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退场名单:那些消失的车企们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1-18
手机版

  2022 年,对于车企们来说并不友好。

  这一年,芯片短缺的后遗症还尚未消除,疫情的余震影响企业正常运营。飞涨的锂价,也让电车价格水涨船高。

  这一年,特斯拉股价神话开始破灭,蔚小理不再霸占新势力第一梯队,极氪、问界等新生力量开始崭露头角。也是这一年,补贴政策即将退坡,市场弥漫着一种焦虑、不安的气息。

  新旧势能交替之际,让不少参与者黯然离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那些在 2022 年惨淡收场汽车厂商们。

  1996-2022

  2022 年 5 月,一则法院裁定宣布猎豹汽车破产重整,让其生命定格在了 2022 年,这个曾经被誉为 " 中国三菱 ",国内拥有 43 万车主的老牌车企,就此从人们视野中消失。

  猎豹汽车源于始建于 1950 年的广东军区军械修理厂,1995 年,与日本三菱汽车达成合作,引进帕杰罗的整车生产技术,随后在 1996 年工厂改制成立长丰集团,也就是猎豹汽车母公司。2002 年,猎豹汽车以帕杰罗 V33 为蓝本推出了猎豹黑金刚。

  依靠三菱的技术,又有军工背景的加持。2005 年,猎豹汽车占据了国内轻型越野市场超 43% 的市场份额,其生产规模也达到了 10 万辆。不过其高光时刻也是堕落的开始,2017 年猎豹汽车达到巅峰,年销量 12.5 万辆。之后猎豹汽车汽车就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众多经销商联名告上公堂。

  猎豹汽车算是给中国汽车品牌敲响了警钟,即便历史底蕴再深厚再悠久,若不重视产品质量和用户口碑,破产就是其最终归宿。

  2016-2022

  从美利坚资深律师,摇身一变成为国内 " 超跑 " 造车梦想家,再到逃亡美国。王晓麟留下的,只有卖不出去的老头乐和被公开拍卖的资产。

  2022 年 5 月,在阿里的拍卖平台上,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关于 " 江苏 S 汽车公司 " 的拍卖信息。该公司曾用名为如皋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有人发现此 S 汽车公司就是江苏赛麟汽车投资公司。

  赛麟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前,其创始人王晓麟以核心技术入股作为筹码,得到了如皋市国有股东南通嘉禾的 66 亿元的融资。可就是在有资金有技术有工厂的情况下,只造出了一款卖了 31 辆的老头乐,难免让人存疑。

  其实回到公司创始人本身,其本人涉及刑事立案、商业欺诈、虚假出资、挪用巨额资金等种种负面消息,公司的命运也不难想象。

  只是可惜了汽车传奇人物——最初赛麟的创始人史蒂夫 · 赛麟,没想到赛麟在中国的发展,会以这样一场资本骗局收尾,太丢脸了。

  2016-2022

  2016 年 8 月,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 33.66 亿人民币。创始人是汽车行业技术大牛王向银,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不少人认为这是新能源最稳的车企

  随着被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原因是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其归宿也已尘埃落定。

  早在 2020 年,绿驰汽车就因为资金链的问题被曝出拖欠员工薪水,公司已基本处于 " 瘫痪状态 "。在长期亏损导致资金断裂背景下,公司在 2020 年 3 月 " 卖身求生 ",河南国投接盘。

  但河南国投接盘后,等来的却是绿驰破产的消息。

  2009-2022

  2022 年 10 月 31 日,来自母公司 Stellantis 集团的一则公告,让广汽菲克这个曾经的越野王者倒在历史车轮下。

  其实,破产清算是意料之中的事,广汽菲克此前就已经有破产的征兆。在今年,广汽菲克已经多月产销是个位数,甚至销量为零的情况也出现过。

  回顾其品牌发展史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5 年,广汽菲克引入 Jeep 品牌国产化,一经上市就获得市场的认可。

  2016 年广汽菲克销量为 17.99 万辆,是广汽菲克成立以来的销量巅峰。当时新晋合资汽车品牌中销量最高的公司。但好景不长,2017 年后,Jeep 因产品质量问题频发,销量便大幅下滑。

  广汽菲克也曾自救过,但随着国内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已经让广汽菲克错过了自身变革以及战略调整的最佳时机,最终难免落得狼狈退出中国市场的命运。

