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性教育的一些想法,做父母的尤其不能回避这个话题,小孩子一旦受到伤害,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天使”APP

  ——未成年人性教育的新尝试

  摘要:

  我们每天在浏览新闻的时候,儿童遭性侵的案例总会充斥着眼球,一个个风华正茂的生命被摧残,让人痛心。儿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不断发生,被媒体曝光的事件成倍的增长,究其原因,未成年人本身自身防范意识不足,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在未成年人性教育方面的缺失和不足,这也是未成年人频频遭性侵的重要原因。而性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又不仅仅是儿童被性侵这么简单,还有更严重的后果。有调查显示,近些年来,少女怀孕的发生率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全国每年人工流产总数中,未成年人占其中的1/4。当下,对未成年人进行性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现实中却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该项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儿童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各界的力量来呵护其成长。本报告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遭性侵的案例入手,分析国内外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现状,提出从未成年人的施教者入手,开发一款基于智能终端的APP,为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提出参考方案。

  1.性侵案例[1]:

  1).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503起,平均0.73天曝光1起,是2013年同比的4.06倍。2013年5月23日至2014年5月22日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件增至192起,加速到平均1.90天就曝光一起。而上述统计结果仅基于公开报道案件。

  2).性侵案件受害者最大群体为小学生。在726名受害者中,0-14岁的女童709名,男童17名。被公开报道年龄的受害者中,0-6岁的有107人,7-10岁的有294人,11-14岁的有308人,后两者合计占总量的84.91%(公开报道未公布受害者年龄的未统计在内)。这一比例较2013年同期(81.15%)上升3.76%。在公开报道的案例中,农村未成年人有171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42人,城镇未成年人有409人。

  3).性侵儿童案的“熟人犯罪”超过八成。在2014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中,熟人犯罪有442起(公开报道未提及双方关系的未统计在内),熟人性侵儿童案占87.87%。这些熟人包括教师、邻居、亲戚、同村人等。从施害者职业分布来看,无业、退休者等社会人员有138人,教师有68人,官员4人(公开报道未公布施害者职业的未统计在内)。

  4).在公开报道案例中,一人对多名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的案例达78起,占15.51%;一人多次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的累犯案件为135起,占26.84%。2014年公开案例中,在监护缺位前提下,施害者临时起意的性侵儿童案件为272起,占54.08%。

  虽然被媒体曝光的案件大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但社会与学界的共识是,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造成性侵儿童案件难以被公开报道和统计,因此被公开的案例可能仅为实际发生案件的冰山一角。

  2.原因分析:

  1).在报道的案件中,11-14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受害人数不仅不低于小学低年级,反而略微超出,显示出目前我国小学生的自我保护基本知识、防范意识和能力并未随年龄同步增长,使得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成为最易受侵害的目标[1]。

  2).案例中,城镇受害儿童明显多于农村受害儿童,但这并不代表城镇未成年人更容易被性侵,而是充分说明城镇地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密度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因此相关侵害情形更容易被监护人发现、被司法部门立案、被公开曝光。这说明社会公众对于未成人的监护存在不小的漏洞和严重的地区差异[1]。

  3).案例中熟人犯罪超过八成,一方面未成年人本身对熟人缺乏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忽视了熟人犯罪这一重大隐患,其次也没有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人缺位情况下如何有效自保的教育。有的受害者多次被侵犯监护人都没有发现,充分暴露出部分监护人并未有效履行监护义务[1]。

  4).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在遇到危险时无法保护自己。有些孩子更分不清哪些人是坏人,自己身处危险却浑然不知。这反映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教育不够,也缺乏对其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5).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太低,惩罚力度不够。犯罪分子敢于将魔爪伸向未成年人,一方面是成功率高,几乎接近百分之百,另一方面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未成年人没有相关的常识,自己事后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而最重要的就是犯罪成本太低,犯罪分子可以承担的起。

  综上所述,除了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外,国内未成年人性教育缺失是另一重大原因。让一个没有自保能力的人去有效保护自己是不切实际的,预防此类案件的有效手段就是从根本上提高未成年人的自保能力。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施教者入手,给予未成年人正确的性教育,以此来降低风险。

