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情人,儿子是仇人,拿什么拯救父子关系,试试这招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最近收到一位粉丝五百字的私信,询问该如何改善儿子和老公的关系。她儿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聪明伶俐,人缘好。可父子两个却经常发生冲突,几乎见面就掐。老公觉得儿子叛逆不听话,儿子觉得爸爸管太多。有次辅导作业,父子两个人竟然动起手来,她连忙拉架。后来儿子哭着对她说:妈妈你能和爸爸离婚么,我好讨厌他。

  父亲节快到了,很多朋友都在想给爸爸买点什么。有网友打趣说:你今天一天别气他就好了。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儿子是爸爸上辈子的仇人。在我的身边,像这位粉丝描述的场景,简直见怪不怪,是什么让儿子和亲爹仿佛“仇人”?他们的关系有办法和谐融洽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父子关系的五个阶段

  一个男人与他父亲的关系会定义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一个儿子在成年的过程中,都会面对选择,允许这段父子关系多大程度上来决定自己是谁。

  大部分爸爸和儿子的关系,不是一开场就这么剑拔弩张的。其实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也就是他自己成为成熟男人的过程。和父亲的关系贯穿了男孩子的一生。下面我们就来跟着心理学的定义,了解一下父子关系有哪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偶像期

  从出生到7、8岁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就是无所不能的。无论从力量上还是智力上,爸爸有绝对的优势。此时的孩子对于爸爸是又敬又怕的。按照佛洛依德理论,也许在潜意识中,儿子会有想要取代爸爸的想法,那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或许会和爸爸有局部冲突,但大体还是和谐的。

  第二阶段:对抗期

  一般而言,在男孩子的青春期,会出现和爸爸对抗的情况。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在增长,并且想要完成心理上的独立,成为男人,就必须挑战一个权威。而家中的权威自然就是和自己性别相同的爸爸。

  目前的信息环境,让很多孩子在心理上是早熟的,甚至在某些方面,父亲的能力还不如儿子。所以会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就像那位粉丝说的,因为辅导作业一言不合就直接开打。

  第三阶段:进化期

  儿子二十岁刚刚步入社会,父亲四五十岁正式中坚力量。此时如果沟通不畅,父子关系依然会充满隔阂,但是却不会再有明显的冲突,而是转为一种隐匿的竞争。比如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就曾经对我说过,他毕业三年的目标就是收入超过自己的爸爸。

  第四阶段:接受期

  等孩子成为父亲,自己有了孩子,就会了解当年爸爸的一些行为背后的动机,也就有了一份更深的理解。这是改善父子关系的良好契机,即便依然观点不同,或者兴趣不同,也能抱着一个包容的态度去相处。

  第五阶段:继承期

  当儿子步入老年,很多人就会“成为自己的父亲。”更加深刻的理解父亲身上所包含的那些品质,并且会内化为自己的精神。继承父亲的“精神遗产”。

  父子关系为什么更容易出问题

  在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时期,父子关系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读到这里你可能要问,如果是只是因为叛逆,那么为什么和妈妈的关系会始终那么亲密呢?和母子关系相比,父子关系更像是一种社会关系。

  首先,反抗父亲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在《国王武士诗人祭司》中,作者用格式塔心理学方式解构了男性成长的历程,他说:男孩到男人需要经历痛苦的转变,需要杀死内心的男孩之后才能真正成为男人,要想真正成熟,需要找到内心的男孩原型,试着战胜它,扼杀它;

  其实对爸爸的反抗,更像是杀死内心的男孩,是男性成长必经的阶段。但这种“对抗”处理得好,会以做得更好获得父亲肯定的形式展现出来。即心理上的反抗。然而,如果作为爸爸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成长的意愿,反而想要通过权威来维持对孩子的支配时,这种矛盾就会很激烈的展现出来。

  其次,男性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决定着误解会经常发生。

  有位朋友对我说:不知为什么,爸爸就是不会好好说话。如果他觉得你做的很好,只会撇着嘴说:这还差不多。如果你给他买了礼物,最高的奖赏就是放进自己的柜子里,在他那里完全感觉不到尊重。

  其实无论在那种文化中,男性都不怎么善于直接表达自己感受和情绪。这就直接造成了父亲和儿子的交流不畅。我见过最极端的案例,因为一次小矛盾,父子俩可能两年都么没有过对话。

  最后,父亲角色细节缺失。

  关于父子关系冲突的问题,既有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现在育儿现实的原因。我们常常说,育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立情感连接,一方面是对成长进行帮助。因为生活压力等原因,爸爸在育儿中的参与度没有妈妈高。在教育孩子时,缺乏更多一起玩耍生活的细节,因此连接度很低,效果也更差。

  缓解父子关系试试这三个方法

  有次在旅行路上遇到了一对骑行的父子,他们从北京出发,骑自行车到拉萨去。我们在成都见面时,两个人都晒得黝黑发亮看起来像兄弟一样。最让我羡慕的就是他们之间的互动,儿子敢开爸爸的玩笑,爸爸也愿意倾听儿子的意见。下面我就把这位父亲和儿子相处三个小经验分享个大家。

  1、陪孩子一起玩

  无论儿子多大,都要陪他一起玩。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中告诉家长,游戏能够连接我们和孩子的情感。因此即便没办法在日常起居上照顾孩子,爸爸们也要尽量多陪宝宝玩游戏,这就像是往银行存款,陪孩子的时间越多,等他到了青春期,父子的关系就更容易变得融洽。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如果他愿意带爸爸玩,建议爸爸们也要放下身段,进入儿子的世界,玩玩他们正在玩的游戏。作为一个成熟男人,爸爸需要迈出互相理解的第一步。

  2、承认儿子建立的边界

  当儿子处于儿童而成人的过渡时期,他需要更强烈的边界,来明确自己的成年人身份。如果此时爸爸还是用对待儿童的方法来管理儿子,就会遭到他强烈的反抗。反而不如先承认他设立的边界,告诉他成年人的权力和责任。

  3.学会表达感情

  曾经看过一个网友的帖子,说自己很多年以来一直在等爸爸的一句表扬,但是知道父亲意外离世,都没有等到这句话。因此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在这里我也想借这个平台对爸爸们说,如果你觉得孩子很优秀,你很爱他,千万别吝惜赞美,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爸爸的承认和肯定,别让这种表达成为遗憾。

  陪宝宝读书:

  有一次我和佳贝妈在工作室写稿子,两个3岁孩子在房间里冲着窗外大喊:爸爸,爸爸快来。我们进去问:你们在干嘛?他们回到说,他们遇到了大怪兽,在请求支援。在小孩子眼中,爸爸开始是偶像,最后后变成凡人,随着我们长大, 爸爸又会变成偶像。祝爸爸们,父亲节快乐,永远是孩子们眼中的超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举报/反馈

上一篇:14种心电图,这样讲也太透彻了吧!
下一篇:“肠道新冠”来袭!诺如病毒开启“扫荡”模式,中医如何有效防治?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