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名”和“字”的区别你知道吗?
古人到了成年后才能取字
作为一个人的符号标志,名字是人与人之间用来区别的称谓。如今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一般都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沿袭祖辈而来,代表着血缘关系;“名”则往往凝聚着长辈的殷切希望。名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一个或几个字,跟姓合在一起,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字是用来称呼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开使用的。古代的“名”,其实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乳名或小名,古代的“字”,才是今天姓名中的“名”,即现在所谓的学名、大名或大号……
“冠字”是长大成人的标志
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名”和“字”就像“姓”和“氏”一样,二者是完全分开使用的。
“姓”是代表有公共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可简称为“部族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发展出来的不同支系的称号,也称“家族号”。我们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氏”则是为了“别血统”“别贵贱”的,古代贵族男子有姓有氏,贵族女子有姓无氏,黎民百姓有名无氏……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逐渐成为一个词。同样,古代的“名”和“字”也不是一回事,正如《辞海》里关于名字一词的解释:“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后来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在古代,“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符号,带有鲜明的个人烙印;“字”大多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字”与“名”互为表里,故又称“表字”。
“名”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是古人个体意识觉醒以及相互交往增多的必然结果。关于“名”的起源,《说文解字》在对“名”字“从口、从夕”的解释中已说得相当明确——在上古时期,人们白天交往可以相互看见,因此能通过形体、面貌来相互识别。可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我报名来相互知晓。所以,最早人们的“名”大多都很简单直白。如夏商两代常见的孔甲、祖乙、太戊、雍己、武丁等一些人名,多与天干、时辰有关;春秋时期有些人名如“孔丘”“黑臀”“黑肱”等多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生”,则是因为他母亲生他时难产而得名……
值得关注的是,古人只有到了成年之后才能取字:男子“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过去人们称未婚女子是“待字闺中”,正是因为古代对女子来说,结笄、取“字”和婚配都是成年的标志。
古人“直呼其名”被视为“大不敬”
古人从何时开始有“名”还要再取个“字”?从《礼记·檀弓上》所记来看,应该始于周代。唐代孔颖达在为《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曾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成年之后,由长辈原来所起的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呼的“名”就不便在公共场合呼来喊去,必须要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即“字”。
在中国古代,何时称“名”?何时称“字”?《仪礼·士冠礼》的说法是:“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按照古代称谓礼仪,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提到对方或别人时指名道姓、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下对上,卑对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因此,古人平辈互称,晚辈、后人对长辈、前人多以“字”相称,以示谦恭有礼。
对于古人“名”和“字”之间的关系,《白虎通·姓名》曾做过这样的概括:“或旁(傍)其名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宋代类书《太平御览》也曾引先秦史籍《秦记》所云:“冠而有字,所以尊其名也,名成乎礼,字依乎名。”由于古人是先起“名”后取“字”,因此通常都是依照“字依乎名”的规则,从“名”的含义中来衍生出“字”。
“名”与“字”讲究关联“互训互表”
古人“名”与“字”的讲究颇多,其关联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名和字意思相近、相同,相左、相反,或者名和字意思相互补充……
“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即所谓的“同义互训”。如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字在古代的解释即是同“我”;东汉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甫”即“男子之美称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巩”和“固”的意思也几乎相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大鹏展翅”扶摇直上才叫“飞”……
“名”与“字”含义相左或相反,二者互相对立,各从反面作解,即所谓的“反意相对”。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之意,“退之”则是约束使其“勿胜过”;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即为不相同,和“同”的意思刚好相反;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乃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名”与“字”含义由此及彼,二者意蕴递进,生发出“更进一步”的内涵,即所谓的“相关联想”。如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翼可以联想到天空飘动的白云;贾岛,字浪仙,由岛屿不难联想起浪花的自由飞舞;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故能够“居易”。苏轼字子瞻,轼指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瞻”乃“高瞻远瞩”之意。这里的“轼”和“瞻”即是由倚“轼”而推想到“瞻望”;唐寅字伯虎,由寅联想到“十二地支”的寅与虎相配……
此外,还有“同类而及”以及“追慕先人”“借用名典”等,如孟郊,字东野,“野”即“郊外”,郊、野同是地理名词;孔鲤字伯鱼,鲤本来就是鱼类;郑樵字渔仲,樵夫常与渔翁为伴;曹操字孟德,源自《荀子·劝学》“夫是之谓德操”;郦道元,字善长,出自《周易·乾卦》中《文言》的一句话:“元,善之长也。”
来源:综合网络
上一篇:未成年可以继承房产吗
下一篇:万里平台 第9集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