌套层次结构的系统方法。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双向度的概念认知是与感知觉结合在一起的,这是由对立概念交互转化的过程性决定的。老子通过内省体验来感知阴阳之间双向度的量的转化。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处于过程中的理性与感知结合的认知,静之和动之是交替的。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处于理性系统的概念认知,动的反者是静,弱的反者是强,因此该句也可以反向度表述为,“反者,道之静;强者,道之用”。双向度认知的纯概念表述是对称的,也是等价的,但只能单向度表述,否则就相反数之和等于零了。

  下文中的版本,依据武英殿聚珍版《老子道德经》,博采各家校注,经逻辑梳理后,加以句点。

  老子的行文次序虽已不可知,但从习惯上,“有物混成”开始了介绍,“道法自然”领起了总纲,所以第25章应为全经的开篇;第41章的末句,“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是感召力最强的结语,所以第41章应为全经的结篇。

  第11章描述的无,是绝对的无,并非老子似有若无的无,况且,“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与老子的无为思想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可以断定是整章窜入的赘文。既然识别出来了,就不会再受其误导了,反而能够形成对比理解,所以也不必删除了。

  老子哲理,具有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特点,必须通过修炼感悟,才能获得对概念的层层递进式的理解。因此,晓示修道方法和要诀的篇幅应是全经的核心,该篇为修炼篇。修炼篇中第10章是对修道的阶段性划分,但次序错乱了,在经文重排时予以矫正。

  修炼篇之前的说理部分,分为道篇、德篇和圣人篇。修炼篇之后是经世篇,讲的是治国和用兵。剩余的篇幅,涉及到老子将自己放到文章里的,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以及劝说人们修道的,将剩余的篇幅汇总在一起,称之为“劝行篇”。

  最后一篇为“劝行篇”,其前面的“经世篇”随之更名为“外行篇”,再前面的“修炼篇”随之更名为“内行篇”。对内和对外的行为,与之前的三篇理论形成了行与知的相对。

  这样,老子道德经就建立起一级目录,它们是:道篇、德篇、圣人篇、内行篇、外行篇、劝行篇。

  在一级目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意义分解,就获得了二级目录。二级目录不再一一介绍,详见下文。

  第25章

  【经文】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释词】

  寂,没有声音也。廖,空旷也。殆,懈怠也。人,有理性且自知的动物也;圣人,得道的人也。域,包含了道、阴阳和宇宙的范围也。法,效法也,法则也。自然,阴阳中正也,无为而无不为也。

  【解析】

  太初混成,阴阳未分,宇宙未形,浑然而成,所以先天地而生,天地是宇宙间最大的一对阴阳,是阴阳的两极。“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6]

  有物就是寂寥的虚无,不会像阴阳那样相依相转、有生有灭,所以 是“独立不改”的;枢转宇宙的始终,不会懈怠,所以 “周行而不殆”;其阴阳演化出天下万物,所以是“天下母”。

  道乃虚无,本无大小之别,因其诞生阴阳、天地、万物,所以勉强称之为大;当天地万物生发时,虚无的道就退隐了,所以称为逝;阴阳相生相长,万物越是茁壮,道就越远; 万物的生、长、成、藏,对应着道的大、逝、远、反,当时空尽、天地灭之时,大道又返回来了。宇宙来自于虚无的道,将历经太阳少阴纪、少阳厥阴纪、阳明太阴纪,再复归于道。

  普通人有喜阳恶阴、好高骛远的有为倾向,地为阴极,有安静、不争的无为之性,所以要效法地;天为阳极,有自强、公正的无不为之性,所以地要效法天;天乃阴阳的一极,道得阴阳之中,所以天要效法道;道是本原,无可效法,但道的演化也是有法则的,这个法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参考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普通人和万物不在域中四大之列,但修道有成的普通人将蜕变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圣人是四大之一。

  从阴阳逻辑角度,道的大逝远反,演绎了阴阳从细微到显著,再返回到细微的循环过程。

  【白话】

  有种东西浑然存在,早于天地而诞生。其寂静虚无,永远自在,循环不懈,是宇宙万物的源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冠称其为“道”,再勉强给它起名为“大”。天地诞生,“大”就退了;万物茁壮,“大”就隐了;万物尽、天地灭,“大”又回归了。

  因此道大,天大,地大,圣人也大,总共有四大,而圣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

  第1章

  【经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词】

  妙,好到无可名状也,这里指阴阳和谐到无从分辨;徼,边界也,与妙相对,指阴阳的边界。玄,黑色也,这里指人的自发注意力不及之处,俗称“灯下黑”。众妙,道也。

  【解析】

  本章语气承接第25章,意义在第25章的基础上展开。

  第25章有对道的描述,“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描述的是不可名状的阴阳虚无状态,既非对象,也非概念。

  因为这种状态是独立不改的,所以常指恒常。可以说出的道,不是老子的道;同样,能够赋名的事物,都是有生灭的,也并不永恒。

  天地之始就是第25章的“天下母”,所以老子又把道称为无。老子的无并不是绝对的一无所有,而是似有若无,从似有若无中生出有,所以有是万物之母,天地孕育了万物。

  老子是通过本体觉中的动静觉[7] 体验到道态的,将感知到的虚无推理为宇宙的本原;因此,观是内观,即本体觉。

  佛学中的止观双运,与老子入定后的无有相继类似。无时阴阳和谐相消到无从分辨,老子称为妙;有时阴阳和谐相长到边界清晰,老子称为徼。

  玄,皆因世人心意外驰,所以老子称内修为玄。玄之又玄,是内修的两个关键节点,第一个节点是“营魄抱一”,将注意力回转自身,使心身和合;第二个节点是“涤除玄鉴”,清除潜意识瑕疵,使心地明白。佛学中拔出第八识的种子与第2个玄类似。

  《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看作对老子哲理的实践。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解释了存在的本原,表明了阴阳逻辑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以及修习阴阳逻辑的总则。

  【白话】

  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可以说出的名称,也不会永远存在。无,可称作是天地的本始;有,可称作是万物的源头。所以定息止虑,可以体验“惟恍惟惚”之美妙;舒缓呼吸,可以感觉阴阳流转的边界。

  无和有都来源于道,只是名称不同罢了,它们都是玄妙的。通过内修阴阳和谐,先“营魄抱一”再“涤除玄鉴”,是得道的途径。

  第11章

  【经文】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释词】

  辐,车轮的辐条也。毂,辐条汇聚的空心圆柱也。埏埴,和陶土也。户牖,门窗也。

  【解析】

  车毂的中孔、陶罐的内里、土室的空间都是无。

  但是,材料包裹起来的无是绝对的无,并非似有若无的无;将有和无演义出利和用,更是与老子哲理毫不相干。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是窜入的赘文。

