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精神鸦片”那么该如何合理引导未成年人?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13
手机版

  在2021年8月3日经济参考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文章,随后该文章在纠错以及全网删除以后,更改标题为《经参调查·锐度|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其核心内容认为游戏对未成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认同的。确实游戏对未成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这里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引导未成年人?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了未成年性教育,我觉得两者是有相似点的,过去谈性色变,后来现实证明未成年人性教育是必须要正确引导疏通的问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游戏被污名化,早在10年前,那时叫做“电子海洛因”,我想说像这样不负责任的乱用词汇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这样的词汇模糊了毒品和娱乐的界限,客观上会让人们减低对毒品的警惕性;其次在网络世界互相贴标签、媒体标题党的语境下,这样乱用词汇是无意识为其加油呐喊。当然很明显后来他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把文章里“精神鸦片”之类激进主观的用词全删了。

  该文章引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以上事实存在吗?当然存在,不过我们去查看原文会发现,原文并未指出游戏是原因所在,相反其中指出:农村户口人群中抑郁风险略高于城镇户口人群,根据这一观点读者觉得农村户口的人群和城镇户口的人群谁更能接触到网络游戏?这一点读者请自行判断。

  《“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这篇文章传播之后,大部分游戏受众群体呈现出来负面情绪,其核心在于把游戏称作“精神鸦片”。如果说游戏是“精神鸦片”,那么电影我们该如何界定?游戏和电影相比较,电影是不是虚拟?并且电影更加具有模糊性,因为电影是由真人扮演、现实实景拍摄,那总不能电影是“精神K粉”吧?电影、文学、音乐其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且文学、电影、音乐哪一个不比游戏吸引人?在现实中喜欢文学、电影、音乐的人远远多于游戏,那很显然问题并不是游戏成瘾性这个层面,真正的问题是游戏使人成瘾,但它的内核低于文学、电影、音乐,所以一些低品质的游戏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在这篇文章中只点名了《王者荣耀》和《刀塔2》这两款网络游戏,很遗憾的说这两款游戏确实有竞技性,但是其竞技性太容易被取代,且过于强调竞技,网络游戏的困境也就很显而易见了,那就是缺少一款能正确引导玩家的游戏,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希望《黑神话:悟空》能做到这一点。很遗憾的说我们中国的电影,例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毕赣的《路边野餐》在艺术性上都超越了普通的好莱坞大片,但可惜世界主流喜欢的依然是好莱坞式的电影。这一次轮到了游戏上,我希望带有中国文化的游戏能够占据世界主流市场,在这之前也许我们该好好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出一款世界级的能正确表达我们中国文化的游戏。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观点:游戏就是虚拟的,会让孩子分不清现实和虚拟,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观点中,现实和虚拟被完全划分成了两个独立的空间,但这样的划分是唯心的,实际现实和虚拟并不是互相独立存在的空间,虚拟就在现实中,也就是现实里的虚拟,虚拟并不是像宗教中“天堂”一样的存在,虚拟本身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虚拟更不可能替代现实。在这个观点中,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是被忽视的,虽然相比较成年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会有所弱化,但我们应该去引导孩子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应该让未成年正确理解游戏,游戏并不只是玩乐。

  如果真的热爱游戏,我们会了解到制作一款游戏需要哪些技能,最浅层面的要学会绘画、摄影、写作、音效等等,再往高的层面要学习编程、引擎、物理等等。这不像一个短视频只需要一个人、一个剧本和一个摄像机就能解决,游戏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一款真正优秀的游戏至少需要:策划、美术、程序、制作人且其中又可细分出众多分支。很多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很多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游戏就是害人的,这扼杀了孩子对游戏正确认知的可能性,但其实游戏远比家长想象中的复杂,问题是该如何将未成年人引导到对游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才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另外我想说一些比较个人的看法,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的觉得把未成年人玩游戏封死了,未成年人就会乖乖的去学习,这不现实,成年人都需要娱乐何况是未成年人呢?如果仅仅告诉未成年人游戏是“鸦片”、“毒品”,他们就会去学习努力的生活,那么似乎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更像未成年人。我们不应该只责怪而不告诉他们怎么做,我们不能把成年人都非常困惑的问题推给未成年人,然后还指望他们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在我成长的经验中,我经常看到有些本来只是在家里玩玩游戏的孩子,被家长粗鲁简单地从家里赶出去,然后这样一群心中不解带着怨气的孩子聚在一起,做出了一些一辈子都无法挽回的错事,这样的结果是令人心碎的。这个例子中责任并不在家长或者孩子又或者游戏哪一方,互相推卸责任是没有意义的,当一个社会问题出现时,所有人都有去解决的责任。成年人不应该躲在孩子的背后,而是应该在路的前方成为孩子的榜样。

上一篇:未成年人活动总结(分享14篇)
下一篇:汤镇业:千万不要觉得刘德华很了不起,其实他过得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