  未成年人被性侵只是性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后果之一,而性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后果又远不止这点。社会上卖身的女性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聚众淫乱不时发生,奢靡享乐者不在少数,这已经是性道德的缺失,如此下去,必将成为社会的隐患。那么,目前国内外未成年人性教育又是一个什么样子,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大概能够有个了解。

  3.国内未成年人性教育现状:

  我国未成年人性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但发展却十分缓慢。1963年,周总理明确提出:“要在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男孩子首次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知识教给他们。”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性教育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1).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性教育普遍缺失。2014年,女童保护项目对1346名男生、2136名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20.0%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48.3%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31.7%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受访孩子的父母职业依次为:26.1%是在外打工者,24.8%是个体户或商人,13.0%为农民,6.0%为公务员,4.8%为教师,其他占25.3%。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394名教师中,49.7%从没有对学生开展过性教育,开展过一次的占12.6%,两次的占12.6%;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25.0%。在337名受访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占48.6%,没有的达51.4%,32.5%的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是“认为孩子还小”(85.8%),“想教育但不知如何开口”(8.6%),“认为学校会教育”(2.5%),“怕教坏孩子”(2.5%),“害羞”(0.5%)。46.5%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身边的成年异性角色“不太了解”,3.1%表示不了解[1]。

  2).在性教育的渠道选择上有调查数据显示,49.9%的孩子希望通过“学校或老师”接受性 教育,26.8%希望通过家长,14.6%希望通过画册、书籍等资料,4.4%希望通过伙伴,4.4%希望通过网络[1]。

  3).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对“性教育进校园”的期望强烈。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7.6%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81.3%支持公益组织在学校对孩子们开展“性教育”相关讲座;高达99.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将性教育强制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12%。对于没有开展过性教育的原因,64.3%受访教师选择“不知道怎么讲”,32.5%选择“学校没有这样的课程”,选择其他原因(包括“个人不好意思”、“家长会抵触”、“上级没有要求”、“当地接受不了”、“没想过”)的均仅为0.6%。但当问到“如果现在给您性教育知识的教材,您能给学生讲授吗?”99.7%的教师选择“能”,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8%,仅有0.3%选择“不能”[1]。

  4).可执行教材匮乏,未成年人接触渠道广泛。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性健康教育教材国家标准。黑龙江省从2002年起才开始对高中教师进行有关青春期教育的培训,编写了第一部高中阶段性教育教材《高中生性健康教育》,两年后才进入课堂,成为首套正规性教材。北京地区2004年9月才推出首部内容涉及性、怀孕、性道德等话题的《性健康导向》。直至2004年9月,第一部从小学高年级、初中到高中,涵盖整个青春期的性教育系列教材才在南宁出版发行。而令人尴尬的是,在黑龙江首部教材推出后,一度因为教师家长“反映强烈”而引起争议。2003年的一项调查数据称,我国未成年人的性知识近70%来自黄色杂志、三级片和成人网站;24%以上是自己通过各类书籍获得;而仅有约1.66%来自学校,1.32%来自家长①。

  5).社会上存在的公益组织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性教育时,放不开手脚,遭受部分家长和媒体的抵制,成效不大。学者和科研机构等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基本是各自为战,力量造成分散。

  4.国外未成年人性教育现状②:

  在美国,7-12岁的青少年几乎都会接受各种形式的性教育。从青春期萌动、HIV、堕胎到青少年怀孕影响乃至如何应对同龄人压力等各个方面。美国家庭也非常重视性教育的作用,父母除了扔给孩子一些成人杂志外,普遍会强调爱情和责任的重要性。

  日本小学里1年中有1-2小时的特别讲座,内容是男女之间身体的区别、月经和怀孕的原理等等。初中1年当中也有1-2小时的特别讲座,在体育保健课里面也讲到,学校呼吁不要进行危险的性行为,还会学到避孕和性病知识。高中时是在体育保健课和家庭生活课里有性教育的课程,关于避孕、性病,还讨论伦理道德方面和流产。在初、高中,日本每所学校里都有专门由专家学者成立的“协助者协会”,负责向学生提供各种性咨询、性教育,并编写性教育指导手册。

