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范文10篇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影视传播范文篇1

  一、影视广告与传播

  广告的核心灵魂是创意,对于广告沟通而言,创意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于嘈杂的信息浪潮中争取到受众的注意,从而为广告主赢得更高受关注的机率,最终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对于一个影视广告来说,成功的前奏依然在于创意,一个新颖的创意能够唤醒更多人的关注。广告创意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好的创意是不够的,独特的创意还需要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只有能高效地进行传播,那么广告才有可能成功,笔者认为相对其他广告形式,影视广告可听可视是其他广告形式不能比拟的,所以影视广告更需要在传播这一环节上下足功夫,来达到广告目的。

  影视广告通过词语、影像、音乐和节奏来使消费受众从物质上和感情上对企业和产品予以认同。从广告传播的本质上来说,是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切人会产生一个大家都有欲望,都能理解,都可吸收的信息。广告信息是要对广告客户和消费受众都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要寻求一种对事物的观察角度,达到产生附加值的效果。

  如何准确地切人,高效地进行广告传播,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的影视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第一,实效第二

  相对于其他广告形式,企业对于影视广告的投人是巨大的,因此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广告如果不能实现产品销售,为广告主带来经济效益,那么广告费就是属于浪费。

  目前我国的很多影视广告已经背离了CF(CommercialFilm商业电影)的本意,在应付各种奖项的同时,甚至由于某些评委的误导,使更多的广告更像AF(ArtisticFilm艺术电影),殊不知,广告针对学术获奖所进行的创意与面向市场进行创意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主题的立意上也更强调艺术性,不注重实效性。

  (二)强调画面,忽视画面解说

  可视和可听是影视广告所具有的两个功能,以视为主,主要靠画面语言来表现内容,听仅是看的辅助手段,一味凭借感性解说词而生存的影视广告是很难打下烙印的。但是一味地强调画面,忽视画面解说,广告同样也是达不到效果的。

  人们对于广告的关注很多都是在不经意的过程中发生的,广告画面往往是瞄上一眼,很少人会去有意注意广告,这个时候,画面的解说词往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引起注意。所以,有时候广告画面制作精良未必有效果,有些广告看上去一般,由于声音传播到位了,产品家喻户晓。

  其实在影视广告中,画面和声音是相互支撑的,不存在矛盾的,用声音的把最重要的说出来,强化商品,让人们记住,从这点上说,声音是很重要的。

  (三)盲目叫卖式的广告

  自从“脑白金”广告唱响中国以后,很多企业纷纷效仿脑白金的广告模式,制作了很多恶心、庸俗的广告,让人反感,恰恰抑制了产品的销售。产品叫卖需要技巧,即使是脑白金,也不是单纯的叫卖式,他结合了中国是个礼仪之都,中国人的礼品情结,将一个保健品提升到礼品的高度,在拓展自己的市场范围的同时,在叫卖中把自己与同类产品区别开来。由此可见,叫卖需要有个明确的定位,如何传播高效技巧是很重要的。

  (四)画面演员与产品主次不清晰,演员表演缺乏特色

  目前,中国标准版广告通常有5秒、15秒、30秒三种主要长度形式。很多广告没有合理地安排广告时间,广告惯于通过人物来展示商品,一味地强调演员,尤其在运用美女或名人做广告中体现特别明显,以致一个广告过后,消费者不知道广告到底说的是什么产品。广告影片演员的健康漂亮只是广告影片成功的充分条件,但绝非必要条件。广告画面演员造型即使很漂亮,但是表演缺乏特色,千篇一律,不能很好地设释产品,消费者即使当时记住了演员和品牌,在同类品牌广告的冲击下,容易棍淆品牌。

  (五)制作水平有待完善

  后期制作需要导演及剪辑师按照脚本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校色、配音,然后将特技、三维等的部分进行合成,应用电脑特技,把所有的想象变成画面。在这过程中,如何让画面质感真切,光线考究,能够迎合消费者的视觉冲击,如何对原素材的选用、对镜头的合理运用、剪辑、合成等已经成为影视广告制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广告创意是很好的,但是由于对画面的光影、色彩等协调不好,对于影视的镜头、语言、镜头组接、镜头张力、节奏等把握不好,削弱了产品的传播效果。

  (六)广告音乐缺乏吸引力,甚至与广告精神内涵不符

  一部好的广告,让人喜欢的广告音乐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人的听觉是敏锐的,好听、琅琅上口的广告音乐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好感,进而去尝试了解广告。

  三、我国影视广告传播发展对策

  (一)产品需要有独特的说辞

  广告传播要成功,首先从好的策划和创意开始的,广告创意要勇于、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通过创造产品独特的说辞,在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实现高效广告传播的第一步。千万不要去模仿别人,虽然模仿可以更快捷,一味的模仿而不能很好地展示产品自身特有的东西,广告同质化,那么传播的前景是有限的。

  (二)导演再创作以主题为基础

  再好的创意,需要导演进行二次创作,因此导演要深知商品与市场的关系、商品与消费者的关系、当今社会里的人对商品方面的需求特点是什么等,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并能够设计出广告亮点。

  (三)拍摄注重真实,产品决定画面

  广告拍摄都必须重视真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然而时下大多的广告片,画面片面追求美感,并且美得每个广告都大同小异,就是记不住卖的是什么东西。原因只有一个:虚假作态不足为信。不能让消费信服的场景、人物,就不会引起他们的清感共鸣,引不起消费者的共鸣的,就难以引起销售。整个片子在拍摄的过程中,场景,人物就不必过于完美,尽量符合生活的实际。画面的精美度依据产品的不同特点来决定,该精美时精美,该简朴时简朴,力求广告更真实。广告因为更真实,所以更有人性;因为更人性,所以更为成功。

  (四)广告编辑是关键

  广告编辑是针对影视广告片进行编撰、整理、加工等,并承担广告制作后期的画面、音乐音响、解说的编辑合成至广告片完成的全部工作。从这些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上就足以说明广告编辑工作是贯穿整个广告片制作的全过程,也是成就一个影视广告的关键。在广告编辑过程中应结合广告的本来创意主题和结构形式,充分发挥编辑的艺术和技巧,合理灵活地运用蒙太奇画面语言语法的各种组词造句方法,特别是广告镜头和节奏方面知识的运用,使广告片更能符合广告创意主题要求。

  (五)重视听觉效果

  影视是声画的艺术。声音在电影中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默片大师认为是破坏电影艺术,但事实证明,声音非但没有破坏电影,而且还推动了电影的进步,试想今天还有几个人想看一部无声电影?

  同理,广告也是一样的,不论是画面的解说词还是广告音乐,都是影视广告能够达到高效传播的必要条件,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再现广告主题。

  广告配音说出广告重要的内容。除了画面,配音不仅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辅助画面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范例是“蓝天六必治牙膏”广告。

  画面:清晨,一位身材胖胖的四十多岁爸爸形象的男人,肩搭一条毛巾,手拿刷牙缸来到院子的水龙头前,和一个八九岁的胖男孩儿,在刷牙的同时向大家介绍他们自己爱用的牙膏,典型的一对父子形象。

  画外音: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您瞅准了,蓝天六必治。

  父子俩你一句我一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配音让人们很快地记住了这则广告。由于与画面的形象十分相称,产品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视传播范文篇2

  一、影视音乐的特点

  影视音乐对影视作品有铺垫和引导的作用,一般来说影视音乐是为作品而存在的音乐,受众在聆听时会联想到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所宣扬的精神。具体来说影视音乐包括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气氛音乐、时空过渡的连续音乐及中间插曲等等。所以影视音乐的设计要根据影视作品的特点,那么影视音乐都有哪些特点呢?

  1.影视音乐具有片段性影视作品中,有的场景需要音乐来渲染,但并不是从头到尾的穿插,只是一部分参与了故事情节,或悲或喜的感情需要影视音乐的衬托。像背景音乐、情绪音乐等,融入适合的音乐,可以使剧中人物心理表现的更加深刻。还有的情况是,没有对白的场景,直接展示的情感表达,只能靠影视音乐来突出主题,刻画人物。当然在选择片段性的音乐时,要注意配合故事的现状和发展,顺其自然的支持画面效果,不要用强烈的音响去争夺受众,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影视音乐片段性的选择要正确的剪辑和应用,叙事性、节奏性的气氛音乐大多会采用音乐片段或主题曲的片段,完成对影视作品的诠释,因此,影视音乐几乎也可以说是影视作品的代名词。好的影视音乐能使影视本身的感情更加丰富,更强烈的抓住观众心理,使其产生共鸣,促进影视文化的传播。

  2.影视音乐具有铺垫作用在刻画人物时,人物的有些心理活动是无法通过人物表面展现出来的。就像悲伤,人物只有尽可能的用眼神展现,但这一表现手法又不是很全面,这时候就需要加入悲伤的音乐来帮助人物展现悲伤的氛围,提升剧情效果。因此影视作品中情感表达大多会采用加入影视音乐作为铺垫的方法,提升整个作品的表达效果。所以铺垫性影视音乐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选择歌曲时,不单单只是歌曲旋律的优美,还要看与作品的联系紧密度,这样才能使影视作品得到更好的宣传、评价。有铺垫作用的影视音乐,辅助影视作品所展现的内容也会更加生动,富有感情,广为传播。

