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你心目中的年度电影十佳是哪些?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本题已加入知乎圆桌 ? 「银幕这一年」2020 影视综年终盘点,2020 年你还有哪些银幕回忆?加入我们,一起讨论。提问时绑定话题「2020 影视综盘点」,符合主题的问题也将被收录至圆桌中。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院线电影很少,但也因此看了不少去年的优秀电影,今年的电影十佳主要是2019和2020这两年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作为黑人民权运动、现代妇女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的集成,在种族、性别、战争等所引发的社会激流中,自由派与保守派激烈交锋,左派与右派持续激战,典型事件如“我有一个梦想”、自由乘车运动、罗伊诉韦德案等。当然,也少不了充满嬉皮士气质的芝加哥七君子事件。

  芝加哥七君子事件是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的缩影,也是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的折射。影片采用交叉剪辑的形式,将七君子审判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艾伦·索金的不羁才华为这部影片注入了怪咖气质,但依然在正统与反叛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在渲染激情的时候保持克制,在释放热情的时候注重理性。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民权运动终究只是紧张时代的昙花一现,如今的美国在右派国家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保守主义政治运动不断颠覆民权运动的成果,这是“反动”还是“革命”?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旷世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借律师菲久科维奇之口说道:“生了儿女的还算不得父亲,生了儿女而又尽到责任的才算是父亲。”同时,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中有句话振聋发聩:“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何以为家》是对这两句话最恰如其分的注解,也是最残酷生动的诠释。

  看《何以为家》,不禁想起了《小鞋子》《中央车站》《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追风筝的人》《无人知晓》等电影。这些电影唤醒了我的同理心和共情力,那些小主人公的经历与我的童年存在不同程度的遥相呼应。

  我想起了父母一大早下地干农活,怕我乱跑就在堂屋门外上锁,每天我都被困在孤独逼仄的牢笼里。三四岁的我怕黑怕幽闭空间,早晨醒来发现父母不在家,经常拽着门环不停大哭,直到父母回来,才能解除恐惧的束缚。

  还有小时候我们经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体罚。家长们对学校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这孩子不听话,尽管打”。那时候想赶快长大成人,不是对成年人的世界怀有多么美好的憧憬和幼稚的想象,而是作为孩子,一直有种不被尊重的卑微感和肆意对待的屈辱感。虽然我知道,这些痛苦与童年时期的美好时光并行不悖,但也绝对没有共存的必要。

  与《何以为家》中的孩子们相比,我们童年时期的那些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甚至多说了都觉得是矫情。“生命就是一摊污泥,比我脚上的鞋还脏。”对于他们来说,生我却不养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是一个小概率的民间俗谚,等待他们的,更多是提前扑面而来的生命苦难和猝不及防的艰辛人生。

  如此美好,令人心疼。《何以为家》讲述了群体无意识主导下的“平庸之恶”和消极生活图景下的“人的境况”。悲哀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是无辜的,却为何有那么多的人间炼狱。是制度的悲剧,是贫穷的诅咒,抑或是个人理性的畸形?

  《何以为家》是我近期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却也是绝不敢再看第二遍的电影。一个人的境遇是个悲剧,一百万人的境遇怎能顺理成章地就成为统计数据呢?我情愿做一个“视觉动物”,只要我不看到,就可以掩耳盗铃般当做不存在。

  但一切又是如此生猛而又残酷地进行着,电影最后一幕中小男孩的灿烂笑脸,只不过是悲惨现实的回光返照。

  艺术可以引起关注,却难以转化为行动,这是艺术的胜利,亦是艺术的悲哀。

  贫富差距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由此带来的阶级分化与阶层固化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也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式,更有责任直面规范现实,记录艰难时刻。

  《寄生虫》聚焦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关注社会下层的生存危机,本质上探讨的还是“人的境况”。二八原则下的分配失衡,马太效应下的社会不公,使得被忽略的那部分人,如蝼蚁,似蟑螂,苟且寄生在社会体制的边缘。

  《寄生虫》中充满着丰富的隐喻和变幻的修辞,在一系列具有象征意味的构成性事实中,完成了商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促发了现实与魔幻的协调变奏。

  影片不仅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奖这一世界电影殿堂上的最高级别荣誉,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从而使得韩国电影文化引发世界瞩目。若干年后会发现,《寄生虫》旋风可谓是韩国电影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也是韩国电影全面崛起的胜利宣言。而奉俊昊则以其精湛的导演技法和高超的叙事艺术,驾轻就熟般取得了又一场豪胜。

