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联动 西部社区“好风光” | 贵阳金元社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这儿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调查结果,

  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达到了53.6%。

  更令人惊讶的是,高中青少年近视率甚至超过了80%。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也显示,

  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

  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近几年来,关于孩子们的近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

  360截图20210307133644649.jpg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近视率的提高是在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后发生的,即电视、电脑、手机等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应该是孩子近视率暴涨的元凶。

  只有小部分家长认为,引起近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遗传、用眼习惯等,电子产品或许并不是主要原因。

  360截图20210307133558749.jpg

  关于第一种看法,这种想法其实很自然而然。

  在那个“从前车马慢”的年代,戴眼镜的人甚至被尊以“文化人”之称,可见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于近视这件事到底有多陌生。

  而如今,我们看到一个不戴眼镜的孩子,反而会觉得这个孩子的视力保护的可真好!毕竟如今高中生的近视率甚至超过了80%。

  360截图20210307133610089.jpg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这两个时代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电子产品的普及。

  相比较于那个很多家庭连电视都没有的时代。

  今天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手机、电脑、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了。

  那么想起近视,自然会立马把它与电子产品捆绑在一起。

  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translate%2F20170908%2FlZR1-fykusey5467651.jpg&refer=http%3A%2F%2Fn.sinaimg.jpg

  那么,电子产品真的是近视的根本原因吗?

  最近,有本书叫《生命的视角》,可以让人们对近视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里面讲了一个有关于眼睛的故事:有一个孩子,刚出生时就患有白内障,我们都知道,白内障不算一个特别大的手术,但是孩子刚出生太小了,父母担心孩子太脆弱,就想着,等稍微长大一点,器官发育得成熟一点,再去做手术,其实这种心态也是很好理解的。

  1.jpg

  但是,等到成长到一定阶段再去做手术,手术是成功了,我们却发现孩子的眼睛依然看不见,并且造成了孩子永久性的失明!

  按理说做了手术,去除了眼前的障碍物,应该立马看清楚,为什么孩子还是看不见?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在眼睛成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必须接收到适当的光线的刺激,相关的视觉神经才能正常发育。

  但是由于孩子出生就有白内障,障碍物阻挡了光线对眼睛的刺激,导致发育阶段相关的视觉神经系统并没有发育,就算长大了把白内障去除了,眼睛却依然看不见。

  标题图.jpg

  所以,人不像一个照相机,不论早晚修好了就能用,从生物发展角度看,人的成长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人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就必须接收到环境给予人的适量的刺激。

  那么,孩子视力的发展,肯定也和环境有关系,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必须要接收到环境给予眼睛的适量的光线的刺激。

  2015年《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就提到,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越短,近视的风险越高,而户外活动的时间是近视发生的唯一强相关因素。

  2.jpg

  另外,有一项研究把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年龄相同、上学时间也相同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对比。

  最后发现,新加坡小学生的近视率是澳大利亚小学生的9倍!

  而这两个国家重大的区别是: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非常强调户外活动 ——澳大利亚的小学生每周有14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而新加坡只有3个小时。

  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父母这一代人,近视率比现在可要低得多,很关键的是,在我们父母们成长的这个年代,孩子们可是天天都在外面玩,一放学了要么就在山上,要么就是在田里到处跑。

  3.jpg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们呢?

  白天在教室里上课,回家后待在家里做作业,周末总应该出去玩了吧!很多孩子还要去补课。

  今天,孩子们的娱乐时间都处于学习时间的夹缝当中,这个间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够去户外玩,很多孩子休息时,就又把这个时间,拿来玩手机、打游戏,导致严重缺少户外活动。

  所以,不是说电子产品是近视的根本原因,天天在家盯着书本和盯着手机,一样也会近视。

  4.jpg

  【相关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安庭:

  电子产品显示屏应制订未成年人视力保护标准

  针对“小眼镜”越来越多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近日向记者介绍了他今年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之一:《电子产品显示屏应制订未成年人视力保护的相关标准》。

  5.jpg

  他建议:针对未成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的一系列问题,教育部、卫健委、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应加强“跨界协同”的机制与能力,针对电子产品显示屏的未成年人视力保护的标准进行研讨与制订,科学制订电子产品显示屏针对未成年人的亮度、灰度、色度、对比度、色调、饱和度、色阶等一系列技术细节制定标准,并根据此类标准,加大针对相关产品的监督执法力度。

  u=317737478,1807285635&fm=26&gp=0.jpg

  【专家支招】

  “学生护眼六步法”来了!