  【白话】

  三十根辐条环拱一毂,有毂中间的空洞,才有车的作用;和陶土做成器皿,有器皿中间的空间,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室内空间,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实有可以利用,虚无也可以运用。

  第14章

  【经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

  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释词】

  夷,无色也。希,无声也。微,无形也。致诘,追究穷尽也。皦,明也。昧,暗也。绳绳,绵绵不绝也。惚恍,似阴似阳、似有若无也。

  【解析】

  道是探测和思维不到的,但道并不是空无一有,只是细微到无从区分。

  皦与昧是一对阴阳,不皦不昧和惚恍都是阴阳细微莫辨的均衡态,即道本体;不可名,即不可名状,因为没有区别,不能说是明还是暗。

  无论迎、随都在道之内,说明道超出了时空的限制。以道行事,能理解时空的来源,是谓道纪。

  该章描述了道的性状。从阴阳逻辑角度,道是阴阳耦合到细微无从分辨的状态。

  【白话】

  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无法追究穷尽,所以浑然为“道”。

  往上不显得明亮,往下不显得昏暗,绵绵不绝且不可名状,又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做“惚恍”。

  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随着它看不到它的背。理解了原始的道就能驾驭当今的事,能理解宇宙的起源,叫做道的纪元。

  第21章

  【经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状哉?以此。

  【释词】

  孔,盛也。惟恍惟惚,似有若无也。窈,深也;冥,幽也。精,客观之原质也,即朴。信,主观之信验也。 众父,万物之本始也,道也。

  【解析】

  惚与恍、窈与冥,不是通常的重叠意义,而是互耦的阴阳,如同似有若无、似静若动。

  自今及古,因为老子赋予道以新的意义,这个新意义要从现今反溯到远古,不是既有的意义从远古顺延到现今。

  道不在阴阳之外,而在阴阳之间的明暗莫辨处,在少阳厥阴经的正中间;因此,道即是中,以虚无为轴,从时空之外枢转宇宙万物。德为阴阳相得、阴阳和合、阴阳和谐,阴阳对等交互才能相得,阴阳对等即为正;《礼记·乐记》有言,“德者,性之端也”,端即正。因此,德即是正,以对等为得,在时空之内和谐宇宙万物。道德即中正,德以道为宗,所以“惟道是从”。

  该章继续描述道本体。从阴阳逻辑角度,道和德是阴阳耦合的细微和显著,阴阳耦合具有非同时性的随机性和必然性。

  【白话】

  盛德的模样,只与道相像,道这个东西,似有若无。若无似有啊,其中有形象;似有若无啊,其中有物体。深远渺茫啊,其中有客观之原质;渺茫深远啊,其中有主观之信验。

  从现在追溯到远古,道这个名字都是抹不掉的,以此来认知万物的本始。我何以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通过道。

  第4章

  【经文】

  道冲(chōng),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释词】

  冲,虚也。盈,满到即将溢出也。湛,清澈也。

  【解析】

  道不是绝对的虚无,是阴阳相弱到似有若无的虚无,该虚无也能使阴阳由相合转为相开,诞生宇宙。

  宇宙诞生于道,从阴阳逻辑角度,诞生自阴阳对称性,既不需要亚氏的“第一推动力”[8] ,也不需要牛顿的“上帝”[9] 。

  亚氏和牛顿的同一逻辑思维模式,虽然否定了任意支配个人命运的人格神,但解决不了宇宙起源的问题,因为其因果链止于逻辑大前提,需要一个逻辑神来启动大前提。所以科学家信仰逻辑神反而是理性的,爱因斯坦不信上帝是感性的。

  因为阴阳对称性不需要大前提,所以老子不信神是理性的。虽然老子并没有直接否定上帝、神、鬼,只是使其归化阴阳逻辑,丧失了任意支配的能力。

  从阴阳逻辑角度,阴阳逻辑是完备的,不需要逻辑神。

  【白话】

  道体空虚,用起来却不会满溢;深远啊,仿佛万物的祖宗;清澈啊,似有若无。我不知由谁而生,却知道生于上帝的前头。

  第6章

  【经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释词】

  谷神,空谷之神,道也。玄牝,宇宙之母也。玄牝之门,宇宙诞生之门也,即“天地之间”或“天地根”。天地根,天地阴阳两极之正中间也。勤,尽也。

  【解析】

  该章形象说明虚无的道化生天地,道体永存。

  从阴阳逻辑角度,说明宇宙的本原在阴阳之中间。

  【白话】

  永恒的道是宇宙之母,宇宙诞生之门是天地的源头,连绵不绝,用之不尽。

  第5章下

  【经文】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词】

  橐龠,皮风箱也。虚,皮风箱吸气也。动,皮风箱呼气也。数,五行八卦等术数也,这里引申为概念推理。中,阴阳之中也。

  【解析】

  天地之间,即第6章的“天地根”,天地是阴阳的两极,天地之间是阴阳正中的虚无处,即道处。

  屈为弯,不屈为弯而复直,虚而不屈,指吸气之后能转为呼气。呼吸之间的阴阳关系是,吸为紧为静为阴,呼为松为动为阳。吸气为阴动,由松趋紧,超过了紧的边界变僵不能转呼为屈。呼气为阳动,也是由松趋紧,过紧为僵。僵是有为,超出了阴阳交互循环的边界。动而愈出是动静相长幅度越来越大,并非单方面的动幅越来越大,单方面的动幅越来越大将导致阴阳离乖。

  因为不兼容概念的变异,概念推理是直行的,有最大前提和最小结论的局限,所以多言数穷。亚氏同一逻辑的概念推理,在苏格拉底式的追问下,[10]一定会穷尽的;但老子阴阳逻辑的过程推理,阴阳守其中正,反而会“明白四达”。

  老子的守中,归于守住身心阴阳的中正,身心阴阳的中正处在肚脐深处的神阙穴,[11] 当人身形中正、呼吸细微之后,注意力将自然归于神阙穴,勿须刻意为之。呼吸幅度大为动,呼吸幅度小为静,呼吸细微莫辨乃道。

