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结合教育动画的相关研究

栏目:汽车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各理论发展阶段

  发展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用来解释人的发展。不同学派侧重不同,理论家以什么方式解释人的发展,取决于他们对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的看法。

  (1)个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2)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

  (3)遗传与环境哪一个对发展的影响更大?

  新近的共识:

  随着发展心理学不断演变,更多发展学家秉持一种更加折中的观点。认为影响是相互的,不再试图揭示宽泛的发展阶段,而是去探究哪些具体行为表现。

  虽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很多共识,但是很多研究者都是以不同的理论角度看待人的发展。

  五种最主要的理论取向,很多影响力的理论和研究都是建立在这五种取向的基础上。

  五种理论取向代表性理论

  有年龄分段的各理论的发展

  弗洛伊德 36页

  ——介绍——

  弗洛伊德是一位来自维也纳的内科医生,他所开创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中的驱力通过激发人的行为来塑造人的发展。

  ——弗洛伊德-性心理的发展——

  认为:

  个体生来具有生物性驱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必须重新引导这些驱力。

  他提出一种假说,人格是有三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快乐原则,新生儿受本我控制。

  自我--现实原则,1岁开始逐渐发展,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负责调解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要求所造成的冲突。

  超我--5-6岁开始发展,包括良心,它将社会所认可的“应该”和“不应该”内化到儿童价值观中。对个体有很高的要求,儿童没有达到要求,会感到负罪感和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即生命的最初几年,对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儿童在这几个阶段中满足过度或缺乏满足,都会出现固着(固着指的是一种阻滞,能够影响成人人格发展)。

  ——口唇期,喂养的需求如果在此期间未能获得满足,长大后可能会有咬指甲、吸烟等嗜好,或者发展出尖酸刻薄的人格特点。

  ——肛门期,如果对幼儿进行太严苛的如厕训练,他们可能会固着在这一时期,这类人可能会过分洁癖、极端循规蹈矩,活着强烈排斥杂乱无章。

  ——性器期早期,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儿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关键事件。男孩产生恋母情节,女孩产生恋父情节,同时他们还将同性别父母视为情敌,并产生攻击冲动。最后,儿童会通过对同性别父母的认同来解决由这些情结所产生的强烈焦虑,然后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

  ——潜伏期,儿童开始社会化,他们发展各种技能,并且开始了解自己以及身处的社会。

  ——生殖期,贯穿整个成年期。潜伏期被压抑的性冲动此时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重新浮出水面,个体与自己家庭之外的成员建立异性关系。

  ——作用——

  弗洛伊德的理论具有历史贡献,许多核心观点也得到了研究和证实。然而他的另一些理论观点缺乏支持证据。我们需要牢记弗洛伊德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他通过分析自己所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而非正常儿童,构建了自己关于正常儿童发展的理论。弗洛伊德强调早期情绪经验的作用,是我们认识到潜意识、情绪以及动机的重要性,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人格的其他影响因素,如社会和文化因素。而这些因素正式佛洛依德学说的继承者所强调的。其中以埃里克森的理论最为著名。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 38页

  ——介绍——

  埃里克森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充,主要强调社会性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同时,他是生命全程观的先驱,相对于弗洛伊德强调童年早期经历对人格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埃里克森始终坚信自我的发展贯穿一生。

  ——主要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覆盖了毕生发展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任务,埃里克森将其称为人格“危机”。每个特定阶段任务非常重要,任务解决与否决定了个体后续发展是否顺利。这些发展任务会随着个体的成熟注意出现,为了保证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人们必须要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以下主要分析埃里克森理论的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3-6岁 主动对内疚 312页

  解决自我冲突情绪的需要,是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三阶段的核心,即主动对内疚。

  冲突源于日益增长的目标感与越来越能意识到的内疚,前者激励儿童计划完成活动,而后者则是对这些计划可能产生的良心谴责。

  学龄前儿童能做且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明白其中一些事情是被社会允许的,另一些不是。儿童要解决对做的渴望,与对被赞许渴望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将人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仍旧是儿童,拥有充沛精力去尝试新鲜事物和验证新能力。另一部分逐渐向成人转变,不断确认动机和行为的适宜性。那些学会调节这两种相反驱动力的儿童获得了美德——目的:有勇气去设想和追寻目标,不会因为过于内疚和害怕责罚而止步不前。

