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故事赏析八篇

栏目:游戏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达尔文的故事第1篇

      有一天,苏联儿童文学家盖达尔带着5岁的小女儿珍妮到少先队的夏令营营地去,为少年朋友们讲自己的童话故事《一块烫石头》。

  ??正当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盖达尔讲故事的时候,小珍妮却旁若无人地在礼堂里走来走去,有时还使劲地跺跺脚,发出恼人的声响,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从她那洋洋得意的神情中,似乎可以看出她心里在这样想:“我多么了不起,因为我是盖达尔的女儿!你们一个个都在听我的爸爸讲故事呢!”

  ??盖达尔看到了自己女儿的所作所为。停止了讲故事,提高了嗓门厉声地对大家说:“请你们把这个不懂礼貌、不守秩序的小家伙撵出去!她妨碍了大伙安静地听故事。”小珍妮没有料到爸爸会如此“绝情”,连哭带喊地撒着野,但是谁都不同情她,她硬是被工作人员拖出了会场,一个人在一间小屋里向隅而泣。

  ??故事会结束了,孩子们对盖达尔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感谢盖达尔给他们讲的动人的故事,更感谢盖达尔以自己的身教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就在盖达尔即将离开会场时,两个少年向他怀里塞了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在本子的扉页上写道:“赠给公正无私的阿尔卡蒂·盖达尔伯伯。”

  ??5岁的小珍妮想藉助父亲的声望在大伙面前出风头,以示自己是名人的女儿,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如若不加以遏止,会使孩子成为不知天高地厚,甚至仗势欺人的人。盖达尔对女儿的这一杀手锏将她自持不凡的骄气和优越感一扫而尽,这比要求女儿自强自立的说教要强得多。

  达尔文的故事第2篇

  论文摘要: 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童话诗具有鲜明的童话特色,可以概括为: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同时,在鲜明的童话色彩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本文正是从以上方面对普希金的童话诗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1](p321)。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然而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领域却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之称”[1](p321)。 

  在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其诗歌作品中,固然以抒情诗居多,然而他将民间传说、童话、童谣和抒情诗有机结合起来而创作的童话诗,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除1820年完成的轰动俄罗斯诗坛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外,此后的10年间,普希金又给人类留下了5部完整而珍贵的童话诗,即《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1830年)、《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1831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年)、《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1833年)、《金鸡的故事》(1834年)(本文所引用的诗题和诗句均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四版《普希金童话》为蓝本,改写者,雨心)。 

  下面本文对普希金童话诗鲜明的童话色彩予以浅析。 

   

  二、鲜明的童话特色 

   

  童话诗,就其内容而言,首先应该是童话。因而它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童话的特点,即通过既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透露出生活的哲理,以达到对儿童施行教育的目的。在表现手法上,则富于幻想、夸张色彩,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描写,生动浅显,通俗易懂,趣味性强[2](p242)。 

  从童话角度讲,普希金的童话诗具有以下三方面鲜明的特色。 

  1.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而儿童对人和事的认识、理解往往只凭自己最直观的感觉,是表面的、肤浅的、感性的,不可能是理性的。他们阅读童话后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蛋”。这是由他们那个年龄的喜好、知识、阅历等因素决定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传达儿童或美好的情感,或有趣的情致,或善良的愿望,或强烈的憎恶,从而激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惟其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对恶憎,对善爱,是《普希金童话诗》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3]。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诗人的每一首童话诗中,都塑造有儿童心目中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对前者,诗的字里行间总是透出热情的溢美之辞;而对后者,则充满了强烈的憎恶之情。正是由于普希金强烈分明的爱憎,其童话诗作总是“好人”赢得了胜利,而“坏人”则以失败或死亡而告终。如《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的巴尔达与神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与老太婆等。不难想象,当小读者读到巴尔达在贪婪吝啬的神父脑门上弹了三下而使“老家伙变成了大傻瓜”时;读到贪得无厌、凶狠狂妄的老太婆“眼前还是原来那座小茅屋”,“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时;读到“突然她认出,这是鲁斯兰!于是美人投入了公爵的怀抱……”时,他们是怎样的兴高采烈,拍手叫好。小读者们便在潜移默化之中被灌输了何为善何为恶,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是非观。 

  2.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 

  儿童最富于幻想,这是由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因而童话必须富于幻想色彩。古今中外的童话作品,往往都是借动物、植物或仙幻世界的构思来反映人类社会,让小读者从那些奇异的童话世界里看到人和人的生活,受到启发,受到教育。[2](p242)普希金的童话诗中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尤其丰富而优美。在《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当神父听从了他老婆的诡计,让勤劳、善良的巴尔达去找小鬼讨债时,连巴尔达本人也“心里不由得犯了难”。此时,小读者们肯定也会替他捏一把汗。然而巴尔达并没有退缩,他“坐到大海边,一面搓着草绳一面思量”,只见“他把绳子的一头抛进大海,然后握住它使劲地搅动,于是一个老魔鬼从海里钻出来”。这一幻想,完全符合小读者的心里所想:他们多么希望此时有人帮“好人”巴尔达一把呀。之后,又连续几个回合,叙写了巴尔达和魔鬼们斗智斗勇:先是“老魔鬼哭丧着脸苦苦求情”,继而“差来的鬼怪钻出水面”,要和巴尔达“绕着大海跑一圈,看谁的腿长跑得快”。失败后,“老魔鬼又一次伤透了脑筋,这时巴尔达却又在大声鼓噪,使得整个大海东摇西晃,掀起了滚滚巨浪洪涛”。此时,“小鬼忽又钻出水面”,提出“任你随便选一个目标,谁把棍子仍得最远,谁就把全部年金拿走”。这一回,还未正式比赛,小鬼们就被巴尔达要把棍子扔到乌云上面的话给吓回去了。而巴尔达仍是穷追不舍,又“用绳子搅得魔鬼不得安宁”。他们终于求饶了,巴尔达却不答应了,提出比一比看谁能把那匹马高高举起。当然,还是巴尔达凭智慧赢得了胜利。就这样,来来往往数个回合,最终“魔鬼们围成一圈,只得凑足了满满一袋钱,还替巴尔达把袋子扛上肩”。这里的幻想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且让小读者们看到了“好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有人帮,最终必定胜利的事实。再如,在《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中,诗人这样写道:“海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堡,城中有宫殿和教堂,还有花园和楼房,有棵云杉长在花园中央。树下的水晶房间,一只温驯的松鼠住在里边,那小东西实在讨人喜欢。……这座岛上人人富裕,没有贫困没有哀伤。人民安居乐业,礼貌相让。”显然,这是诗人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而产生的丰富想象,而让一个无比美好的世外桃源展现在小读者眼前。在表现形式上,诗人则采取了重叠反复的手法,把这一美好的岛国多次展现在小读者面前,就更加强烈地激励了小读者对这种理想王国和美好生活的渴求。这样,诗人就在小读者幼小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度,并使之不懈地去追求。 

  3.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 

  众所周知,儿童不仅富于幻想,而且好奇心也很强。因此,童话既要有幻想,又要有极强的故事性,尤其是那些离奇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紧紧抓住小读者的阅读心理,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普希金的童话诗作,既有短篇的,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又有长篇巨作,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无论是短篇抑或长篇巨作,其故事情节均离奇而曲折。上述提到的巴尔达和海里的魔鬼斗智斗勇的情节,既是幻想,情节又很离奇曲折,这是短篇。至于场面宏大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极富变化,离奇而曲折的程度令人叫绝。这里,我们不妨以其耳熟能详的短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为例,来阐释这一观点。“从前有个老头儿带着他的老婆,住在那蓝色的大海边”。这是典型的童话故事的开头,平实而又自然。但是,当老头有一次下海撒网,网到一条金鱼又放归大海后,离奇曲折的故事便开始了。那情节轨迹是这样的:老头回家告知老太婆金鱼的事,她一听就骂,让老头向金鱼要一只洗衣盆——老头再次来到大海边,向金鱼提出请求——得到新洗衣盆后,老太婆骂得更凶,提出要一座木屋——老头第三次来到大海边,再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有了新木屋后,老太婆还是破口大骂,提出她要成为世袭的贵妇人,住进豪华的高楼大厦——老头第四次来到大海边,又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住进金碧辉煌的高楼,成为贵妇人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做至高无上的女王——老头迫于无奈,第五次来到大海边,再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成为女王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金鱼亲自为她服务——老头第六次来到大海边,又再次向小金鱼提出请求——老头回到家后,一切又恢复到原样。诗人通过这些曲曲折折的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情节,加之拟人化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笔锋直指当时的沙皇统治——当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时,他都可以满足,但当人民要求拥有权力时,他非便不给,还将已经给予的统统收回,将人民重新打入地狱。因此,俄国人民不能指望沙皇让他们做国家的主人。小读者结合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会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结语 

   

  普希金是伟大的,普希金的童话诗作品是伟大的。从写作方法讲,它不仅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发人深思,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引导青少年阅读普希金的童话诗,不仅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锡强,陈传金,张粉梅,袁昌尧,张忠民编写.外国历史大事纪年[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3,第一版. 