  该章的守中属于老子哲理的核心部分。从阴阳逻辑角度,存在诞生于阴阳之中间,所以人要守中,守中能够持续和谐存在。

  【白话】

  天地的中心,像个皮风箱吗?吸气后仍能再呼,越呼万物越是涌出。

  话说多了,道理就穷尽了,不如像皮风箱那样守在呼吸之中间。

  第42章上

  【经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释词】

  冲,虚也。

  【解析】

  道生一,一还分辨不出阴阳间的差别,一是“有”、“精”、“朴”;二是阴阳,阴阳是互耦的对立元素;三是宇宙间最大的一对阴阳,即天地。

  老子哲理的精粹尽在“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句,万物的抽象概念是物理实在,物理实在由阴阳对立元素耦合而成,由此,老学将称为物理学的形而上学。

  气是阴阳间相互作用的媒介,这里的气是万物内部的气,不是环境中的气体。万物由内气和合,人的内气感是心身阴阳和合时的本体觉。

  所谓的精气神:精是道生一的一,气是内气,神是注意力。

  该章属于老子哲理的核心部分。从阴阳逻辑角度,存在的本原是道,道是阴阳的细微,阴阳一旦由细微转为显著,将诞生宇宙万物。

  【白话】

  道化生出差异莫辨的一,一化生出阴阳,阴阳演化出天地,天地孕育了万物;万物由阴阳构成,也存在于阴阳的过程之中,气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媒介,阴阳的相互作用使得聚散、开合、动静、涨缩、松紧之间能够和谐。

  第40章

  【经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解析】

  道之动的表象是物体运动,其本质是物体内部的阴阳转化,是阴阳对立概念外延数量方面的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没有停顿的时刻,所以概念内涵性质方面的对立,并不会构成针对性的逻辑矛盾。老子的阴阳逻辑以非同时性为前提,亚氏的同一逻辑以同时性为前提,两者构成了互补。

  与运动相对立的,不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另一运动”[12],而是静止;老子的动不单指势,还指趋势,因为静止没有了趋势,所以与动相反的是静,动静是两种对立的趋势。动静趋势的交互转化形成了周期,比如呼吸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动静的主辅关系是交互的,如果两者幅度相等,则构成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中正的,老子称之为道德。

  因为对立概念间的连续转化是道之动,转化强度有强有弱,弱时也是道在发挥作用。因为人心趋向于强,所以老子特别强调了弱。

  该章属于老子哲理的核心部分。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揭示了阴阳逻辑的非同时性前提,与亚氏逻辑形成了相对与互补。

  【白话】

  阴阳具有对立的性质,对立面是道的演化方向,演化到极限处,阴阳强弱交互,万物得以持续;阴阳相弱到虚无为道,阴阳均衡莫辨为一,一即是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虚无的道。

  第39章上

  【经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jué)。

  【释词】

  正,政治也。蹶,跌倒也。

  【解析】

  一是有,是阴阳的浑一,是中正无偏;得一即得阴阳之中。

  从系统的分解与集成角度,得一就是将阴阳两个对立的功能部分集成为一个非同时性的整体。

  从阴阳逻辑角度,一是有,是阴阳显著态的中正无偏,即浑圆。

  【白话】

  过去那些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则清明,地得到一则安宁,神得到一则灵验,谷得到一则充盈,万物得到一则出生,侯王得到一则治理天下:这些都是一的成果。

  天不能清明恐怕会破裂,地不能安宁恐怕会震动,神不能灵验恐怕会停歇,谷不能充盈恐怕会枯竭,万物不能出生恐怕会灭亡,侯王不能治理天下恐怕会颠覆。

  第32章

  【经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释词】

  朴,阴阳合一之原质也。宾,宾服也。止,边界也。殆,危险也。

  【解析】

  道的本体是虚无,故无可名状;道演化出的朴,阴阳不偏,性本自足,所以不能被臣服。侯王与臣、主与宾构成阴阳相对,各得阴阳之一面,而朴得阴阳之中。

  天地阴阳交互而降下甘露,天没有命令民众,民众却能自发均平,因为原始民众淳朴而不知阴阳的差异;公正均平是“天之道”,没有命令民众的是天。

  人类进化到能够知觉阴阳差异,就开始制定万物的名称了,万物是阴阳的统一体,其阴阳统一才有名称,因此有了名称就有了阴阳统一或离决的边界。阴阳统一才可持续,阴阳离决即刻毁灭,因此知道阴阳离合的边界就可以避免危险。

  道在天下间,行于阴阳统一,于阴阳离决;川谷为阳、江海为阴,川谷流到江海是阴阳统一;流到江海之前,有坡和岸止其四溢,也是阴阳统一的。

  名是将万物概念化的成果,知止是明了万物自身阴阳的统一性,因此老子逻辑恪守对立概念的统一性,而非亚氏逻辑单一概念的同一性。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演绎了阴阳理性的诞生。

  【白话】

  道恒常地无可名状,它演化出的朴,虽然微小但阴阳守中,没有什么能臣役它。如果侯王能守朴,万物都将宾服。

  天地相合之后,降下甘露。天没有发出命令,原始民众也能自发均平,是因为淳朴未散。

  智识开化,能够制定万物的名称,名称既然已经制定,也就知道了阴阳离合的边界,知道生存与毁灭的边界就可以避免危险。就像道在天下,行于阴阳统一,止于阴阳离决;就像川谷,行于与坡岸的统一,终于与江海的统一。

  第34章

  【经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释词】

  恃,依赖也。辞,推辞也。衣养,护养也。

  【解析】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13],左右,即阴阳,即 “一生二”的“二”。这个“二”是阴是阳却是随机的。

  宇宙在诞生之际,刚巧阳势略强,才会发生宇宙大爆炸;如果阴势略强,则宇宙在爆发之前就坍缩了。

  道在万物内部阴阳之间的细微处,故称其为小;道又诞生宇宙,化育万物,故称其为大。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道化生阴阳,阴阳化生万物;随机性是对立性质中的二选一。

  【白话】

  大道的演化,始于阴阳随机,随机中开辟出必然。

  万物依赖它生而不推辞,成就万物而不居功。护养万物而不主宰,可称它为“小”;万物归属而不主宰,可称它为“大”。因为它始终不自大,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第18章

  【经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析】

  自然而然的道与不自然而然的仁义相对;不诈伪的理智与诈伪的理智相对;不孝慈与孝慈相对;奸臣与忠臣相对。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表达了阴阳的相对性。

  【白话】

  大道隐没,仁义出现;智慧出现,大伪随之;六亲不和,孝慈反衬;国家昏乱,忠臣彰显。

  第38章

  【经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引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释词】