  3.影视音乐的文化传播功能大多影视作品开头不是人物的直接出现,而是风景或建筑。因此会使用引导性的音乐,使人们带着相同的心情去欣赏影视作品,引导性的影视音乐可以使受众提前进入作品情景,更加深刻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更容易理解作品故事情节。另外,大多数的无对白场景也是需要影视音乐的引导,渲染影视作品氛围,使受众更加深入理解影视作品内容。有些影视作品的流行使引导性的影视音乐大量涌现,大街小巷都开始流传,这样就使影视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它不仅提升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

  二、影视音乐设计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现代化的影视音乐在创新风格以后,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民族、古典和流行以外,更多的融入了西方自由元素,实现了多元化的创造风格。影视音乐的设计要根据影视作品中的时间、风俗习惯、情节发展等因素,突破传统的限制,融合多元化的音乐。以多元化的特点来创作属于影片独一无二的影视音乐,更加突出影片的主题和风格,使影视作品更加完美化,这样充满个性和完善的影视音乐也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视音乐作品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同时也更符合作品的需要,通过影视音乐诠释剧中人物的情感,也使各地区受众更加深刻的了解多元文化。影视音乐的多元化还引导了音乐自身的多元化,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融合其他文化元素,民族音乐就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因此,影视音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创造了音乐的多元化,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网络的进步促使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互动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影视制作中音乐传播本身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影视音乐设计的多元化使其在制作过程中吸纳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运用与本民族文化相通的特点,制作了各个民族都易于接受的影视音乐,使影视作品和影视音乐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影视作品和影视音乐中的文化传播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影响着我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中国影视更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都开始向国际化市场靠近,在国际同行业之间的慢慢交流中相知,以创作出更多经典的影视音乐。如电影《无极》的作曲为美国好莱坞资深作曲大师克劳斯巴代特,音乐配合剧中场景将人物的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刷新票房的同时增进了文化的互动。由此可见,影视音乐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播是影视作品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传播在影视音乐设计中的作用日渐明显,并将肩负起促进各民族融合的重大任务,因此影视音乐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影视音乐设计中的文化传播

  为了推动影视作品得以更好的发展,影视音乐被大量的应用于影视创作中,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影视音乐本身多元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1.影视音乐设计风格中的文化传播影视音乐设计的风格一般以影视作品中的内容为主,包括影视作品中的时间、人物特点、场景特点等。在符合影视作品的情况下,寻找影视作品的传播人群,调查受众所能接受的设计风格,融入影视音乐设计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简单的说影视音乐在剧中具有烘托气氛、预示剧情、表现剧中人物心情的作用,在剧外影响观众的心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促进文化的交流。片头音乐起开场白的作用,主要用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主题音乐贯穿始终,起到品牌文化效应的作用,用于辨识,使观众对整部片子留下独特的印象,因此影视音乐的设计在符合作品内容时,加入了适当的文化元素;插曲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增加整部影片的节奏感,插曲还可以成为流行的纯音乐,因此在设计中十分讲究,旋律设计要优美,整体音乐要连贯,才能表达影视作品所要传达的文化;场景音乐是渲染气氛的不二法门,在影视音乐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从艺术角度来说,好的影片一气呵成,同样音乐也要贯穿始终,从多种角度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促进文化的传播。

  影视传播范文篇3

  一、《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母题变异

  “母题”(Motif)这一概念源自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历来有着不尽相同的阐释,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史蒂斯•汤普森(StithThompson)广泛搜罗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故事和叙事诗歌,从中提取母题两万余个。他对母题以及母题和类型之关系作过权威性的解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51可见,母题不仅是叙事作品中能够延续传统积淀的成分,还具有一种普遍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一个民族甚至是人类共同的集体无意识,能够勾勒出一种文化中共同的文化心理。因此,对母题的挖掘与表现往往体现出一部叙事作品的民族性与深刻性。在日本影视版《西游记》中,原著母题出现了一些看似普通实则深刻的变异。首先,继承了历险母题,强化了伙伴和团队的重要性。在各种日版《西游记》影视版本中,基本都继承了历险的母题结构。从1978年的电视剧版本到2006年富士电视台推出的11集连续剧,以及2007年暑期最新推出的电影版《西游记》,唐僧师徒无一例外都是历经劫难才终成完满。所不同的是,在日本版《西游记》的历险母题中,强调了伙伴和团队的作用。在富士版《西游记》中,三藏法师救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向他介绍已经收为徒弟的八戒和沙悟净时说:“这是我的两个伙伴。”一开始便强调了伙伴的关系定位。日本改编后的《西游记》电视剧与电影中,虽然三藏法师、悟空、八戒、沙悟净的身份还是师徒四人,但较之原著少了些师父、大师兄、二师弟之类的等级观念,更多强调了一种团队关系。其次,弱化了反叛母题,突出了勇气和正义之心的重要性。在1978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尚有反映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不过重点表现了如来对孙悟空的收服。在富士版《西游记》中,已经完全省略了孙悟空出生以及大闹天宫的情节,一出场就是师徒四人,只是用回忆的方式提到了三藏法师从五行山下救出悟空的场面。富士版《西游记》首集便开宗明义突出了坚信正义之心的重要性。三藏法师为救师傅的女儿,甘作替身去当祭品,深入魔窟,在遭到出卖后,他依然深信师傅的无辜,最终震撼了师傅,打败了魔王。类似的情节在剧中多次出现,渲染了三藏法师对正义不败的坚定信心。另一方面,与原著中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为了“成佛成圣”的目的不同,富士版《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三藏法师相约去天竺取经是为了感受人类勇气的莺要性,驱逐没有父母、独处天地间的孤独感,完善他那颗石猴的心灵。第三,引入了婚恋母题。婚恋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西游记》原著的婚恋母题是非常弱化的,唯有猪八戒因难断“色戒”留下无数笑料,与取经的原旨相背而带有一种诙谐调侃色彩。而】52在富士版《西游记》中,感情戏的成份明显加重。除了三藏法师一如既往没有任何“绯闻”,悟空、八戒、沙悟净则无一例外都有荡气回肠的恋情故事。《温泉之国》中,因猪和妖怪的双重身份而深深自卑的八戒得到了漂亮姑娘春丽的主动表白,八戒深受鼓舞并爱上了她,决定为她放弃天竺之行。《砂之国》中,连原著中最沉默寡言的沙悟净也邂逅了旧恋人金鱼,经受了一场爱情与诚信的考验。第十集《灭法国》中,一直偷偷喜欢悟空的凛凛决定和悟空举行结婚典礼,以保护师徒四人顺利西行,婚礼上为保护悟空她被恶魔安排的飞刀所伤,引发悟空真情外露。富士版《西游记》无疑对爱情有很多正面的探讨和描绘。母题的变异是《西游记》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内容变异的重要表现。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内容的变异一方面来自日本文化对原著文化背景的再解读或融合。比如在历险的过程中,强调伙伴和团队的重要性,弱化反叛色彩,突出勇气和坚信正义之心的重要性,这些都和日本文化的传统和文化思维息息相关。内容的变异另一方面还跟当下时代的特征相关,对婚恋主题的凸显,对诚信的描绘,都使当下人对自己的职业和生存状态感同身受,使《西游记》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仍然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二、《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艺术形象变异

  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决定故事内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影视剧中,人物也是推动叙事的核心,戏剧的冲突和对抗离不开人物之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我们能够想象人和人之间的或者人和他的环境——包括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但我们要设想一出只有各种自然力量对抗的戏可就难了。”№1在影视剧的人物改编中,形象塑造之难在于既要受到原著中人物的制约,又要迎合观众对于人物可能产生的新的理解,体现出时代观念的特点。“因而,人物形象的改编始终是在历史与现代的交叉点上进行,渗透着人类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叫¨富士版《西游记》的人物也穿越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其人物形象的变异,不仅在于人物造型的变异,还在于人物性格的变异。

  (一)人物造型的变异

  历年来日本版《西游记》的人物造型因为种种原因与原著都有较大的不同。在对原著人物的改编中,尤其引发争议的是唐僧形象的变化。中国文化中的唐僧是僧人,也是有着唐朝天朝大国的“御弟”形象,但是日版《西游记》中的唐僧一般都是由女演员扮演。富士版《西游记》的三藏法师由女演员深津绘里扮演,脱去了袈裟,着白冠白袍,除了慈悲为怀,还不时露出女性的细腻和柔美。这曾令中国观众大跌眼镜,甚至引发中国网民对日剧糟蹋中华文化的强烈不满。其次是孙悟空的造型。富士版的孙悟空留着时尚的黄头发,性格率真冲动,说话大喊大叫,言行举止颇具搞笑元素,筋斗云也演化成了由一片羽毛变成的滑板。八戒戴着一顶红绿条纹相间的帽子,穿对襟短袍,九齿钉耙缩水到了五齿,除了一对招风耳之外,外貌无异于常人。最老实的沙师弟也不再整天挑着担,而是改用两把小叉走江湖……总体上说,四个主要人物造型与中国传统的《西游记》人物形象相比变化颇大,一方面是更具有时尚特征,更注重贴近目标观众;另一方面兼顾视觉效果,既注重动态上的造型互补,也注意静态上的颜色搭配,呈现鲜明的视觉效果,使人印象深刻。

