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话专题——恋爱ING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本来是为情人节而写的文章,但过年在湖南吃喝玩乐,根本没有动力走进书房。

  没关系,给有情人的祝福永远不会变质:

  爱人啊,愿你们爱如黑天与罗陀,沁甜、炙热而长久。

  缘分萌芽在恒河平原的那片牧场。

  远近闻名的捣蛋大王小黑天又一次恶作剧,惹得妈妈大发雷霆。噘嘴小孩不认错,被妈妈用绳子绑在了树上。

  (少年黑天事迹参见:何赟:印度神话专题——吃土少年的青春)

  小黑天发着火大吼大叫,引来了路过的两位牧女。其中一位叫洛丽塔,呃,拉丽塔(Lalitha),另一位叫罗陀(Radhe 或 Radha)。12岁的罗陀第一次见到7岁的黑天,从那天起,黑天再也没有消失在她的心上。她给受缚的黑天送水解渴,陪着小顽童一块受罚,等妈妈回来。

  那天之后,黑天每日最爱的事情就是和罗陀玩耍。但是,就像你小时候喜欢的女孩总会在某个莫名其妙的时刻转学一样,罗陀全族搬家了,去到了水土更加肥沃的沃林达文(Vrindavin)。

  临走之前,小黑天追着车队送罗陀,等我,我会去找你的。

  黑天没有食言,他成了调皮捣蛋闯祸大王,通过得罪每一位当地邻居,他完美地让自己一家在这片草场失去了立足之地。后来,黑天家族的牛车队迁到了沃林达文。

  坐在头牛上的少年黑天威风凛凛,手里握着七岁那年的承诺。

  有个说法,罗陀的名字 Radhe 的 Ra + Dhe 源自 ?? 和 ??,即生命意义的给予者。但其实这个“??(Rasa)”的词意颇有些暧昧,在文学批评中它指的是“情味”,在哲学意义上它指的是“生命的意义、实质”,在今天语境里,它是“汁液”。罗陀之于黑天,是粘稠的爱欲。

  情窦初开的黑天再次见到罗陀的时候,青春的荷尔蒙已经悄悄地让少年产生了变化。他不再是那个胖墩墩偷奶油吃的小肉嘟,而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帅哥。

  沃林达文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阴盛阳衰,黑天到来之前基本没有能够入得了当地牧女小姐姐们法眼的适龄青少年。多说一句,后来黑天离去之后的沃林达文成为了寡妇村,不少备受印度教文化欺凌的寡妇们会来到此地共同生活,大概没有人爱的她们,永远会有黑天的眷顾吧。

  (旧闻一则:Forgotten widows of Vrindavan)

  这些如饥似渴的牧女小姐姐让初蒙情愫的少年享受了不少欢畅的时辰呐。中世纪细密画关于黑天与牧女题材的作品,惊艳程度丝毫不逊于《欲经》。

  一日黑天迟迟未来赴约,罗陀四下寻找黑天,见到了图中的一幕。盛怒之下,她离开了黑天,带着所有的骄傲远远地走了。印度哲学里定义罗陀的愤怒之情为“Mana”,意为“自我的骄傲”,围绕着这一味感情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牧童歌》(Govind Gita)。“吃醋”这种行为本质上赋予了罗陀生命力——如果阅读过诸如《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等文学作品,你大概能发现古代印度女性在面对情人的不忠时,多会被要求刻画为隐忍的接受者,这种默默忍受一切的品格是一种女人的美德。在我们今天看来再正当不过的愤怒,却是古代印度女性从未有过的自我。

  但罗陀不是,她有自我,有骄傲,有咒骂黑天让他滚蛋的决心。罗陀尝试了许多方式原谅黑天,她试过像湿婆派一样进行卓绝的苦修:她禁绝尘世的欲念,研习瑜伽,但随处路过的一位牧童却仿佛长着少时黑天可爱的面容;她闭眼冥想,渴望成为超脱的瑜伽女(Yogi),但在她的心里,黑天却是那只“屋子里的大象”。

  罗陀陷入了万箭穿心的痛苦。她无法原谅黑天,却同样戒不了对他的爱。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大家都从那个中二的年纪走过,那种煎熬恐怕不难同感。

  所以,当灰头土脸的黑天来向罗陀请罪,她的选择和当年作妖的我们一样:

  当然选择原谅他。

  不仅原谅他,还像小情侣们一样,吵完架后变得更加亲密。

  《牧童歌》里以生动露骨的文字描绘了二人生涩的第一次。试图彼此拥抱,却浑身鸡皮疙瘩不知从何下手;透过充满爱欲的眼睛直视,却忍不住眨眼;想要彼此吮吸嘴唇,却停不下呢喃情话的冲动——排山倒海铺天盖地而来的欢愉,让两人在爱欲中沉沦。《牧童歌》插图

  黑天与罗陀间还发生过很多甜蜜、温馨的故事,不再一一叙述。

  在印度神话中,黑天与罗陀的爱是一种典范,毗湿奴信仰的崇拜模式。在黑天崇拜里,信徒有五种神合一的方式:冥想念神(Santa)、谦卑侍奉(dasya)、亲密陪伴(sakhya)、父母之爱(vatsalya)、情欲欢愉(madhurya)。

  只有在第一种情形里,黑天是一位超验的哲学神,在后四种里,黑天都是世俗生活中的感情,是邻家可爱的小牧童,是让你心疼怜惜的孩子,是令你神魂颠倒的爱人。罗陀所代表的就是这最后一种,将神视为爱人,以炙热的爱欲供奉,从而走近神。

  我之前发过一条“想法”,提到“Toilet Ek Prem Katha”这部电影:电影里有个细节看过同学肯定注意到了,电影里有个高频率出现的词 Radha Radhe:打招呼、再见、道歉或者表达爱意,全都在说这个词。电影一开始提到,这个故事发生在 Mathura 附近,那里是黑天的故乡。黑天神最爱的女人,也是他最虔诚的信徒之一就是罗陀。Radhe 就是对罗陀的爱称,代表着,对黑天的爱。对应回正统说法里,这里应该是 Hare Krishna。在黑天崇拜最盛行的Mathura,信徒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黑天神的感情。

  其实,故事还没完。

  最后,黑天与罗陀没有在一起。黑天的夫人是艳光公主,《摩诃婆罗多》里最美的女人之一。

  事实上,在有些版本的故事里,黑天在沃林达文再见罗陀时,她已嫁作他人妇。

  黑天是马图拉人,但他并未回到故乡,也未迎娶罗陀。所以马图拉的人民,不称颂他的名号,礼神只念罗陀。

上一篇:成年人的所有崩溃痛苦,这几张图帮你解决!
下一篇:成年人最好的治愈方式,藏在这四个字里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