  达尔文的故事第3篇

  米切尔是一个后现代幻想家,经常在作品中构建波谲云诡的世界。“他像保罗,奥斯特一样编织绚丽的叙事迷宫,像村上春树一样把幽灵鬼怪埋藏在字里行间,但他比村上在风格上更加硬朗,比奥斯特在题材上更加变化多端”,或许,正如《纽约时报》所评,“米切尔无疑是个天才,他会在写作时把手放在梦幻制造机器的舵轮上,同时他的勃勃野心如同岩浆,流过作品的每一页。”

  半个日本人

  米切尔1969年出生于英格兰伍斯特郡马尔文镇,并在那里度过了害羞沉默的童年和平淡无奇的早年生涯。幼时的米切尔非常内向,还有一点点口吃,喜欢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10岁左右的他就已开始独自撰写小故事,青少年时期也曾尝试创作诗歌。之后,他到肯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后进修比较文学,获硕士学位。

  一切“命运式的”转折发生在他24岁那年。当米切尔只身A带着行李来到广岛的时候,他最初的想法不过是满足一下自己的旅行梦想。从遥远的英国到东半球的日本,从面包黄油的世界来到习惯了寿司和榻榻米的国度,这个年轻的英国小伙子不仅顺利地适应了东方的生活方式,还幸运地收获了甜蜜的爱情,娶了位曾是摇滚乐队贝司手的日本太太。然而,当他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英文教师的工作,米切尔越来越对未来感到恐慌,“头几年的生活开心随意,收入还行,但是看到日本的很多人在同一个地方待那么多年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好像被困住了,我开始害怕自己三四十岁的时候还在教英语,于是我下定决心写作。每当完成一个很好的场景或对话,我便感觉乐趣非凡。”自此,米切尔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

  结束了长期的异国生活,米切尔早已回归英国,如今也有了稳定的家庭和不错的收入。然而,对他而言,其世界观和文学观的改变是由他在日本的生活决定的。米切尔曾经谈道:“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是直到我去了日本、长期生活在那儿以后,我才真正为文学所吸引。”从24岁到32岁,这八年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段,也差不多让米切尔成了半个日本人。由于多年的耳濡目染,米切尔已颇具东方君子的谦谦风度:尽管现已长居英国,不爱啤酒却爱喝茶;进餐前会从包里掏出日本湿纸巾来净手;说话时,语调轻柔,致谢时还作半鞠躬状……

  生活中的米切尔无时无刻不“抱着真挚谦卑之心,去倾听”。凭借杰出的文学成就,米切尔入选了《时代》周刊“2007年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且是上榜人物中唯一一位小说家。当他兴奋地回家报喜时,母亲和夫人都狂笑不止,还“指使”他:“给我倒杯茶,影响力先生,再来点儿饼干。”他的日本夫人曾经戏言:“大卫在家里绝对不是最有地位的人物,最多只能排到第五位。”而之所以是第五位,是因为第一位是他的夫人,第二、三位分别被两个孩子占据,第四位是最常用的电器,最后才会轮到他。米切尔对自己的母亲和夫人总是心怀感激,因为“是她们让我的整个人生始终处于谦卑的状态”,而“只有糟糕的小说家才相信自己是伟大的作家”。

  此外,米切尔深受东方轮回思想的影响,认为“生命乃至于世界都是循环的,人类生存的结果只是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当被媒体问及“如果相信灵魂轮回,上辈子和下辈子是什么”时,米切尔笑答,“下辈子或许会是个园丁吧,上辈子的话,肯定生活在东方,或者和东方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学奖项单上的常客

  事实上,迈出家门的“影响力先生”在欧美文学界正如日中天,受到全球追捧。自推出处女作以来,他便成为西方各种文学奖项名单上的常客,人们也经常将他的天才写作与各路名家并置: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乔伊斯、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品钦、塞林格、钱德勒、村上春树……这一连串的名单,既体现了米切尔拥趸的夸张程度,也展示出其多样化的创作面貌。

  1999年,米切尔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幽灵》,荣获莱斯文学奖,入围《卫报》处女作奖决选书目。该小说由9个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故事彼此“穿越”构成,故事如“幽灵”般在东京、纽约、香港、四川乐山、蒙古等地自由潜行,就像中国的九连环,相互交叉但又彼此独立。其中,“圣山”一章的人物原型和故事结构源自于米切尔1997年的中国之行,他从香港出发,游览了澳门、广州、成都和乐山等地。作为处女作,《幽灵》绝对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进军文坛的漂亮方式。《每日电讯报》书评人称:“这是我读到的最佳处女作。”各报书评版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米切尔的知名度正以坐火箭的速度上升,而这一年,他还不满30岁。在人生的而立之年即将到来之际,米切尔踏上的是一条充溢着光明和荣耀的坦途。

  2001年,第二部小说《九号梦》顺利出版,获2002年布克奖提名。该书讲述了一个日本年轻人寻找生父的故事,他游荡在东京的大街小巷,试图发现父亲的生活真相,解开心中的疑惑。随着他的思绪在现实和幻想间穿行,读者也渐渐模糊了真实世界和梦想世界的界限。《九号梦》再次展现了作者自如调动不同文体和戏剧化运用文学手段的能力,米切尔也因此书在2003年被《格兰塔》(Granta)杂志选入“20位最佳英国青年小说家”。

  米切尔于2006年出版了第四部小说《绿野黑天鹅》,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青少年图书”称号,入围科斯塔图书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这是一本半自传体小说,讲述7J:个世纪80年代初英国小村庄里一个13岁男孩儿在13个月里的经历,每一章描写一个月内发生的故事。米切尔塑造的这个结巴少年,多少有他自己的影子。米切尔曾经坦言,年少结巴可能是他隐隐的写作动力,因为“不菩口头表达的孩子会产生书面表达的愿望,结巴者更擅长造句,而且正是那个结巴少年造就了如今成为作家的我”。

  米切尔的近作《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是一部“世界图景下华丽壮阔的冒险史诗”,一经出版即问鼎英联邦作家奖。故事的背景是18世纪日本锁国时期长崎港内的一座人工浮岛,狡猾的商人、奸诈的译者、收费高昂的高级混迹于斯。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在他的笔下发生,糅合历史、强权、禁恋、迷信等元素,描绘出一幅18世纪末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众生相,“抓住了日本历史上即将开放国门、走向强大的关键时刻,也抓住了荷兰历史上正渐渐失去其殖民优势的关键时刻”。

  作家界的工程师

  在接受《巴黎评论》的采访时,米切尔指出,情节、人物、主题和结构是构成小说的四要素,其中表现情节和人物的各种手法已被前人挖掘殆尽,主题需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留给作家的就只有在结构上创新了。因为小说的奇特结构以及作品中构建出的波谲云诡的奇幻世界,米切尔被誉为“作家界的工程师”,而在他的作品中,以结构制胜的则非小说《云图》莫属。