  (二)主要人物性格的变异

  从早年的1978年版电视剧到2006年富士版电视剧,日版《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愈来愈趋近于普通大众。铃木吉弘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给这郎《西游记》的定位是让一家老少喜闻乐见,所以设计人物性格时注重让孩子产生共鸣,让观众更容易感受人物的苦恼和奋斗精神旧J。首先,性格变化最明显的当数孙悟空。在日版《西游记》中,尤其在富士版、2007版影视剧中,孙悟空的性格更加接近于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孙悟空温柔细腻的一面。在《小儿国》中,孙悟空给几个孤儿当起了爸爸,哄婴儿睡觉,帮孩子们做饭,甚至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苦心学习并参加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刺绣。这一切是因为孙悟空有着同样的寂寞感,没有父母的寂寞感。不管有多少力量,打败多少看不顺眼的家伙,但还是消除不了那种寂寞感。在《花之国》中.翠玲曾经假冒过他的妈妈,因为被“人”当成儿子的感动,悟空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中毒的翠玲寻找解药。其次是三藏法师的性格变化。原著中三藏法师的性格是比较多面的。取经意志坚定、佛门心愿虔诚是他的优点,但他更有懦弱胆怯、贤愚不分的一面。相对而言,日版《西游记》中三藏法师性格更有常人特征,更具领袖魅力。日剧中的三藏法师历来由女演员扮演,弱化了三藏法师不近女色的特点,同时彻底改变了三藏懦弱胆怯的性格倾向。三藏不再是拯救对象,每次都和徒弟们一起亲临除妖现场,一同参加战斗,虽不是武艺最高强者,却是徒弟们同生死、共患难的伙伴。第三,突出了三藏法师在团队中的精神领袖作用。在《花之国》一集中,为了瓦解混世魔王企图分解他们师徒联盟的鬼话,他拼着性命吃下一棵带毒的种子,坚定了师徒之间的伙伴情谊。每当最艰难的时刻,他总会给徒弟们以精神上的支撑。在沙漠中,悟空、八戒、悟净为水争斗,三藏却将自己水壶里的水倒出来浇灌了沙漠里的一丛小花……此外,猪八戒、沙悟净以及其他次要人物的性格也更倾向于普通人。、

  三、日本版《西游记》产生变异的原因

  文化的积淀凝聚了人们的智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往往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游记》在日本的变异无疑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首先是日本宗教、习俗、传统文化等民族特征的熏陶,其次是日本现代时尚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误读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对于文化元素的源国家来说,变异很可能是误读,但对文化引进一方来说,则需要自己的接受方式,这一过程事实上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更加需要我们具有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即“能力上——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心理上——能够容忍暂时的误会或挫折而不是以消极刻板的想法或偏见去对待他人’’。

  (一)日本宗教的影响

  日本的民族特征在日版《西游记》中有着不同程度与不同角度的表现。首先是宗教的影响。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与朝鲜半岛和中国隔海相望的狭长岛国。因为岛国的条件制约,日本民族一直保持征服、学习的能力和崇尚自然的原始天性。日本不仅发展出了自己的本土宗教——神道教,与此同时,还积极接受中国和朝鲜宗教文化的影响,并使这种宗教“为我所用”。中国儒家学说的传人为日本朝廷建立了秩序和礼节,使得日本神道教强调的“天皇”的“神之孙”的信仰和等级制度得到加强。另外,儒家的社会忧患意识、对自然人性的宽容态度、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战争观等,也都与当时的日本民族生活及文化需要相适应。但是,儒家思想中的禁欲主义受到日本文化的排斥。日本人有着-隆强的意志力,做事执著、认真、不惜代价。但同时,他们保留着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无论饮食的精细、泡“热水澡”的嗜好,还是对性的宽容,都可见一斑。但是,日本人绝对不把这种感官的享乐作为“生活的要义”,“在他们尽情享乐之后,他们就能够为义务献身”【l…。在日版《西游记》中,也改变了原著中对情爱婚恋的避讳和克制。几乎每一部与《西游记》相关的Et剧都要为师徒四人增添爱情色彩,但是,这种爱情色彩并不影响他们取经的执著与克服困难的勇气,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一样可以无往而不前。

  (二)日本民族情调和审美倾向的熏陶除了宗教文化的影响,日本的民族情调和传统审美倾向对日版《西游记>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调,那么,日本人的情调是一种“知伤感之心……,最能反映El本154人情调的歌曲还是日本国歌,曲调独特,哀婉庄严,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会把如此哀婉的歌曲当国歌”。此外,Et本人还有一种“哭泣与悲剧的女性化情调”¨31,这种情调与日版《西游记》中女性化的三藏法师不无关系,也与三藏法师的屡次掉泪不无关系。一如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集诚、哀、寂于一身,形成一种哀而不怨、纯真温情的审美特质。这种情调也形成了日本文艺作品“幽玄”、“物哀”的审美色彩,促成E1本文艺作品重视“纯真温情”的一面。日版《西游记》中多次用母爱来突出作品温情的一面,不仅悟空因母爱神迷,用之抚慰自己解不开的孤儿心结。连三藏法师也为母爱沉醉,愿意在有母爱相伴的梦境中永不醒来,甚至愿意为了母亲的陪伴放弃他天竺取经的誓愿。在日本的民族情调和传统审美倾向中也有强调忠诚和为义务献身的武士道精神。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作品,全部渗透着一种强烈的武士道情结,他们强调为了义务而献身。“武士道很注重集体主义,他们就像樱花一样,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开放就很完美。”¨4o这种精神不光在武士阶层传播,同时也延伸到日本各个阶层。相对于中国《西游记》中唐僧和三徒弟之间的师徒关系,在日版《西游记》中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团队精神,这种新型的关系定位其实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一种折射。在取经过程中,师徒三人面对各种畏惧所表现出来的可贵勇气,以及三藏法师屡次为了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武士道精神的一种体现。

  (三)现代社会风尚的影响

  影视传播范文篇4

  【关键词】影视文化;“韩流”;儒家文化;跨文化传播

  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如何通过广播电视等具有强大渗透力的电子载体来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电视传播无疑是文化传播历程中一次极为重要的方式变革,任何其他文化形态对人类文化的影响都不及电视文化所带给全球的变化,电视愈来愈成为改造社会的一种全新的力量。中国与韩国一衣带水,地理位置接近,同属东亚文化圈,在几百年来不断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很深,儒学世代相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影响着本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自古以来,《四书》《五经》的传承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为我们思想的中心与根基。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而韩国也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伦理道德上以儒家为主。而在韩国,孔子的名号家喻户晓,据调查,韩国有将近80%的人接受过入学的教育甚至信奉儒教。直到现在,儒学也影响着韩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同源为中韩跨文化影视传播提供了丰厚的沃土。而在这种高度接近性和认同感的情况下,即使是在高语境环境下的中国,同为儒学文化影响下的韩国文化自然更容易为中国受众所接受。

  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韩流”现象

  在西方思想的不断冲击下,韩国的文化也不再是单一的儒学文化,而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韩国的主流文化慢慢成为一种对世界各地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化普适性”的大众文化,韩国这种大众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学习、融合过程。韩国为了把儒家伦理的教育融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当中运用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更为有效的便是对舆论导向的掌控。在新闻报道和影视剧作等文化传播内容方面都隐藏着儒学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对人民的认知方式和日常行为起到教化作用。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直接催生了“韩流”这一现象。而电视剧作为“韩流”的中流砥柱,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自然肩负起了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职责。(一)韩剧热播现状。韩国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形成气候的时间不长,但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际上,每年韩国的文化和娱乐服务、电影、电视节目也在以可怕的速度增加出口额,已成为巨大的推动力量来帮助韩国文化产业。我国最早于1993年引进韩国电视剧《嫉妒》,自此迎来了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的开端。在随后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我国引进了多部韩国电视剧,而随着《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对不起,我爱你》《大长今》等电视剧的热播正式掀起了中国的韩流,随后的《原来是美男》《花样男子》《秘密花园》《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更是将韩流推上了舆论的顶峰。(二)“韩流”中的儒家文化及其影响。经过观察,风靡中国的韩剧不仅仅拥有着新颖的题材选择、跌宕的情节设置和精巧的编剧技巧,更引人关注的是韩剧中带有鲜活生命力的儒家文化,使儒家文化完全融入到剧情当中去,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在儒家文化体系中,“孝”与“仁”两方面在韩剧中体现得相当透彻。在tvN所制作的温情电视剧《请回答》系列中,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请回答》系列至今有三部,分别为《请回答1997》、《请回答1994》以及《请回答1988》,三部电视剧分别于2012年、2013年与2015年播出,在每次推出时不仅成为收视冠军并打破收视纪录,更是在韩国本地以及亚洲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除了巧妙的情节设计,《请回答》系列的怀旧元素和温情氛围更能让人感动,这三部每一部都处在不同的年代背景当中,却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展现热血与青春。1.《请回答》系列中的“孝悌”:《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而“孝悌”为仁之本,由此可得知“孝悌”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之高。“孝”,是家庭中晚辈对长辈、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与顺从;“悌”则是家庭中长对幼特别是同辈之间长对幼的关爱和呵护。观众们被深深打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浓浓的家庭氛围,那种对长辈的尊重、对晚辈的教导,处处闪现在韩国人的家庭生活中,让人禁不住被韩国人的“孝”深深触动。曾经被国人理解为封建礼仪的日常生活礼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韩剧中。在《请回答》系列中,在双门洞生活的五个家庭,无不是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在“吃喝拉撒,家长里短”那些絮絮叨叨的话语中,点点滴滴穿插着做人的责任和义务。但除了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孝”,该系列中的“孝”在融合了现代观念之后便显得更为温情。女主角成德善在得知母亲进入更年期之后,陪伴着母亲找回少女时的感觉,陪着母亲画指甲,逛街,从生活小事方面温暖着母亲。正焕在母亲进入更年期之后,为母亲准备了一个惊喜,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来参加父亲和母亲的第二次婚礼。2.《请回答》系列中的“仁爱”: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众所周知,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仁”是其他优秀品质的根源。大韩民族信奉儒家文化,对“仁”的理解自然也是渗透到了韩剧的细节当中。“仁”在韩剧中具有很大的张力,尤其体现在主人公的人物设置上。在《请回答》系列中,所有人物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身世却无不温暖善良。《请回答1997》是一部让人笑中带泪的好剧。我喜欢它对各种情感的深刻理解,不刻意丑化任何一个角色来衬托主角,每个人物都有缺陷与亮点,不时使用现实与倒叙穿插方式增加悬念,全剧没有想跳过观看的部分,最厉害的是能将公认的狗血桥段创意使用,甚至幽了以狗血见长的韩剧一默。看到最后,原本长相平凡的演员们在我眼中全成了俊男美女,善良和淳朴的内心正是他们仁的展现。而他们坚强、隐忍,又能在关键时刻爆发自己的潜力,这样不惧艰难乐观向上的心,让他们的“仁”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再次证明魅力十足的角色成功转化了所有的不完美。