  高超娴熟的掌镜功力,精湛绝伦的表演技艺,造就了一部超凡脱俗的《小丑》。它不同于漫威的任何一部电影,甚至也不同于DC的任何一部电影。因为《小丑》并非俗套的超级英雄片,导演跳出窠臼,转而去挖掘小丑成长的起源,分析小丑之所以成为小丑的深层因素。

  这是一部糅合社会现实、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的犯罪片,严肃的社会关切,紧张的心理冲突,郑重的底层关注,深刻的人性剖析,告诉我们是千疮百孔的社会和冷漠无情的人世“制造”出了小丑。

  病态的社会造成了反社会,缺位的政府导致了无政府。用大笑来表现痛苦,用癫狂来释放压抑,又岂止是小丑一人。最后一幕,千千万万个“小丑”从地下走上了舞台,乌合之众走向了集体狂欢。

  华金·菲尼克斯以其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表演使得小丑这一人物形象全面立体化,以前我们说“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现在也许可以修正为“凤凰之后再无小丑”。

  最后将拙诗《小丑》献给这部佳作:

  不要给我希望

  只给我糊口的食粮

  不要给我梦想

  只给我过冬的衣裳

  我是冬天的知了

  传达生死不明的聒噪

  我是夏天的小丑

  将酷暑滚成一个雪球

  艰难的生存状态,微妙的家庭困境,紧张的父子关系,在《阳光普照》中娓娓道来。我喜欢极了这种将琐碎日常与点滴悲欢絮絮低语的电影,表面收敛克制,内里波涛汹涌。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简单的道理,却需要以何等的艰辛与坚毅才能如愿以偿。恭喜钟孟宏导演终于拍出了自己的《一一》,尽管影片前后部分故事稍显割裂,没有做好“把握时间”,依然做到了“掌握方向”。

  一群极客发烧友的狂欢,一个偏执自大狂的疯癫。《极速车王》走肾又走心,完美兼顾戏剧性与娱乐性,让人热血沸腾,血脉偾张,这才是真正的“速度与激情”。

  饰演卡罗尔·谢尔比的马特·达蒙与饰演肯·迈尔斯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是影片的双主角,但贝尔的光芒显然更为炽热。贝尔成功塑造出了天才与疯子互为一体的立体角色,他的演技不仅飚过了法拉利的速度,甚至飚出了荧幕。遗憾的是,他胜过了对手,却还是败给了福特的官僚主义。

  克里斯蒂安·贝尔以其神经质的演绎又为其职业生涯增添了一座丰碑。也许我们都太正常了,所以做不出伟大的成就。但苹果公司1997年的广告词仍然鼓舞人心: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2019年,诺亚·鲍姆巴赫和格蕾塔·葛韦格导演夫妇分别拍出了《婚姻故事》与《小妇人》这两部优质的cinema。但风格却截然不同,前者致郁,后者治愈。

  刑事辩护律师总是让人看到坏人最好的一面,离婚诉讼律师总是让人看到好人最坏的一面。一桩逐渐发酵的离婚案,由平静而暴躁,由稳定而失控,让人看到了婚姻关系的脆弱与家庭秩序的坍圮。这部电影与《克莱默夫妇》遥相呼应,可为互文。

  如果你爱上一个人,和TA结婚;如果你想恨上一个人,也和TA结婚。

  古罗马法谚曰:“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律师罗伯特·比洛特为了揭露杜邦公司的面纱,孤军奋战,死磕数年,这是勇士的神话。

  美国大法官休尼特说过,“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但法的价值不只是正义,效率同样极其重要。迟到的正义非正义,但旷日持久的诉讼使得正义总是很难如期而至。罗伯特的努力加速了正义的到来,这是一个律师最高的职业伦理。

  为了自然法的归位,为了内心的道德准则,环境公益诉讼步履维艰,但总得有人去做。

  关于二战的电影有很多是传世之作,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虎口脱险》《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钢琴师》《兵临城下》《敦刻尔克》等,相比之下,一战题材的电影确实少了很多,比较知名的有《大幻影》《西线无战事》《光荣之路》《战马》等。如今,《1917:逆战救兵》又为一战经典影片增添一员大将。

  “穷山恶水长镜头,警察妓女黑社会”总是被用来调侃伪文艺电影,但不管怎么说,有长镜头的电影总不至于很差,如《历劫佳人》《俄罗斯方舟》《德州巴黎》《站台》《爱情万岁》《赎罪》《鸟人》等电影皆因长镜头而也影迷所津津乐道。