  2006-2023

  2022 年 4 月,广汽本田及广汽讴歌在官网宣布,自 2023 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 Acura 品牌的现有产品,但广汽本田将会一直为已销售的车型提供服务。

  这就意味着,自 2023 年起广汽讴歌现有车型将不在中国售卖,进入中国市场 16 载,广汽讴歌结束中国之旅。

  国产化的战略暂时拯救了讴歌在国内水土不服的情况,广汽讴歌首款国产 SUV CDX 2016 年 7 月正式上市后,销量便一路攀升,2017 年创造了讴歌入华以来的巅峰,年销量 1.63 万辆。但由于其品牌知名度较低、产品更新缓慢等问题,自 2017 年达到巅峰后,便一直不温不火。

  虽然未来不排除讴歌任然会以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但还要走以前的老路子的话,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机会依然渺茫。

  2006-2023

  2022 年最后一个月,随着斯柯达首席执行官劳斯 · 泽尔默的亲口承认:斯柯达 2023 年将做出最终决定是否退出中国,整车制造将迁往印度。斯柯达以某种方式退出中国市场,成为大概率事件。

  斯柯达遭遇是老牌合资车企在中国全面败走的缩影。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和新势力车企开始崛起,市场占比不断增加,以前靠着吃红利的二三线合资品牌日渐衰落。

  现在新能源车企已经成为行业的主要玩家,在电气化转型上落后一大截的合资车企们已经无缘下半场的比赛。

  斯柯达,一定不是最后一个败走中国的合资车企。

  消失的自动驾驶企业

  1998-2022

  激光雷达的行业鼻祖 Ibeo,最终还是倒在了量产上车的前夜。

  2022 年 9 月 30 日,Ibeo 一封公开信对外宣布,已向汉堡破产法院申请破产,并已批准 Ibeo 自行管理破产程序

  成立于 1998 年的 Ibeo 是实打实的行业先驱,在 2010 年,奥迪得益于 Ibeo 的加持,奥迪 A8 搭载了第一代车规级激光雷达,成为全球首款配装激光雷达的量产乘用车。

  Ibeo 被国内熟知,是在 2019 年与长城汽车签署激光雷达技术战略合作协议,为 L3~L4 自动驾驶量产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或许也正是这次合作,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最后 Ibeo 产品的测试结果并没有得到长城智驾团队的认可,导致最终被速腾聚创截胡。

  到手的鸭子飞掉,面对公司研发的固态激光雷达带来的高成本,最终反噬自己。

  从企业到行业先驱,需要数十年载,但从行业先驱到进入破产程序,或许只需要短短两年。

  2016-2022

  随着大部分员工被遣散,Argo AI 也宣告了其命运的归宿——倒闭

  Argo AI 是一家专注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成立于 2016 年,创立之初就拿到福特和大众的投资,然而成立于风口之上的自动驾驶明星企业 Argo AI,却倒在了行业寒冬中。

  原因也很简单:L4 自动驾驶落地不及预期,Argo AI 失去了来自两大靠山的信心以及资金支持。

  Argo AI 的倒闭,让友商们意识到,研发过于烧钱但盈利遥遥无期,已成为摆在自动驾驶发展道路上的两座大山,资本似乎已经对它们失去耐心,行业寒冬不请自来。

  初创企业获得外部融资难度增加,在无法获得外部支持的情况下,技术目标过于超前的公司无法实现自身造血机制,最终面临经营困难,Argo AI 就是一个缩影。但从行业发展前景看,自动驾驶是绕不过去的发展趋势,所以如何选择研发路线就成自动驾驶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2012-2022

  2022 年的最后一个月,随着公司 CEO 退休,一次性裁撤了几乎所有员工,激光雷达厂商 Quanergy 宣布破产。

  Quanergy 成立于 2012 年,是布局激光雷达装置元老。今年 2 月,Quanergy 采用 SPAC 方式在纽交所上市,其估值一度达 11 亿美元,但没想到的是,距离上市仅仅才过去了 10 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关停。

  想当年,2014 年拿下奔驰激光雷达订单的 Quanergy,一时风头无两。

  伴随着激光雷达企业破产、合并、裁员等事件频频发生,今年下半年可以说是激光雷达行业的 " 至暗时刻 "。在缺钱又无法造血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企业能活下去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超电实验室 "(ID:SuperEV-Lab),作者:王磊,制图:三奉

上一篇:代卧客车之中通客车大家看
下一篇:仰望汽车:你们看到的高端,是20年坚持的技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