  二、韩剧中的“家文化”传播模式

  我国最初引进的韩剧中,大多以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其中常常充斥着俗气的剧情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中国市场十余载,韩剧以及从最初的依靠演员的颜值和童话般的幻想吸引眼球,转变成为了通过严谨的制作模式和成熟的制作机制所做出的高品质的电视剧集。然而在跨文化传播中,优质的文化需要适当的模式才能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韩国电视剧中的儒家文化往往以是以家庭为单位展现出来的,如在《请回答》系列中真正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情节往往是在家庭中体现,或是以父母-子女的家庭模式为载体,或是以邻里之间的家庭模式为载体,极为逼真的家庭模式的还原使观众在电视剧中的人物或情绪上找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影,有时甚至会产生代入感,切身地感受着在各种家庭模式中的各种行为,从而使得电视剧的情节中渗透着的儒家文化更加深入畅通地直达观众内心。而韩剧中的“家文化”,是不同于教条中的儒家文化,它直面生活,融合了生活审美,是回归原儒的生活儒学(这种生活儒学有别于官方儒学和学院派儒学,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和遵循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相比国产剧,韩剧更加擅长于在家庭生活中寻找冲突,即使是在有宏大背景和深刻主题的剧情中,也非常注重在微妙细致的人物关系中再现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等人伦关系规范,更表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和敬畏,忠恕、仁爱、诚信、礼仪、天下一家、天人一体的价值观念在韩剧所展示的日常生活中一遍一遍地不断强调。人伦关系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儒学构成了“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在韩剧中看似日常不过的人物冲突,根源便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最后总是在兼顾个人和家庭关系的前提下,以合理的符合人性的方式得到解决,而这种解决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活儒学的智慧、传统文化的魅力,总是那么令人心悦诚服。

  三、对中国电视剧在韩国传播的借鉴与反思

  据韩媒报道,《琅琊榜》《宫》《怪侠一枝梅》等电视剧成为在韩国话题度非常高的国产电视剧。这样的优秀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无疑为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做出了成功的范例。在初步探究韩国影视剧对中韩两国影视文化的影响、受众心理、制作模式之后,中国大众文化特别是中国电视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可以在相关方面得到启示。文化同源是中韩跨文化传播如此顺畅的基础,而韩国影视中的儒家文化已经自成体系并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而儒学作为本国的文化,我们拥有更深厚的文学沃土,如何将这样丰富的传统资源转化为能够使观众喜闻乐见的以影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是当代影视工作者们亟须解决的问题。而在韩国这样走在文化传播前列的国家身上,我们也能得到不少的启示。《水浒传》《三国演义》《甄嬛传》《雍正王朝》等电视剧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传统文化中注入大众文化后在国际传播取得良好效果的优秀范例。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寻找与西方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契合点并加以渲染和扩大,就一定能让本国文化受到更多的关注与了解。我们在借鉴韩国电视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同时,也要找到适合自己国家文化语境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周静.和而不同超越腾飞——中、韩青春偶像电视剧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温朝霞.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J].唯实,2008(7):34-37.

  [3]张芳.小议中国儒学对韩国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2011(18).

  影视传播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影视广告画面解说广告音乐

  时下,影视广告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广告界一股势头强劲的力量。影视广告运用电影和电视的制作手法,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通过电子屏幕逼真地、生动地、突出地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是比其他媒体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关心和兴趣的一种先进的广告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分众、移动手机终端、网络等都成为了影视广告的重要传播介质。

  一、影视广告与传播

  广告的核心灵魂是创意,对于广告沟通而言,创意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于嘈杂的信息浪潮中争取到受众的注意,从而为广告主赢得更高受关注的机率,最终达到产品销售的目的。对于一个影视广告来说,成功的前奏依然在于创意,一个新颖的创意能够唤醒更多人的关注。广告创意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好的创意是不够的,独特的创意还需要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只有能高效地进行传播,那么广告才有可能成功,笔者认为相对其他广告形式,影视广告可听可视是其他广告形式不能比拟的,所以影视广告更需要在传播这一环节上下足功夫,来达到广告目的。

  影视广告通过词语、影像、音乐和节奏来使消费受众从物质上和感情上对企业和产品予以认同。从广告传播的本质上来说,是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切人会产生一个大家都有欲望,都能理解,都可吸收的信息。广告信息是要对广告客户和消费受众都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要寻求一种对事物的观察角度,达到产生附加值的效果。

  如何准确地切人,高效地进行广告传播,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的影视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第一,实效第二

  相对于其他广告形式,企业对于影视广告的投人是巨大的,因此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广告如果不能实现产品销售,为广告主带来经济效益,那么广告费就是属于浪费。

  目前我国的很多影视广告已经背离了CF(CommercialFilm商业电影)的本意,在应付各种奖项的同时,甚至由于某些评委的误导,使更多的广告更像AF(ArtisticFilm艺术电影),殊不知,广告针对学术获奖所进行的创意与面向市场进行创意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主题的立意上也更强调艺术性,不注重实效性。

  (二)强调画面,忽视画面解说

  可视和可听是影视广告所具有的两个功能,以视为主,主要靠画面语言来表现内容,听仅是看的辅助手段,一味凭借感性解说词而生存的影视广告是很难打下烙印的。但是一味地强调画面,忽视画面解说,广告同样也是达不到效果的。

  人们对于广告的关注很多都是在不经意的过程中发生的,广告画面往往是瞄上一眼,很少人会去有意注意广告,这个时候,画面的解说词往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引起注意。所以,有时候广告画面制作精良未必有效果,有些广告看上去一般,由于声音传播到位了,产品家喻户晓。

  其实在影视广告中,画面和声音是相互支撑的,不存在矛盾的,用声音的把最重要的说出来,强化商品,让人们记住,从这点上说,声音是很重要的。

  (三)盲目叫卖式的广告

  自从“脑白金”广告唱响中国以后,很多企业纷纷效仿脑白金的广告模式,制作了很多恶心、庸俗的广告,让人反感,恰恰抑制了产品的销售。产品叫卖需要技巧,即使是脑白金,也不是单纯的叫卖式,他结合了中国是个礼仪之都,中国人的礼品情结,将一个保健品提升到礼品的高度,在拓展自己的市场范围的同时,在叫卖中把自己与同类产品区别开来。由此可见,叫卖需要有个明确的定位,如何传播高效技巧是很重要的。

  (四)画面演员与产品主次不清晰,演员表演缺乏特色

  目前,中国标准版广告通常有5秒、15秒、30秒三种主要长度形式。很多广告没有合理地安排广告时间,广告惯于通过人物来展示商品,一味地强调演员,尤其在运用美女或名人做广告中体现特别明显,以致一个广告过后,消费者不知道广告到底说的是什么产品。广告影片演员的健康漂亮只是广告影片成功的充分条件,但绝非必要条件。广告画面演员造型即使很漂亮,但是表演缺乏特色,千篇一律,不能很好地设释产品,消费者即使当时记住了演员和品牌,在同类品牌广告的冲击下,容易棍淆品牌。

  (五)制作水平有待完善

  后期制作需要导演及剪辑师按照脚本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校色、配音,然后将特技、三维等的部分进行合成,应用电脑特技,把所有的想象变成画面。在这过程中,如何让画面质感真切,光线考究,能够迎合消费者的视觉冲击,如何对原素材的选用、对镜头的合理运用、剪辑、合成等已经成为影视广告制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广告创意是很好的,但是由于对画面的光影、色彩等协调不好,对于影视的镜头、语言、镜头组接、镜头张力、节奏等把握不好,削弱了产品的传播效果。

  (六)广告音乐缺乏吸引力,甚至与广告精神内涵不符

  一部好的广告,让人喜欢的广告音乐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人的听觉是敏锐的,好听、琅琅上口的广告音乐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好感,进而去尝试了解广告。