  法国在性教育上除了科学机构拍摄的真人演示教育片外,公共机构还会有定期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早期性教育展。在一些展览中,会展示男女如何表达爱意、判断被爱程度以及坠入爱河的情景,许多孩子还可以排队玩一个拥抱器,拥抱器会根据被抱松紧程度,表现出对方感受“爱意”的程度。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全国性教育组织的国家,1933年非政府组织全国性教育协会 (SASE)成立。多样化的民间组织,在推动性教育方面,大大弥补了政府行为的不足,RFSU、LAFA等组织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瑞典在青春期教育中会突出爱情的成分,培养未成年人对待性的责任感。

  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进行强制性性教育。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荷兰人有着开放的性态度,却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比率。在荷兰,与学其他课程一样,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性话题。

  芬兰在上世纪70年代初,性教育进入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幼儿园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图 书,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芬兰有本性教育书,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讲一节,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新加坡计划生育协会为青少年制订了一系列性教育方案,其重心放在严格控制性行为、性年龄上。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制订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随后又推出分别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学生的教材。

  5.对比分析: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未成年人性教育体系已经成熟,其教学阶段从幼儿园一直持续到高中,内容具体,形式多样,个别国家还以法律的形式对儿童接受性教育的年龄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家长、学校、社会、政府等各个阶层都在一个统一的机制下履行责任。教育的重点已经从最初的生理健康上升到了性道德、性责任等等伦理层面。

  反观我国目前的状况:我国未成年人性教育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为数不多的生理课也仅仅处于生理介绍的简单层面,根本无法满足未成年人的成长需求。传统性观念已经制约了未成年人性教育的开展。家庭方面只有少数家长会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性健康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缺失严重;社会公益组织由于种种阻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材严重匮乏;未成年人接受不健康性知识的渠道却多种多样。

  6.存在问题[2]:

  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制约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与国家崛起。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人对儿童性教育都采取回避的态度。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采取搪塞遮掩的态度,或者以欺骗的手段回应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想要了解性知识的时候,部分家长就认为孩子变堕落了,采取训斥打骂的态度。家庭性教育可谓是谈“性”色变。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被访中小学生对儿童性侵害有误解,半数中小学生不知道儿童性侵害,部分家长还认为只有女生才会被性侵。落后的性观念不仅存在于文化水平低的人群中,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也被制约着。家长多重视儿童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足够的生理关心。城市还相对开放,广大农村地区似乎是性教育的禁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传统性观念在国人的心里根生蒂固,已经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专家认为,性教育要提前于性成熟,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逐步开展青春期的一系列性知识教育。从学校教育上看,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力集中于教学质量,课时有限的性教育则以卫生教育为主。而且国内多数学校只把性教育作为其他课程的一个章节,内容仅仅停留在生理卫生的层面上。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高中生理卫生课也仅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而已,许多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将其编排在课表上,实际开课率极低。至于那些勉强完成生理卫生课的学校,对内容也仅做照本宣科而已。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青春期提前,而学校性教育的严重缺失与滞后,导致孩童从学校获取到的相关知识微乎其微。

  3).没有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性教育的公益组织。虽然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未成年人性教育的重要性,但缺少专门的组织。目前很多未成年人性教育项目都是一些公益组织众多项目里的一个,众多学者也是在各自为战,声音无法持久,公益力量造成分散。

  4).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不规范。未成年人无法从家长和学校得到满足,自然而然的会将眼光投向其他地方。青春期的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今万能的互联网,加上社会的不良风气,未成年人的心智又没有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因无知而误入歧途。事实证明,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性知识大多是不适合未成年人的错误性知识。

  5).性道德教育薄弱。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性教育只停留在基本的生理知识,而对于未成年人性伦理影响至关重要的性道德教育却几乎不提。思想的阵地如果被淫秽思想占领,这将对整个国家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心理原因绝大多数是懵懂、好奇,进而模仿,而这好奇心得不到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引导,必将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道路。