  无以为,无心而为也。有以为,有心而为也。攘,推也。失,失守也。前识,得道之前的认知也。华,浮华也。

  【解析】

  德是人际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心而为方为上德,有心而为是下德。上德产生的情感是慈,理性主导的慈是老子的三宝之一。

  德是无为而无不为,仁是无不为而无为,仁是爱人类的情感,在老子看了仁比德低了一个等级。

  上仁对他人没有伦理要求,有心为之的上义期待他人同样忠信,有些许有为了。

  而上礼,即规范等级制度的礼制,已经是强制性的了,完全有为了。

  前识,是“明白四达”之前的认知,包含了下德、上义、上礼这些层次的认知。

  该章讲德、仁、义、礼的伦理排序。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描述了阴阳和合的逐级递降。

  【白话】

  上德,无心而为德,所以有德;下德,有心而为德,所以无德。上德,无心而为的无为而无不为;上仁,无心而为的无不为而无为;上义,有心而为的无不为而无为;上礼,有心而为却没有回应,则推搡对方的手臂而引之就礼。因此,道失守后是德,德失守后是仁,仁失守后是义,义失守后是礼。

  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凉薄而祸乱的开端;而这些前识,都是得道前的浮华且是愚蠢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处身道的厚重,而不居礼的凉薄;处身道的朴实,而不居前识的浮华。所以要舍弃后者而采取前者。

  第51章

  【经文】

  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释词】

  之,对万物的抽象也,物理实在也。蓄,蓄养也。物,对万物的形象也。势,势和趋势也。覆,保护也。玄德,道也。

  【解析】

  长、育,成、熟,养、覆,都需阴阳和合之德。物的长大,本质在于其内在阴阳的交互增长。

  从道中化出的阴阳,一方势的变异耦合着另一方,保持了整体上的统一,在既变异又统一的互耦作用中诞生了物理实在。阴阳势的互耦构成了物理实在,依此可以进行过程性的因果推理,势(potential)应是物理学的最基础概念。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描述了物理实在的生与成。

  【白话】

  道生出物理实在, 德蓄养物理实在, 万物赋形物理实在, 阴阳势构成物理实在;因此,万物都尊崇道又贵重德。对道的尊崇,对德的贵重,并没有谁发布命令而一直如此。

  所以道生出物理实在,德蓄养物理实在。德使万物长大、成熟,并养护万物。生育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却不自恃己能,成长了万物却不主宰它们,这叫做玄德。

  第55章

  【经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pìnmǔ)之合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jiàng),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释词】

  德,阴阳和合也。螫,叮刺也。据,按着也。攫,猛抓也。牝牡,雌雄也。脧,婴孩的生殖器也。精,阴阳合一之生命原质也。嗄,嘶哑也。和,阴阳和合也。

  益生,贪生也,参考第50章“生生”。祥,妖祥也,灾殃也。强,僵也。壮,过分雄壮也。老,过火候也。

  【解析】

  因为赤子心智未开、不知怖畏、阴阳合一、无有缺陷,所以毒虫猛兽无从加害。

  心灵为阳、身体为阴,贪图享受心灵就有为或不为了,心灵有为或不为,心身阴阳就离乖了,心身离乖是灾殃。

  气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媒介,应心肾相合之后再使气,(陈鑫. 陈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21),心单独使气就有为了,怒气或怨气都是心单独使气的表现。心单独使气到阴阳离决,就僵死掉了。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演绎了阴阳的和合与离乖,阴阳和合是德,阴阳离乖是“不道”。

  【白话】

  厚德内含,好比刚出生的婴儿,毒虫不叮刺,野兽不扑按,猛禽不抓捕。虽骨柔筋弱小手却握得很牢固,虽不知雌雄交合小生殖器却翘起,这是精足的体现;整天号哭喉咙却不会嘶哑,这是阴阳和合、元气充沛的体现。

  知道阴阳和合叫做永恒,体验到永恒叫做心地光明。贪图享受叫做不祥,以心使气叫做僵,事物过分雄壮就过火候了,这些阴阳离乖叫做“不道”,“不道”早亡。

  第36章

  【经文】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释词】

  歙,吸气也,收紧也。微明,精妙的见识也。

  【解析】

  歙张、弱强、废兴、取与,都是成对的阴阳,它们是相互转化的。

  阴阳循行转关之际一定是柔弱的,比如呼吸间的转换。如果一味刚强就有为了,实现不了阴阳转关,就折断了。

  渊和鱼也是一对阴阳,鱼在渊中是阴阳和合的;鱼跳出渊,阴阳间中断了转化,阴阳离决就死掉了。

  利器是使阴阳离决之器,将利器示人,就是示人以有为之心,有违阴阳和合之德。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演绎了阴阳间的转化,以及不可有为。

  【白话】

  将要收紧,必先张开;将要削弱,必先增强;将要废弃,必先兴盛;将要取去,必先给予。知道这些阴阳间的转化,叫做微明。

  柔弱能使阴阳转关而刚强不能,柔弱胜过了刚强;鱼跳出了渊潭,阴阳离决,鱼就死掉了;将国家的利器展示于他国,示之以有为之心,有违阴阳和合之德。

  第76章

  【经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释词】

  坚强,僵硬也。

  【解析】

  所谓生,就是阴阳的和合和转化,所以称柔弱或柔脆;所谓死,就是阴阳离决,所以称坚强或枯槁。

  兵强和木强,都是阳亢有为,有阴阳离决之势。

  该章喻解“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演绎了阴阳的和合与离决。

  【白话】

  人活着时是柔软的,死了后变僵硬;草木活着时是柔脆的,死了后变枯槁。所以僵硬者属于死亡一类,柔弱者属于活着一类。

  阳亢有为不能持久,所以军队强大则容易灭亡,树木强直则容易折断,强大的处于劣势,柔弱的处于优势。

  第45章

  【经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释词】

  躁,疾走也。清静,阴阳之中也。

  【解析】

  成与缺、盈与冲、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是5对阴阳,必是互耦出现;成、盈、直、巧、辩皆为阳,大阳中显阴象,说明接近于极致,还没有“重阳必阴”。

  觉得寒为阴盛,疾走生热,热为阳,阳长阴消,过了阴阳平衡态,就躁胜寒了;觉得热为阳亢,静为阴阳之中,心静就不觉得热了。因此阳亢矫正了阴盛,而守中又矫正了阳亢。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说明阴阳耦合才存在;阴阳的转化,以中正为本。