  第四阶段,6岁-青春期 勤奋与自卑 394页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影响自尊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儿童对自己能否有能力产生有价值的成果的看法。

  童年中期的主要危机是勤奋对自卑,儿童需要学会社会认可的技能。成功解决这一阶段的危机后,儿童获得的美德是“胜任感”,即认为自己拥有掌握技能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儿童与同伴进行比较,如果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就可能会退缩到家庭的保护伞下,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过于勤奋,则可能忽略社会关系,变成“工作狂”。

  ——观点二:学习取向——

  学习理论:

  学习是指在经验和对环境适应的基础上,行为所产生的持久变化,该理论坚信发展是学习的产物。学习理论家试图发现控制外部行为变化的客观规律,他们将发展视为一种连续的过程(不是阶段性的),并且强调这一过程中的量变。

  学习理论家使发展心理学研究变得更加科学。他们的术语都很精确,他们的理论可以在实验室里反复被验证。有两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分别是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

  ——介绍——

  行为主义是一种机械论,它将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描述成对经验的可预期的反应。行为主义者认为,个体终生都在学习,学习方式和其他生物相同,这种方式就是对他们能够体验快乐、痛苦或者威胁的环境作出反应。行为主义者试图找出那些能够决定特定行为是否会重复出现的事件。

  行为主义的研究主要关注联结式学习,即在两个刺激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结。联结式学习分两类,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经典条件作用——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中,狗学会了对喂食期间的铃声分泌唾液。

  美国行为主义学家华生将刺激-反应理论应用于儿童,他声称能随意塑造自己学出的儿童。华生设计实验,让11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对白色毛绒玩具产生恐惧。这项实验违反道德伦理原则,但它证实,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婴儿可以对原本不害怕的东西产生恐惧。

  经典条件作用是学习的一种自然模式,它不需要外界干预。通过学习哪些事件会不断联结出现,当出现某一事件后,儿童可以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预期,这种知识会使他们的世界更加有序和可预测。

  ——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个婴儿偶然微笑,发现爸爸妈妈会来关心他,随着这样多次重复,他就会知道,他笑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以后他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就会保持他的微笑。从此,笑这种最初的偶然行为变成一种条件反射。因为个体是通过他们“操作”环境所产生的结构来进行学习的,所以这种学习也被称为操作性条件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最初是通过对老师和各自的研究总结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法则,但是,他坚信这些法则也适用于人类。他发现,如果生物的某种行为可以获得他所期待的结果,那么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某一种行为使该生物受到惩罚,那么该行为就会被抑制。心理学家将某一行为得到加强,其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这一过程称为强化,某一行为被削弱,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减小的过程被称为惩罚。

  强化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正强化是指提供一种奖励,比如赞许、食物、金钱等。负强化是指是指去除个体不喜欢的东西。负强化和惩罚容易混淆,惩罚是指通过提供一种令人厌恶的事件(比如打屁股/送进监狱)或者撤销一种积极的事件(比如不允许用车)从而达到抑制某种行为的目的。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或避免某种令人讨厌的事件而鼓励一种行为再次出现(比如司机选择放弃堵车大路走小巷,导致形成更短,他下次做出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会增加)。

  紧随其后的强化最为有效。如果某种行为不再受到强化,它就会逐渐恢复到最初的基础水平,即消退。比如那个婴儿微笑时没人逗他了,他还是会笑,只是频率会减少。

  行为塑造,又称行为疗法。一种用来逐渐消除问题行为或培养良好行为的方法,他是一种操作性条件作用。这种方法对有心理、情感或进食障碍的人尤为有效。然而金斯纳的理论在应用方面有其局限,该理论仅关注发展的普遍规律,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为的个体差异。

  学习理论2--社会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相比行为主义者将环境视为发展的主要动力,设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自身。

  经典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这一过程被称为模仿和观察学习。人们通过榜样,从而启动或提高自己的学习。榜样模仿在各种学习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如儿童学习言语、应对攻击行为、培养道德感,以及学会符合性别的行为模式。成人往往通过观察和模仿教练、老师和同事来进行学习。即使一个人没有模仿观察到的行为,观察学习同样可以发生,不过,个体对特定行为及榜样的模仿取决于其所在文化欣赏哪一种价值。