  三、我国影视广告传播发展对策

  (一)产品需要有独特的说辞

  广告传播要成功,首先从好的策划和创意开始的,广告创意要勇于、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通过创造产品独特的说辞,在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实现高效广告传播的第一步。千万不要去模仿别人,虽然模仿可以更快捷,一味的模仿而不能很好地展示产品自身特有的东西,广告同质化,那么传播的前景是有限的。

  (二)导演再创作以主题为基础

  再好的创意,需要导演进行二次创作,因此导演要深知商品与市场的关系、商品与消费者的关系、当今社会里的人对商品方面的需求特点是什么等,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并能够设计出广告亮点。

  (三)拍摄注重真实,产品决定画面

  广告拍摄都必须重视真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然而时下大多的广告片,画面片面追求美感,并且美得每个广告都大同小异,就是记不住卖的是什么东西。原因只有一个:虚假作态不足为信。不能让消费信服的场景、人物,就不会引起他们的清感共鸣,引不起消费者的共鸣的,就难以引起销售。整个片子在拍摄的过程中,场景,人物就不必过于完美,尽量符合生活的实际。画面的精美度依据产品的不同特点来决定,该精美时精美,该简朴时简朴,力求广告更真实。广告因为更真实,所以更有人性;因为更人性,所以更为成功。

  (四)广告编辑是关键

  广告编辑是针对影视广告片进行编撰、整理、加工等,并承担广告制作后期的画面、音乐音响、解说的编辑合成至广告片完成的全部工作。从这些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上就足以说明广告编辑工作是贯穿整个广告片制作的全过程,也是成就一个影视广告的关键。在广告编辑过程中应结合广告的本来创意主题和结构形式,充分发挥编辑的艺术和技巧,合理灵活地运用蒙太奇画面语言语法的各种组词造句方法,特别是广告镜头和节奏方面知识的运用,使广告片更能符合广告创意主题要求。

  (五)重视听觉效果

  影视是声画的艺术。声音在电影中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默片大师认为是破坏电影艺术,但事实证明,声音非但没有破坏电影,而且还推动了电影的进步,试想今天还有几个人想看一部无声电影?公务员之家

  同理,广告也是一样的,不论是画面的解说词还是广告音乐,都是影视广告能够达到高效传播的必要条件,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再现广告主题。

  广告配音说出广告重要的内容。除了画面,配音不仅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辅助画面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范例是“蓝天六必治牙膏”广告。

  画面:清晨,一位身材胖胖的四十多岁爸爸形象的男人,肩搭一条毛巾,手拿刷牙缸来到院子的水龙头前,和一个八九岁的胖男孩儿,在刷牙的同时向大家介绍他们自己爱用的牙膏,典型的一对父子形象。

  画外音: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您瞅准了,蓝天六必治。

  父子俩你一句我一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配音让人们很快地记住了这则广告。由于与画面的形象十分相称,产品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视传播范文篇6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媒介;五台山旅游文化

  一、影视媒体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

  旅游文化作为地方竞争与发展的重要资产,必然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塑造和传播。五台山在宣传其文化时,就充分利用了影视媒体对地方形象进行塑造。笔者从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纪录片、文化宣传片和新闻报道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影视剧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1.电影对五台山的嵌入式传播有关五台山的电影是以片段性的影像描述,号召受众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其形成共识,要求受众结合自身的宗教认知、地域认知、人物认知和文化认知,最终形成关于五台山地方文化的视觉认知。《五台山奇情》、《康熙大闹五台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隐性的对外宣传五台山文化功不可没。电影使用柔性的内隐式传播措施,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将自然风光和人文精神,嵌入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美轮美奂的镜头画面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受众对五台山文化的感知。2.电视剧对五台山的内隐式传播最受观众青睐的电视节目形式,莫过于情节丰富的电视剧了。在电视剧中植入五台山文化,以五台山固有的人文自然景观为背景,就地取材,使五台山潜移默化地被受众吸收,提高五台山的知名度。电视剧《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女尼排》取自于五台山僧尼勇敢抗日的真实故事,另外一部电视剧《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和尚连》也是以此为题材,表现了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五台山僧侣保家卫国的英勇抉择。这两部剧塑造了五台山佛教僧尼的正面形象,渲染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人文精神,增强了受众对五台山佛教的情感认同。《康熙遗妃五台山》取材于五台山民间传说,讲述了康熙与梅妃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使观众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与剧中情景相融合,从而引发观众对五台山地方文化的认同与期待。(二)纪录片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真实感人是纪录片的核心,五台山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自然景观规模宏大,是纪录片最佳的拍摄对象。《三晋风韵》、《四大佛教圣地———金色世界五台山》、《祈愿》、《五台山之旅》、《登五台智慧之旅》都是围绕五台山所拍摄的优秀纪录片。这些纪录片通过讲述佛教在五台山的创立、传播和发展,凸显五台山在世界佛教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成为持续1600余年的文殊佛教信奉中心。对五台山寺庙建筑、自然风光、佛教传承、人文风俗进行全方位解读,用真实生动的视角,将五台山佛教文化展现于银幕,人们通过大众传媒接受并建构了一个美好的地方文化形象。(三)宣传片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文化宣传片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是地方软实力的展现,它以短小精致的形式声画并茂地彰显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宣传片的主诉方式是印象式与片段式的结合。五台山宣传片以最为直接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概括性地展示了本地的地理地貌、佛教价值、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有效地避开同质化,使受众对五台山文化产生良好印象,较短时期内就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又见五台山》在概述地理地势的情况下,侧重于突出佛教特色文化,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宣传,以避免在宣传片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被受众选择性地忽视。在不同层次的电视台投放,带来了不同的传播效果。首先选择在权威的央视播放,由于受众基础广泛达到良好的效果;其次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台的受众具有地域性,该片播放后效果也相当突出。宣传片在不同媒体播放,可以广泛宣传其文化特色,提高景区美誉度,提升民众自豪感,巩固佛教圣地的文化形象。(四)新闻报道对五台山的文化传播新闻报道对地方形象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正面的报道以其权威性更能赢得人们对该地文化形象的肯定,负面报道则不利于其文化形象的构建。例如,兵团卫视《聊天斋下》栏目2013年5月18日报道了“五台山法会庆祝文殊菩萨圣诞日”的新闻,既普及了文殊菩萨的诞辰,加强了对佛教文化的传播,也使五台山佛教活动的行为识别,在广大受众的头脑中加深了印象。负面的新闻报道也会使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形象传播受阻。2015年4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的新闻“五台山5A级景区被警告”,揭露了作为佛教圣地的旅游区,在利益面前所表现的不当行为。该新闻的播出,使得受众对五台山的文化形象大打折扣,不利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

  二、新媒体对五台山旅游文化的传播

  网络新媒体传播五台山文化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贴吧及相关的论坛互联网的交互性,使群众可以广泛地参与和深刻地体验。网民不仅作为受众,而且作为传播者信息传达意见。百度贴吧中的五台山吧,月活跃用户6219人,累计发贴9万条;五台山旅游吧月活跃用户307人,累计发贴2546条。在这些贴吧论坛中有着不少关于佛教文化的碎片化信息,它们为当下忙碌的人群进行浅阅读提供方便,人们还可以在闲暇时刻以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传播者以普通人的身份进行小群体传播,增加了受众亲切度,其传播的信息也更容易被认同。(二)官方及门户型网站很多省市都将当地的官方网站看作地方的重要宣传载体,将权威准确的信息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生动丰富地展现出来。政府门户网站主要功能有信息、资源整合和网上服务等。有效的资源整合是展示五台山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吸引旅游者和投资者。《五台山网》是政府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所创建的,为大众提供各种便捷服务。五台山网页面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以“佛教圣地五台山”作为地方标语,简洁清晰地阐明文化特色。以“人文五台山”、“国际五台山”、“休闲五台山”、“风光五台山”、“会展五台山”为首栏,以“一日禅”、“景区动态”、“自然五台山”、“文化五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为二栏,在栏目的设置中融入了当地佛教文化特征。该网站不仅地方动态,还通过这些有特色的栏目进行文化推广与宣传。图片、视频等直观的信息,容易对浏览者造成视觉冲击,吸引游客来访。五台山作为旅游景区,不仅要在国内宣传,也以“国际五台山”积极与世界接轨。除了地方门户网站外,还有五台山佛教文化促进会、五台山佛教在线、五台山旅游网、山西佛教网等,也对提高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有重大推动作用。(三)微博与相应自媒体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属于公共领域。如五台山黛螺顶官方微博“五台山黛螺顶”、五台山佛教协会官方微博“五台山佛教协会”等。也有属于私人空间的,如五台山“如瑞法师”、“梦参老和尚法语”等人的互相交会。互动式的模式能够加强交流,增加对五台山特有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相互启发彼此促进。“五台山佛教协会”等官方微博的建设,是五台山佛教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它在普及传播五台山佛教知识的同时,也为其地方文化进行良好的形象塑造。同时相关微博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不仅拉近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更有利于意见和建议的反馈。微博有利于个人意见的表达,但信息较为分散,其中的搜索栏目,正是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的功能,方便无目的随意浏览的受众,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五台山相关信息。(四)手机媒体及相关APP受众可按自身兴趣下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载关于五台山的软件。如APP“五台山”,该软件有语音导游、景区特色、旅游攻略、美图欣赏等功能,对五台山佛教寺庙进行专业播音详细解说,使受众体验身临其境的愉悦感,提高五台山佛教的对外吸引力。另一款软件“行走五台山”是旅行软件,其“游记分享”、“攻略达人”、“美图欣赏”等功能更注重受众的沟通,通过旅行者的经历分享进行人际传播,更能增加游客的主动接受度,增加信任感,以此提高五台山佛教文化知名度。相关APP还有“五台山旅游”、“亿旅汇———五台”、“忻州五台山———导游助手”、“佛教文化简史”等。这些手机软件,详细地介绍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五台山文化的深度传播。