  2004年,米切尔的《云图》一经问世便荣膺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和理查与茱蒂读书俱乐部年度选书,并入围布克奖、星云奖、克拉克奖决选名单。这标志着,米切尔的人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2012年,美国电影公司将《云图》的同名电影搬上银幕。电影《云图》的预告片一出,米切尔的书在亚马逊网站的排名就从两千多名跃至第六位。米切尔曾说:“因为拍成了电影的缘故,《云图》成了我最有名的书,也可能永远是我最出名的书。”至少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小说《云图》共11个章节,讲述了6个故事,叙事层次如同俄罗斯套娃,全书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如同套娃最外部的一层,讲述了第一个故事“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1850年前后的南太平洋,美国律师亚当,尤因从查塔姆群岛乘船回国,航行途中目睹了各种令人震惊的血腥场面;第二章和第十章“西德海姆的来信”讲述了第二个故事——1931年,比利时西德海姆,身无分文的英国年轻作曲家罗伯特,弗罗比舍在音乐大师门下经历诸多爱恨情仇;第三个故事“半衰期——路易莎雷的第一个谜”由第三章和第九章组成,叙述了1975年,在美国加州布衣纳斯,耶巴斯,小报记者路易莎,雷冒着巨大危险调查核电站工程中的腐败和雇凶杀人案件;第四章和第八章则是第四个故事“蒂莫西,卡文迪什的苦难经历”——21世纪初,英国,被黑道追杀的出版人蒂莫西,卡文迪什被软禁在一家养老院中,苦不堪言;第五章和第七章讲述了第五个故事“星美-451的记录仪”——反乌托邦时代,新首尔,宋记餐厅克隆人服务员星美-451反抗着缔造和剥削克隆人群体的社会;第六章“思路刹路口及之后所有”就像套娃的最内层,独立叙述了完整的第六个故事——文明陷落后的末日时期,夏威夷,失去父亲的牧羊少年扎克里与高科技文明幸存者不期而遇……

  米切尔先依次叙述每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然后按照相反顺序讲完故事的后半部分,全书呈1-2-3-4-5-6-5-4-3-2-1的奇特结构,为作者赢得了“作家界的工程师”的称号。米切尔无疑是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因为他以笔为工具,时刻不忘在作品中添砖加瓦,建构着跨越时空的奇幻世界,造就着不朽的艺术品。如果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鲜明深刻的主题是建筑原材料,那奇特的结构安排就是来自米切尔这个工程师的非凡设计,为他的作品带来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云图》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巧妙的故事情节与亘古不变的人类本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绚丽无比的云图,更构筑成了米切尔笔下的奇幻世界,而这11个章节组成的6个故事便如同茫茫夜空中散落的群星,在不同时刻,散发着它们独有的光华,但看似不经意的线索,如胎记、文身、出现在每个故事里的名字、纽扣等等,成为把这些星星串在一起的丝线,正如米切尔所说,“我的小说结构环环相扣,每一个看似独立的故事,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传承方式,于冥冥中传到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手里,并对他们的命运产生改变,从而影响人类前进的历程。

  达尔文的故事第4篇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文中有这三个词――

  (生齐读:着迷、迷恋、痴迷)

  师: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文中有一个故事,在课文的第2、3自然段。请你默读后,概括这个故事。

  生:捉纺织娘的乐趣。

  生:逮纺织娘。

  生:寻找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的眼里,这只纺织娘会唱歌,他称小昆虫为“歌唱家”。“捉”“逮”“找”,哪个更合适?

  生:“找”更好些,能看出他对纺织娘的态度是友好的。

  师:是的,他很欣赏这只会唱歌的纺织娘。

  生:我从“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感觉到他不是一下子捉到的,所以用“找纺织娘”更合适。

  师:给一个故事取名字不难,难的是取个最合适的名字。(师板书“找纺织娘”,生齐读)

  师:写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文中也有一个故事,在课文的第4~10自然段。请你默读后,概括这个小故事。

  生:捉小甲虫。(师板书“捉小甲虫”,生齐读)

  师(指板书):同学们,你们看,“着迷”对应着一个故事,“迷恋”对应着一个故事,“痴迷”该不该也有一个对应的故事?(师形成板书)

  生(思考后):我觉得应该有,可是再写一个故事的话,课文就太长了,所以,课文用了这句话:“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说明在法布尔身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

  师:建议这里有掌声。面对爸妈一次又一次的责骂,法布尔依然迷恋,同样的事物“迷恋”了上百次,就是“痴迷”了。因此,“痴迷”的故事和“迷恋”的故事,没有多大区别,写了会感觉差不多。

  环节二:朗读“说话”,探索表达

  师: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读这个故事。

  (生读到“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时,教师指名读这一说话句)

  师:读得很流利。句子中的标点符号除了表示停顿,还有提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注意这里的两个感叹号。谁再读?(生读)

  师:法布尔找到这只会唱歌的虫子是多么激动!“瞧”又该怎么读?(生读)

  师:法布尔找到了纺织娘想给妈妈看,这个“瞧”字,饱含着他的――

  生:他的欣喜。

  生:他的自豪。

  师:一起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句子,读完第三节)

  师:整整三天了,法布尔一直在寻找纺织娘。也许,他从清晨一直找到了傍晚;也许,明月星光下,他还在静静地守候,细细地寻找。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只会唱歌的虫子!假如你就是法布尔,远远地听到妈妈喊你时,你会大声喊――

  生(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假如你就是法布尔,听到妈妈的呼喊,你会从旁边的草丛里跳出来,欢呼道――(生读)

  师:甚至,你还会手舞足蹈地告诉妈妈――(生再读)

  师:这个故事中,哪里还可以有人开口说话?

  生:爸爸妈妈找法布尔的时候,他们会喊。

  师:他们会喊什么呢?

  生:他们会喊:“法布尔,你在哪里?天快黑了,快回家!”

  生:妈妈找到法布尔的时候,她可能会批评法布尔:“你这个小家伙,天都快黑了,怎么还不回家?爸爸妈妈多么担心呀!”

  生:妈妈看到法布尔抓到的纺织娘,可能会说:“不就是一只纺织娘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真是个傻孩子!”

  生:妈妈可能还会说:“你脑子有病啊?花三天时间抓一只小虫子?”(学生大笑)

  师:是的,这个故事里,爸爸妈妈还有很多的话,课文为什么不写?

  生:这些话不重要。

  师:那你认为怎样的话是重要的?

  生:这个故事讲的是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写的话要突出法布尔着迷昆虫。

  师:有道理。课文的主角是法布尔,父母是配角。这里只写法布尔的话,不写父母的话。(板书:说话句 配角的话不写)那么,第二个故事中有没有爸爸妈妈的话呢?

  生:有。课文第7、8自然段。

  师:很多时候说话句少不了提示语,提示语提示的是说话人当时的表情、动作、语气等。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的提示。自己练一练。(生练读)

  师:读好说话句,你就是说话的那个人。谁来读父亲的话?(一男生读)

  师:这是怎样的父亲?

  生:这是生气的父亲,让法布尔扔掉他捡的东西。

  师:三句话,连用三个感叹号,父亲仅仅是生气吗?

  生:不是,是发怒了。

  师:来,你就是这个发怒的父亲,读好这句话。(该男生的朗读绘声绘色,生鼓掌)

  师:男生们,读好父亲怒气冲冲的话。(男生齐读父亲的话)

  师:母亲一向是温柔的。请个女生来读法布尔母亲的话。(一女生读)

  师:这是怎样的母亲?

  生:严厉的母亲。

  生:她吓唬法布尔老是捉虫子小手会中毒。

  师:母亲的三句话,声声责备,句句严厉,女生一起读。(女生齐读母亲的话)

  (男女生分角色演读)

  师:前面不是说,父母是配角,所以他们的话不写。这里,父母的话为什么又写得如此生动具体?

  生(思考后):写法布尔父母责骂他的话,说明父母都反对法布尔捡贝壳、石子塞满裤兜。

  生:父母的反对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法布尔还迷恋昆虫,说明他对昆虫不是一般的喜欢。

  师:同学们,一般情况下,配角的说话可以不写;像这里,表面看是写配角,其实衬出的还是主角,就该写。配角的说话要不要写,得看是不是突出了主角。(板书:配角的话要写)

  环节三:回归题目,学习取题

  生读课文题目。

  师出示: 迷恋昆虫的法布尔

  法布尔的故事

  痴迷昆虫的法布尔

  昆虫迷

  师:这些题目,哪一个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思考后):课文的题目比较新颖,会吸引人的眼球,容易激发阅读欲望。

  生:“装满昆虫的衣袋”,一看,就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生:法布尔的雕像上,有高高鼓起的两个口袋,人们看到装满昆虫的口袋,就会想到法布尔,想到他对昆虫的迷恋。我觉得还是“装满昆虫的衣袋”好。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浏览一下课文,文中有几处提到“衣袋”?