  6).性教材匮乏,没有国家标准和强制性规定。没有国家标准,再加上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家长,学校和社会并未对性教育问题达成共识,某种程度上还在相互制约。中学课堂现有的课本基本是某一课程里的某一章节,内容简单,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有些省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编写了相关教材,推进到学校后却遭到家长和媒体的反对。当社会机构开展相关活动的时候,家长和学校马上就认为这是对未成年人发出的错误信号。家长或者忽视性教育,或者有性教育的意识却不知如何开口,一方面寄托希望于学校和社会,一方面却反对学校和社会的行为。事实证明,开展性教育的程度、能力和水平不仅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关,还受到部分家长落后观念的钳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权威标准,各界在开展性教育工作的时候总会遇到阻力,显得力不从心。

  7.解决方案:

  性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单靠一俩个部门很难开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举措:中央部门需要制定一个权威标准,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出版优质性教育教材;成立民间组织,扩大性教育的知识面和覆盖面,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充分发挥媒体和网络的优势,尤其是互联网要加强监督力度,让正确的性观念占领互联网;普及性教育工作,让大众逐步转变落后的性观念;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目前来看,未成年人性教育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也都在努力,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是迟早的事情,但让公众转变落后性观念却不能在一朝一夕之内完成。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施教者(家长、监护人、教师、邻居等)都有进行性教育的意识,但现实情况为什么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类似的教育,不知道怎么开口讲。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具备一点性知识,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施教者要么忽视性教育,要么将性教育的机会留给别人,更有甚者对性教育还存在着误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入学后孩子又与教师相处的时间最久,这些人群是最适合对未成年人进行性教育的人群。父母与孩子从小生活在一起,可以进行一些私密话题,而教师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往往深得学生的信任。我国目前的状况就是这俩者的性教育角色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如何让这些广大的施教者转变落后的性观念,走出性教育误区,掌握正确的性教育方式才是重中之重。试想:如果家长和教师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在合适的时候告诉孩子必要的知识,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生理困惑得到解答,我国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而打破这种局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力量。如今网络已经浓缩成一个世界,民众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理所当然的,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肯定不能放弃这块主阵地。目前有很多有识之士在个人博客里传播未成年人性教育,为父母提供指导;也有很多科研机构或学者进行相关的调研,在互联网上发表学术成果。但21世纪是个信息爆炸的世纪,互联网上信息量巨大且每天的更新速度奇快,上述人群基本都是各自为战,成果分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犹如雨滴掉落在大海,使得那些想从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的人无从下手,人们不得不深度挖掘筛选才能找到那么几篇文章。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虽然已经进军网络世界,但显而易见,网络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这块阵地几乎是空白。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平台,把各方力量集中在一起,把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专业化。现在虽然有一些网站开设了亲子教育板块,但内容太广泛,涉及到的未成年人性教育知识太少;而诸如两性话题这样的板块当然也不会谈论未成年人性教育。那成立一个专业的未成年人性教育网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每天成立的新网站不计其数,主流网站人们也不会全部记住,更别说这样一个包含“敏感”字眼的普通网站,其结局无疑是步前辈们的后尘,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

  既然网站无法发挥互联网的最大优势,那手机APP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手机应用相比网站来说,网站能实现的功能APP都可以实现,网站实现不了的功能APP也可以实现,而且APP更方便用户操作使用,其优势要大于网站。纵观现在的APP市场,没有一款专门进行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的应用,虽然有几款传播性知识的应用,但这些知识已经超出了未成年人性教育的范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性文化交流,除却内容外,用户也是鱼龙混杂,怀揣各种目的,这样的软件无疑担当不起如此重任。

  选择APP,还得益于智能手机的以下特点:

  ①智能手机具有强大的拓展功能,可以接入互联网,支持第三方软件。

  ②使用人数巨大,市场覆盖广,从乡村到城镇,从小孩到老人,尤其是年轻人,人均保有量超过一部。

  ③使用时间长,智能手机几乎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很多人已经成为了“低头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能手机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电脑。