  三、对五台山的旅游文化传播策略的思考

  影视传播范文篇7

  本文所说的“爱情片”包括以爱情为主题,或者以爱情为主要叙事来表现其他主题的电影。文章将立足电影本位进行研究,关注电影的主题思想与情感内涵、影像表达和叙事特色、角色定位和偶像效应三个方面;分别从内容、形式入手,研究东方文化特色在韩国爱情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一、思想与情感——寻找“东方魂”

  韩国电影“蕴涵着一种从传统的儒道文化衍生发展而来的东方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特色”[3],“他们的文化创意产业有‘魂’贯穿其中”[4]。这个“东方魂”,在韩国爱情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1.关注内心重视感觉

  相较于西方的开放式思维,东方思维呈现出“倒三角”[5]的模式,关注点从宇宙、世界出发,最后往往归结于人的内心。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种诉诸内心的思维模式,恰恰有利于加强受众的观影感受。在韩国爱情片中,这种关注内心的东方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韩国爱情片是“爱的描写”,而非“爱的叙述”。比如影片《我的野蛮师姐》中,男女主人公全片没有一次接吻或亲密的接触,甚至都没有直接表达过爱意。两个人在一起只是做着生活中琐碎、细小的事情,影片也倾力于细节的描述:风车、钢琴、男主人公的傻笑和女主人公被风吹起的发丝……如果说“叙述”是直接告诉观影者“他们爱了”,那么“描写”就需要观众用心去感受“他们爱着”。

  这种诉诸内心的东方思想,让韩国爱情片呈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叙事风格——因为叙事动力主要来自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所以影片既没有大喜大悲的起伏,也没有充斥着的欲望。这种叙事风格也促成了韩国爱情片唯美、明净的影音效果——舒缓的节奏、和谐的画面、纯净的音乐。

  2.超脱现实升华心灵

  韩国爱情片中不仅有东方式的思想内容,在对于爱情主题的表达形式上也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特色。

  死亡是韩国爱情片惯用的主题,但其表达方式却是一种东方式的悲情,具有“哀而不伤”的洒脱和超然。就像《八月照相馆》一片中,男主人公身患绝症,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选择了一种平静地面对死亡的方式:继续平常一样的生活。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刊》评价说,这部影片是“用东方世界温和角度重新审视了‘死亡’这一残酷的主题”。当最鲜活的生命、最美好的爱情一点点破碎,影片中那种对死亡甚至有些过度的淡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感伤和凄美,让人心疼的同时,也学会了珍惜。

  除了东方传统文化“温和”的特质,向来避讳“死亡”的东方文化,在韩国爱情片中这种超脱的表现形式其实也是东方思想中关注内心的具体体现:因为更多地关注内心,所以才想要、也才能够从现实的死亡恐惧中超脱出来,升华成一种内心的平静。而影片中的这种超脱也实现了其对观众心灵的净化,让观众随着电影将对于死亡的东方式恐惧,升华成一种对于平静和永恒的内心追求。

  二、叙事与影音——展示“东方美”

  1.状态化叙事

  韩国爱情片的叙事,就像前文中所论述的,其叙事动力主要来自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描写式的“状态化叙事”:少有情节的起伏、矛盾的冲突,也不追求视觉的冲击、欲望的渲染,人物情感和故事发展在长镜头和纯音乐等视听元素所营造出的舒缓节奏中慢慢伸展,最终在细节的描写中构建出爱情的状态。

  还以《八月照相馆》为例,从剧情本身来看:没有悲欢离合,没有跌宕起伏——“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却含蓄委婉,自始至终没有吐露一个爱字;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影片,主人公却波澜不惊,始终微笑面对已知的结局。”[6]这是一种东方美学中特有的沉稳与平静,用看似平淡的叙事,含蓄而深沉的表达着对于人生与死亡的思考。这是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诗的“冲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沉默力量。韩国爱情片“电影语言是简单的,思维是简单的,情节是简单的,行为也是简单的”,但正是这种简单和自然“使影片呈现出纯粹的色彩,具有了灼人的力量”[7]。

  如果抛开剧情,韩国爱情片的状态化叙事也集中体现在导演对于长镜头的偏爱上。长镜头最擅长的就是不经渲染地描述真实生活,从最为简单的细节中挖掘美,让观众在缓慢流淌的电影节奏中有更多独立、深入思考的机会。而无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镜头的使用,韩国爱情片的“状态化叙事”一以贯之地显示了东方文化中对于内心淡、静、雅的不变追求。

  2.唯美的影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总结:“(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样的论述对影视艺术创作同样适用:韩国爱情片的“状态化叙事”是描写式的“造境”,所以在其影音的表现形式上也呈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唯美追求。

  韩国爱情片一般“画面构图精美,镜头取光自然,色彩淡雅有致,有不少地方很有东方山水画的意境”[7],而这种唯美和自然则是因为“韩国电影的画面构成,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精髓,那就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9]。韩国爱情片中有很多自然的景象:大海、森林、天空,变换中的春夏秋冬……。但这些镜头中唯美的自然绝不仅仅是环境的交代:四季的变化通常伴随着人的生老病死,人与自然的和谐往往是想从自然的静谧和稳定中获得人精神的提升和永恒。

  音乐的应用更增添了韩国爱情片的唯美与和谐:面对着诗意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和着片中人物的心绪响起、回旋。像《我的野蛮女友》中,主题曲《IBelieve》在镜头中一棵松树的画面处响起,随着音乐的推进,拉开的画面中斜坡上的树与淡蓝的天空营造出主人公的心境,让观众一起进入那一个瞬间,见证爱的真切和永恒。音乐的抽象给观影者留下了更多遐想的空间,也更多维度的营造出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东方影音特色。

  三、角色与偶像——塑造“东方人”

  角色和演员是电影中最为鲜活、直观的部分,更是相对稳定、持久的资源,在韩国影视不景气的年份,“所幸明星们‘星光依旧灿烂’,韩流尚可靠‘以人为本’支撑江山”[10]。可以说,具有东方特色的类型角色和类型明星已经成为韩国影视的坚强根基。

  1.东方女人:传统与非传统

  影视传播范文篇8

  漫威中的角色数不胜数,从《复联1》中的初代六人到后来不断增加的猩红女巫、黑豹、蜘蛛侠等等,每一位英雄都有他的独特之处,如美国队长不老的容颜和充满肌肉的健美身材,奇异博士来去自如地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梭的逆天本领.这些他们所独有的特殊能力构建出了他们的与常人不同的神性,这种神性使人们对他们抱有期待与幻想,甚至产生一定的代入感,这无不是漫威英雄电影能够一直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能够拥有超能力的基础设定与电影中展现出的能力多样性从两个方面了满足观众在想象方面的新鲜感,再加上老套的正义终将打败邪恶的故事主线,也同样符合了观影者对于法律与道德的需求,因此在漫威的电影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情怀。这种情怀是维系超级英雄与无数观众之间的重要纽带,使得很多影迷在将电影情节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同时依旧义无反顾地买上一张价格不菲的二刷票。因为这种情怀无关剧情,更多的是基于对超级英雄本身的热爱,但这种热爱光依赖于对神性的追求是不够的,因为它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而最能吸引人们并产生共鸣的永远是在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何为共鸣,指的是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但产生共鸣的基础则在于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同点,而观影者与超级英雄之间的共同点就在于人性的共通。像漫威电影处女座所塑造出的经典英雄钢铁侠,他的髙智商与富有满足人们的幻想,但他偶尔的小自私,为了妻儿不愿再出去冒险的人性反而更符合人们对于角色的期待,这种反模式化的角色设定使人物更为丰满与立体。同时在漫威的众多英雄中,天生就有超能力的并不太多,很多在拥有超能力之前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平凡小市民,像奇异博士原来是手术台上的医生,艾迪在遇上毒液之前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记者,而黑寡妇和鹰眼则至始至终都是以肉体凡胎在战斗。这种普通人的身份使这些角色的诞生拥有了群众性的基础认同,再加之这些角色身上如:坚毅、勇敢的优秀品质也反映出人性中蕴含的优点。而漫威在反派的设定上也依旧遵循神性与人性相结合的原则,如非常受粉丝喜爱的洛基,他本身就是诡计之神,拥有着随意变化身形的能力,这是他所展示出的神性。而他总是强调的作为神所拥有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反而是他人性的体现,因此这个角色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是在于他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多个维度。他一方面可以像对待待蝼蚁一般肆无忌惮地杀死无辜的人类,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在面对外敌人侵时义无反顾地为保护哥哥而拥抱死亡。这种人性的矛盾加剧了角色的戏剧性与冲突性,反而比很多单纯的正面角色更具有荧幕活力,获得观众的喜爱。