  《1917》同样使用了“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摄手法,难度虽极高,但无论是完成度还是表现力都极为完美,堪称长镜头范本之作。当然,这也离不开金牌摄影师罗杰·狄金斯的功劳。

  影片讲述了传递情报的故事,类似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是一个坚守使命、英勇无畏的感人故事。

  福柯说:“重要的不是讲述话语的年代,是话语讲述的年代。”但电影反之,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

  在《俄尔甫斯与欧律狄克》中,俄尔甫斯在“为山九仞”的时刻,忍不住还是回了头,导致心爱的妻子堕入无边黑暗。

  在那个同性之爱还是公开禁忌的年代,玛利亚与爱洛依丝只能短暂相爱,继而匆匆分开。对他们来说,回头不是万丈深渊,没有勇气的离开才是。

  那个万丈深渊也是那个时代。

  只选10部实在为难,以下几部也特别喜欢!

  昨天看了一部很致郁的电影,今天必须要看一部很治愈的电影,对冲心情,重返平衡。

  生活是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厚沃土壤,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很大程度上享有剧本糟糕的豁免权。“少年引回风,振翅击长空”,《给我翅膀》以动物保护为题,讲述了一个有关爱、勇气与自由的华丽冒险故事。都说动物与小孩是摄影机最难抓取的对象,本片成功地将两者完美融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印第安谚语说,土地不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的,而是向子孙后代借的。当政治正确已成贬义用语时,保护环境、维护动物权利、反对种族歧视等价值观必然是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时应有的关切和应为的义务。

  政治正确从来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些以政治正确为幌子,攫取个体私利,以及以政治正确为武器,攻击多元价值。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认为,童年时受到压抑的愿望,治愈过程伴随一生。同时也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安东尼·班德拉斯在知天命之年受到生理和心理痛苦的困扰,在吸食海洛因时,不时回忆起童年的场景。回忆难道不也是一场梦?

  在《痛苦与荣耀》中,阿莫多瓦一如既往地倾注了大量的私人情感和个人体验。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作者电影,观者只有做到感同身受的语境代入,方能做出恰如其分的客观解读。

  影片不是毕加索式的野兽派表达,而是更类似于超现实主义梦幻派。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结合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等特点,其渊薮便在于弗罗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的精神分析新时代。如此,这与《痛苦与荣耀》的影像风格十分契合。

  鬼才有很多,盖·里奇只有一个。没有被《阿拉丁》的迪士尼式美丽童话抹杀本性,《绅士们》宣告了曾经那个“骚浪贱”的盖·里奇又回来了。

  二十年前《两杆大烟枪》和《偷抢拐骗》的横空出世,多线叙事的故事讲述、交叉蒙太奇的剪辑方式,惊艳绝伦,更俘获了无数拥趸。《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提着心吊着胆》《追凶者也》在国内生根发芽,只是这种电影技巧性强,尚没有发展壮大。

  怪诞不经而天马行空,稳扎稳打而渐入佳境,回归老本行的“祖师爷”盖·里奇用《绅士们》示范了黑帮犯罪喜剧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北京吧,请你吃烤鸭!

  电影有多重功用,可以娱乐,予人欢愉;可以严肃,引人深思;也可以祛魅,认清历史。

  《乔乔的异想世界》用喜剧的方式讲述纳粹德国的疯狂和种族屠杀的恐慌,在清新明朗的镜头下包装着难以直视的苦难。温情脉脉的故事,无法掩埋的历史。

  塔导是新一代的鬼才,在好莱坞的商业大染缸中依然能保留自身的原色,足以让我们对其下一部作品满怀期待。

  格蕾塔·葛韦格用一部成功的经典再编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cinema。《小妇人》需要难度极高的群戏调度,影片也完成得颇为成功。不得不说,西尔莎·罗南和甜茶将是冉冉升起的明日巨星,在梅姨、劳拉·邓恩、艾玛·沃森等众多优秀演员中,两人也是闪闪发光,璀璨夺目。

