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村规民约 “吹”来文明新风 “约”出美丽乡村新气象 | 安徽有哪些好的村规民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广袤的乡村,村规民约凝聚着村民对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共识,在维护乡村稳定、促进乡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优秀的村规民约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村民的言行举止,弘扬着新时代的好乡风。好的村规民约,“规”出了乡风文明好景象,“约”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大大改变了乡村精神文明面貌。

  

  安徽有哪些好的村规民约?

  我们把镜头摇向安徽各地,

  快随“徽姑娘”一起,

  看当地是如何

  用好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吧!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胡乐镇鸿门村村规民约

  

  鸿门村,灵秀地,民风淳,遐迩闻;

  国有法,村有规,守法度,莫相违;

  建设好,中心村,立村规,印在心;

  尚爱国,重德行,辨善恶,明是非;

  敬祖先,孝父母,敦孝悌,正品行;

  上尊老,下爱幼,恤孤寡,宜相助;

  常感恩,怀善心,济危困,和谐生;

  己富裕,莫忘穷,施仁爱,受人敬;

  新农民,须谨记,新生活,靠勤奋;

  弃逸懒,勿恶劳,常勤俭,幸福至;

  守诚信,尚忠厚,宽待人,严律己;

  讲文明,树新风,知荣辱,明礼信;

  真善美,人俱备,淳民风,永传承;

  好男儿,去从戎,保社稷,卫家国;

  黄赌毒,莫沾染,祛邪恶,守正道;

  婚丧事,戒奢侈,易旧俗,扬新风;

  娶儿媳,聘闺女,讲缘分,财不究;

  生育观,与时进,生男女,皆相宜;

  倡晚婚,讲优育,独生孩,有福分;

  讲卫生,美环境,护生态,建乐园;

  邻里间,如鱼水,互帮助,手足情;

  遇矛盾,不争吵,靠民调,理论清;

  君子交,淡如水,慎交友,良莠分;

  村规约,大家立,皆恪守,众受益;

  党中央,指航向,国运昌,家业兴。

  由村“两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结合地方传统文化修订,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和补充,并进行表决通过。鸿门村党组织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对村规民约的修订征求意见,全程把关。村规民约的制定让村民有了行为准则,环境卫生改观了,乡风文明提高了,遵纪守法意识增强了,推动了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

  浮山镇浮渡村村规民约

  

  浮渡山水,美名远扬;学术之府,气节之乡。

  诗礼传家,天下第二;公忠体国,百世流芳。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耕读工商,积寸累丈。

  奉公孝亲,蓄德养才;德业相劝,村兴门旺。

  在城在乡,明德知耻;言而有信,端方贤良。

  父母子女,天伦之乐;四海创业,问安探望。

  崇雅黜奢,齐家治邦;邻里和谐,宾客友善。

  违法乱纪,破财招祸;私利公理,依法伸张。

  口角刁横,丢人现眼;好吃懒做,家道不昌。

  耍奸使滑,失朋少友;坑蒙欺诈,败坏地方。

  堂室勤扫,村道顺畅;杂物有序,禽畜圈养。

  垃圾入池,秸秆禁烧;晾晒齐整,搭建按章。

  邋遢即整,无论炎凉;茕弱即帮,无论熟荒。

  乱抛乱扔,罚做义工;毁损公物,修复赔偿。

  文明之家,挂牌授匾;辱没乡风,牌匾摘光。

  违反民约,责罚曝光;遵守民约,奖励表彰。

  安徽省枞阳县境内的浮山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具有典型性的白垩纪晚期火山喷发形成的古火山。浮山拥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浮渡村处于浮山的西麓,历来注重诗礼传家,1984 年参照当地桂林方氏、浮山鲍氏、浮山章氏等氏族家训、家规,倡立《浮渡民约》。2016 年,在村“两委”的组织下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浮渡民约》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村规民约4 字一句,共64 句,琅琅上口,便于诵读。

  

  安徽省蚌埠市戴湖村

  村规民约“三字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戴湖村村规民约“三字经”