  【白话】

  大成就好像有缺憾,但作用不会衰退;大充盈好像有空虚,但作用不会穷尽;大平直好像有弯曲;大灵巧好像有笨拙;大辩才好像有木讷。

  疾走能御寒也会过热,心静则能耐热,所以清静可以使天下中正。

  第2章上

  【经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释词】

  恶,丑陋也。和,唱和也。

  【解析】

  美与丑、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对产生、相互依存的概念。这是老子逻辑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中,对立概念并存构成了逻辑矛盾。

  古希腊有些哲学家也认为,万物的始基是对立的元素如冷和热、稀和密、实和空、爱和憎等[14],但这些观点必须是现象层次的,如果上升到概念层次,在同一逻辑的同时性前提下,都构成了逻辑矛盾。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揭示了阴阳对立性质的耦合,将产生成对的概念认知。

  【白话】

  天下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丑的观念也相对产生了;天下都知道善是善的时候,恶的观念也相对产生了。阴阳的互耦使得概念相对而生,所以有与无相转而生,难与易相对而成,长与短相较而形,高与下相比而倾,音与声相唱而和,前与后相向而随。

  第73章

  【经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释词】

  勇,有胆量也。敢,敢于争也。争,两阳相争也。繟然,舒缓也。恢恢,广大也。

  【解析】

  勇于不敢,即有胆量不争,参考第20章下“我独异于人”,不争也须要胆量的。

  参考第61章“牝常以静胜牡”,阴阳之间不会相争,只有阳阳之间才会相争,争就有为了。

  不争、繟然摒弃了有为;言而不应、召而不来是不为;善胜、善应、自来、善谋是无不为。

  天厌恶什么?天厌恶有为和不为;天喜欢什么?天喜欢无为而无不为;天是什么?天是无不为而无为。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天道的中正而无不为。

  【白话】

  勇于争则死,勇于不争则活。这两种情况,或者因争利而受害,或者因不争而获益。天所厌恶的,有谁知道它的缘故呢?

  天之道,不去争抢而善于获胜,不用言语而善于回应,不用召唤而自动到来,虽然舒缓却善于谋划。天网广大,疏阔却不会漏失。

  第77章

  【经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解析】

  张弓射箭,瞄准目标的中心,喻天道中正。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中正前提下的“无不为”;而人之道,是贪心无厌前提下的“有为”。

  损不足以奉有余,使阳者更阳、阴者更阴,阴阳将趋于离决而亡。

  阴阳平衡即自足,修道有成者,将基于缺乏的生存升华为基于自足的生存;自足之余,乃德济天下。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天道的中正而无不为。

  【白话】

  天之道,像张弓射箭吗?高了压低些,低了抬高些;力量用多了减一减,力量不足时増一増。

  天之道,减损有余的以补充不足的;人之道则相反,减损不足的而奉给有余的。谁能将有余奉给天下,只有修道有成的人。

  第9章

  【经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释词】

  已,停止也。揣,锤击也。遗,遗留也。咎,灾祸也。

  【解析】

  持而盈之、揣而锐之,都是阳极而不能保持;金玉满堂是阴极而不能保持;富贵而骄则是重阳,重阳必阴。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与第15章“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意义相近。

  功成,一个主导过程行将结束,是趋于阳极之时,也是从无不为到无为的转关之机,如果功成而身不退,就有为了,变成了“余食赘形”。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说明阴阳的极端皆不可守,演绎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白话】

  端着盆将水装得满满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击矛头使之尖尖的,不能长久保持;财宝堆满正堂,想守也守不住;既富贵又骄横,徒然给自己留下灾祸。功成之后退居次位,是天之道。

  第8章

  【经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释词】

  众人之所恶,地势低洼处也。几,最接近也。善,善于也。与,与人相处也。尤,过失也。

  【解析】

  争是有为,不争是无为和无不为,所以地之道和天之道都是不争的。

  老子用水来喻地之道,水性柔而善下,随物赋形,有无为之德,所以“上善若水”。

  动善时,行动善于选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阴阳逻辑的时间是不可逆的,因为阴阳耦合就像双线互绞,只有趋势连续向前实在才继续存在,一旦失去耦合的趋势,阴阳将退耦合而离决, 实在就毁灭了;但是亚氏的同一逻辑以同时性为前提,时间被定格为时刻,失去了变化趋势,时间的前行或倒行没有分别。

  阴阳逻辑是时间不可逆的,同一逻辑是时间可逆的,基于时间不可逆的时序逻辑,属于老子逻辑,不属于亚氏逻辑。

  该章讲不争的地之道,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演绎了阴阳间的无为。

  【白话】

  上善就像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利,处在大家厌恶的低洼地,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住善于择地而不争,心灵善于沉静而不争,待人善于仁爱而不争,说话善于守信而不争,为政善于治理而不争,做事善于能力而不争,行动善于择机而不争:只有不争,才不会有过失。

  第66章

  【经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析】

  圣人处上为阳,民处下为阴,圣人用地之道以阳合阴,使得阴阳和合,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演绎了阴阳间的无为。

  【白话】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河流的首领,因为其安处在它们的下游,所以能成为首领。

  因此要在民众之上必须言辞谦下,要在民众之先必须身处其后;这样圣人在上而民众不觉得沉重,在前而民众不觉得妨害;因此天下乐于推举而不厌弃: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第78章

  【经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释词】

  垢,耻辱也。不祥,灾殃也。

  【解析】

  物理实在有具有阴阳两元性,水也不例外,也能柔刚转化。

  柔弱的水属阴,蓄积至爆发则阴极反阳,变成洪水则无坚不摧;静极的大地,一旦地震,亦是如此。

  垢和不祥,两者皆属阴,阴极则反阳,故能成为社稷主或天下王。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极反阳的道理,即“重阴必阳”。

  【白话】

  天下最柔弱的是水,而一旦爆发则无坚不摧,因为没有什么比它更柔弱的了。

  弱胜强,柔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的,但也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说:“能够承受国人的耻辱,才配做国君;能够承担天下人的灾殃,才配做万乘主。”正话好像反着说似的。

  第39章下

  【经文】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yé)?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lù)琭如玉,而宁珞(luò)珞如石。

  【释词】

  不谷,瘪的谷穗也。琭琭,玉的华润也。珞珞,石头的坚硬也。

  【解析】

  贵、高为阳,贱、下为阴,孤、寡、不谷或贱或下,都属阴。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是为了避免阳极反阴。誉为阳,过分地赞誉便丧失了荣誉,阳极反阴了。

