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事件切割理论:咦,我刚才是要干什么来着?
为什么人们需要对事件进行划分?
这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预测未来发生的事件。这种划分能力,能够让人把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当做一个组块来处理,从而节省认知资源。而工作记忆的不断更新,则能够让你专注于当下的情景,不受此前信息的干扰。尽管偶尔会出现这么一点“忘记自己之前要干什么”的小故障,考虑到记忆带给我们的强大功能,这仍然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公元二世纪,身为古罗马皇帝同时也是一名哲学家的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到:“时间是一条河,一条激流,流淌的是发生了的事物;一旦事物呈现人眼,它即被带走,由另一事物替代它的位置,很快,这一事物也被带走。”
我们的工作记忆也是这么一条转瞬即逝的河流,随着事件的变换,不断地新建又消逝。借用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的一句话——“少就是多”,不必苛求人的记忆事无巨细地记录下你生活的每个点滴,它正在用它的方式,给你创造一个高效而得体的生活。
作者的P.S. 是不是一直在同样的地点干同样的事情,就不会有事了呢?其实,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转换,心理上的场景变换——例如白日梦,也会诱发你的遗忘。请继续关注《白日梦:谁偷走了你刚才的记忆?》(近期放出,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Radvansky GA et al. (2011). Walking through doorways causes forgetting: Further explorat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4(8): 1632-1645.
2.Kurby CA and Zacks JM. (2007). Segmentation in the perception and memory of event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2): 72-79.
3.Sridharan D, et al. (2007). Neural dynamics of event segmentation in music: Converging evidence for dissociable ventral and dorsal networks. Neuron, 55: 521-532.
4.Swallow, K.M. and Zacks, J.M. (2004). Hierarchical grouping of events revealed by eye movements. Abstracts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9: 81.
5.Boltz M. (1992). Temporal accent structure and the remembering of filmed narratives. Journal of Experim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8(1): 90–105.
6.Swallow KM, et al. (2011). Changes in events alter how people remember recen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3(5): 1052-1064.
上一篇:e-learning
下一篇:为了给你们过七夕,牛郎织女演了多少戏?
最近更新人物资讯
- 青年节专题时文精选,1个专题+5篇模板+12篇范文+1个作文合集(角度+金句+精
-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五篇)
- 赤坂丽颜值巅峰之作,禁忌之爱代表作品-高校教师成熟
- [王仲黎]人茶共生:布朗族茶文化话语中的生态伦理
- 北京文艺日历 06.12~06.18
- 有什么好看的少女漫画推荐?
- 为了孩子陪睡校长,请别拿这电影洗白
- 当贝市场tv版apk下载
- 茉
- BBC评出有史以来美国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 泰山岱庙古建筑之文化特色初探
- 阴阳五行学说范文
- 2022伦敦大学学院Bartlett建筑学院Part2毕业展
- 观看平凡英雄观后感1000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古希腊艺术与神话
- 收藏 | 带你穿越500年,看一看这50位著名艺术家
- ab血型女人的性格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 为什么孕妇生产有危险时,部分丈夫和婆婆会选择保小孩?
- 《员工自发管理的儒家修为智慧》
- 菲律宾尺度片的全明星阵容,菲律宾女人质量这么高的吗?
- 文学课 | 韩少功:文学与记忆
- 《人性的污秽》中的伦理道德世界
- 宋惠莲背夫和西门庆幽会后自缢,看透情色表象下的死亡真相
- 秋波多少画(五代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