  (学生翻开书数起来。片刻后,学生齐呼:四处!)

  师:文中四处提到衣袋,三次的描述都是鼓鼓的衣袋。法布尔的“衣袋”就像是一个道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课文内容和题目紧紧结合在一起,一个好的题目,往往需要精心设计。(板书:好题目)

  环节四:延伸阅读,关注表达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只讲到了两个小故事,在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中(出示书的图片),这样图文并茂的内容一定会深深地吸引住你。请你读一读《大自然的清道夫――粪金龟》中的小故事。(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内容)

  裸胸粪金龟的身长约7~14毫米,属于体形较小的粪金龟。圣甲虫神奇手好奇地问它:“你们如何制作卵房呢?”

  “母裸胸粪金龟会挖一个七八厘米深的洞穴,然后将卵房放进去,我们的卵房酷似麻雀蛋。”

  “那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挖洞呢?”

  “6月份就开始制作卵房,在里面产卵,产卵后不到1周就会孵化出幼虫来。我们的幼虫长得白白胖胖,身体呈U字形的模样,而且,背上背着一个袋子。”

  裸胸粪金龟暂时停下了进餐,仔细地解释给神奇手听:“幼虫期是17~25天,蛹期是15~20天,8月份成虫在卵房里度过,等到9月雨季来临时,才会爬到地面上来。”

  神奇手回想起自己所知道的粪金龟,大家都是喜欢吃粪便的甲虫,但彼此的生活习性却大不相同。

  “你好像很特别呀!其实我认识很多种粪金龟,但像你们这样穿着金色盔甲的还没有。”

  “嘻嘻!是真的吗?”裸胸粪金龟害羞地笑了起来。

  (学生自由读)

  师:读这个故事时,你关注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母裸胸粪金龟制作卵房的方法。

  生:我知道了裸胸粪金龟制作卵房的时间,还有幼虫的样子。

  生:还有裸胸粪金龟的样子:身长约7~14毫米,属于体形较小的粪金龟。

  生:裸胸粪金龟的卵像个麻雀蛋。

  生:我了解到了裸胸粪金龟孵化幼虫的过程。

  师:除了故事的内容,你还关注到了什么?

  生(思考片刻后):我发现这里写到了三次裸胸粪金龟和圣甲虫的对话。

  师:你关注到了故事的表达方法――说话句,真棒。仔细看这三次的对话,说话句的形式也不同,有新的发现了吗?

  生:有的提示语放在前面,有的提示语放在后面。

  生:还有没有提示语的。

  师:说得好。我们读书,既要知道文章的意思,还要知道表达的方法。老师建议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去看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读了这本书,你就真正知道什么叫“痴迷”。做事情,光有一时的兴趣不行,要坚持下去,要有法布尔那样的痴迷。下课!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好题目

  着迷――迷恋――痴迷 说话句 配角的话不写

  达尔文的故事第5篇

  关键词: 《白鲸》 主题 多元性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在世时从未享受到因作品成功给他带来的荣誉与喜悦。赫尔曼?麦尔维尔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作家,而不是著名作家。麦尔维尔的晚景凄凉,最终于贫困交加之中辞世。俗话说:“是金子总要发光。”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被遗忘和被忽视之后,20世纪20年代,细心的读者和评论家们如获至宝般发现了《白鲸》超乎寻常的文学价值,自然,麦尔维尔的超凡文学创造力同时被从历史的尘封之中发掘出来。

  关于《白鲸》的研究成果纷繁浩杂,限于篇幅,本文从作品主题的多元化角度出发,对《白鲸》的创作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1.主题的荒诞性

  在人类社会,人际关系之重要毋庸置疑。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相互交往的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了解,有的相互结成友谊,有的在交往中结下冤仇,相互仇恨,甚至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复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独特现象。换言之,只有人才有仇恨感,这是人们通常说的“记仇”,如“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之类。除人之外,动物界的其他物种是否存在复仇心态,我们无从知晓。人类寻仇的对象依然还是人的同类,寻找的范围依然是人类的活动场所。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还是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都属此类。

  然而,《白鲸》给读者展示的是人与鲸(动物)的冲突,也可以看做是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一头白鲸令亚哈船长失去了一条腿,亚哈怀恨在心,发誓要找到仇人――那头夺去他一条腿的白鲸报仇。以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在茫茫大海之上,既无现代化导航设备,又无先进探测仪器,利用一艘捕鲸船搜寻那头曾经伤害过亚哈船长的白鲸,此举如何可行?所谓大海捞针,正是喻指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因此,该小说在主题设定上故意将其设定为不可靠,逻辑上讲不通。对读者来说,主题设定越是不可靠,越是荒诞离奇,就越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换言之,读者越想知道这个不靠谱的主题将如何展开。从创作心理学讲,作者可谓借此吊足了读者的阅读“胃口”。

  2.主题的浪漫性

  在人类社会,男女恋情是自然现象。如此说是因为人在涉及生理本能欲望时,无法逃脱其动物的自然属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无不希望男女恋情从发生到终成正果一切都顺顺当当、毫无悬念。就当事人而言,谁也不希望横生枝节,使恋情变得错综复杂。然而作为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则大有不同。一个顺风顺水的爱情故事不会构成一个好故事。文学作品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对现实产生某种昭示作用。从这个意义讲,一个平淡无奇的恋爱故事自然无法担此重任。其实,即便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也未必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事情常常是起伏跌宕的,时而充满变数,时而给人希望。这种故事方能满足读者猎奇的心态,所以说,只有一个充满波折和悬念的故事(不仅是恋爱故事)才具有人类精神世界追逐的浪漫色彩,只有具有浓烈浪漫色彩的故事才更具阅读价值和审美价值。

  就《白鲸》而言,主题设定的荒诞、不可靠,无疑增强了故事的浪漫性。故事中的亚哈船长在茫茫大海上苦苦寻找仇家莫比迪克这头白鲸,这看似愚蠢的寻仇和与大自然的狂妄叫板,难道不正是这部作品的浪漫所在吗?

  古老的成语Bell the cat讲述了一个鼠群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铤而走险的故事。试想,一只老鼠举着铃铛要挂到猫的脖子上,这个想法何其大胆?当然这是个寓言故事,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加在老鼠头上。就白鲸而言,故事的主题既有愚公移山之“愚”,又有Bell the cat之“雄壮”,能否找到那头白鲸姑且不论,但就这个想法而言,这个主题已经非常浪漫、非常诱人。

  3.主题的艺术性

  文学之所以为艺术,就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表现的故事在人们生活中都似曾相识,却各有不同。将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巧妙编织到一起,并赋予其某种含义,这便是作家将生活戏剧化(或曰艺术化)的过程,整个文学价值恰恰体现在作家将生活戏剧化的过程之中。作家通过生活戏剧化过程完成生活素材艺术化的转变,艺术化的生活被赋予了某种审美价值。

  《白鲸》的主题艺术性在于亚哈率众终于找到了那头据信曾经使他失去一条腿的白鲸。这自然使故事达到了高潮,即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4.主题的悲剧性

  有史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与大自然的争斗。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将人类视做“万物之灵长”。较之其他动物,人类独享大自然赐予的丰厚资源。然而人类这一头脑发达的物种欲望无边,永远无法满足。人类的这种欲望今天被称做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人类的满足来自于一次又一次无休止的征服,征服对象不仅是人类本身,还包括大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在《旧约圣经》的故事中早有记载:巴别塔的倾覆便是人类试图征服自然过程中败北的典型案例。事实上,人类的征服欲之所以膨胀,是因为人类不断受到一次次成功的征服“壮举”的激发。就是靠这种不怕失败、不怕死的精神,人类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的慷慨方便人类本身。

