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成长|终极提问: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事实上, 他说的“参与和创造”就是远比享受消费型快乐更高级的事, 而这个参与和创造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至于说, 你的自我实现到底是什么, 这是永远也无法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答案。相反, 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能回答, 你必须要主动探索自己的内心, 找到自己的天赋、热情, 找到自己未被发挥出的潜能, 并最终找到自我实现的具体目标与路径。这就需要持续的探索、学习和觉察。方式二: 自我超越“人是围绕着一系列困扰他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答案来规划其人生的。”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因为我发现,很多人的人生的确就是这样展开的,包括我自己。换句话说就是: 当我们明确了困扰自己的问题, 并能解决它的时候, 就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而我们的人生就是围绕着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而展开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小时候是个非常自卑的孩子, 在这里, “自卑”是困扰他的事, 而他也在一直在围绕这个困扰思考和实践解决之道, 他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一步步的实现了自我超越, 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 心理学弗兰克尔与他的家人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在了毒气室里, 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在整个过程中, 他被剥夺了所有自由。二战结束后, 他开始研究意义疗法, 他告诉我们, 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也是一种获得人生意义的方式。森田先生, 小时候由于家庭强迫学习导致“学校恐怖”。7岁时,因为祖母去世,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语的状态。12岁患夜尿症,16岁患头痛病, 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容易疲劳。因有夜尿症, 他深感自卑。在高中和大学初期,他经常神经衰弱,东京大学内科诊断为神经衰弱,经常服药治疗。从自身经历受到启发,森田决心从事精神卫生领域的工作。1904年森田进入东京大学医学院专攻精神疗法。最后,他从当时的主要疗法,如安静疗法、作业疗法、生活疗法中吸取精华,有机结合,创造了他独特的精神疗法。原本, 那是一件让他们痛苦的东西, 但后来因为对解决痛苦答案的追寻与解答, 他们最终完成了自我的历练, 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在我的课程中, 每次都会讲每个人都有“两个我”: 一个我是“当下的我”, 它代表的是从过去的基因、阅历、知识、体验中走来的那个我, 他代表的是我的天赋、热情、价值观、能力、知识。同时, 还有一个我, 他代表的是“未来可能的我”, 也就是“未来最高可能的我”, 他说的是正从现在这个“我”中一点点生成的未来的我。“未来的我”不但是自我创造的结果, 也是自我超越的结果。因为有痛苦、有问题、有困难, 所以要去思考、去解决, 于是就带来了一次次的自我超越, 从而慢慢形成了未来的我, 以及未来最高可能的我。这就像是尼采给人下的定义 - “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假如你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自我超越, 那么, 那个“未来可能的你"就会一直在变, 他会不断超越现在这个你, 并不断接近未来最高可能的你。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我超越”有两个条件:一是你遇到的各种挫折、痛苦、磨难、问题, 它们正是你去自我超越的前提和契机。二是因为这些挫折、痛苦、磨难、问题的出现, 你为了解决它们, 从而做出的持之以恒的探索、进化和成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痛苦的磨炼,才有了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进步。遭遇不幸时, 心灵在绝望中学会坚强; 满目疮痍时, 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人生的很多苦难都无可避免, 但是当你遇到苦难时, 也许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是上天安排给我的一个功课, 他想让我从中学到什么? ”当你问出这个问题, 并开始学习的时候, 你就开始给你的人生赋予意义了。方法三: 活出你想要的生命境界活出你想要的生命境界, 也是给人生赋予意义的一种方式。境界是一种导向。所以, 一个人想要活出的境界会对他的生活和实践产生指引作用。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个品位: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他认为, 对不同境界的人来说, 世界和人生对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1、第一层级是自然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 只是按照习惯做事, 他并不清楚他所做的事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 他也可能会做成一些大事业, 但他在做这种大事业时却依然是懵懵懂懂的。所以, 这是人生四境界中的最底层。2、第二层级是功利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 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他自己的“利”。对于这一点, 他是自觉的。