  智能手机自问世以来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席卷全球手机市场,其人性化的操作与强大的功能已经使智能手机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是基于以上特点,开发一款专业的APP能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

  软件需求:

  ●名称:

  天使(寓意用户通过该软件的学习将像天使一样守护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而软件本身也像天使一样为广大的施教者提供帮助)。

  ●受众:

  该软件是面向广大的施教者(家长、监护人、长辈、邻居、老师等等)。

  ●目的:

  为了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集中资源,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念。逐渐转变施教者落后的性观念,解决无性教育意识,性教育方法错误,存在性教育误区的问题。

  ●软件风格:

  软件不可避免的会被未成年人接触到,所以软件风格要温馨,内容审查严格,对于违规用户,软件具有永久取消用户使用权的权利。

  ●运行环境:

  支持目前主流操作系统,适应大部分智能终端。

  ●功能描述:

  软件除了实现“使用指南”“账号管理”“个性化设置”“消息推送”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①收集整理目前国内的未成年人性教育状况与重要举措,实时更新,让用户了解目前的形势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对用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收集整理目前国内未成年人被性侵和性犯罪的案例,实时更新,让用户明白犯罪事实在不断发生,受害者就在身边,犯罪分子也许就是熟人,时刻警醒用户。

  ③集中国内知名教育学家、性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行为学家等等和未成年人性教育有关的专家学者。专家版面有该专家的详细介绍,主要著作,文章链接,专家可更新文章,用户通过该版面可以与专家请教问题,交流沟通,留言私信等。

  ④贴吧版面,这是所有用户交流的主要场所。用户可以在此快速获得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相关知识,发帖求助,传播经验,交流心得,帮助别人答疑解惑等,把施教者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达到1+1>2的效果。

  ⑤为了增加软件的趣味性,有记录功能,父母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方便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以直观的界面显示孩子的成长。开设宝宝养成游戏,通过每天的照顾让宝宝不断升级(成长),每次升级用户都要面临一次性教育选择,对宝宝的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游戏在增加软件趣味性的同时,主要是让用户明白日常生活中每次对宝宝的言行将对宝宝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⑥用户可以将使用体验、提出的建议、改良方案等等通过软件反馈回软件制造者,开发方通过用户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软件。公益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可以委托软件进行相关未成年人性教育的问卷调查。

  ⑦具有交友,即时通讯,搜索、举报用户功能。

  总结:

  “天使”软件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平台,把过去分散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把散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专家们汇聚在一起,把广大施教者联系在一起,让水滴汇成河流,让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来指导更多的人,让施教者与教育专家“零距离”接触,把互联网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过去未成年人性教育就像家庭网或局域网,资源有限,信息量少,通过“天使”平台连接,变成互联网,资源共享,信息量巨大。受传统性观念的制约,性在我们的眼里是私密保守的,大庭广众之下谈论性是一件很羞耻下流的事。“天使”就是要让广大施教者明白,社会各界的人们都在为这件神圣的事情而努力,我们不需要为此感到可耻,而是要义无反顾的加入到这个队伍。对于那些有教育意识却苦于找不到方法的施教者来说,“天使”无疑是最好的帮手,在这里有大量的专家授业解惑,有不计其数背景相似的普通人沟通交流,有无数的方法可供选择,不必担心暴露身份,不用再害羞,可以放心大胆的寻求帮助,在“天使”里总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对于那些生性害羞的人来说,在一个私密的空间里,翻翻手机就可以轻易掌握渴望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智能手机可以说是口袋里的电脑,而“天使”就是口袋里的性教育专家,让每一个普通人能够随时随地与专家对话。

  未成年人性教育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儿童能否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未来的人口素质,容不得我们半点马虎。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给予未成年人最优质的性教育,呵护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R].北京:2015.

  [2]陈立.我国性教育现状.[CP∕OL].我国性教育现状_青艾乐园_新浪博客

  ………………更新………………

  几天前申请了个公众号,守护未成年,先从小做起,也有同道中人开始在app方面努力,一起加油

上一篇:重庆大学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下一篇:读《法哲学原理》-第三篇 伦理-第三章 国家-概述257-259(84)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