  在与自然的搏斗中,人类认识到“有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从自然之中获取,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是绝对不可能的。尽管“征服”自然的行动一次次败北,但人类总收不住征服自然的脚步。相反,人类一方面对未知的自然力充满了恐惧,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好奇。于是,人类抖擞精神、鼓足勇气,以视死如归之势与自然拼死搏斗。在与自然的角斗中,人类把自身的死亡或毁灭视做至高无上的荣耀。亚哈在第三十六章(“后甲板”)一章中的慷慨陈词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亚哈与大副斯达巴克的对话事实上回答了读者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明知是毁灭的悲壮结局,亚哈还是固执己见、义无反顾地带领“裴阔德”号全体船员奔向死亡呢?在亚哈的眼里,自己已经不是普通人,不应有普通人的恐惧,更不应怀有对悲剧的认识。他认为自己应该担当英雄之责,有“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气魄,这样他对人生的价值观念才得以实现。如此看来,《白鲸》的悲剧性结局无可避免。

  一般来说,主题的设定是作家文学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作家貌似简单地将作品以《白鲸》(英文原名:Moby Dick)命名,将作品主题的真正内涵掩藏起来,唯待读者与评论家的品读与挖掘。然而,这一等就是半个多世纪。虽然作者并未活着享受成功的荣誉,但其深刻的用意及作品的文学价值终究还是被后世认识和认可。

  参考文献:

  [1]郭海平.《白鲸》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9.3.

  [2]郭银玲.《白鲸》――一曲捕鲸者的哀婉赞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7.

  达尔文的故事第6篇

  [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贵族爱情;传奇爱情;民间爱情

  20世纪初,电影艺术在美国开启了发展之路,随之而来的是动画短片的发展,当时的动画短片常常作为传统电影的暖场片进行播放,内容以夸张搞笑的动作为主,时长较短,与其说这是动画短片,不如说20世纪初的动画电影是一种在影院播放的滑稽剧。[1]这种“配角”地位持续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以迪士尼公司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为开端,美国动画电影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仅在电影时长方面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影片内容层面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越。也正是自这部影片开始,美国动画电影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改编浪潮,一直到20世纪末期,活跃在美国影坛上的动画电影大多是改编自童话故事、经典儿童读物或世界知名小说。纵观这些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美国动画电影,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故事结构简单、人物性格鲜明,同时均是以“爱”为主题所展开的故事,而其中真挚的爱情故事自然成为主流,此时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发生在王公贵族之间,王子遇到公主的爱情模式成为其中之经典。20世纪末期,改编经典文学作品的动画创作已不能适应观众日益提升和逐渐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品位,包括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公司在内的许多美国动画电影的龙头企业开始在保持动画电影核心主题的基础上,探索更加丰富多样的题材,于是一批褪去奢华的平民形象及充满想象力的非人形象逐渐登上美国动画电影的舞台,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观影热潮。正如前文所述,“爱”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主题,那么在日益丰富的影片题材中,爱情故事自然不会缺位。在20世纪末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美国动画影片中,爱情故事也不再局限在王公贵族之间,这些故事逐渐褪去了王族的光环,或是走进民间,或是走向更加神奇的领域。本文将在通观美国影坛上书写爱情故事的动画影片的基础上,以贵族爱情、传奇爱情和民间爱情做简单区分,针对影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仙履奇缘》《睡美人》《小美人鱼》及《美女与野兽》《怪物史莱克》《花木兰》《钟楼驼侠》展开论述,对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爱情故事进行探析。

  一、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贵族爱情故事

  当1933年迪士尼公司完成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初期制作,在拍摄之前,许多业界人士都认为迪士尼公司正在进行一次愚蠢的投资,他们认为没有人会花钱去电影院看一部幼稚可笑的动画片,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上映后所引发的巨大观影热潮证明了迪士尼公司的投资眼光,而这种开启美国影坛动画时代的影片所讲述的正是王子与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2]《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改编自《格林童话》,其中的女主人公白雪公主在后母王后的逼迫下逃入森林之中,遇到了七个善良活泼的小矮人并度过了一段平静欢乐的时光。但王后出于对白雪公主美貌的强烈嫉妒对白雪公主穷追不舍,单纯善良的白雪公主在王后的阴谋中误食了毒苹果昏死过去,而唤醒白雪公主的唯一方式就是王子的吻,最终王子吻醒了白雪公主,二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从这部影片的内容主线来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并非一部典型的爱情故事片,因为在这部影片的大部分故事情节中,男主人公即王子都是缺位的,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似乎成为影片的唯一主角,而展现真善美的最终胜利也成为这部电影的核心意旨。事实上,自《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以来,美国动画电影中很少出现典型意义上的爱情片,这与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具有很大关系,其中的爱情故事也是作为阐释“爱”之主题的辅线而存在的,但这并不影响美国动画电影中爱情故事为观众所带来的感动,就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王子虽然仅在最终关头出现,但他的吻是解除诅咒的唯一方式,这一重要的角色定位无疑强化了爱情的力量。在首部动画长片引发巨大轰动后,迪士尼公司推出了动画影片《仙履奇缘》,《仙履奇缘》的故事原型是大众所熟知的“灰姑娘”的故事。[3]影片开始于王子选妃的舞会,在舞会上借助魔法的辛德瑞拉与王子相遇共舞,但当12点的钟声敲响后,辛德瑞拉被打回原形,继续过着被继母和继母的女儿们欺辱的生活,但对辛德瑞拉一见钟情的王子却拿着辛德瑞拉遗失的水晶鞋挨家挨户地寻找,最终,能够穿上水晶鞋的辛德瑞拉成为王妃,与王子在王宫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简述《仙履奇缘》的故事情节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影片与迪士尼公司先前推出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叙事结构和内容主旨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从人物形象设置上看,《仙履奇缘》中的女主人公虽然不是公主,但依然是善良、单纯、美丽的形象,而男主人公则同样是一位风度翩翩、情感专一的王子;从人物关系设置上看,白雪公主和辛德瑞拉都在后母的虐待下生活,王子则承担着拯救者的任务,与王子相遇都成为影片中女主人公幸福生活的开端;从表达主旨上看,两部影片都是在歌颂以女主人公为具象表征的“真善美”,批判以后母为代表的“假丑恶”。在具有诸多相似的之处的同时,相比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而言,《仙履奇缘》中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明显占据了更多的篇幅,并担任了更为重要的叙事角色。除上述两部动画电影之外,在美国影坛上还有包括《睡美人》《小美人鱼》在内的多部讲述爱情故事的影片,这些影片在人物形象设置及叙事模式等方面均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仙履奇缘》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都代表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也反映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贵族爱情故事的共同特点。