  摄影也是一种语言,影片中昔日的明朗和当下的沉郁交叉进行,最后复归于明朗,展现了一幅大观园式的景观。

  《小妇人》可谓是女权主义的最高表达形式,它“润物细无声”,却“随风潜入夜”。爱情的纠葛、婚姻的牵绊、事业的起伏、生活的涨落,在四姐妹的日常中缓缓展开,讲述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家庭史诗。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南山的部长们》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韩国电影在这方面的创作得心应手,稳重厚实,无需多言。韩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俘获越来越多的拥趸,这是韩国电影人的胜利,也是韩国电影审查制度改革的硕果,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韩国电影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化的叙事模式和内容风格,虽然题材不同、千姿百态,但光谱却越来越狭窄,这是韩国电影向前一步必须要走出的舒适区。

  而金基德、李沧东、洪尚秀、奉俊昊、朴赞郁作为韩国电影“五虎将”,指引着韩国电影更多的可能性。

  即使商业上让自身失望,但皮克斯永远也不会让影迷失望。无论口碑上没有那么优秀的《赛车总动员2》《勇敢传说》《恐龙当家》,还是这部《1/2的魔法》,同样是我的心头好。

  如今,看皮克斯的动画就像是在收藏一颗颗珍珠,这些珍珠串联成美好的回忆,编织成梦幻的彩虹。

  皮克斯用100%的魔法打造了这部《1/2的魔法》,进而告诉我们:那个充满魔力的皮克斯从未离我们远去。

  虽然是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硬汉之一,但东木导演的影像却是十分细腻,尤其是最近几部电影如《美国狙击手》《萨利机长》《15点17分,启程巴黎》《骡子》《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均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影片对宏大视角不感兴趣,而是从微观视角切入,关注个体生存状态,揭橥事态因果逻辑,表达客观无偏情绪。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讲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主角的故事,旨在用光影复刻历史,用镜头还原真相。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可是,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我对此深表忧虑。

  文: @星夜行 谢绝非授权转载,求授权请私信。

  今年由于工作和考试的原因,阅片量很少,以下为十佳电影,排名不分先后:

  《一秒钟》因为种种原因使得张九声女儿之死的那一幕无缘大银幕,观众只能通过刘闺女无心所言,女儿怎么不被面袋子砸死,和张九声听闻后的暴怒模样来推测整部电影主人公对于电影胶片狂热的核心动机,但纵使如此,这部有些残缺感的影片仍然可以称得上我在2020年的院线最佳观影之一。

  整部电影镜头语言,色彩运用依旧承载着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美学,虽然人物动机和主要的矛盾冲突尚未点明,使得观众在第一次观影感到有些晦涩,但氛围的渲染依旧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底色。影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张九声、范电影、刘闺女和电影院内密密麻麻的群众。

  非常奇妙的人物设置,这部讲述电影胶片情怀的电影,对于电影本身感情最真挚的不是几位主要人物,不是为了一睹女儿面容的张九声,也不是为了用胶片做灯罩替弟弟还债的刘闺女,而是没有姓名的群众。

  也正是通过影院观影的观众对于电影的狂热,烘托出的是作为放映员的范电影手里所执掌的权力,他可以拥有是否播放电影,放几遍电影的权力,可以通过这种权力来获取大众的尊敬,来变相地裹挟大众地意愿让别人背锅,相比于电影,他更热爱的是控制电影的权力。但纵观全片来看,你又可以看出范电影内心的善良坚守和对待饭碗的那份小心翼翼,在他的圆滑世故中仍能感受到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这也是我认为范电影这个人物最为核心的魅力。

  这是一部讲述电影的故事,也是一部讲述电影之外的故事,最感动的部分,不是电影,而是看电影的这群人。

  「信条」本身实际上还是太过炫技,换句话说,对大部分观众都不友好的电影,并不值得太过宣扬。

  但从某种角度上讲,它在影史又有绝对值得去多刷去探讨的价值和内核。 ?诺兰导演的脑洞之大,想象力之丰富,设定之奇,叙事能力之强,结构之完整,都超越了大多数电影人,也正是如此,这样一部比「记忆碎片」更为晦涩烧脑的影片,也更有嚼劲儿。

  我在影片上映的时候也说过,从《盗梦空间》的嵌套结构,到《星际穿越》的时间穿梭,再到《信条》的熵增熵减时空逆转,诺兰关于时空的玩法,斧凿的花样越来越新奇,设定也愈发的具有深度。尤其是这次的正向时间线和逆向时间线两者重叠,多线结合在一条线中叙事,无论是战争画面还是设定奇观,真的都可以说让观众大开眼界。

  正因为如此,尽管烧脑过度,观众看个好几遍仍然很难理解全部的时间线,我仍然愿意为了这样让人惊艳的想象力,把这部影片列为我的2020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图:为个人原创时间线图谱