  下面插入我之前分享过的幼儿教育动画创作探索的PPT,是关于班杜拉做的实验以及他的理论,该理论作为为什么幼儿与儿童学习需要观看动画的论据。

  

  

  

  1989年,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认知理论。这一变化反映了他开始强调认知过程是发展的核心。认知过程是指人们在工作中,通过观察榜样从而学会很多行为,进而在头脑中讲这些行为整合成复杂的新模式。例如,某个舞者模仿老师的舞步,又观察另一人的舞步,她将自己所观察到的行为整合成新的模式,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舞蹈风格。

  儿童通过接受别人的反馈,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判断标准,并且对自己所要模仿的榜样更具选择性。他们也开始培养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即人们对自身是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观点三:认知取向——

  认知理论:

  指关注思维过程以及反应这些过程的行为。

  认知理论深受有机论的影响,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新皮亚杰主义,其中新皮亚杰主义整合了信息加工理论和皮亚杰理论的某些成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介绍——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儿童思维是如何发生的大部分知识均源自瑞士理论家皮亚杰的研究工作。因为强调心理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被视为当今“认知革命”的先驱。他既是生物学家又是哲学家,他从有机论的角度将认知发展视为儿童试图理解并改造世界的产物。

  皮亚杰的临床法将观察和灵活提问结合在一起,为了弄清儿童如何思考,它会根据儿童回答进一步提问。通过这种方法,他发现,4岁的儿童会认为将同样的硬币或小花摆成一排比堆成一堆数量更多。通过对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儿童的观察,皮亚杰提出一套完整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始于一种与生俱来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儿童通过抓握奶瓶、鹅卵石或探索一个房间的边界,形成对自己周围环境的精确描述,同时发展出更好的能力来应对周围世界。

  

  如上图: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并且每个阶段都与其他阶段有质的差异。每一阶段,儿童都会发展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婴儿到青少年,他们的思维方式从简单的感知运动逐步发展成为抽象思维。每一阶段的认知发展都是通过组织、适应、平衡这三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实现的。

  组织:

  是指创造越来越复杂的认知结构的趋势:整合越来越准确的现实表象的知识系统或思维方式。被皮亚杰成为图式的认知结构都是一些有组织的行为模式。人们在特定条件下使用这些图式进行思维和采取行动。随着儿童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的图式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最初婴儿只具备一个简单的吸吮图式,但很快他就会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吸吮图式、如吸吮乳头、吸吮奶瓶或吸吮拇指。

  适应:

  是皮亚杰为了说明儿童如何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处理新经验而提出的一个术语。适应是通过两种互补的过程实现的。1同化:是指将新经验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2:顺应,指调整已由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经验。

  平衡:

  是通过同化向顺应转换所实现的相对稳定平衡的持续需求。当儿童不能使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处理新经验时,就处于经验失衡的状态。此时,他们就会通过整合新经验来组织新的心理模式,进而使心态恢复到更加和谐的平衡状态。纵观人的一生,人们寻求平衡状态的这一需要是认知发展背后的原动力。

  ——成果与不足——

  皮亚杰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信息和惊人的发现。皮亚杰告诉我们,儿童的思维并不是成人思维的微缩版。了解儿童如何思考可以帮助父母老师理解并教导他们。皮亚杰的理论为人们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抱有不同的期望提供了一种基准,同时,也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出不同的课程以适应各种发展水平的儿童。

  然而,皮亚杰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婴幼儿的能力。一些同时代的心理学家质疑他关于各个发展阶段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通过证据指出,认知发展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一些研究挑战了皮亚杰“思维是单一、普遍的过程,最后发展为形式思维“这一观点。