  戴湖村 有福气 拆迁后 齐受益

  住新房 改风貌 旧风俗 要摒弃

  爱国家 爱集体 跟党走 志不移

  共创建 家园美 人兴旺 利千秋

  立新风 树正气 不赌博 无尖迹

  务正业 谋生计 勤劳动 共富裕

  讲卫生 守秩序 倒垃圾 不随意

  家门口 要整洁 公家物 要爱惜

  讲文明 知礼仪 宽待人 严律己

  公益事 要和极 讲市献 不含利

  好青年 服兵役 戍边疆 保社稷

  倡诚信 贵友善 讲信用 互尊重

  邻里间 重情义 互谦让 少争议

  丧事简 勿攀比 宴亲朋 要俭约

  嫁女儿 娶儿媳 破旧俗 立新意

  爱儿童 重教育 敬老人 遵伦理

  电与火 要警惕 搞治安 齐努力

   此条例 大家立 执行好 都受益 

  戴湖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摆脱了以往的村规民约那种生硬、枯燥的形式,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涉及遵纪守法、文明新风、道德礼仪、环境卫生等各方面,内容紧密贴近农村生活。这样的村规民约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更维护了村民的利益,促进了村风和谐,潜移默化地教育村民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美丽戴湖村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耿城镇沟村村规民约“三字经”

  

  《沟村村规民约三字经》

  在加强村规民约管理中,该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村开展党员“户挂牌、亮身份、当先锋”行动,建立“1+1+X”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一名党员联系一个贫困户、若干一般户,在村居建设、日常管理、扶贫帮困、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施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既设立参加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服从组织管理的“基本分”,又有引导村民循规守约、参加志愿服务、积极帮助群众、带头发展产业的“加分项”。量化积分不仅使党员带头遵守村规民约,还引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村里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协商、议事、治理机构和机制,吸纳引导老党员、老教师、老村干部“三老”担任理事成员。同时,构建集“党建、服务、综治”为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把11个村民组600户划分为6个网格,配备网格员6名,同步建立了网格微信群,对于村民反映的民情、突发的状况、需要的服务、产生的问题,各级网格员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收集反馈处理,提高村规民约监督执行效率和水平。

  为促进村规民约落到实处,该村用好“红黑榜”,把履行村规民约情况作为本村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村党员群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沟村村还以村规民约过程管理为抓手,擦亮“沟村长寿村”金字招牌,将村规民约从墙壁上、手册中搬到现实生活中,提升村民幸福感、自豪感。开展“寿星”“孝星”评选表彰,弘扬尊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以“孝善文化”根治村里存在的“赡养扯皮”“遗产纠纷”“厚葬薄养”问题。通过修缮“百岁坊”和“百岁井”等历史遗迹,新建百岁门、百岁亭、百岁广场、百岁长廊等精致景观,在村落中因地制宜布置提倡和弘扬孝、善、和等文化的古语新句,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村落中“润物细无声”,使村规民约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心、入脑入行。另外,该村还活用省级文保单位“知还山庄”,改造成“沟村村史馆”,将村情村史、孝行善举梳理展陈,打造沟村青少年教育和乡风村俗教育的主阵地。村规民约由虚到实,化风成俗融入乡村生活,内化于心成为行为准则,在乡村依法实施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村两委”通过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制定了符合村情、操作性强、朗朗上口的《沟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共同约定了公共秩序、乡风民俗、社会公德、邻里关系等具体要求,引导村民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尧渡镇大庄村《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好,逐字逐句要记牢,大家商议来制定,共同遵守要做到。”走进尧渡镇大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的《村民民约》,每个人看到都忍不住要念上几句。一句句朗朗上口的“美丽约定”,一件件关心冷暖的“民生实事”,一项项关乎未来的“发展计划”,是大庄村“最亮的名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真正约出了大庄村文明新风尚,该《村民民约》也于2020年荣获“安徽省优秀村规民约”的荣誉称号。

  

  大庄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是结合大庄村自身状况“量身定制”而成的,针对过去村里出现的问题矛盾,在新的“约定”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村规民约》的内容详实而且丰富,包含了从爱国爱家到遵纪守法,从移风易俗到家庭和睦等各方面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走上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道路,尝试有特色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之路,为大庄村新时代文明新风树立了“标杆”,提升了“状态”,营造了“环境”,让文明之风在村民的心中涓涓流淌,永不停歇。

   “规”出诚信,“约”出和谐。

  如今,走在街头巷尾

  随处可见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

  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让我们共同遵守村规民约

  为建设文明乡风助力!

  

  

上一篇:关于3P正当性的讨论
下一篇:心跳多快最健康?医生:这个范围内,越慢越好!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