  《阳光普照》的导演钟孟宏同时也是《大佛普拉斯》的制片人,影片和《大佛普拉斯》一般,营造了非常让人沮丧的氛围,虽然不再是讲述阶级话题,也不再是黑白色调,但大量冷色调的画面,依旧将家庭和成长主题刻画得十分压抑。虽无陈果导演的《香港制造》那般稍显残酷,但观影之后仍然让人陷入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阳光普照》里通过对于传统故事「司马光砸缸」的重新解构,向观众展示了阿豪这样一个看似阳光灿烂的优等生,因为没有阴暗角落可以喘息的抑郁之苦,阿豪是在和自己作战,要逃离的也是早已疲惫不堪的自己。

  阿和是阿豪的对立面,街头混混,进少管所,留下了年轻的孤儿寡母。如果说阿豪是在充满阳光的白天主动走向了最黑暗的阴影得以喘息,那么阿和便是一直在黑暗的阴影里挣扎,在时间的流逝中,缓缓地爬向光明。但阴影却如蛆附骨,在一直折磨着他,直到那道藏匿在黑暗中多时的父爱,最终替他斩落了纠葛,让他一路狂奔,得以喘息。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是父亲所恪守的格言,但面对中意的儿子阿豪去世,面对看不顺眼的儿子阿和进少管所再出少管所再组建家庭,面对唯一的儿子即将被再次拖入地狱,他在和自己和解以及妥协,在电影的最后,一直被埋藏和禁锢的父爱有所显现,原来,生活,哪有那么容易让自己掌握住方向。

  《阳光普照》,讲述的是一个家庭之间的羁绊,但着力点却是极端的反差,一层底色是摄影方面明与暗,主题上的阳光和阴影之间的反差,另外一层底色,同时也是人物自身命运转变带来的反差,影片中所有的人物都在和自己的斗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仗要打,阿豪是逃离了自己的身份,阿和是摆脱了自己的过去,父亲则是和自己妥协。这正如昼夜交替一般,让观众唏嘘不已。

  这部电影,应该是我2020年见过最优秀的一部家庭题材电影了。

  图:个人截取的一些构图不错的剧照,共赏。

  和《阳光普照》争夺最佳剧情片的《热带雨》,也是我今年非常喜欢的一部影片,两部影片有着相反的意象,阳光和阴雨,但质感却相似,精巧而少斧凿痕迹的设计,大量的隐喻铺设,大量的生活细节堆积,聚焦的是平淡生活下的小人物压抑的内心。

  《热带雨》谈论的话题表面上是师生恋情,但内核却是当代女性生活束缚的缩影。教师职业类别边缘化,女性在夫妻生活、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在这样的环境刻画下,生育困难和性成为了两条贯彻始终的线。影片绝大部分的场景,都是阴雨天气,烘托的阴沉氛围中,人物不断地压抑,直到爆发,形成了极有韧性的戏剧张力,和最后的阳光明媚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片冷色调转化为了暖色调的结局,也让观众在最后终于舒缓了一口气。

  当之无愧的个人2020年年度最佳动画电影,充满想象力的设定,精致唯美的画面,温和舒适的氛围,最为重要的是故事所要向观众表达的内核,给人启迪,非常有意义。

  如果说《霸王别姬》、《爆裂鼓手》告诉我们的是对于艺术追求不疯魔不成活的痴境,那么这部《心灵奇旅》便是在讲述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对于艺术的执念和追求大过了生活的本身,便会走向偏执,错过很多的美好。正如主人公中学音乐老师在死过一回之后,把演出当成了生命中的唯一,可当真正的演出落幕之后,失去了唯一目标的人生,便走向了彻底的空虚。

  影片里有段故事讲得特别的好:一条小鱼游向一条年长的鱼说,我正在努力寻找他们所谓的海洋,年长的鱼说海洋就是你现在所处之处。小鱼怀疑着说是这里么,这里都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生活不是为着目标而活,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价值,这便是这部电影的魔力所在,让人观影之后,对于生活重新燃起了憧憬,很棒。

  电影改编自真实的案件,理查德作为安保人员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中第一个发现了炸弹,并因此拯救了无数人,成为了英雄,短短几天,他又因为饱含恶意猜测的舆论肆虐,从英雄变回爆炸案的嫌疑犯。