  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传奇爱情故事

  20世纪90年代,传统的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所造就的观影热潮已成为历史,这些贵族爱情故事虽然经典,却因不断的重复和固定的套路而不再备受关注。1991年,一部突破传统美国动画影片中贵族爱情局限的影片《美女与野兽》横空出世,这部影片被视为贵族爱情向传奇爱情转型的经典之作,为美国动画影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随后的动画电影发展中,还涌现出了《怪物史莱克》《僵尸新娘》等书写传奇爱情故事的影片,这些影片依然以“爱”为主题,以“真善美”为追求,但凭借独具创新性的题材选择而获得了不同国度的观众的喜爱。在影片《美女与野兽》中,观众所看到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爱情故事,即女主人公贝尔和因诅咒而化身野兽的王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中,贝尔的父亲在森林中迷路,误打误撞地来到了野兽的城堡,野兽外表狰狞、个性暴戾,将贝尔的父亲囚禁在城堡之中。闻讯赶来的贝尔为了拯救病中的父亲,提出用自己作为置换,并答应野兽自己将永远留在城堡之中。事实上,野兽是受到诅咒的王子,他需要得到贝尔真挚的爱才能破除诅咒,为了使贝尔能够爱上自己,野兽极尽所能地讨好被幽禁在城堡之中的贝尔,但这种虚伪的示好并没有打动贝尔的心,贝尔依然在伺机逃跑。直到有一天,逃出城堡的贝尔意外陷入了狼群之中,已经逐渐爱上贝尔的野兽不顾一切地救出了贝尔,甚至面对思念父亲的贝尔决定将其送回家中,而自己甘愿以野兽的面貌永远孤独地生活在城堡之中。影片的故事发展至此,野兽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美貌善良的贝尔,而贝尔也在野兽的关爱中慢慢动容,最终,解开诅咒的野兽重新变回王子,整部影片以圆满的结局收场。虽然《美女与野兽》的剧情并没有完全跳出贵族故事的藩篱,但曲折的情节设置和“野兽”这一极具个性的形象设置却使影片增添了传奇色彩,开启了不同于美国动画电影中传统贵族爱情故事的爱之篇章。同样讲述美女与兽之间爱情故事的影片《怪物史莱克》上映于新世纪之初,这部影片创造了近2.7亿美元的票房纪录,其后续拍摄了三部续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展现出这一系列影片备受欢迎的程度。与《美女与野兽》不同的是,《怪物史莱克》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设置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和怪异的,从这一层面来说,这部影片已完全打破了美国动画电影中传统贵族爱情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设置。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史莱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怪物,奇怪丑陋的长相使史莱克养成了孤僻的个性,独自生活在森林之中。史莱克平静的生活被一个暴君打破,暴君不仅侵占了童话王国,还霸占了王国的公主。为了夺回自己长久以来的生存之地,史莱克踏上了与暴君对峙并拯救公主菲奥娜的征程。在拯救菲奥娜的过程中,史莱克逐渐地爱上了美丽的公主,但公主期望前来拯救自己的是英俊的骑士,对史莱克的骇人形象十分失望。从这一情节设置来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传奇爱情故事不再像传统的贵族爱情故事一样讲述着一见钟情的爱情,而是更具现实感地呈现出了情感滋生的过程。最终,美丽的菲奥娜公主甘愿变成与史莱克一样又胖又丑的怪物,幸福地生活在由史莱克夺回的森林和王国之中。可以说,正是这种完全有悖传统的形象设置和独具匠心的故事情节设置,使《怪物史莱克》中的爱情故事更具吸引力,从而创造了票房奇迹。

  三、美国动画电影中的民间爱情故事

  就美国动画电影发展历史而言,一直存在着许多改编剧本,而改编的对象往往是童话故事或儿童读物,很少涉及严肃的悲剧著作,而影片《钟楼驼侠》则自《巴黎圣母院》中汲取灵感,大胆地进行了改编。影片的主人公是加西莫多,但主要的爱情故事却是在爱丝梅拉达和菲比斯之间展开的,同时,对于这三位主人公的形象设置都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女主人公爱丝梅拉达不仅美丽而善良,而且十分勇敢,在众人嘲笑加西莫多的丑陋形象时,她能够仗义执言;在卫队长菲比斯身处险境时,爱丝梅拉达又英勇地从水中救起了菲比斯。影片中的男主人公菲比斯是一位英勇而富有博爱心理的形象,他不仅掩护爱丝梅拉达从圣母院逃脱,还与加西莫多共同逃脱恶人浮罗诺的追捕,在影片的结尾同样善良而勇敢的爱丝梅拉达和菲比斯终成眷侣,展现了一段平凡而美好的爱情故事。在《钟楼驼侠》上映后不久,同样书写民间爱情故事的影片《花木兰》上映,在北美及中国等地区均反响良好。在影片《花木兰》中,我们看到的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与少将军李翔之间的爱情故事,二人从战友变为情侣的过程伴随着硝烟与生死,正是这些生死考验使木兰与李翔之间建立了真挚而坚定的情谊。事实上,动画影片《花木兰》虽然是以中国历史故事中的花木兰将军为原型进行的创作,但在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方面却与真实历史有很大的差别,从这部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的不仅是替父从军的忠孝木兰,还看到了勇于追寻真爱的新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4.

  [2]蔡志军.从《白雪公主》故事的历史演变看迪斯尼动画模式的现代转型[J].社会科学论坛,2007(24).

  [3]王建陵.杂糅与全球化文化生产:以迪斯尼动画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达尔文的故事第7篇

  [关键词]童话原型;续写;改编;生存困境

  以《人猿泰山》(Tarzan)而成名的导演凯文·利玛,在并不算多的电影作品中都集中于动画类型之上。根据资料显示,《魔法奇缘》的成功导演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在他看来,《魔法奇缘》中来自于动画世界的人物都变成真正的人的这种转变,代表着整部影片的核心内容,也是主角一直挣扎的矛盾之源。利玛表示,如果想更清晰地突出童话世界的美好,就应该把现实世界选在最急功近利的纽约,那里的人备受压抑,也与幸福无缘……正是在导演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白雪公主的经典童话原型才得以在《魔法奇缘》中加以续写与改编。

  虽然白雪公主的经典故事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并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然而大多数学者多以其故事原型来解读文学作品,却很少人关注其故事情节在电影剧本中的续写与改编。本文通过探究白雪公主的故事原型在《魔法奇缘》这部成功的电影剧本中的续写与改编,引发人们穿越影片本身思考当下的生存困境。

  一、安达拉西亚王国:对经典童话原型的续写

  白雪公主的故事原型深得人们喜爱,这与近年来迪斯尼经典影片不断地走进人们生活深得观众喜爱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满足了人们集体无意识下的未泯童心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这正是白雪公主的故事原型在《魔法奇缘》中得以续写并赢得无数好评的关键。

  在安达拉西亚王国,美丽可爱的吉塞尔拥有一个完美公主应该具备的一切:美丽的容貌、纯洁的心灵、动听的嗓音以及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有朝一日能和真爱分享最甜蜜的初吻的期待。同时,爱德华王子也喜欢用歌声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并希望寻找一个能够和他对唱的女性。所以当爱德华王子听到吉塞尔的歌声时,急不可耐地一路找来。不幸的是,巨怪先他一步抵达。导演便借用传统童话中的“英雄救美”故事——爱德华经过了一场恶斗,并在与吉塞尔的四目相接之时,赢得了公主的芳心……虽然只相识了一天的时间,吉塞尔已经和爱德华定下终身的誓约,相邀第二天举行婚礼。“一见钟情”承接了传统童话故事中的美好。然而,在去婚礼的路上,吉塞尔公主却遇到了邪恶的娜丽莎女王,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巫,她不能容忍威胁到了其王位的吉塞尔,化身为一个老乞丐婆婆,将吉塞尔推进了无底的“许愿井”……

  “许愿井”的设置,正是因为传统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中公主和王子的爱火引起了王子的母亲——邪恶皇后的极大不满而致。因为妄图控制一切的女王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被别的女人所占有,变态的欲望加上强大的力量的结果就是无可拂逆的征服。于是,导演便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让邪恶的化身为老乞丐婆婆的女王轻挥手指,公主便被驱逐出了这个梦幻的童话世界而来到了现代的都市——纽约。而这一挥手,也拉开了导演对传统童话故事中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加以改编的序幕。

  二、现代都市纽约:对经典童话故事的改编

  现代社会的世故与童话世界的纯真是完全相悖的,这也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不得不加以改编传统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导演认为,“将那些天真到无可救药的人物放到市侩的现实世界中,而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就是在这两个天差地别的世界之间,找到一个介入的平衡点”。这正好与《魔法奇缘》的编剧比尔·凯利(Bill Kelly)的初衷相契合。在比尔·凯利(Bill Kelly)看来,要想让只存在于想象虚构的童话世界纯真无邪的人们在世故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必定会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而要解决其中的障碍,必定需要童话向现实的过渡,因此,主人公也就需要首先生活于童话的“假设”之中。而这一创意,正好被迪斯尼的制片人巴里·约瑟夫森(Barry Josephson)看重并购买。因为在制片人约瑟夫森看来,将传统动画中的公主原型带进现代生活,是最令其着迷的。正是“英雄所见略同”,才使得影片中吉塞尔公主以一种婴儿般的天真无邪透过“井盖”来到了纽约的现实世界里,改编成为剧情得以继续的关键。

  (一)改编之一:环境——从单纯到复杂

  现实的物欲、虚伪、浮华一拥而上取代了童话世界的纯真。童话中,幕布拉开的刹那,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单纯美丽的童话世界:在安达拉西亚王国,小动物们正在帮美丽的公主寻找她心目中“白马王子”完美的五官,小白兔、母鸡、松鼠、青蛙、刺猬、梅花鹿都来帮忙,终于找到了一双象征真爱的完美嘴唇……