  ——皮亚杰谈论游戏——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通过游戏,儿童还能发展运动技能以及各种社会角色。游戏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儿童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游戏与故事存在高度同一性,我们曾在小猴L0线探索完全用一个故事动画承担输入功能,即学习全部知识,通过加入游戏互动检验输出,即测试孩子有没有掌握。打造一个完整的,孩子喜欢的,沉浸式游戏感的学习体验。下面插入我之前分享过的幼儿教育动画创作探索的PPT,该理论为找到游戏与故事同一性的通路提供理论依据。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致力于研究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同皮亚杰的理论一样,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也强调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但是,皮亚杰把认知仅仅描述为理解和解释外部世界的信息,而维果斯基则将认知发展视为一个合作的过程。他指出,儿童是通过社会互动进行学习的,认知技能的获得只是他们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共同活动帮助儿童内化思维和行为的社会模式,并习得社会习俗。

  信息加工取向

  ——介绍——

  试图通过分析感知和信息处理的过程来解释认知发展。信息加工取向并非指某种具体的理论,而是可以支持大量理论与研究的框架结构。

  某些信息加工理论家将人脑比喻为电脑:感觉印象是输入,行为是输出。然而,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脑是如何利用对一张陌生面孔的感知觉信息来进行面孔再认的?信息加工理论家会推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过程”。例如,他们会要求参与者回忆一系列单词,并记录该人的表现。然后,他们会让该参与者反复识记这些单词后再进行回忆。研究者会考察个体在这两次任务表现中的差异。通过类似研究,信息加工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计算机模型或流程图,并用他们来分析人们在收集、储存、提取以及实用信息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特定步骤。

  尽管信息加工理论家采用相对“被动”的计算机模型来集结人的思维,但这一理论与皮亚杰理论存在相似之处,都承认人的主动性。然而该理论与皮亚杰的观点也存在差异,信息加工理论家并不认为发展是分阶段的,而是将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他们记录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变化,比如思维加工的速度、复杂度、效率的提高成都,以及内容的类型和数量的增加。在本章后面几将探讨的脑成像研究为信息加工模型的一些重要观点提供了市政支持,比如通过脑成像研究,人们相信,确实存在不同的生理结构来处理有意识记忆或无意识记忆。

  ——作用——

  信息加工取向具有实践意义。它使研究者通过考察婴儿感知觉和加工的效率来预测其未来的智力情况;也可以通过让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及思维策略,从而使家长和老师能够更好地辅导儿童学习。心理学家利用认知加工模型来检验、诊断和处理各种学习问题。

  新皮亚杰主义

  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发展心理学家试图将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些元素与信息加工取向进行整合,以此回应对皮亚杰理论的批判。新皮亚杰主义者不再仅仅描述单一的、普遍的逻辑心理操作系统,转而关注具体的概念、策略和技能,比如数概念、“多与少”这类对比概念。他们认为儿童通过不断提高信息加工效率来获得认知发展。由于强调加工效率,新皮亚杰主义有助于解释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各认知领域的不均衡发展。

  ——观点四:进化的/社会生物学的取向

  由威尔逊提出的进化的/社会生物学的理论关注人类社会行为的进化论和生物学基础。该理论认为,当前行为的功能并不仅仅为了促进种系生存。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持社会生物学观点的研究者利用人类学、生态学、遗传学生物习性学和进化心理学等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解释个体和种系的适应价值和生存价值行为。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所有动物都是通过“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如果个体拥有更好适应生存环境的特质,就能生存;而不具有适应性特征的个体就会被淘汰。通过繁衍,适应性特征被选择保留下来(传给后代),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特征就会逐渐消失。

  ——习性学——

  一门研究各种物种特有的适应性行为的学科。

  习性学家认为,对于每一物种来说,某些先天的行为是不断进化的结果,从而使他们有更大的几率生存下来。例如,松鼠在秋天储存坚果和蜘蛛织网等。奥地利的习性学家洛伦兹通过研究印刻行为,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本能地跟随母亲。通过在自然情况下对动物的观察,习性学家想要确认哪些行为实在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哪些行为是某些种群所特有的或是经过该种群的文化再塑造过的。英国心理学家保尔比将习性学的原理应用到发展心理学领域。他讲婴儿对照料者的依恋视为促进种族生存而进化出来的行为。