  玉为阳,石为阴,阴阳是对称的,情愿做石头不愿做玉,反映了老子的无为倾向。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说明阳以阴为基、阳极反阴的道理。

  【白话】

  贵本于贱,高基于下,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因此,过分地赞誉便丧失了荣誉。因此不愿做华润的美玉,而宁愿做坚硬的顽石。

  第42章下

  【经文】

  人之所恶(wù),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jiào),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释词】

  教父,施教的根本也。

  【解析】

  孤、寡、不谷皆为阴,是人情所厌恶的,王公以之自称,名义上有损失,但在阴阳和合上有收益,与第66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的道理是一样的;反之,名义上的僭[jiàn]称,貌似增加高贵有益于名望,但名高于实则为阳亢,于阴阳和合有实质性的损害。

  强梁者,阳亢有为,盛极难继,故不得其死。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说明阳以阴为基的道理。

  【白话】

  人情所厌恶的,只有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称。因此一切事物,或减损阴阳过分的一方,而收获阴阳和合的益处,或增加阴阳中已过分的一方,而蒙受阴阳失和的损害。

  前人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者不得好死”,我把它当作施教的根本。

  第28章

  【经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释词】

  白,干净也。辱,黑垢也。朴,阴阳合一之原质也,物理实在的基本单元也。器,万物也。官长,君主也。大制,大治也。割,损害也;不割,不割裂阴阳也。

  【解析】

  雄、白为阳,雌、黑为阴,意即知其阳守其阴,知阳守阴有地之性。守阴是以阳合阴,并不是孤阴,乃阴阳合德,所以归于阴阳合一的“朴”。

  朴散则为器,是“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圣人用朴,即守一。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的合与开。

  【白话】

  知道什么是雄的,却安于为雌,甘为天下低洼的沟溪;为天下低洼的沟溪,阴阳不会乖离,复归于阴阳合一的婴儿。知道什么是干净的,却安于黑垢,甘为天下低洼的山谷;为天下低洼的山谷,阴阳紧密和合,复归于阴阳合一的朴。

  朴演化为天下万物,圣人守朴,则能成为百官的首长,因此天下大治是不割裂阴阳的。

  第50章

  【经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释词】

  生之徒,喜生的那部分人也。死之徒,惧死的那部分人也。生生,过分执着于求生也。死地,心身失中之地也。

  摄生,养生也。兕,犀牛也。不被甲兵,不被杀伤也。

  【解析】

  生出于虚无、死入于虚无,生为阳,死为阴,虚无为生死阴阳之中间,守中即守住了生死的根本。

  生之徒是喜阳即求福之徒,死之徒是惧阴即避祸之徒,两者都贪阳有为,阴阳失中了;“生生”更是加速奔赴阳极,而“重阳必阴”了 。所以,三者都不是善养生的,只有剩余十分之一的人,立身中正,才是善于养生的。阴阳守中之人,如“赤子”一般,浑元一体,心身没有受死的缝隙,所以“无死地”。

  守在生死的中间才能达观生死,生命的真谛在于心身阴阳的和谐守中。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守中乃是养生之本。

  【白话】

  出于虚无为生,入于虚无为死。好阳喜生的那部分人占十分之三;恶阴惧死的那部分人占十分之三;执着于求生反而陷入死地的那部分人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过分地执着于求生,反而陷入死地。

  听说善于养生的人,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战场上不会被兵器杀伤。犀牛没有地方投送它的角,老虎没有地方放置它的爪,兵器没有地方容纳它的刃。为什么呢?因为他心身阴阳浑元无间,没有受死的地方。

  第49章

  【经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释词】

  无心,虚无也,守中也。善,德也,阴阳的对等和谐也。信,忠信也,参考第38章。歙歙,吸气貌也。浑其心,浑一其心也,守中也。

  【解析】

  圣人恒常地将注意力守中,才能体察到百姓的心意。对善者,圣人以善互动;对不善者,圣人以善待己;无论善与不善,善的原则并没有变,适用的范围有盈缩。对信者,圣人以忠信互动;对不信者,圣人以忠信待己;无论信或不信,忠信的原则并没有变,适用的范围也有盈缩。因为自己内心恒常地中正,善与信的原则才不因外界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恶者的欲望是阴阳离乖,对有意作恶者,圣人不会迎合作恶的意图,而是以阴阳和谐内守;对待诈伪者也是此理,诈伪是对阴阳和谐的损害,圣人不迎合诈伪的意图,而以阴阳和谐内守。圣人不迎合作恶或诈伪的意图,也就是以善和信待之。

  圣人意向内心,和合阴阳,浑然其心,守一无我;百姓意在耳目口鼻之欲,尚未用心鉴别,并不明理。所以,圣人把百姓看作童真的孩子。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守中能得善得信。

  【白话】

  圣人恒常地守中,能感受到百姓的心意。善者我善待他,不善者我以内在的善待他,这才是善;诚信者我诚信待他,不诚信者我以内在的诚信待他,这才是诚信。

  圣人在天地之间,内气绵绵,为天下浑一其心。百姓都专注于口腹之欲,尚不明理,圣人把他们都看作童真的孩子。

  第58章

  【经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释词】

  闷闷,宽厚也。淳淳,朴实也。察察,严苛也。缺缺,机诈也。极,根本原因也。妖,邪恶也。方,方正也。割,割伤也。廉,棱角也。刿,划伤也。直,率直也。肆,放肆也。耀,刺眼也。

  【解析】

  闷闷是无为的形象,淳淳是对无为的响应;察察是有为的形象,缺缺是对有为的响应。

  祸为阴、福为阳,相互倚伏,而流转无极。道为中,德为正,阴阳对等为正,阴或阳之偏为奇。祸福流转, 是因为内心丧失了中正。如果内心中正无偏,就能明辨正邪、善恶、利害,就会不被祸福所操控,就获得了生存自主。

  “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管子·内业),立身中正的人,不需要通过占卜来预测祸福。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都是守阴阳的中正而不极端。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中正使人不惑。

  【白话】

  为政者中正宽厚,则民众朴实纯良;为政者为奇严苛,则民众机诈抱怨。

  灾祸是幸福的依傍,幸福是灾祸的藏伏,谁知道祸福相转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丧失了中正。正又变成斜,善又变成恶,人们的迷惘,时日已经很久了。

  因此圣人守中:方正而不割人,有棱而不划人,率直而不放肆,明亮而不刺眼。

  第46章

  【经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播;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释词】