  除此之外,王子骑着白马,放声高歌,风度翩翩,在危急时刻接住从高空坠落的吉赛尔,实现了“英雄救美”,并因此私订终身,许下明天就要结婚的诺言。在影片中,导演借助纽约市中心的“井盖”巧妙改编了白雪公主的童话原型,现实世界中,公主在陌生的环境中不断遭遇着迷茫和无助。寻找“城堡”的路上引发的交通堵塞遭遇大多数人的冷眼旁观,貌似善良的老人却抢走了小动物们为她的婚礼准备好的王冠发卡……除此之外,影片也改编了童话中公主至死不渝的专情。例如,公主在与律师相处中不禁对他芳心暗许;王子在看到公主变心之后也迅速寻找到了“另一半”并将其带回安达拉西亚王国……童话与真实,背叛与坚持,理想与现实,真爱与浮欢交织出一段别具一格的魔法奇缘……

  (二)改编之二:王子——从风度翩翩到洋相百出

  传统的白雪公主经典故事中的王子,被称为“白马王子”,可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和地位。而在《魔法奇缘》中,导演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再是风度翩翩帅气洒脱骑着白马的王子,倒是洋相百出的爱德华王子。王子为寻找公主的踪迹穿越“井盖”来到现实的纽约世界,一副乡巴佬进城的架势。用剑指着修路工人,将其称为“my present”(我的臣民);站在前进的公交车上,将公交车视为怪物,用剑穿透公交车顶,差点伤害到一个无辜的老婆婆;将电视误认为魔镜,希望以此找到公主的下落;把吉赛尔公主的好朋友花栗鼠对有人即将陷害公主的描述想当然地认为是在夸奖他帅气;在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己的爱人却和情敌罗伯特在一起时,又要拔剑决斗……在王子背后,导演给了观众无数嘲笑王子古怪行为的细节。在改编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编剧比尔·凯利(Bill Kelly)的预言,即要想让只存在于想象虚构的童话世界纯真无邪的人们在世故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必然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王子在现实的纽约遇到的种种障碍,正是导演对传统经典白雪公主故事的改编,或者说是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对传统的颠覆。

  (三)改编之三:公主——从人见人爱到滑稽怪异

  传统的白雪公主经典故事中,白雪公主是人见人爱的,除了恶毒的后母。在《魔法奇缘》中,公主吉塞尔,身上有着毫无原因的快乐和纯真,相信“真爱之吻”就在不远处等着,相信爱情会让人自由快乐的歌唱。在被恶毒的王子的后母推进万丈深渊之后,开始了自身的改变,导演也开始了对传统经典故事的改编。

  公主吉赛尔一来到了现实世界,便造成了市区的一片混乱状态。她惊恐地想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却造成了交通堵塞;她撞到了街边的摊位被冠以疯子的罪名;她在混乱中遇到了Grumpy(童话故事中七个小矮人之一),却遭遇了“小矮人”质疑地却从她的裙子下钻出的讽刺;做着美梦的吉赛尔在凄冷的雨中继续寻找城堡,却误把城堡广告牌当做城堡,并爬了上去,现实中的罗伯特将其看成“人体模特”……

  在导演凯文·利玛看来,罗伯特对于童话故事中的“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真爱”是一个字都不相信,他是一个父亲,他的妻子在几年前就离开了他,他竭尽所能地抚养着女儿,却在现实生活的残酷中越来越妄自尊大。所以,他的性格一直都是非常实际的。导演让公主在现实中与如此现实主义的罗伯特遭遇也是对传统加以改编的重要推动因素。

  对“水从哪里来”感到好奇,用窗帘做裙子,见到别人离婚时会哭得很伤心……在现实主义者看来,都显得迂腐而滑稽。在罗伯特的老板看来,她面对专门办理离婚案件的一对夫妇要离婚时,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分开?”“永远?”她的哭泣被认为是作秀,如同欧普拉秀而已。

  当然,对经典的改编,还在于观众最为熟知的公主吃了“毒苹果”之后,只有王子在午夜12点之前的深情一吻才能解救公主的情节。华丽的舞会上,爱德华王子陪同吉赛尔参加返回安达拉西亚王国之前的最后一次舞会,结果公主却因为“移情别恋”的痛苦在恶毒王后装扮的老婆婆的诱惑下吃了“毒苹果”,在众人面前,经典的王子吻醒公主的场面却被情人才能吻醒公主所替代;经典的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童话国度的场面也被王子顺手牵走了罗伯特前女友南茜返回童话国度举行婚礼的场景所取代……

  除此之外,没有了王子的英雄救美,而成为公主勇斗恶龙去救心目中王子的场景。这些改编与颠覆传统的情节设置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至此本剧实现了对经典童话故事的彻底改编与颠覆。

  三、对现代社会生存困境的思考

  2012年4月,联合国首次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国内地人民的幸福指数在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之中排112位。是什么导致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也许《西方现代悲剧论稿》中的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人的生存困境的张力是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的两种基本的生的愿望的冲突,一种是实现人自我完善的自由生存的愿望,另一种是达到一个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的愿望。前一种是人的自由,后一种是人的幸福”。(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将幸福指数的高低归咎于环境,但透过《魔法奇缘》我们却看到了生活在适者生存大环境下的现代人,为了实现人自我完善的自由,往往忽略了达到一个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这样一种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就像影片中吉赛尔公主对现实生活中的罗伯特质疑,“不?这是你惟一知道的一个字吗?不?”……

  导演借用《魔法奇缘》对《白雪公主》经典童话故事的续写展示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和谐安宁的生存处境”,而对经典的改编与颠覆则是为了让“身在其中”的现代人在追求自我完善的自由中寻找所失去的那些宝贵的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东西。透过《魔法奇缘》,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是否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呢?

  [参考文献]

  [1] http:///wiki/Kevin_Lima.

  [2] http:///v1282594.htm?pid=baike.box.

  [3] 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达尔文的故事第8篇

      论文摘要:《荆棘鸟》作为描写早期澳洲移民生活的小说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影响力是一般通俗小说无法比拟的。这主要是因为这本书在家族史的表面文本下?隐含着一个作者以爱尔兰传统的人名、地名构成的隐形文本。作者借这个隐形文本探讨了她对爱尔兰民族前途的思考。从而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美学效果。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成名作。这部小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并两次被改编成电视剧而家喻户晓。但是?在文学批评范畴内它却始终被当作通俗小说、浪漫小说而在严肃文学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后殖民文化浪潮袭卷全球的今天?把这部小说放在后殖民文化的大背景下解读?便能发现?为它赢得盛誉的不仅是其缠绵的爱情故事和精妙的人物塑造?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对爱尔兰民族和人民的真挚感情和深切关注?以及她通过小说表达的对爱尔兰移民在新大陆上摆脱 历史 阴霾开创崭新生活道路问题的探讨。

     与乔伊斯、奥尼尔这些爱尔兰裔著名作家一样?麦卡洛也有着深深的爱尔兰民族情结。她既对爱尔兰悠久的文化传统深感自豪?又为爱尔兰长久以来遭受殖民统治及其给爱尔兰人民带来的痛苦深感遗憾。《荆棘鸟》一书即反映了作者在这方面的深深思考——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天主教的精神把控共同作用?造成了爱尔兰人的精神瘫痪?这种思想束缚在澳大利亚大陆上仍在延续?成为他们追求幸福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因此爱尔兰人必须挣脱思想枷锁,在新的环境里开始全新的生活。

        本书是一本以家族史形式呈现的小说。麦卡洛凭借自己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主要人物的悲欢离合的情节中,匠心独运地借用了爱尔兰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人名、地名,使得书中人物、故事和爱尔兰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形成映射,从而构成一个大的隐喻,然后通过对不同人物命运的安排表达了对民族前途和未来的看法。