  ——进化心理学——

  用达尔文的理论来解释个体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不但会为个人的生存而奋斗,而且也会为家族的繁衍而努力。这种奋斗结果是解决问题的发展机制。比如在怀孕期间,孕妇突然对某些特定食物感到厌恶,这种现象可能是母亲为了保护脆弱胎儿远离有毒五只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机制。只不过,这些机制并不像在动物界中发现的先天机能那样普遍或者必然。进化论发展心理学家希望能够区分适合于各个年龄段行为。例如,婴儿需要待在母亲身边,而对儿童来说,独立探索所外部世界就变得非常重要。

  ——观点五:情境取向

  情境理论:

  情境理论认为,只有将发展至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情境学家认为,个体不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独立实体,而是属于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在认知取向部分介绍过的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也可归为情境取向。

  生物生态学理论

  ——介绍——

  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描述了影响个体发展的相互作用的系统。每一个生物有机体都是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发展的,这些环境支持或抑制有机体的成长。就像我们在了解一条鱼或者一棵树的发展历程前,需要先了解海洋或森林生态环境一样,想了解人类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就需要先知道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根据布朗芬的观点,发展中的个体与当前环境之间存在有规律的,主动的双向交互作用,当这种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就产生了发展。而且这一互动过程受到更宽泛的见解环境的影响,个体甚至意识不到这种影响。想要了解这些互动过程,我们就必须去研究发展过程背后的多重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家庭、学校、职场以及邻里;其次,再同周围的社会机构联系起来,比如教育系统或交通系统;再次考虑影响家庭和学校的宽泛的文化和历史模式以及个体生命中的其他所有事情。

  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通过强调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嵌套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理解各种现象的互动过程提供了新视角,如反社会行为和学业成就。

  ——五个环境系统——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五个环境系统,从最私密的到最一般的环境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在系统、宏观系统和时序系统。其中,前四个系统就像是层层嵌套的中空圆柱体一样,将发展的个体包围在中间。而第五个系统时序系统则为这个模型加上了时间维度。如图。

  

  此图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嵌套圆柱体的横截面图。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中各个系统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尽管为了更好地说明他们对发展造成的影响,我们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但实际上,这些系统对人的发展存在着连续的交互作用。

  微观系统:是指在某种环境(如家庭/学校/职场和邻里关系等)下关于行为、角色和人际关系的模式。每天,这些环境对于个体发挥直接影响。微观系统包括个人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也包括双向的交互过程。通过研究微观系统,不但可以清楚地了解婴儿是如何影响父母的情绪和态度的,还可以了解到父母的情绪态度又是如何影响婴儿发展的。微观系统既可以揭示老板对待员工的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生产力,也可以揭示员工的生产力水平如何影响老板对待员工的方式。外围更远的影响,如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等,都是通过微观系统来间接影响个体发展的。

  中观系统是指某个影响个体的两个或更多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包括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比如家长会,也包括家庭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中观系统的考察,我们意识到,个体的行为方式在不同环境中存在差异。例如,一个在家里能够顺利完成作业的儿童,却无法在课堂上回答有关作业的问题。一个在朋友圈中非常外向合群的儿童,在家时却以自我为中心,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

  外在系统同中观系统一样,也是由两种及以上相互关联的环境组成,但它不同于中观系统。在外在系统中,至少有一种环境不是个体直接参与的,比如儿童父母的工作环境或者社会关系网。因此,这层系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例如,某公司通过提供吸奶器以及储奶设备来鼓励女性员工对孩子进行母乳喂养,那么,孩子就能间接受惠。

  宏观系统包括所有的文化模式,就像玛格丽特·米德所研究的: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信仰、习俗以及经济和社会体系。这些因素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个体日常生活当中。无论个体生活在核心家庭还是大家庭中,他都会受到文化宏观系统的强烈影响。

  时序系统代表了个体世界的稳定或变化程度。它包括家庭结构、居住环境或父母就业情况的变化,还包括战争、经济危机和移民潮等重大事件。家庭模式的变化,例如西方工业化社会中母亲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及发展中国家大家庭模式的不断减少,都是时序系统的组成要素。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个体不仅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塑造者。个体通过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天赋、技能、缺陷和气质等影响自己的发展。

  tips:这样的理论可以系统可以让我们思考一个人如何发展出他的人格,在我们创作人物时,借助这样的方法论,也许会让我们的人物更加生动真实。

上一篇: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二模)高中毕业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下一篇:非现役人员生活待遇经费保障与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