  走马,战马也。播,耕田也。有道,阴阳和合也。却,退还也。无道,阴阳失和也。戎马,战马也。欲得,贪欲也。

  【解析】

  足,是指阴阳守中而自足,不虞匮乏,不是饱满。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守中使心灵自足。

  【白话】

  天下阴阳相和,则退还战马用来耕田;天下阴阳失和,则怀孕战马在战场产驹。祸莫大于不知足,罪莫大于贪欲,所以能明白阴阳守中的自足,就是恒常的满足。

  第44章

  【经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释词】

  多,重要也。病,痛苦也。爱,爱着也。知止,知道阴阳离合的边界也。殆,危险也。

  【解析】

  名为阳,身为阴;身为阳,货为阴;得为阴,亡为阳。3对阴阳排比,都是指阴阳守中有益,阴阳偏贪有害。

  甚爱、多藏都是偏贪有为,第42章下中“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和第73章中“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两处的意思与此处相近。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守中则不受辱的道理。

  【白话】

  名声与生命哪一个更亲?生命与财物哪一个更重?得到与失亡哪一个更痛?因此过分爱着必定成本高昂,太多积蓄必定丧失殆尽。明白守中的自足便不会受到折辱,知道离合的边界便不会遭受危险,可以长存久安。

  第5章上

  【经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释词】

  刍狗,草扎的狗也。

  【解析】

  仁是一种爱人类的情感,而德则致力于阴阳的对等和谐,是理性的。

  不仁并不是否定仁,而是表示仁的价值没有德大。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理性的德高于情感的仁。

  【白话】

  天地重德不重仁,把万物看作是草扎的狗,无有爱憎;圣人也重德不重仁,把百姓看作是草扎的狗,无有爱憎。

  第63章上

  【经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释词】

  为,做也,无不为也。事,有事也。味,有味也。怨,恨也。

  【解析】

  为与无为、事与无事、味与无味、大与小、多与少都是成对的阴阳,而情感上的怨也是与爱成对出现的。这些偏向一极的阴或阳,都要用中正理性的德来均衡。

  情感会自发地相互感应,“报怨以德”守住自身的阴阳和谐,中断了负面情感的响应,与第49章的“得善”、“得信”意思相同。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5],孔子主张以正直回应怨恨,以德行回应德行。孔子和老子都以理性来回应情感,但孔子的正直是单向不转弯的,老子的中正是双向循环的。老子站在阴阳中间的立场上,其德是阴阳的互得,面对怨恨,失去了互得的前提,回应的是己方内在的德,并不包括对方;老子是双向度思维,其德是阴阳双方轮流得到,德并不需要回报。孔子是单向度思维,所以用正直的理性来回应情感;其德是单方面得到,才需要以德报德,孔子的来和去两个德才相当于老子的德。

  《易大传》有言,“是故易者象也”,所以孔子虽然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但讲的是阴阳的象征意义。老子的阴阳是概念层次的,孔子的阴阳是现象层次的,孔子的思维模式仍是概念一元化的,与亚里士多德一致,概念一元化的思维模式是单向度的。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理性的德高于情感的恨。

  【白话】

  无不为与无为、有事与无事、有味与无味、大与小、多与少都要用德来均衡,而回应憎恨的情感也要坚守自我的阴阳和谐。

  第79章

  【经文】

  和(hè)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释词】

  和,唱和也,呼应也。大怨,怨恨也。善,伦理学的德也。契,契约也。左契,权利凭据也。责, 债也,征求也。司,掌管也。彻,拆毁也, 税收也。无亲,没有情感上的偏向也。善人,有德之人也。

  【解析】

  大怨是阴阳失和产生的怨恨,呼应怨恨而不解决阴阳失和,怨恨不会消除,只有理性的阴阳和合才能消除怨恨。

  契约,阳与阳、阴与阴之间都不存在契约,只有阴阳之间才有契约,执左契不责于人,是以阳合阴的善行;而税收,是阳的一方向阴的一方强行征收,以暴力对待怨恨,则“无德”。

  不苛责违约的乙方,是以乙方存在实际的履约困难为前提的,这是无为;如果不追究乙方故意不履行的责任,则变成了不为;

  以情感回应怨恨,怨恨相继,解决不了问题,不可以称为善。怎样才称为善呢?“报怨以德”,要用和合阴阳来回应怨恨,才可以称为善。因此,老学中善的概念从属于德,善是人自主地使阴阳和合;与善的概念成互偶,恶就是人自主地使阴阳乖离。有为和不为都使阴阳乖离,都是恶。

  阴阳和合之无为而无不为的正中间是道,道是虚无,道还不是概念,因此道不是善,道是善的源泉,德是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16] ,心灵的源头是虚无因此无善无恶,意念动而阴阳生,阴阳生即有善恶。

  阴阳和合是人的根本利益,阴阳乖离是人的根本损害;人使阴阳和合是善,人使阴阳乖离是恶。因此,老学的哲理即是利害,利害即是善恶,它们之间是逻辑一致的。从明白道理,到晓得利害,再到识得善恶,之后的为善去恶就能坚定不移了。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没有亲疏好恶之别,同德一样,善也不是情感性的,而是理智性的,善是逻辑推理的结果,理智高于情感。善是对阴阳双方关系而言的,不是单方面的属性,因此善人是指心身和谐的人;善人在人际间倾向于阴阳和谐,但人际间的善是由双方的互动决定的。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德就是善。

  【白话】

  响应怨恨的情感而不和合阴阳,一定会余恨未了,怎么会是做善事呢?因此圣人握有证明权利的契约,而不去苛责未尽义务的另一方。有德者依据契约,无德者暴力征收。天道没有情感上的偏向,但总是与善人相来往。

  第68章

  【经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释词】

  士,将领也。武,逞勇敢也。与,对斗也。配天古之极,与道相称也。

  【解析】

  用他人之力是以阳求阴,要无为相和之后,他人才会转阳出力。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无为之德。

  【白话】

  善于为士者不逞勇敢,善于作战者不被激怒,善于胜敌者不与之对打,善于用人者对其谦下。这叫做阴阳相和的不争之德,这叫做以阳求阴的借人之力,这叫做与道相称。

  第81章下

  【经文】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析】

  积,积蓄也,积蓄就滞碍了,滞碍使得阴阳不得循环,有害阴阳和合之德。阴阳循环,相生相长,有者皆有,多者皆多。

  利而不害,阴阳互利而不相害也;为而不争,无不为而无为但并不有为也。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循环之德。