      作者对于书中故事情节的设计以及重要地名和人名的命名是非常巧妙的。《荆棘鸟》一书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名叫德罗海达的牧场。贫穷的爱尔兰移民克里利一家人从新西兰飘洋过海到达澳大利亚后,在一家之主帕特里克(帕迪)的姐姐玛丽的牧场打工,玛丽死后把自己的财产捐给了罗马教廷,但她让克里利一家打理德罗海达并留给他们一定的固定收人,使他们能够过上相对稳定、富裕的生活。但是这一家子的生活却并不平静。帕迪在与长子弗兰克争吵时激动之下说出了他不是自己儿子的秘密,从而导致弗兰克离家远走;不久后帕迪本人和另一个儿子斯图尔特相继死在牧场里;而克里利家族剩下的男性成员均终生在德罗海达务农,没有结婚也没有后代。克里利家族唯一的女孩玛吉爱上了天主教神父拉尔夫,并与外貌酷似拉尔夫的爱尔兰移民卢克.奥尼尔结婚,在生下两个孩子后又回到德罗海达。玛吉与拉尔夫的儿子戴恩长大后也当上了教士,并因救人在希腊溺水而亡,只有玛吉与卢克的女儿朱丝婷坚持在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上走了下去,并找到了理想的爱人。

      书中克里利家族的家长被命名为帕特里克—与爱尔兰守护神,即传说中把天主教引入爱尔共的基督教士同名。帕迪是典型的传统爱尔兰人,一个虔诚的大主教徒和一个专横的家长,他以自已的思想束缚着孩子们。当倔强的长子弗兰克不愿意按照他指定的道路生活而想另辟一片夭空时,帕迪粗暴地阻止了他,最终毁了弗兰克的一生。帕迪后来被烧死在德罗海达草场上,而他的儿子们死的死,伤的伤,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后代。在此,作者是以帕迪这个人物隐喻天主教—这个在爱尔兰本十曾经在思想上紧紧地把控着爱尔兰人的宗教,在澳大利亚大陆上的 发展 。书中另一位主要人物—天主教神父拉尔夫的命运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他的儿子戴恩虽有玛吉和克里利家人的悉心呵护,却由于天性倾心宗教而当上教士,并最终以一种极为神圣和崇高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极其后代的命运安排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一个向 现代 化社会迈进的崭新国家澳大利亚中,固守旧传统的宗教和社会制度是注定无法生存的。

      与帕迪形成对照的是玛吉的丈夫卢克·奥尼尔—在此作者借用了m世纪率领爱尔兰人民顽强抵抗英国侵略的奥尼尔家族的姓氏。卢克身上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他狡黯、有心计,并且非常吝尚,但是他勤劳、能吃苦,并且对生活有自己的主见,虽然他跟玛吉结婚有对金钱的考虑,但他并不是想躺在克里利家的收人上过清闲日子,而是希望以这笔钱为基础加上自己劳动所得购买一个牧场,他离开德罗海达后去从事的是最辛苦的割甘蔗工作。从他身上人们看到的是独立自主、不畏艰难的现代澳大利亚人的影子。卢克和玛吉的女儿朱丝婷继承了卢克的性格特点,她对宗教权威的代表—拉尔夫神父不屑一顾,也没有像母亲一样留在德罗海达过传统的生活.她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离开了这个地方,选择了一条在当时看来是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当演员,并最终在事业和爱情方面都有理想的收获。

     熟悉爱尔兰历史的读者对“德罗海达”这个名字应该并不陌生。爱尔兰的德罗海达是一个军事要塞。1649年,克伦威尔率领的英国国会军队正是在血洗了德罗海达之后,开始了英国在爱尔兰的殖民统治,也开始了爱尔兰人的苦难历史。作者给克里利一家在澳大利亚居住的牧场起名为德罗海达显然大有深意,作者想藉此表明,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的状况与爱尔兰本土的状况没有什么区别,都存在着来自大英帝国和罗马教会的双重殖民。而在此作者更着重批评了夭主教对爱尔兰人—既包括教士们,也包括世俗之人在思想上的把持和灵魂上的折磨。克里利家的子女最终都回到了德岁海达,包括曾经反抗过的弗兰克,也包括曾经跟随卢克暂时离开的玛吉,他们跟克里利家其他的孩子一起,在这块土地上过一种无望的生活。在此,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中的伊芙琳,被宗教和社会制度麻痹了精神的人.在无可奈何中生活而没有勇气离开。

      《荆棘鸟》一书中的故事充满了宿命论和悲剧色彩,这与作者本人的爱尔兰后裔身份和她对爱尔兰历史的认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爱尔兰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爱尔兰人对一切与 艺术 有关的东西都有特殊的敏感性,他们热爱一切美的事物,因此,爱尔兰历史上盛产诗人和 音乐 家。但同时爱尔兰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长期的殖民统治加上19世纪的天灾,使爱尔兰人不仅生活贫困,而且精神压抑甚至扭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受到极大的打击。

      17世纪中叶的德罗海达战役的失败使爱尔兰彻底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历史 上爱尔兰人进行过多次反英起义,均遭血腥镇压。到了i8世纪,爱尔兰人的许多基本权利被剥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没有选举权,不能进入政府,不能从事教师、律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m这也是许多有抱负的爱尔兰人—如《荆棘鸟》中的拉尔夫选择教会作为进身之阶的原因。英国 法律 对犯罪的爱尔兰人的惩罚是非常严厉的。从1787年到1868年被运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爱尔兰人,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因为犯了重罪,而大多数人是因为偷窃衣服、手绢甚至蔬菜之类的行为而被判流放澳洲7-10年。

      19世纪中叶连续5年的大饥荒使以农业为基础的爱尔兰 经济 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大批衣食无着的爱尔兰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向北美和澳洲移民,形成了一股持续不断的移民潮。麦卡洛的父亲吉姆就是从爱尔兰移民澳大利亚的农业流浪工人。在澳大利亚经济萧条的日子里,他带领全家人颠沛流离,四处谋生,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儿时的艰苦生活和作为爱尔兰后裔遭到的冷遇使麦卡洛对本民族的苦难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荆棘鸟》一书中的主要角色大都为爱尔兰人,他们的外貌和性格方面秉承了凯尔特民族的优点,容貌俊美、性格坚毅、睿智聪明,但是几百年苦难的被殖民历史也造成了爱尔兰人的精神扭曲。

      英国在对爱尔兰进行殖民统治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对爱尔兰人进行歪曲和丑化。爱尔兰历史学家帕特里克·奥费拉尔(patrick o’ farrell )就曾这样评价说,中世纪以来.英国人一直企图在人们的脑海里牢固建立起该样一个印象:“凯尔特社会是野蛮的,凯尔特人是贫穷、徽惰和凶残的,以便为英国继续主宰或消灭凯尔特人提供了一个道德上的依据。^ (21这种长期丑化的结果就是爱尔兰作为“劣等民族”的思想已经内化在许多爱尔兰人的头脑中了。

      于是这种殖民统治造成了许多爱尔兰人的人格分裂。一方面是在抵抗殖民统治压力的过程中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被剥夺多项权力—包括掌握和书写自己历史的权力而积淀下的民族自卑感。

      《荆棘鸟》一书中的爱尔兰人,尤其是帕特里克·克里利、神父拉尔夫和帕迪的姐姐玛丽·卡森夫人等老一代移民思想里都存在着作为劣等民族的自卑因素。“我明白,她们得把读、写、算这二门基本功打进咱们那些不开窍的爱尔兰人的脑袋里去,不过。今天毕竟是玛吉头一天上学呀。^f4〕玛吉在天主教学校里受到媛涟的羞辱回家后帕迪所说的话反映了爱尔兰人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不可一世、富可敌国的卡森夫人在她那新教徒弟媳面前气焰会不自觉地矮下去;而聪明机警、雄心勃勃的拉尔夫神父也认为天主教徒帕特里克·克里利与菲奥娜的联姻是娶了一位“身份比自己高得多的贵妇”。

      但到了新一代爱尔兰移民后裔朱丝婷那里,这种民族自卑感已经不见踪影。她坚强、勇敢、自信,既敢于蔑视宗教权威,也能顶住毋亲的压力坚持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对于出身贵族家庭、任职政府官员的雷纳,她也能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往,并最终底得了他的爱情。作者借朱丝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爱尔兰人必须首先从自己内心深处摆脱自卑感、压抑感,挣脱旧传统的束缚,才有可能寻找到真正的幸福。

上一篇: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四十)
下一篇:豆瓣9.0分以上|50本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