  二、庞大世界观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漫威电影十一年来孕育出了二十二部影片,平均每年都会有两部在各大影院上映,这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也是获利颇多。那么为什么漫威能有那么多的英雄故事来叙述以至于可以在十一年内拍出这么多的影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整个漫威宇宙的庞大构建。首先在漫威漫画中的世界观就极为丰富,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之外还设置了无数个其他星球,每个星球各有特色,随意抽取一个便能改编成一部电影。像电影《银河护卫队》中除了星爵有地球人的血统之外,几乎其他角色都是来自外星且长相各异。《雷神》则是讲述的是北欧神话中奥丁之子的故事。但是人是有归属感的,一味地讲述外星故事会使观众疲倦,所以漫威的英雄电影主要剧情还是选择在地球展开。按照一般的电影设置,基本上一部影片主角只会有一两位,而漫威22部电影中至少有十多部是在地球展开的,显然只有两位英雄主角会使电影过于单薄。那么如何将十多位英雄同时安放在一部影片中并不产生违和感,漫威宇宙时间观再次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漫威系列电影中,几乎每部影片都在给观众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一个漫威世界自己创造出来的产物:无限宝石。每位英雄都或多或少和无限宝石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一直若有若无,甚至有时候在电影结尾才隐隐出现,而随着系列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终于使看似毫无联系的各路英雄通过对于无限宝石的探索这一方式相遇,那么这时候《复仇者联盟》的多英雄剧情相较于其他英雄的个人独立电影就更具有情节与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在“平行宇宙”这一设定中,人们的空间与时间概念被重构:物理空间的桎梏不复存在,最典型的便是《奇异博士》中的斯特兰奇的传送门能把人们送去世间任何一个地方。而时间的回溯也让本不可逆的生命有了重新开始的可能,其中最震撼的情节不过《复联4》中那些曾经逝去的英雄们重返战场。这样的多维世界的存在使得漫威在可以合乎逻辑的情况下继续各类英雄的故事,即使这个角色可能在早几部电影之前就已经死亡。另一方面,庞大世界观之下的合理联系让漫威电影随之诞生了一种彩蛋文化,这种彩蛋可能跟现实生活中的演员本身相关,可能是向某部经典电影致敬,也可能是为漫威的下一部影片埋下伏笔,但无论出于哪种目的都可以让铁杆粉丝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更多一份惊喜与满足,而仅仅只看得懂其表面意思的新粉也不会感到一头雾水,因为彩蛋足够幽默诙谐。至于老爷子斯坦?李在影片中的客串更是成了漫威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复联4》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荧幕之上,但他所代表的却远不止这些。

  三、技术支撑下的视觉享受

  影视传播范文篇9

  关键词:海南本土;茶文化;影视传播;实践教学

  1海南本土茶叶的自身特征

  海南岛不论是在气候方面还是地域方面都有着生产茶叶的天然优势,海南岛的茶叶与其它地区茶叶相比,也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第一,海南有着非常深厚的茶叶生产种植基础,曾在清朝时期出过一款皇家贡品———水满茶。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茶叶种植成为海南的主要经济产业,并建造了部级的红茶种植基地。第二,海南的茶叶有着较高的产量和优秀的品质。海南属于热带地区,夏季较长,无明显冬季,茶叶生长迅速,可供采摘的周期较长,相较于其它地区产量要高。第三,茶叶生产有着较强的经济优势,在收益方面不逊于种植销售热带水果。举例来说,种植销售胡椒每亩的生产收入约为3200元,如果种植品种较好的茶叶,每亩的生产销售收入可达5000元,而且近些年茶叶的价格一直呈现出一种平稳上升的态势。第四,海南茶叶给消费者一种“绿色生态”的印象。近些年海南将建设生态省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生态茶叶也成为了海南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品。近些年海南旅游业发展得风生水起,而茶文化也成为了海南文化的一种形象代表,成为加快海南经济发展步伐的助推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海南已经开始探索、运用多种渠道和载体来宣传自己的茶文化,比如利用一些影视传播手段、文艺表演手段等等。

  2海南本土茶文化实践教学中影视作品的适宜形式

  从已有的资料和实践教学需要来看,海南高校影视传播类教学实践中表现海南茶文化元素的方式适宜使用以下形式:2.1茶文化纪录片。在镜头下真实的记录客观存在的茶文化内容,并通过简单基础的艺术加工,以一种电影或电视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就是所说的茶文化纪录片。茶文化纪录片有两种形态,即单集的电影纪录片以及多集的电视纪录片,以巨大的信息传播量、细致入微的茶文化体现度等优势,真实准确的反映了我国极富人文气息的茶文化内涵。与同类作品相比,茶文化纪录片的传播力度以及传播效率更为显著。2.2茶文化微电影。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微电影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平台,因此,茶叶企业也基于微电影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围绕茶文化制作微电影,以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播。相对于传统类型的电影,微电影在放映时间、制作周期以及规模投资等方面实现了微小化,扩展了微电影的宣传范围,其以单独或系列的形式实现了现代化的宣传途径。而网络与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微电影的传播深入千家万户,尤其是对80、90后的群体来说,微电影的影响力度不容忽视。2.3茶文化。DV以本土茶文化为主要创作素材,借助数码摄像机实现真实有效的记录,以形成茶文化影像作品,即茶文化DV。这种类型的作品形式自由,是一种大众参与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中平时多布置校园DV有关茶文化方面的作业,让学生以多样化的茶文化形式活动为素材,在可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传播本土文化、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作用。

  3茶文化在影视传播中的作用与功能

  影视传播活动以物质元素作为展现与传播的载体,实现精神内涵的终极传播,这就是影视传播活动的特点以及需求所在,并将文化元素的深厚魅力与价值内涵完美的融入到影视文化中并呈现给观众,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茶文化元素的功能价值作为影视传播活动中的关键动力,极大推动了整个影视传播活动的开展。因此,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影视传播活动的功能,就要基于文化传播的基本诉求,以相应的文化元素为核心动力有效的推进影视传播活动的宣传与推广。茶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文化理念及多元的文化内容为我国茶文化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还以一种更为关键、更为完善的文化认知使世界各国可以准确、清晰的了解我国文化机制发展的实际状况。然而,就目前我国影视文化传播活动的现状来看,其缺乏合适的文化元素理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支撑,但是这恰恰是整个影视文化传播活动的灵魂所在,这就体现了当前我国影视文化传播活动存在的突出矛盾,而传统茶文化正满足了此情感诉求。因此基于社会大众对茶文化价值日益强烈的认知诉求,要想实现茶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有效传播,在经营茶文化时,必须借助合适的语言系统,用以完美的展现与诠释茶文化,进而依靠合适的传播机制,实现我国茶文化元素最大范围的有效传播。这也恰恰是海南高校影视传播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应该引起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海南影视传播重塑海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领域。

  4海南本土茶文化在影视传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情感思维在影视传播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影视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在对海南本土茶文化元素类的影视化进行展示的时候,一方面要从表演形式的层面及视角为出发点向广大民众介绍海南茶文化的现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客观的、详细具体的、触觉可以感知的资源以及理念,促进社会大众对于海南茶文化的本质意义进行透彻的了解,其实,这一过程也是影视传播活动将其思想的本质意义和情感的思想理念展现出来的一个必然的过程。由此可知,合适的茶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对于海南本土茶文化资源的传播和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中强调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对海南本土茶文化寻找合适的文化元素理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支撑,充分发掘影视专业文化类课程的实用性并将之进行有效的转化,让学生所学的本土文化知识能直接应用到专业领域,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体会本土文化的精髓所在。从本质上来讲,影视的艺术机制是具有独立性的,艺术机制中所包含和诠释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社会民众自身的切身感受以及价值观。不过,就影视传播活动自身的发展和传承来讲,文化体系发展的日渐成熟,与影视传播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过去会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传播影视作品中,也只是因为是某影视制作上所需的素材,至于其在影视传播时的内在意义等内涵并没有被挖掘。目前整体的生活水平及消费结构表明,人们的消费依赖度有着显著提高的部分是文化及精神理念层面,绝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内容,正是那些可以从根本上来将人们的情感思维激发出来的内容。就我国影视传播活动状况来讲,文化内涵在深度融入上有所欠缺且应用较少,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使影视传播活动呈现出的内涵受到了阻碍。所以,对茶文化的具体元素内容进一步进行挖掘开发,再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变换,这对提升整个影视传播活动的想象空间和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非常有利的,这也必然使得整个影视传播活动得到更完美的展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高度强调技术、艺术、文化的结合,设计方法指导学生深刻挖掘现象中的文化内涵,克服高校影视传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过度依赖教师方法指引的现象,放手管理,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调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专业能力。从现实看,海南高校影视传播类专业起步晚,底子薄,力量弱,但如果能在茶文化元素的创作中,实现茶元素的符号化升华,赋予其特定的精神结构,使之成为新时期海南社会生活的甚至是海南区域文化重要内容,那么,相关专业与海南茶文化都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人们对影视传播活动的价值认知进入到了全面、成熟的发展阶段,与普通艺术活动相比,在文化理念的表达与诠释、情感思维的释放与展现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塑造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展现出了影视传播活动的特殊要领。基于海南本土茶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状况,将其与整个影视传播过程融合,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制作的素材,还可以实现该艺术的合理定位,发挥影视传播活动价值功能的最佳效果。海南高校中的影视传播类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本土茶文化元素的独特作用,挖掘合适的茶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对于海南本土茶文化资源的传播和实践教学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在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更是完成自我提升的重要通道。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影视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剂美学意义[J].福建茶叶,2017(2):251-252.