  学习和使用电子产品会增加孩子的用眼负担吗?

  孩子的视力会不会受影响?

  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眼科潘飞副主任医师特意为孩子们

  订制了一份“护眼攻略”

  ——学生护眼六步法

  第一步 科学用眼

  ● 姿势要遵循“一尺一寸一拳”原则。即读写距离一尺,握笔距笔尖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

  ● 熟记“20-20-20”口诀。即在读写等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 20 英尺(6 米外)远方至少 20 秒以上,放松下。远眺几分钟,或是做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前一定要先洗手。这样间断性的用眼,可以让眼睛放松。

  src=http%3A%2F%2Fwww.xiameneye.org.cn%2Fuploads%2Fallimg%2F200321%2F12-200321102050S7.jpg&refer=http%3A%2F%2Fwww.xiameneye.org.jpg

  ● 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选用屏幕宁大勿小。能用电脑就不用IPad,能用IPad就不用手机。可以把手机投屏到电视机或投影仪上,屏幕大观看距离也远一些。课后复习、练习,尽量选择适合阅读的水墨屏,使眼睛阅读更轻松。

  ● 充分补水。多喝水,如果房间里长时间开空调,有条件的加开加湿器,下课空闲时间,做一些眨眼练习,以促进泪液分泌。

  第二步 增加“户外”活动

  u=3694535334,2069843098&fm=26&gp=0.jpg

  疫情期间,孩子们旅游、出门的时间自然变少,但也要尽量做到多“户外”。那怎么做到呢?尽量把需要长时间专注用眼的项目,比如看书、画画、做手工等安排在白天完成;尽量把书桌放在窗户边,让孩子在自然光线下看书写字;近距离用眼后,注意远眺。在防护安全的前提下,把窗户打开,或到阳台上,让孩子眼睛直接接触自然光线。尽量接触“户外”的时间每天累积能达到1个小时以上。

  第三步 运动和睡眠

  u=2752046815,2305554535&fm=26&gp=0.jpg

  虽然疫情防控要少出门,但在家还是可以做一些简单运动。比如将餐桌改造成乒乓球台,在家练习羽毛球颠球等;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在室内做广播体操或者跳绳。此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

  第四步 告别“三个不”

  ● 不集中写作业。家长应将孩子的作业平均分配,每天按进度完成,这样每次学习时间短,连续用眼时间少,不容易引起视疲劳。

  ● 不连续上网课。间断性用眼,主要休息远眺,劳逸结合。

  u=3210715498,3855758076&fm=26&gp=0.jpg

  ● 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每次最好不超过20分钟,否则容易产生视疲劳,若不能及时缓解放松,视力会出现下降,近视容易加深。

  第五步 做好自我防护

  孩子如频繁使用电子产品,要注意干眼问题。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要勤洗手、正确洗手,勿用手揉眼睛和鼻子,加强镜片、镜盒护理。开展家庭自测远视力,及时记录自测结果,以便了解孩子视力变化,及时就医。

  第六步 科学饮食

  u=2070744369,1917096410&fm=26&gp=0.jpg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过多地摄入糖分会使人体内的钙减少,使得眼球弹性减弱,眼轴增长而导致近视加重。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吸收。钙元素一方面可以帮助长高,另一方面在维持眼内晶体正常压力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信息来源:腾讯网、长江日报、浙江健康教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上一篇:当活100岁成为常态——超人类主义之我见
下一篇:原创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