  舆论是一把刀,饱含恶意的造谣和猜测中伤他人,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上演,这在我们如今的生活里,也不少见。就网上三天两头就层层反转的热点事件,便能见到不少端倪。

  影片打动我的是电影对于主人公理查德的刻画细腻,他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类边缘人群的缩影,他们工作较真,耿直而少变通,按照规矩去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却被多数人认为异类,死心眼儿,甚至有些一根筋儿的傻。而让做出善举之后被恶意中伤,他们的性格又没办法去帮他们很好地去为自己辩解,委屈在心中埋藏酝酿,那种苦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感到极端的压抑,电影里的理查德是幸运的,有一个冷静且专业的律师朋友来帮助他,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么优秀的朋友,和他的幸运。

  想到这里,看完这部电影,竟还是有点悲伤。

  禹民镐导演和李秉宪继《局内人》之后再度联手拍摄的新作,这次明显要比《局内人》拍得要好得多,从摄影方面上来讲,色彩构图方面的美学,甚至不像是韩国电影,非常少见。

  影片讲述的是韩国总统被情报部长击杀的历史大案,却少见韩式打鸡血的煽情,全片都显得相当的克制,以一种非常舒适的氛围渲染在讲述上层们勾心斗角的故事,尤其是画面摄影方面极具美感,使得整个故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观感,紧张却又非常动人。

  众所周知,韩国这类题材的影片非常得多,从《辩护人》、《恐怖直播》到《王者》、《共犯者们》,乃至于大量灾难题材的韩国电影,政治讽刺已经屡现不鲜,但作品的质感一直感受不到作为电影特有的美学元素,而这次《南山的部长们》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缺憾。

  图:个人截取的一些构图不错的剧照,共赏。

  犹豫了许久,还是把这部带有极大争议的电影列入了十佳,毕竟这也是我在今年疫情之后为数不多的影院观影中,被煽情到近乎落泪的片子,非历史爱好者,算是对院线电影观影回忆的一点偏心。

  关于《八佰》:

  ①影片的基调是悲哀。

  四行仓库的一边,被电影里的人称为是地狱,画面很明显的冷色调,残缺的石像人头上伫立着象征厄运的乌鸦,没有经验的保卫团在遭遇真正战斗时的脆弱和慌乱,国军处决逃兵的冷酷,许许多多的血肉模糊,战争的残酷,画面尺度很大。

  长官多次提到,四行仓库,将会是我们的坟墓,不要抱有幻想,这是立了死志。

  而河的另一边,是租界,被电影里的人称为天堂。纸醉金迷的世界,画面虽然是暖色调,但却充斥着一副溢出银幕的“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味道。麻木不仁的同胞们,是看戏的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望远镜成为了最为“冷酷”的道具,戏子不经意间的一句,是“看戏呢,不,揪心呢”道出了当时国人的病根,当洋人问到方记者,这场战争好像和你毫无关系的时候,记者沉默地离开了,他不敢面对这样的拷问。

  这是一个虚假且破碎的天堂,掩盖在灯光、歌舞下的夜上海,依旧是一块让人悲哀的土地。

  ②影片拍的最好的地方,是战争的群像戏,最打动我的三处地方。

  一处是面对敌人钢板阵破墙时,那一位位国军战士扛着炸药包往下跳的身影,河对面,平民们听到的是一个个地名,一个个人名,振聋发聩。

  一处是平民的觉醒,又是一个个人名,一个个从租界出来,抱着电话和电话线奔向死地的身影,赌场的小哥,在一开场还想着如何从赌场生意换一个活计,在那一声声人名声下,一个握拳,告别了大姐,刀起刀落,血手印留在了状子上,不禁让人动容。

  最后一处,是升旗。喊着只会种地,以为只是来上海打扫战场的新兵蛋子,终于学会了握枪杀敌,从东北逃了那么多年的老兵油子,照了很长时间的镜子,终于扛起了机枪,一面旗帜,是民族不屈的脊梁。

  ③白马这个意象,有一点超现实的味道在其中,欧豪饰演的新兵,最终骑在了白马上,面对千军万马,所有热血的男儿,都有过这样的梦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白马上的,既是新兵,也是坚守四行仓库的每一个人。

  这样的牺牲值得么?

  当一开始便在城楼上用望远镜关注战斗的教书老师,开始丢下妻子珍贵的首饰的时候,开始拿出藏在家中的枪支杀敌的时候,我想很多东西,影片已经给出了答案。

  

上一篇:精 [电影推荐]这些电影过年回家,和家人一起看吧!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