  【白话】

  圣人明白阴阳循环的道理,不私蓄积,帮助他人自己反而更充足,给予他人自己反而更富有。

  天之道,互利而不相害;圣人之道,无不为而不有为。

  第23章

  【经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释词】

  自然,无为无不为也。飘风,狂风也。骤雨,暴雨也。从事,修行也。失,阴阳失合也。

  【解析】

  “希言自然”是该段推理的结论,因此“故飘风”的“故”是“何故?”的意思;

  在天地方面,静谧是无为,和风细雨是无不为,而飘风和骤雨都是有为。天地尚且不能久于有为,而何况人呢。

  宇宙从整体到细微,从物理实在到有心灵的存在,都是阴阳耦合而成的,任何事物的持续都是阴阳相因的。阴阳一旦失合,事物将不能持续而消失,所以“失也乐得之”。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的不可有为。

  【白话】

  少说话是自然的,为什么呢?狂风刮不到一整早,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使它们这样的?天地。天地尚且不能久于有为,而何况人呢?

  因此修道者,与阴阳之中在一起;修德者,与阴阳之正在一起;修失者,与阴阳失合在一起。同于道者,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者,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者,消失也乐于得到他。

  第2章下

  【经文】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析】

  “不言之教”是无为,“希言自然”是无不为,“多言数穷”是有为。

  不言之教,乃身教也,是教育者为从、受教育者为主的阴阳相对关系;不是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干是不为;也不是一直不说教,一直不说教也沦为不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像呼吸循环,吸气是无为,呼气是无不为,教育者始于吸气,受教育者始于呼气,然后阴阳交互。

  太极拳起手吸气接劲,而不是呼气发劲,以己从人,是对老子无为哲理的实践。当然,吸气之后,就是呼气发劲了,呼气发劲是无不为,以己为主。

  不为始,即“不敢为天下先”,乃老子的三宝之一,不做始作俑者,意在守中,也不是甘为人后。

  经文中的无为,都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简称,因为无为和无不为是一对耦合的阴阳。无为而无不为哲理是阴阳对称的,从次序上,一定是先修无为才能修无不为。老子强调无为,有修行次序方面的因素。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的无为

  【白话】

  因此圣人处事无为而无不为,奉行先身教后言教,万物兴作而不做有为的发起者。生养而不占有,笃行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剥夺不了。

  第29章

  【经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培或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太。

  【释词】

  取,治理也。为之,有所作为也,有为也。已,结果也。神器,政权也。不可为,不可有为也。执,紧握也,有为也。

  嘘,出气缓也。吹,出气急也。羸,瘦弱也。培,培护也。坠,坠毁也。

  【解析】

  行与随、嘘与吹、强与羸、培与坠都是成对的阴阳,应守在阴阳之中。

  甚、奢、太都是阳亢有为。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的不可有为。

  【白话】

  想要治理天下却要有所作为,我看他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天下大政,是不可有为的。有为者会败坏它,执紧者会失去它。

  因为事物,或前行或后随,或缓呼或急呼,或强健或瘦弱,或培护或毁坠,都是阴阳成对的。所以圣人守在阴阳之中,去极端、去奢侈、去过分。

  第64章下

  【经文】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释词】

  不欲,众人不欲无为也。不学,众人不学道德也。复,补救也。过,过分也,有为也。不敢为,不敢有为也。

  【解析】

  自然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万物有自然的一面,也有不自然的一面。例如鱼出于渊、飘风、骤雨都是不自然的。

  宇宙间最壮观的阴阳大离决当属超新星爆发,也是不自然的。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的不可有为。

  【白话】

  因此圣人想要众人所不想要的,不贵重稀有的货品;学习众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的贪婪之过。以辅助万物的无为无不为,而不敢有为。

  第33章

  【经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勤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词】

  明,自知也,慧也。亡,逃走也。寿,长命也,即长久。

  【解析】

  不失其所,以意领身而动,注意力并不完全离开身体,即“营魄抱一”。如果“身未动,心已远”,就“失其所”了。

  自知、自胜、知足、不亡都是无为;而知人、胜人、勤行、不失其所都是无不为。

  知人为智,自知为慧,静生慧,动生智,阴阳结合方称智慧。

  身体为阴,灵魂为阳,身死而灵魂不亡,阴阳再度合一,复归于虚无。

  贪生惧死乃人之常情,垂死之际仍能不贪不惧,循理守道,可得永恒。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的无为而无不为。

  【白话】

  能够知悉他人内心的是智,能够洞悉自己内心的是明;能够战胜他人的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的是自强;知道自足的是富有,勤于力行的是有志;动而不丧失居所的是长久,身死而灵魂不离的是长寿。

  第43章

  【经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析】

  至柔和无有都是持续地无为而无不为,至坚和无间都是持续地无不为而无为,两者是阴阳对称的,故相互融洽。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在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不为而无为之间分出伯仲。

  【白话】

  天下的至柔可以驰骋天下的至坚,无有能出入无间。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不言的身教,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达到。

  第24章

  【经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释词】

  企,抬高脚跟站着。跨,跃也。物,其他人也。

  【解析】

  过分的自我变成了有为,反而妨害了自己。

  企、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是阳亢有为,将造成阴阳乖离的后果。

  从阴阳逻辑上,该章讲阴阳的不可有为。

  【白话】

  抬高脚跟是站不久的,跨跃而行是走不远的,自我炫耀者是不明亮的,自以为是者是不彰显的,自我夸耀者是无功劳的,自高自大者是不长久的。在阴阳守中的修道者看来,这些都是剩饭赘瘤,惹他人厌恶,所以得道者不这样做。

  第22章

  【经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释词】

  曲,委屈也。全,保全也。枉,弯曲也。直,伸展也。抱一,守中也。式,范式也。

  自见,自炫也。自是,自以为是也。自伐,自夸也。自矜,自大也。

  【解析】

  曲直、洼盈、敝新、少多都是成对的阴阳,守在阴阳之中才是保全之道。曲、枉、洼、敝、少都是无为,而多则是有为了;同样,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有为了。

  从阴阳逻辑角度,该章讲阴阳的守中和不可有为。

  【白话】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之后变充盈,敝旧之后获更新;少取反而收获多,多得反而有迷惑。因此,圣人将守中作为天下的范式。

  不自我炫耀因此明亮,不自以为是因此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有功,不自高自大因此长久。只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哪里是空话呢,确实是保全归于守中者啊!

  第

上一篇:男人为什么会热衷于女性的乳房
下一篇:愿每一次重逢的美好,都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