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

栏目:人物资讯  时间:2023-07-13
手机版

  估摸着大多少个星期之前,我爸的老师来深圳玩了。

  然后我跟我爸和他老师及其夫人去家边上的馆子吃饭。

  遇到个很微妙的东西。

  人家好像在搞什么“才艺展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为了现在写这个东西,我甚至留了当时的宣传册)

  而演出的内容大体上是:遮住眼睛,用手看书(含纸质书籍和电子屏幕)。

  姑且先不讨论这个奇怪的产品与演出的脱节。

  这个“不用眼睛就能看书”说老实话,其实有很多种很骚操作的表演玩法,例如说:

  盲文(在可读文字的色块中隐藏盲文触摸点)

  嗅剂(记住不同纸片的内容,然后喷上不同的味道,根据味道来背诵)

  它们都相对更难以拆穿,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一点点的学习成本。

  可惜这场闹剧没有那么高水平。

  当闹剧的主持人(图中露出小半个侧脸的人)说,可以读出你手机上的文字的时候...基本就已经确定这场表演的基调是偷看了。

  为了避免误判,我姑且还是配合着走了一遍流程。

  首先是标准的,展示道具“这个眼罩是不透光的,如果大家有疑问可以自己来试试看。”

  然后在我确认材料没问题之后,反复询问“你确定戴上这个之后是看不到东西的,没错吧?”

  在魔术表演中,这是个常见的标准流程,其目的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其实戴上了也看的到,只不过是诱导你做出否认的结论。

  第二种,眼罩没有问题,只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眼罩上。

  乍看起来,就算知道了两种可能的目的也没办法确认到底什么情况...

  但是如果表演者相较于观众的水平而言,太次了的话,约等于自曝。

  大体上,当表演者尝试“用手读”我的手机屏幕的时候,是这么一个姿势...

  如果这张图还没能瞬间理解的话,我再补一下手法的示意

  我怀疑很多人初中的时候都尝试过这种奇奇怪怪的玩法。

  于是我戳穿了这一手法。

  为了自证,主持者要求表演者表演“闻扑克牌”。

  大概是这么“闻”的

  说真的,这不是更加暴露了么.......

  于是在再度被戳穿之后,出绝招了...表演者哭了。

  “我不管你什么意思,我要保护我的女儿。你这人怎么说话的呢?欺负小女孩这么开心?”事件的核心干脆的由‘是不是真相’变成了‘你欺负我女儿’。

  也算是个常见套路,如果无法战胜对手,那就果断的污名化对手,使得他的观点连带的不可信,也就完成了观点上弯道超车的胜利。

  可是如果你不卖你的虚假产品我压根不会戳穿这种小魔术好不好...你靠表演技术赚个演出费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可是你靠这种“小魔术”来 诈骗 我是真觉得理应被社会予以毒打。

  更别提你还跟我讲那是你女儿呢,带着初中生出来诈骗的人有什么脸面讲什么“我要保护女儿”?

  一个靠消费别人对自家孩子爱的人,一个伤害别人孩子的宝贵时间的人,从哪翻出来的自信说自己在爱这个被拉出来诈骗的女儿的?

  “社会人”就是社会。

  到这里,这件事就结束了,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位看似“正直”的父亲没有果断的报警来追究我的“险恶”,我则吃我的饭去了,也没有什么更进一步的意思。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是一个和平的HAPPY END。

  如果全文结在这里,故事还是相当完整的。

  但是这样我按说是没有什么理由过这么久还把这篇文章写完了。(事实上当天我写了个引言就没啥继续写的动力了)

  可惜某种意义上还真是意料之中的有了些后续。

  我爹兴高采烈的跳出来补足了一下他的社会性特征。

  这事现在基本上成了他批判我的“新罪证”,因为“就你事多”。

  “你当我看不出来这在骗人啊?就你上去戳穿?我都觉得丢脸。”

  考虑到他动不动就用“站树上往将军脖子上撒尿,活该被刀劈了”那个傻逼故事来“劝诫”我,这也不算太出乎我的意料吧。

  社会上有一个可以说奇怪但是其实蛮正常的风气,叫做“不要去管那些XX,早晚会有人教训他们的”。因为人们很清楚,这些人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但是同样也清楚,自己去出头处理这件事情在狭义上“净收益”是负的。

  一个被你看穿的骗子是无法给你带来损失的,而你去制止他的行为只不过是浪费了自己的资源去为社会上的其它人稍微减少了损失的机会。

  类似的还有很多流氓地痞,他们的存在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觉得“跟这种东西较劲不值得”,每一个人都期望着有什么“不计得失的莽人”上去把这些货收拾了。而在那之前,自己随便承担点损失或者压根无视就行了。相对于自己支出去处理这些人,等着他们被“莽夫”锤爆显然更经济实惠。

  这可以说是非常合理的社会人的理解。

  而我爹的意图也很明显,你什么人啊,莽上去干嘛,等着这些傻逼被别的什么人莽爆不行么?自己上去浪费什么时间?承担什么风险?

  这也是这个社会上很多屁事其实按说不该发生却总是能发生的原因。

  因为当出头鸟明显比等出头鸟看起来成本高多了,所以大家都倾向于等出头鸟,并且告诫自己周围的人不要去当出头的傻逼。

  结果就是在整个大环境中,所有人都TM在等出头鸟,他们觉得在“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出头鸟的出现是必然的”。而当出头鸟终于出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确实就是亏自己的成本给整个群体干了好事,而群体并没有补偿他的意思,周边的人还骂他傻逼。

  “你看看,就TM你坐不住。”“你以为你不干就不会有人干了?真把自己当什么人物了”“一点都不成熟,丢人。”

  考虑到有些人的受教育水平,他们还在“出头亏本”这一层,我可以理解。

  但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在这个层面,我觉得不行。

  更别提他对这个寓言故事的解释本身就有问题。

  对,那个被放纵着每天站树上对人撒尿的小屁孩最后被将军砍了。

  但是在将军来之前,你每天都得被那个小屁孩撒尿。

  因为你得容忍他,直到他被将军踹下树来一刀砍死为止。

  所以你就不能自己把他踹下树来揍一顿么?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讲的什么故事啊?

  “成年人?”

上一篇:三、我们如何共享、转移、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下一篇:适合未成年人的减肥产品有哪些 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