  [2]周合强.浅析桂东文化品牌价值在影视片中的传播[J].视听,2017(1):39-40.

  [3]熊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课的教学改革探研[J].电影评介,2014(22):9-11.

  [4]张智华.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J].艺术评论,2009(07):83-86.

  影视传播范文篇10

  论文关健词:信息环境影视文化传播大学生教育文化的影响

  伴随着影视文化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以一种全新姿态积极地渗透到大学生教育中,已成为当今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媒体,其对教育影响令人瞩目。一是看到众多影视作品丰富校园荧屏,成为延伸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领略诸多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体。大学生们从荧屏上获得很多新知识、新思维、新审美空间,甚至新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了他们文化品质的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另外也发现商业化的影响,使荧屏上出现一些庸俗、暴力、情爱等低级愚昧镜头会带给学生们思想、行为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品德教育、价值观的追求等。问题存在必然引起教育业界和社会共同注意。毫无疑问,采纳相应措施,深层次地探讨新信息环境下影视传播的育人功能,营造好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净化好校园文化的传媒空间,使影视传播成为校园教育人的好课堂,丰富校园文化的生活好媒体。

  一、影视传播的文化教育功能

  1.引导熏陶作用。众所周知,影视是一种政治传播工具,它代表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政治教育先锋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机器,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进步中有不可替代作用。多数影视作品不单纯是文化知识的传递,它总是隐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正确性,带有一定主题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从多角度地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近期播出的系列电视专铡大国崛起》.讲述了15世纪以来,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崛起史,客观公正地让我们解读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快速发展历史。同时,也郑重地告诫国民,在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而素有东方醒狮之称的近代中国,要想强国强民富,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打击社会的腐败,抓住发展的机遇,建立起共同繁荣和永久和平的社会和谐环境,去振兴中华民族,实施中华民族的崛起。由此,看到影视的传播是一种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精神塑造人,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不可替代教育媒体,是大学生们政治思想教育载体,人生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媒体,心灵建设和精神塑造的有力工具,日益凸显出引导、示范、熏陶的育人作用。

  2.启思益智作用。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工具,全球化的传播令其信息容量之大,涉略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几乎让人匪夷所思,在知识传递和教育上是其它传媒无法比拟。影视无论是基础性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可谓是样态灵活,层次多样地渗透在教育各领域中。它一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容量.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对教育影响力令人可信。现今很课程往往在借助影视传播形态,源源不断地涌进校园,从而打破传统、封闭的教育方式,使荧屏上展示了大千世界斑斓多姿的科学文化知识,让疲惫、枯燥、抽象和乏味的文化教育变得直观化,形象化,科学化,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教育新方式、新形态。如央测科学历程),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影视栏目,学生们在观看这些节目,有一种不知不觉地手牵着手地被拉进了文化知识殿堂里,使知识获取轻松、随意,知识面见多识广,思维能力活跃,知识的拥有显得更加丰富化。另外,影视传播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知识的提升、思维能力的激发、知识视野的拓展最有效的教育工具,是知识累积和信息量增加的最有效教育媒体。

  3.审美陶冶作用。影视又是一种娱乐文化产品,往往提供了精神食粮和动力,丰富了文化生活。很多优秀影视作品的展播,对增强大学生们审美能力,扩大其视野作用。他们从荧屏上了解到很多社会新事物、新风尚和新生活方式等,更多地认识到社会丑恶现象,明辨社会方方面面的是与非,善与恶,来增强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而理智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启迪,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与反响,精神上得到愉悦,形成良好心理承受力,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校电视台曾在《校园连线》栏目中,以每周一档针对校园中公德建设主题展开讨论,讲述身边有悖道德规范、有失文明的事情.学生参与涌跃。通过身边形象教育使公德教育落到实处,校园中出现了食堂买饭排队;教室、图书馆座位相互谦让,关注他人、关注学校、乐于奉献精神到处可见,这表明影视文化传播的育人功能,从而为学生们追求高雅艺术品味、高格调生活方式,树立起良好行为、学风、校风和奋发昂扬精神提供优良土壤,校园中形成新的、浓厚的文明文化氛围格局,影视文化的好像春雨润物般地净化大学生心灵和生活空间,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影视传播中的负面影晌分析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在今天一个“地球村”传播环境下,影视文化传播视野已拓展到全球范围,各种影视作品形态异彩纷呈,每个人都置身在这强烈传播环境中。我们应肯定影视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教育积极影响。同时,不回避一片火爆荧屏后面所产生的负面问题,肯定有些不协调的音符不可蔑视。否则会严重地干扰着正常校园文化教育,应给予及时的关注。

  1.传播偏移诱发文化教育偏移。影视作为一种教育媒体应定位在教学服务上,宗旨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文化教育。但仔细调研、查看当前荧屏,看到是各类受商业浪潮的影视作品,高雅与庸俗渔目混杂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知识、娱乐信息的万花筒。不难发现荧屏上科学文化教育作品呈现萎缩趋势.低品位的影视剧、港台剧等充满荧屏,荧屏上出现很多无法接受的东西,什么戏说历史、什么情景喜剧等,都已造成对历史误读和生活偏移,甚至有些低劣庸俗的色情、暴力、两性关系等镜头荧屏上频繁出现,势必会造成一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放弃原本崇高理想、道德观和文化知识的追求。而转向影视中行为争相效仿,最终是在没有任何条件地“跟着感觉走,跟着流行走,一步一步地跌入影视传播的温情陷阱中”,迷失于影视作品虚幻的世界中。正如社会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一样:“花香人儿美,我的心已醉,吻吻小嘴唇,再请饮一杯,爱情如流水,管她还爱谁,让她去见鬼,”对影视作品中的男欢女爱镜头念念不忘。校园中出现谈恋爱、帮派、老乡会等不文明现象四周辐射,暴露现今影视传播中文化偏移,而诱发出的文化教育偏移,造成部分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削弱。

  2.不健康荧屏带来不良文化。时下你打开电视,荧屏上是别墅、洋房、汽车和明星等高享受的物质生活镜头扑面而来。令人不解是有些明明格调很高的益智娱乐型综艺节目,主持人却刻意去追求一种新奇头型、新装束,表演酸里酸气,打扮怪异,说话怪腔怪调,且无边无际的花边轶事信口开河。这种虚假与矫饰的样态在荧屏上频频地出现,不幸是迎合部分精神空虚,渴望感官享受文化病态的学生心理需求,助长了部分学生私欲的意念扩散,引发部分学生以追求享乐、富贵为目标。他们行为上盲目于追明星、忙于出国、崇拜企业精英、商业巨头等;生活上讲阔气、讲时髦、穿名牌、逛舞厅咖啡屋等膨胀消费的心理。有些农村学生往往把进入大学称之“跳出农门”“摆脱贫困”,导致原本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信念被渐渐弱化,无正确学习追求目标,意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成功”、“财富”、“理想”等都被作为他们生活追求目标,索性模仿起“商品社会当有吃有玩有刺激何乐而不为”的生活方式,但他们是否想到所追求的这种生活目标,确实与中国现实百姓生活相距甚远。由此荧屏的“豪华风”使其有些学生缺失人与人间的关心、容忍、体谅,缺失艰苦创业精神,缺失明辨是非能力,而问题负面效应可能更多是不健康的影视文化荧屏诱发而来。

  3.快餐化传播使思维简单化。影视文化传播是教育中主要载体之一,文化教育信息传递的快捷丰富,形象性有替代文字教育之趋势,对教育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快餐化”传播的背后,也会使部分学生误认为影视中获取知识轻松快捷,省时省力;又可整日坐在荧屏前享受快乐,导致学生看书时间少了,看影视作品时间多,影视传播的形象性、简洁性和快捷性成为他们文化知识接受的基础尺度。看影视为获取喜爱猎奇流行的火爆镜头等,谁还愿钻研思想深邃哲学论著,看千锤百炼的经典名著.读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更助长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总想快速地获取很多文化知识而一举成名。事实上,文化教育是交叉渗透,信息时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趋势更是明显,放弃传统的基础文化教育,而信赖迷恋于影视中获取文化知识显然不对。试想粼红楼梦狱三国演义降文学经典或粼宇宙的奥秘羚科学技术,它不可能仅依靠影视荧屏传播去理解文化内涵,而很多深奥问题更有待通过精细阅读,深层次问题分析和探讨,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化内涵。影视传播文化知识很多处于浅层表面化、常识化。影视中所获取知识会使自己实际感受少,这恰恰引发大学生们对问题的思维过于简单化、平面化,对文化知识内涵理解过于弱化等现象。

  三、影视文化对文化品质教育培养策略

  影视文化传播是校园中一个特殊窗口,塑造好形象.营造好文化空间,弘扬好传播个性,扩大好影响力,让这个教育中主流媒体在现代传媒竞争市场下,继续保持好自身独特的优势,发挥其校园文化教育和建设所不可替代作用。可尝试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倡导作品主旋律传播策略。同志曾指出:“主旋律唱响了,主动仗打好了,就能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使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断巩固和发展

上一篇:九天揽月一一敢峰证明四色定理之谜
下一篇:以国家之名的罪恶——评德国影片《窃听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