他可以积极奋斗, 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 甚至可以牺牲自己, 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比如: 秦皇汉武, 他们做了许多功在天下、利在万世的事, 他们是盖世英雄, 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 所以他们的境界就只停留在了功利境界。3、第三层级是道德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 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行“义”。所谓行“义” , 就是求社会的利。因为他已有了一种认知, 即人是社会的一部分, 只有在社会中, 个人才能实现自己, 发展自己。功利境界的人, 是求个人的利, 道德境界的人, 是求社会的利。功利境界的人, 他的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 道德境界的人, 他的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功利境界的人, 他的行为的目的是“取”, 即便有时是“予”, 他的目的也还是“取”; 道德境界中的人, 他的行为的目的是“予”, 即便有时是“取”, 他的目的也还是“予”。4、最高一层是天地境界处在这个境界中的人, 他一切行为的目的是“事天”。因为他的有一种最高的认知和觉悟, 即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 而且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因此人不但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 而且也应对宇宙有所贡献。所以, 庄子会说: “天地与我共生, 万物与我为一。”他达到的正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最高一层境界, 因为在他心里, 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区别的, 人与动物、与万事万物之间也是没有区别的。冯友兰先生认为, 从表面上看, 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每个人所享受的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因此人生的意义也就非常不同。所以,境界高的人, 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 境界低的人, 他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享受的世界, 必定是他所能感觉和了解的世界。而这,就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意义。比如: 颐和园的玉兰花, 从表面上看, 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世界,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能享受。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买不起颐和园的门票, 而是说玉兰对这些人没有意义, 即使身处玉兰花丛, 他也感受不到玉兰的美和清香。所以, 第三种建构人生意义的方法就是: 找到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境界, 然后用自己的一生去把它真正活出来。方法四: 去爱中国儒家思想认为: 生命的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是谁。对儒家来说, 不是先有一个独立的“我” , 然后建立关系, 而是反过来的, 是我跟周围人的关系构成了“我”。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儒家那么重视人和父母之间是否孝顺和慈爱,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关系。关于这点, 我有不太一样的想法: 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关系, 但如果她不会爱, 她在关系中给予的就可能都是“控制”或“折磨” , 那么, 这些关系也就无法给她以任何的人生意义。同样,一个人可以没有什么亲密的关系,但却依然能够拥有“大爱”。所以, 说到底, 生命的意义还是在于爱, 而不是关系。爱能给人以幸福, 以及精神上的富足。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二战时期被关入纳粹集中营, 他在书中回忆某天早上的情景:
最近更新游戏资讯
- 秋瓷炫老公什么星座(秋瓷炫血型星座)
- 法国电影中的女性符号和觉醒
- 惊人的秘密:颜色政治背后的渗透与分化
- 让BB接受家庭伦理教育洗礼
- 语言礼仪十篇
- 美军欲打造AI战机部队 面临严重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理论
- 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
- 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 东野圭吾本格推理极致之作《回廊亭杀人事件》开票5折抢
- 辩论赛包含哪些技巧?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徽州醉春丨水墨画里的徽州-婺源篁岭-江岭- 新安江- 西递- 呈坎丨六天五夜
- 心理治疗总论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 苏德超教授的新论文:道德绑架为何难以避免
- 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十篇
- 政务礼仪的作用(五篇)
- 韩素希出道最大尺度 泄朴海俊指导秘诀 咬牙拍完《夫妇》只有2感想
- 《封神三部曲》:为什么要重述这个神话?
- 输血和喝血真的能帮助女性和老人保持年轻吗?
- 集齐九部《星球大战》,教你如何把家庭伦理拍成太空歌剧
- 这十部顶级英美剧,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巅峰,每一部都值得通宵去看
- 邪王宠妻之金牌医妃
- 【博览】《科奖在线》:“破四唯、立新标”典型案例官宣,项目/人才/成果未来可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