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可以承担侵权责任吗,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的法律规定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22
手机版

  未成年人一般不承担侵权责任,而是由其监护人代为承担侵权责任。依据我国相关的规定,未成年人侵犯他人权利的,原则是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未成年人有财产的,以其财产承担侵权责任,不足的由监护人承担。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未成年人侵权责任谁承担 2、未成年人侵权谁承担责任 3、未成年人保管的财产被侵权怎么办?

  未成年人侵权责任谁承担

  未成年人一般不承担侵权责任,而是由其监护人代为承担侵权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侵犯他人权利的,原则是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未成年人有财产的,以其财产承担侵权责任,不足的由监护人承担。

  根据《民法典》第27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其具有人身属性和法定性,不可以任意转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轻则父母会因为他们的过错为他们承担相应的罚款或者民事赔偿,重则承担牢狱之灾,在以后的升学就业都可能会受到一定阻碍。

  未成年人侵权谁承担责任

  未成年人一般不承担侵权责任,而是由其监护人代为承担侵权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侵犯他人权利的,原则是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未成年人有财产的,以其财产承担侵权责任,不足的由监护人承担。

  根据《民法典》第27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其具有人身属性和法定性,不可以任意转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轻则父母会因为他们的过错为他们承担相应的罚款或者民事赔偿,重则承担牢狱之灾,在以后的升学就业都可能会受到一定阻碍。

  未成年人保管的财产被侵权怎么办?

  未成年人是由其监护人教导,若其实施了侵权行为,那么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无论从道德上来说还是从法律上来说,父母都对其未成年子女具有监管义务。基于此,很多国家在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承担上都将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为责任承担主体或是赔偿主体,一方面能更好的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实现,弥补未成年人财产能力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能督促监护人更好的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和监管,提升监护人的责任感。就目前来说,我国未成年人侵权的责任主体是其监护人,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可知,监护人无论过错与否都要承担侵权责任,但尽到监管义务的可以减轻责任。学界通说认为这是一种严格的无过错责任。

  笔者认为,不加以区分的建立监护人承担责任的制度并非一个合理的选择。

  第一,对监护人来说不公平。虽说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但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未成年人侵权的诱因也是来自多方面的,父母的监管不力可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同时,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活动,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孩子身边,对于什么是尽到监护责任应当进一步进行解释,并非笼统的进行规定,导致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

  第二、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一味的要求监护人承担责任,可能会造成监护人为了避免被监护人实施侵权行为,限制未成年人外出活动等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也与立法的初衷相违背。同时,并非所有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都是其父母,那么在父母缺位或是缺乏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其他人可能不愿意承担风险从而拒绝充当监护人的角色,这也不利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健康成长。笔者认为,监护人在未成年人侵权责任承担上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较为合理,让监护人自己举证证明其尽到监管义务,这种既不过分严格又不过分宽松的形式,更具有合理性。

  如遇到问题类似还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况,建议您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先在线咨询律师可谓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上一篇:【生态文学】| 高桦:从环境文学到生态文学
下一篇:医生说|可乐导致骨质疏松?你对骨质疏松有多少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