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录取率高,是因为考生的父母更努力?
各地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现行高考是按地区划录取分数线,从顶层设计上是比较公平的制度,如果全国一张卷,分数线一样,教育落后地区将更吃亏。但是看起来应该很合理的制度,因为分配名额不均,成为不公平的焦点。
这张表格是2021年各地高考录取率,显然不是按人口基数、考生人数公平分配名额的。录取率最高的北京,和最低的河南比较,985、211院校北京录取率是河南的7倍多,以北大为例,2013年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河南考生与北京考生上北大机会相差31倍,在北大当年总计2065个普通高考招生名额中,408个给了北京本地生源,而在山东、河南、四川这三个东、中、西部人口大省的招生名额分别只有69、124和75个,三地相加也只有268个,仅占北京所享名额的50%多;而上述三省当年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招生的人数分别为50.8万、68.5万和 51.6万人,其总和为170.9万,是北京本地报考人数的23倍多。
这种肉眼可见的不公平,怎么圆呢?有人提出一个奇怪的观点:北京录取率高,是因为考生父母付出的更多。京沪是全国少数几个至今仍实行落户限制的城市,落户的条件相当苛刻,包括学历、工作、积分等很多硬性条件。据统计,北京博士学历人口22.8万,占全国的1/5,硕士126.3万,占全国的1/7,分别是全国平均的11倍和9倍。六普到七普10年间,北京外来净迁入常住人口200万,40%是硕博。他们通过个人奋斗,为后代创造了更好的升学条件,如此一来,名额分配倾斜,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外地考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要怪就怪你们父母不够努力没有挣到一个北京户口吧。
高考也带世袭的,这个理到哪都讲不通,显然是得便宜卖乖,为不公平的高考制度找辄,意图掩盖名额分配倾斜背后的真正原因——制定和拍板高考政策的人大多数都生活在北京,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亲朋好友都有北京户籍——真实原因只有这一个,岂有他哉?好听点说,这叫地方保护主义、山头主义,难听点说,就是赤裸裸的教育腐败。因为这种腐败是以法不责众的形式存在的,代表整个地区的利益,并没有违反哪条具体的法律,就这样延续到现在。
中国这样的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北大清华等名校,也是集中全国的资源建设成的,它们不是地方院校,不能因为坐落在北京,就变成北京的清华北大,北京户籍分配名额畸高于全国平均数,是挤占了其他地区的名额。
高考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前些年高校以素质教育之名点招、特招以及五花八门的加分,已经隐隐冲击这一底线,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利用“自主招生”,大肆收受学生家长贿赂,最多降200分录取,2006年至2013年受贿1000多万元,经他之手,名校人大招进了不少水货。十八大以来厉行反腐,这种情况有所好转。高考不能成为既得利益阶层固化的工具,惟打破壁垒以分数论英雄,才能守住教育公平底线,和教培、学区房一样,改革不公平的高考招录制度,也应列入日程。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
- “一把手”坐窗口跟执法 提质增效解难题
- 下一次面对难题时,也许你会庆幸读过这五本经典|思维品书
- 原创尹天琪力擒小鸟球,成就LPGA首冠!惊险加洞决战引发热议!
- 为国际教育合作赋能 重庆一中与荷兰格纹贝克学校友好互访
- 2023阿拉尔·亚洲旅游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半决赛在阿拉尔市拉开晋级之战
- 【先进典型】凤冈大杉顶上的“超人妈妈”
- 从“去上海”到“来闵行”,逛街不用去徐家汇了……丨闵行情
- 振兴西部教育 银龄教师“老有所为”
- 加拿大研究生有多少类别
- 烟台坚持法治赋能,助力奔赴“万亿之城”
- 超2000人参与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达标率超96%
- 青岛:职业教育助推“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 故宫博物院:11月起严格实施上、下午预约入园制
- 信阳秋季旅游露营地推荐
- 新海南财经观察 | 海南:“非遗+旅游”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 全国举重冠军赛男子61公斤级比赛 福建广东四川各揽一金
- 试运营期间免费!再添出川大通道→
- 职教齐鲁出彩职教生丨不同赛道 同样精彩
- 为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元素
-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希望提升工作技能
- 社工考证热升温,济南持证人数创新高
- “三化”建设|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聚力“三化”建设 实现招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 走捷径读博士?90后研究生被骗12万!警方提醒
- 天合光能多次募资扩产三季报预增 公司回应股价腰斩问题
- 截至9月底,河南普通干线公路投资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